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八十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晚唐诗人有哪些 中国古代文学史(八十七)

中国古代文学史(八十七)

2023-10-17 11: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晚唐诗歌

       一、晚唐的时代特征、文人心理与文学走向

       自唐文宗开成年元年至唐王朝灭亡的七十余年,习惯上称为晚唐时期。

        这一时期,唐王朝的政治危机不断加深,最终使它完全走上了末路。唐王朝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与晚唐时期三大政治问题以及皇帝的昏庸、政治的腐败密切相关的。所谓三大问题,即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以及朝臣之间的党争。自中唐以后,唐王朝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到了晚唐时期,则发展到了可以掌握皇帝的废立。唐宪宗为宦官陈宏志所杀;敬宗为宦官刘克明所杀,穆宗和文宗皆为宦官所立。唐文宗即位后,在太和五年,曾用宋申锡之谋,欲除去宦官,由于宋用人不当,为同谋者京兆尹王璠所出卖,结果以失败告终,宋也贬死开州。太和九年,用李训、郑注,谋去宦官,结果反为所败,宦官仇士良等率兵大杀朝官,宰相王涯以下朝官六百余人被杀,朝廷上下一片恐慌,朝官人人不能自保,至有不得不入朝时,与家人辞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甘露之变”。此后,宦官权势更盛,文宗形同傀儡,常常泣下沾襟,自叹“受制于家奴”。以后的历届皇帝,均为宦官所控制。武宗朝,宦官仇士良致仕前给他的同党留下玩耍皇帝的经验说:“天子不可令闻,常宜以奢靡娱其耳目,使日新月盛,无暇更及他事,然后吾辈可以得志;慎勿使之读书,亲近儒生。彼见前代兴亡,心知忧惧,则吾辈疏斥矣。”宦官专权,实是唐王朝衰亡的一个重要的政治祸根。

         藩镇的叛乱与割据,是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遗留下的一个痼疾。中晚唐时期,特别是宪宗、武宗时期,曾经有过对藩镇用兵的胜利,如宪宗时平淮西吴元济,武宗时收复昭义镇等,但这些短期的胜利,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藩镇问题。晚唐时期,实际上各个独立王国已经形成。到昭宗朝,各割据藩镇便纷纷立国了。大顺二年(891),王建建立前蜀国,景福元年(892)杨行密建立吴国,景福二年(893)钱鏐建立吴越国,王审知建立闽国,乾宁三年(896)马殷建立楚国。方镇与宦官争夺权力,昭宗利用当时拥有重兵的方镇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杀尽宦官,结果,宦官清除后,昭宗也被朱全忠所杀,唐王朝随之灭亡。

        党争问题主要为“牛李党争”,同样给唐王朝带来灾祸。“牛李党争”从中唐开始,一直延续至唐亡。牛李两党在一些问题上,互有是非。牛党在初期,敢于直言朝政过失,并因此而在初登仕途时历尽坎坷,有其可取处。李党在武宗朝平泽路、抑宦官、反佛教等方面,有其进步意义。但是,两党在党争过程中均排斥异己,在不少地方,带有互相倾轧的性质,实于朝政有害。唐文宗曾慨叹说:“方今朝士三分之一为朋党”,“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朋党之害,实为唐王朝走向崩溃灭亡之一助力。

       政治的腐败表现为:连年战争,军费开支巨大;朝廷各级官员腐败,生活极其骄奢靡烂,挥霍无度;科举风气败坏,士人入仕更为艰难。当人民疾苦达到了难以忍受的时候,只好选择起而反抗。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十二月,浙东爆发了裘甫领导的农民起义。懿宗咸通九年(868),有庞勋起义;僖宗乾符元年(874),有王仙芝起义,二年又爆发黄巢起义。这些起义最后虽然都失败了,但已从根本上动摇了唐政权,不久唐王朝就随之灭亡了。

