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技术在晋国遗址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共14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晋国遗址保护情况调查问卷 测绘技术在晋国遗址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共14页)

测绘技术在晋国遗址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共14页)

2024-06-04 14: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测绘技术在晋国遗址(yzh)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周建波I摘要1本文介绍了测绘技术在大遗址文物保护方面(fngmin)中的应用,采用3S,4D技术,将文物遗址分布、文物遗址信息、遗址规划等,纳人计算机管理,建立大遗址基础信息管理系统,为文物保护、规划提供有力的帮助。【关键词】大遗址保护(boh)3S,4D技术基础信息管理系统1引言 中华民族具有5001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丰富的文明,各种文化相映成辉。解放前近百年,由于国家的软弱与落后,许多文物古迹遭到破坏与洗劫,大量文物流落国外。建国后,党和政府加强了对文物事业的管理,但财力所限,大部分处于抢救、看守状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加强,人

2、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和地方政府提高了认识,加大了投人,文物事业得到了大力发展。 由于财力和技术的限制,许多文物古迹没有得到科学的保护与规划。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文物古迹保护与规划将进人一个崭新的阶段。只有对文物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保护与开发,才能使其成为一个新的阳光产业。2项目概况 侯马市位于山西省南部,古称新田,是春秋时期五霸之一的晋国故都,是我国黄河流域古文化发祥地之一,有着丰富的文物资源,建国后发掘的古遗址有数十处,出土文物十多万件。其中最重要的考古发现有:100万年前的纳玛象化石、新石器时期的粮仓、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侯马晋国遗址、侯马盟书(1995年被列

3、为我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以及东周铸铜遗址、战国时期的墓葬、东周时期的车马坑、金代的砖雕舞台模型等,这些古遗址、古文物都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散布于侯马市域内220k扩范围内的晋国遗址的总体保护范围约45k.,保护规划目前正在抓紧进行。受侯马市文物局的委托,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汁院于2001年6月至9月承担了晋国遗址基础文物信息采集及文物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的项目,采用现代测绘技术手段获取遗址保护区内的基础文物信息,全面反映历年考古工作成果,为侯马市的文物保护规划提供高质量的基础图件和数据,并采用计算机对获取的基础文物信息进行管理,提高文物局的自动化管理水平,为局内文物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本项

4、目的实施过程中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1)采用3S技术和4D产品的集成应用,体现了本项目的技术含量, 3S技术即:遥感(RS)、全球卫星定位(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jsh);4D产品即: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线化图(DLG)、数字高程(gochng)模型(DEM)和数字栅格图(DRG); 2)本项目采用3S技术和4D产品在侯马市大遗址(yzh)保护中的集成应用,为大遗址文物保护方面的新技术及新产品应用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 3)本项目制作的各类高质量的文物信息专业图件、获取的各种数据和图形文件、以及建立的基本文物管理信息系统,为今后侯马市的文物保护规划和文物的开发利用建立了

5、良好的数据基础和现代化管理手段。3基础文物信息采集3.1遗址保护区控制系统建立 在约45k.遗址保护区内,建立了36个(18对)GPSE级永久性控制点,作为侯马遗址文物信息采集工作的基本控制网,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文物点的分布情况加密等级导线,构成侯马遗址文物信息采集工作的整体控制系统。基本控制网点的埋设采用混凝土现浇等方式,以便于长久保存。3.2遗址保护区文物特征信息野外采集3.2.1遗址边界特征点的标定 由于古城遗址被自然地表长期覆盖,因此古城遗址具体边界特征点的位置在考古专家现场明确标定后进行测量,为方便后期利用,遗址测量点采用设置“石灰坑桩”或其他有效措施予以明确标定。采用GPS静态定位

6、技术,测定其三维坐标。3.2.2遗址分布状况及自然地表标高测定 根据文物点的分布情况,直接利用整体控制网点,或发展次级导线点,精确测定遗址边界特征点的三维坐标和遗迹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地面标高(以三维坐标形式表现),以获取文物的几何特征信息。 本次进行的文物几何特征信息采集工作的文物点共有27处,其中包括:古城遗址9处、墓地8处、庙寝遗址1处、祭祀带5处和手工业作坊遗址4处。3.2.3基本属性信息的调查 在文物几何特征信息采集的同时,收集文物点的名称、种类、地名、植被状等基本属性信息。3.2.4宫殿台基及古建筑保存现状专题图测绘 采用数字化地形测绘的方法进行4处共6座宫殿台基和古建筑1;20

