高中地理课堂笔记:『地球的运动』之地球公转知识点汇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晨昏线图形面观 高中地理课堂笔记:『地球的运动』之地球公转知识点汇总

高中地理课堂笔记:『地球的运动』之地球公转知识点汇总

2024-07-12 09: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如何区分春分和秋分?

提示:春分: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进入北半球经过赤道时的节气;秋分:太阳直射点由北半球进入南半球经过赤道时的节气。

②决定了五带的范围

a.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b.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③决定了有无直射现象和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

a.南、北回归线及其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

b.南、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考点分析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掌握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和面面关系的方法

(1)地轴与赤道平面是垂直的。

(2)太阳光线始终与晨昏线垂直。

(3)地轴与黄道平面成66°34′交角。

(4)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成23°26′交角。

2.黄赤交角的影响

(1)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运动规律见下图。

(2)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具体影响

黄赤交角变大(小) 黄赤交角等于0 太阳直射点的范围 扩大(缩小) 直射赤道 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范围 扩大(缩小) 无极昼、极夜现象 五带的范围 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缩小);温带的范围缩小(扩大) 无五带划分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 无变化 昼夜长短的年变化 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赤道与寒带除外) 始终昼夜平分 季节的变化 变化明显(不明显) 无季节变化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1)典型图示

(2)变化规律

时间 变化特点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图1中北半球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冬半年   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图3中南半球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春、秋分日 图2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地方时和昼夜变化的规律

(1)越接近赤道的地区,其昼长越接近12小时,日出地方时越接近6时,日落地方时越接近18时。

(2)越接近赤道的地区,一年中昼夜变化幅度越小,即越接近0;远离赤道的地区,一年中昼夜变化幅度越大。

考点分析:一、昼夜长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1.看昼夜弧长→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与夜弧,所求地所在的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如图示)

2.看太阳直射点位置→定昼夜长短分布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的状况。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如图示)

3.看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定昼夜长短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的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南、北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将变长,夜将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如图示)

4.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定极昼、极夜的范围和变化

(1)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极点周围极昼范围变大;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极点周围极昼范围变大。(见上图)

5.看太阳直射点位置→定日出、日落方位

直射点位置 日出方位 日落方位 昼夜长短状况 北半球 东北 西北 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赤道 正东 正西 全球昼夜等长 南半球 东南 西南 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

注:当极圈内有地区出现极昼时,若是北极圈,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极圈,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

考点分析:二、昼夜长短的计算

有关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1)根据日出时间、日落时间计算昼长、夜长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4-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

夜长=2×日出时间=2×(24-日落时间)

(2)根据昼(夜)弧跨越的经度数计算昼(夜)长:昼(夜)长=昼(夜)弧跨越的经度数÷15°/时。

(3)赤道上永远昼夜等长:昼长=夜长=12小时。

(4)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昼长=夜长=12小时。

(5)同纬度的各地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6)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两地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昼)长相等。

(7)日出时间、日落时间的计算方法

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为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同一纬线上,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其中,日出时间=12-昼长/2=夜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24-夜长/2。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五带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

北半球节气 达最大值的地区 达最小值的地区 夏至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南半球 冬至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北半球 春分、秋分 赤道 南、北极点

2.四季更替和五带

(1)四季成因:由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导致太阳辐射随季节有规律的变化。

(2)四季的划分

考点分析: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1.看太阳直射点位置→定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2.太阳直射点的确定方法

(1)纬度的确定

方法一:“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晨昏圈与纬线相切点的纬度(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方法二:通过节气来判断。夏至,太阳直射23°26′N;冬至,太阳直射23°26′S;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

方法三:根据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两地纬度差计算。

方法四:“赤道处晨昏线与经线的交角(锐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经度的确定

基本原则: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经线。

方法一:晨线和赤道的交点(经度)向东90°或昏线和赤道的交点(经度)向西90°,即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方法二: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判断太阳直射的经线。

考点分析: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

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90°-两点纬度差(δ)。

“两点”指观测点、太阳直射点。若两点同在北(南)半球,两点纬度差为大数减去小数;若两点分属于南北不同半球,两点纬度差为两点的纬度之和。

如图所示:当太阳直射B点时,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H=90°-δ=90°-(40°-10°)=60°;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H=90°-δ=90°-(10°+23°26′)=56°34′。

2.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判断所在地区的纬度

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已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3)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①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长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②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日影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日影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

(5)计算楼间距、楼高

为了保证一楼全年都有阳光照射,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造楼房时,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应大于L=h·cot H(H: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6)计算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太阳能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α)和当天正午太阳高度角(H)互余,如图,α+H=90°时效果最佳。

四、光照图的判读

光照图的图形变化很多,除了常见的侧视图与俯视图之外,还有很多形式多样的变式图,但只要抓住光照图中特殊点、线、面、角和方向这些关键,就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典型图示如下:

光照图判读中的“五个关键”

1.判读光照图中的点

(1)太阳直射点

①位于南北回归线上或南北回归线之间,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

②直射点的纬度和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点的纬度互余。

③所在经线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全球太阳高度的分布: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依次递减;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3)晨昏线和纬线圈的切点

所在纬线纬度是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所在经线圈,其中一条是太阳直射经线(昼半球中央经线),另一条是0时或24时经线(夜半球中央经线)。

(4)极点

无东西方向,只有南北方向;无地方时,无明显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大致每年3月21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只在每年春分日和秋分日,晨昏线经过极点,与某一经线圈重合。

2.判读光照图中的线

(1)晨昏线

①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到昼的界线为晨线,昏线则相反。

②晨昏圈是地球表面的大圆,晨昏面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始终平分赤道。

③与晨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就是交点所在地的日出时刻,与昏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就是交点所在地的日落时刻。

④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2)日期分界线

界线:0时或24时所在经线和180°经线(理论上)。沿地球自转方向,0时所在经线向东至180°经线为新一天,向西至180°经线为旧一天。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

3.判读光照图中的面

南北极圈内极昼和极夜的范围越向北,昼越长,则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反之,北半球处于冬半年;北极圈出现极昼的时间为6月22日前后,出现极夜的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只在每年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南、北极点周围无极昼、极夜现象。南、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是相反的。

4.判读光照图中的角——晨昏圈和地轴夹角

晨昏圈和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变化范围为0°~23°26′。

5.判读光照图中的方向——地球自转方向

东经度增大或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反之,顺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数变大为东经度,经度数变小为西经度。

写在最后:地球公转的知识总结的有点多,我就不给大家列题了,大家好好看会知识点后再做题哈!

声明:高中地理(gzdl100)综合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转载请注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