       晚唐文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的。生活于这样时代的诗人,他们的思想、心态与艺术追求,与他们的前辈中唐诗人已有所不同。中唐时期虽是大乱之后,但士人却对王朝的“中兴”抱有希望,他们的精神面貌不失昂扬奋发,常常表现为积极进取,关注时弊民瘼的精神。但到了晚唐,面对政治上不可收拾的局面,他们则已深感无力回天,因而在心态上蒙上一层暗淡、伤感的色调。韩愈有《盆池》五首诗,其二云:“莫道盆池作不成,藕稍初种已齐生。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而李商隐的《宿骆氏亭怀崔雍崔衮》云:“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来听萧萧打叶声”与“留得枯荷听雨声”,分别反映了两种心态。前者可看作萧散中尚未失去自信心的象征,后者则可看作落寞感伤而失去希望的标志。而两者也不妨作为中、晚唐两代诗人心理的反映。在这样一种心理状态下,晚唐的诗歌总体面貌上已与前此诗歌有着不的特征。

       关于晚唐文学,过去评价较低。宗白华先生说:“历史说明自中唐以后,唐朝向衰亡的途上走去,藩镇跋扈,宦官窃柄,内乱外患,相逼而至,在这样国运危险万分之际,晚唐诗人应该怎样本着杜少陵的非战文学,积极的反对内战!应该怎样继着初唐、盛唐诗人的出塞从军的壮志,歌咏慷慨的民族诗歌!然而事实是使我们失望的!晚唐的诗坛充满着颓废、堕落及不可救药的暮气;他们只知道沉醉在女人的怀里,呻吟着无聊的悲哀。”其实这种看法是偏颇的。晚唐的文学虽比不上盛唐的繁荣,中唐的热闹,但却决非一片荒芜,不可救药的颓废。在晚唐,盛中唐的各种流派、风格、创作手法都有所继承,一些揭露黑暗现实的作品也写得十分深刻。李商隐有诗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如果说晚唐是唐王朝的黄昏,那么,晚唐的文学也仍有它落日前的余晖、晚霞辉映的美丽。对晚唐文学的评价,宜作如是观。

        晚唐的七十余年,从时间与诗人活动的情况来看,可说有两个高峰。一是晚唐前期,以杜牧、许浑、李商隐等人为代表,他们承受着中唐士人的影响,还怀抱希望,眷念朝廷,但现实的黑暗与颓败,又使他们迷惘。他们希望有所作为,而事实上又不可能有所作为,他们的心理大抵处于矛盾之中。与此相应,他们在诗歌创作上转向抒发个人情怀。他们的矛盾心情反映在对于现实与历史的深沉思索中,因而,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精彩的怀古咏怀诗。在艺术上,他们倾向于表现细腻幽微的情思,尤其是李商隐,追求朦胧情思朦胧境界,创作了唐诗的最后一批精品,创造了唐诗的最后的一个高峰。二是晚唐后期,也即继杜牧、许浑、李商隐等诗人之后登上诗坛的另一批诗人,主要有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聂夷中、罗隐、郑谷、司空图、韦庄、韩偓等人。这时唐王朝已是日落西山,气息奄奄。他们当中的多数,对朝廷采取了一种冷漠的态度。他们有的对黑暗现实不满,写出了一些反映现实、揭露政治腐败的作品;有的则采取了一种避世的态度,写出了一些追求淡薄情思、淡薄境界的唱和之作和留恋山水、向往隐逸以及艳情之作。总体来看,晚唐诗坛的创作倾向还是比较多样的,因而,晚唐可谓是唐诗的晚秋,虽显萧瑟,却仍不乏幽香。

        二、杜牧与李商隐

        杜牧与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的翘楚,代表着晚唐诗歌的最高成就。二人在文学史上齐名并称,世称“小李杜”。如果从唐诗发展史上看,杜牧、李商隐也可称得上是成就巨大、影响深远的诗人。下面分别介绍这两位诗人。

      (一) 杜牧(803——852)

        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远祖为西晋名将杜预,祖父为中唐名相杜佑,父亲杜从郁也曾官至驾部员外郎。因此,杜牧出身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官僚家庭。不过,在杜牧十岁时,杜佑去世,其父杜从郁也在此后不久故去,家道因此中衰,他也开始过上了清贫的日子。唐文宗大和二年二月,二十六岁的杜牧进士及第,三月,又应制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以第四等及第,授校书郎,从此踏上仕途。