7、0比例尺现状专题图测绘以及宫殿台基纵、横剖面图各1条,全面反映文物保存现状,为宫殿台基及古建筑的保护维修提供详实的数据基础。同步获取文物点的基本属性信息。3.3 1:10000文物(wnw)信息资源图的制作3.3.1 1:10000数字影像地图(dt)制作 利用侯马市原有1 : 10000地形图资料,建立该区域地面起伏状况的数字高程(gochng)模型(DEM)。利用1999年1 : 35000黑白航片、地形图特征点至标和DEM数据,制作侯马市1: 10001数字影像地图。3.3.2影像图与线划图的套合 对原有侯马市1:1000(地形图资料进行数化处理和数据合成,统一制作成1. 10001)数

8、字地形图,以1:1000(数字影像地图为基础,经过遗址保护区现状信息的调绘,对原有地形图与文物有密切关系的非文物信息进行标注和图形的局部更新。将影像与线划信息进行套合,生成侯马市1:1000(】文物专题图。3.3.3 1:10000综合文物信息资源图的生成 以1:10001文物专题图为文物信息载体,将文物几何特征信息、基本属性信息以及GPS网点等信息纳人地形图中,并用特殊线型、图案填充和色块对文物信息进行突出处理,最终生成侯马市1:10000综合文物信息资源图。3.3.4文物遗址属性信息调查 采用属性数据调查表的方式进行各文物遗址点的属性调查工作,将37处侯马晋国遗址文物点按照古城(台基)、作

9、坊、祭祀、遗址、庙寝、墓地等内容进行分类,分类填写调查表。 调查表中记录了文物遗址的名称、简要说明、挖掘年代、地理位置等信息。属性数据调查表将作为文物信息管理系统属性数据录人的依据。 其他资料包括:出土的晋都新田时期文物,分类为陶器、铜器、玉器、车马器、骨器、铅器、石器等,对每类文物及出土发掘现场、现状情况等分别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器物和场景照片,并进行扫描处理。 基础文物信息采集流程如图14侯马晋国遗址基础文物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建立文物信息管理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加方便地对所获取的各种文物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方便使用者对文物信息资源进行查询和使用,实现文物信息管理的自动化。在系统开发过程中

10、,综合运用了GIS,CAD和数据库管理等技术,以VB为主要开发工具,实现了系统的各项功能,并使系统的使用界面美观实用、操作简便。在满足目前所要求的应用功能的前提下,同时考虑到在系统功能和数据内容方面的可扩展性,并使得系统开发工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圈2文物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圈4.1软硬件配置 系统采用单机运行方式,对硬件的要求不高,只要一台高档微机和一台打印X16/绘图仪就可以满足系统运行的要求。建议计算机的基本配置(pizh)为:奔腾P4的CPU,256MB以上的计算机内存,40GB以上的硬盘,32MB的图形加速卡,17显示器。操作系统(co zu x tn):Windows98/2000/Wi

11、ndow NT 4.0以上操作系统。 开发平台:采用国产(guchn)优秀GIS平台软件SuperMap 2000,数据库: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 开发工具:以VB高级语言和SuperMap 2001的GIS控件。4.2系统功能结构 文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基础是获取的各类文物信息资源,各种数据的据、文本数据和图像数据,对于数字地形图、数字正射影像图、图片等资料以文件形式存储,而对于文物遗址描述信息、控制点坐标数据等属性信息采用数据库格式存储,通过数据库索引表的建立,使得图形与其属性进行连接。 系统采用多窗口、主菜单、下拉菜单、弹出菜单、输人模板、键盘输人等息、表格数据以及文本资料的集成管

12、理,可进行由图形到属性和由属性到图形的双向查询,并可对查询结果进行打印输出。 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地理信息管理、文物信息管理、图形编辑修改和系统挂接。系统提供了与MicroStation,AutoCad系统的切换连接功能,以利于矢量图形的调用和编辑修改。系统提供了完整的联机帮助手册,用户可以随时通过查看联机帮助手册,以解决使用中的问题。 文物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5结束语 文物保护中的测绘工作主要以手工测绘为主,效率低,精度难以保证。在此次侯马工作期间,因为一处古墓葬遗址,到处找图纸、资料,而没有准确的位置,几位当年参加发掘的专家带路去找,因城市发展变化太快,所指位置不一。此现象在文

13、物界较为普遍,资料没有科学的管理,需要使用时已丢失或损坏。 本院坚持文物保护测绘工作20多年,对文物测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用现代高科技测绘技术、3S技术和4D产品,对文物保护工作进行积极有益的尝试,希望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文物保护的科技含量,进人数字信息管理时代。本项目的成果、数据及管理系统经过专家评审,得到了侯马市文物局、山西省文物局及国家文物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充分肯定。希望经过不懈的努力与探索,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为祖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in large arch