       不过,在晚唐这样一个政治腐败、党争激烈、社会矛盾尖锐的时期,杜牧的一生在仕途上并不顺利。他的一生五十余岁,历经德、顺、宪、穆、敬、文、宣七帝,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出任幕僚与地方官。如果将他的一生做一概括,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26岁中进士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虽未入仕途,但从十五、六岁,对国家大事已经能够提出一些成熟的见解。比如,唐敬宗贪好嬉游,大造宫室,杜牧即作《阿房宫赋》以讽刺,其忧时伤世的名作《感怀诗》也作于此时。

       2、从26岁至36岁(828——838)十年,为幕府僚属时期。这十年间只有极短时间入京为监察御、分司东都,大部分时间都是任职幕僚,所以用他的话说是“十年幕府吏”。先是大和二年十月入沈传师幕,出任江西观察使团练巡官。大和四年,又随沈传师至宣歙观察使幕中。大和七年又受牛僧孺之聘,任淮南节度推官。

        3、从37岁至47岁,任地方官时期。其中前三年曾任京官(左补阙、史馆修撰、膳部员外郎、比部员外郎),从武宗会昌三年(842)起,历任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即他所谓“三守僻左,七换星霜”。杜牧之由京官出任地方官,可能是受到李党党魁李德裕的排挤。李德裕对杜的用兵方略多所采纳,但却不用其人。原因大约与杜为人倜傥,不拘礼法,又交好牛党有关。

         4、从47岁至50岁(大中二年至大中六年),任京官时期。大中三年(849)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四年迁吏部员外郎,出守湖州,五年又内升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六年迁中书舍人,冬,病日沉重,自觉不久于人世,乃作墓志铭,自叙生平。不久辞世。

         总的来看,杜牧的一生,尽管未能在政治上尽展其襟抱,但他却是一个很有政治抱负的诗人。受其祖父的影响,他颇重经世致用之学,平生留心当世之务,论政谈兵,均颇有见地。他在《上李中丞书》中说自己对于“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都颇有研究,著有《原十六卫》、《罪言》、《战论》、《守论》等论兵之作,又曾注《孙子》,这些可以看出其祖父重经世实用的家学传统对他思想的影响。这种思想当然也影响到了他的文学创作。

        关于杜牧的创作,他生平所作诗文数量应该很多。约在大中六年他病时,他曾将自己平生所作诗文做了检阅,大部都烧掉了。现在的集子是他的外甥裴延翰所编,共二十卷。其中诗文可靠者共450篇,名《樊川文集》,有清人冯集梧注本,称《樊川诗集注》,通行本为上古籍出版社本。

        杜牧的诗歌,成就突出。这与他在诗歌创作上独特的追求是分不开的。他在文学上推崇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四大家,在诗中曾说:“李杜浩泛泛,韩柳摩苍苍。近者四君子,与古争强梁。”尽管如此,在创作上他却走的是自己的道路。其《献诗启》文曾云:“某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他的目标是“高绝”,要一空依傍,独辟蹊径。所说的“不务奇丽”,可能是指李贺的诗风,而“不涉习俗”,大概是之元、白的诗风,“不今不古,处于中间”,就是要在创作上不囿于时尚,不因袭古人。从杜牧的创作来看,他确实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杜牧的诗歌,从内容上来看,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反映他爱国忧民怀抱的政治咏怀诗。这一类作品大多用五古写成,其中较著名的有《感怀诗》、《郡斋独酌》。七言诗《河湟》、《早雁》也属此类。《郡斋独酌》一诗,直接表达他的政治理想与抱负是:“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救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可以看出他远大的政治抱负。

        二是咏史怀古诗。这是他作品中写得最出色、成就最突出的一类诗歌。中晚唐时期,随着政治形势的恶化,诗人借鉴历史,反思现实成为一种具有时代性的倾向。与此相应,咏史诗的创作在中晚唐便兴盛起来。这一时期写作咏史诗的诗人很多,如胡曾(有《咏史诗》三卷,一百五十首),汪遵(《咏史诗》一卷,今存五十八首),周昙(《咏史诗》八卷,今存一百九十五首)孙元晏(《六朝咏史诗》一卷,今存七十五首)。此外,杜牧、李商隐、许浑等,也都有大量的咏使诗。其中以质量论,当以李商隐、杜牧为最突出,许浑次之。杜牧的咏史诗,一类是借历史题材来讽喻当时的最高统治者的,如《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中的:“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前一首,《万首唐人绝句选评》云:“此因过华清宫追思往事而作。末二句谓红尘劳攘,专奉内宠,感慨殊深。”后一首诗《唐诗笺注》云::“‘舞破中原始下来’,造句惊人,奇绝,痛绝!”咏史诗的第二类,是借史著论,有意发挥,抒发情志,表现其独到的识见。这类诗实可作杜牧个人的史论看。如:

吕氏强梁嗣子柔,我于天性岂恩仇。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

——《题商山四皓庙一绝》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

       三是杜牧还有一些山水抒情佳作,写得清新、精致,十分动人。如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四是还有一些伤春伤别之作。李商隐《赠杜司勋》诗云:“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参差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这类刻意伤春伤别之作,是他政治失意、仕途不畅时的感伤之作,反映了他生活情感的另一层面。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赠别》

       关于杜牧诗歌的艺术风格,宋张戒说是“专事华藻”,明杨慎说是“豪而艳,宕而丽。”清刘熙载称他“雄姿英发”,李调元称他“轻倩秀艳”。今人多称其诗俊爽峭健而又有风华绮靡之致。总的看,他的风格独具特色,别有追求。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立意新奇,构思巧妙。杜牧主张“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答庄充书》),所以,他非常注意立意新奇,构思上有新鲜感。如《题乌江亭》一诗,由于立意新奇,给人印象很深。《过华清宫》则通过选取和创造富于特征性的细节,使读者透过非同一般的独特感受,去体味新鲜而深刻的思想及强烈的感情。

        2、叙议结合,情景交融。如《赤壁》即是把叙事和议论很好的结合起来;《山行》则是情与景交融在一起。

         3、语言上既绚丽多姿又清新自然,既明丽俊爽,又含蓄委婉既风流华美,又神韵疏朗。

        (二) 李商隐(813——858)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他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李”。此外,晚唐还有一位段成式,三人俱排行十六,又都擅长骈体文,因而当时有“三十六体”之称。但以诗歌的总体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而言,温、段均不能和李比。关于李商隐,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特别注意。

        1、李商隐的生平遭际。在唐代诗人中,李商隐可说是一位遭遇坎坷、身世极为落寞凄凉的诗人。他九岁时,父亲李嗣去世,家境极为艰难,他在家随堂叔学习。二十五岁时中进士,但此后却由党争的原因,一生处于两党斗争的夹缝中,在为人做幕僚中度过了坎坷的大半生,在四十六岁时郁郁而死。李商隐与牛李党争的瓜葛,是从令狐楚对他的赏识开始的。大约在十六时,李商隐以其才华而受到了令狐楚的赏欣。他曾说是“樊南生十六岁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这引起了令狐楚的注意。令狐楚是牛党的上层人物之一,他欣赏李商隐的才华,便引他入自己的幕府(时令狐楚为天平军节度使,治所在今山东东平),事实上待他如儿子一般。由于当时的公文都是用骈文写的,所以,令狐楚变便亲自指点李商隐与自己的儿子令狐綯学骈文。李商隐的骈文写得好,是与令狐楚的指点分不开的。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李商隐二十五岁,上京应举,这一年的主考官为高铠,令狐綯时任左补阙,由于令狐綯的推荐,他得以中举。也就是说李商隐既受令狐楚父子之恩,应算是牛党的成员了。但是考中进士的第二年,令狐楚却去世了,李商隐的生计成了问题。这时,任泾原节度使的王茂元又聘李商隐做幕僚。王茂元有个小女儿,长得很漂亮,又有才华,王茂元有意将女儿嫁给他,所以李商隐便入了王茂元的幕府。由于王茂元被认为是李党中的上层人物,因此,李商隐就被认为是“背牛就李”,不能为牛党所谅解。此后,牛党执政的时间要长一些,因此,李商隐就吃苦头了。令狐綯原是他的好朋友,但一直不能原谅他。令狐綯后来官做得很大,一直做到宰相,但却一排挤他、打击他,李商隐沦落不偶的一生以致郁郁而死,都与此有关。

        2、关于李商隐其人其诗的评价。在古代诗人中,李商隐的诗名很大,但同时他的名声在过去却一直不太好。封建社会的评论家,因为他“背牛就李”,因而视他为无行文人,骂他是“诡薄无行”、“背恩”等等。解放后,对于李商隐的评价,一度也不高,把他看作是“形式主义”、“唯美主义”诗人的代表。新时期以后,随着学术界思想的解放,对李商隐的评价才较为客观、公正了。对其人其诗的研究也深入了,在这方面,傅璇琮、周建国、刘学锴、余恕诚等先生贡献尤大。实际上,李商隐是一个有正义感、政治热情很高,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很敏锐、对政治现实的批评很大胆、尖锐的诗人。他早年有一首《安定城楼》的诗,其中写道:“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这说明他是一位有远大抱负的诗人。另外他的《哭刘蕡》等诗,都表现出他在政治上的正直。他反对藩镇割据,关注社会现实。他还用咏史诗的形式,借古讽今,批判现实,等等。这都表明李商隐是一个在政治上有理想、有抱负,在人格上有操守、有见解的诗人。

        3、关于李商隐的作品。李商隐的诗歌今存六百多首,有《玉谿生诗集》,文则称《樊南文集》。他的诗文俱有成就,而以诗的影响为大。其六百多首诗,内容广泛,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是反映社会现实的政治诗。有代表性的如《行次西郊一百韵》,被称为是杜甫《北征》之流亚。此外如《有感》二首、《重有感二首》等,都是能表现他对现实政治的看法与态度的诗歌。

       二是咏史诗。李商隐的咏史诗写的又多又好,大都是通过历史上来揭露、讽刺最高统治者骄奢昏聩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的。如《龙池》、《瑶池》、《咏史》、《马嵬》、《齐宫词》、《隋宫》等。

         三是咏物之作。如《流莺》、《蝉》等。

       四是无题诗。这是李商隐诗中最有创造性、艺术上最完美、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类。这类诗的寓意含蓄,诗意朦胧,故而吸引了无数的读者、研究者的兴趣。总的说,无题诗中有一部分可能有政治寄托,有的可能是写自己的爱情。李商隐为什么要写无题诗,很可能是他有难言之隐吧。中国古代的诗歌,在《诗经》的时代是没有题目的,那是诗歌创作尚未个人化的产物。自屈、宋以后,文人创作兴起,诗歌也都有了题目,而且题目成为诗歌内容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而李商隐却又开始写作无题诗,这可说是他的一个创造。

       4、关于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征。前人评他是“深情绵邈”、“包蕴密致”、“寄托深而措辞婉”、沉博艳丽”,等等。大致而言,他的诗歌在表现技巧上具有构思缜密、寄托遥深、语言清丽、用典精切、格律严整的特点。具体说其诗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主观化倾向。他总是把自己的灵魂赋于所咏的风景、事物或历史人物,使对象带上强烈的象征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和作者融为一体,甚至成为作者的化身。

        二是他的诗表现出很浓的感伤倾向,可以说感伤色调是贯穿他诗歌的主旋律。

        三是善用典故,对仗精工,语言清丽。典故的运用,可以丰富诗歌的内涵,使诗歌的包蕴更丰富、更耐人寻味,并能深化诗歌的主题。李商隐的用典是非常突出的,也是非常精当的。他诗歌“沉博艳丽”、“包蕴密致”的特点的形成,即与此有关。但他的用典过多,有时也造成了诗意的晦涩难懂。所以金人元好问曾慨叹说:“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年华。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