14、eological site/ min cultural relic reserve using surveyingtechnology. By adopting 3S and 4D techniques, we constructed the large cultural relic archeological site/ min basicinformation anagement system. In this system, we got all these such as the distributing of cultural relic archeologicalsite/ mi

15、n, the information of cultural relic archeological site/ min, and the planning of cultural relic archeologicalsite/ min etc. into the computer so that we could provide powerful help for the cultural relic reserve, and its plan.tang.Key words二】arge archeological site/ ruin reserve, 3S and 4D techniqu

16、es, basic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文物保护 测绘建功 “百工千慧中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成果展”观感范俊劼来源:中国测绘报文字大小:【 HYPERLINK javascript:fontZoom(16) 大】【 HYPERLINK javascript:fontZoom(14) 中】【 HYPERLINK javascript:fontZoom(12) 小】展厅里标有“中国测绘”的无人机十分醒目。 2010年12月14日至2011年2月20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百工千慧中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举办。这项贯穿元旦和春节两大节日、为期

17、69天的展览,通过重点展现“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科技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倡导科技理念,提升保护意识,引导社会参与,对促进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展览分为五个单元:全国一盘棋文物保护科技事业的新格局,永恒的五行文物保护科技的创新,山河知岁月现代科技在考古领域的应用,德行无疆广泛深入开展国际合作,文明的传承文化遗产价值挖掘与传播。 祖国大地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新中国的文物保护工作经历数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和经验。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百般工巧,千种智慧,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保护我国数以万计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其中,测绘为文物保护各类

18、信息的采集、管理、分析和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手段,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在“百工千慧中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成果展”中,测绘的这种重要作用可见一斑。空间信息技术在考古调查应用中居于各项现代科技之首。遥感为考古带来一双慧眼 走进展厅,一架标有“中国测绘”的无人机十分醒目。可别小瞧这架小巧的无人机,它可是低空遥感考古的重要装备。 2006年4、5月间,受国家文物局和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的委托,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家博物馆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研究中心、中央电视台联合组成了30多人的考古队,利用无人机

19、低空数码遥感系统对居延遗址群进行了调查,新发现西夏时期的人类遗址点20多处。2010年8、9月间,受中国国家博物馆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研究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中测新图公司利用无人机低空数码遥感系统对内蒙古浑河遗址进行低空遥感考古,为遗址发现、遗址分析、报告出图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这也是国内首次利用无人机低空数码遥感系统进行大面积考古。 作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遥感考古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史。早在1906年,英国军官沙普在军用热气球上拍摄到了史前巨石阵遗址,这通常被视为遥感考古的发端。近年来,遥感考古成为当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世界各国纷纷依靠先进的遥感技术获得地表下的各种信息

20、用于考古研究并获得多项突破。如美国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发现了早已沉没海底数千年的古埃及名城亚历山大,欧洲考古学家根据早期照片发现了多处古罗马的建筑遗址和著名的“罗马大道”,欧美考古学家联手通过卫星遥感资料发现了深藏于南美密林深处的10世纪玛雅人的宫殿等。 在我国,遥感考古出现较晚但发展迅速,遥感技术在许多遗址的考古调查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修建三门峡水库时,我国考古工作人员利用航空照片对库区古代遗址、墓葬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展出的多功能GIS数据采集器。 2001年11月30日,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我国又一个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联手的重要项目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成立,并在不同地区相继建

21、立了遥感考古工作站。该实验室承担了国家和地方的重大遥感考古科研任务,逐步成为了国家级遥感考古研究中心、国际遥感考古学术交流基地和国家遥感考古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2002年,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利用遥感技术在山东临淄地区进行大遗址群勘探研究获得成功。从1996年开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就同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合作,开始对古齐国所在的山东临淄地区进行遥感考古调查。他们先后收集到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的日本空军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拍摄的39张侦察航片、山东省测绘局1975年拍摄的590张测绘航片以及30张据此绘制的1:1万比例尺地形图等历史资料,制作出数字化正射影像图;又将大量的临淄文物考古方面的历史文献

22、、文物调查报告、发掘报告、古地图、地形图等输入数据库进行科学整理,建立起我国第一个大型遗址群地域性文物考古计算机信息系统临淄文物考古系统,利用这一系统绘制和编辑了我国第一部运用遥感技术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大型考古研究报告中国临淄文物考古遥感影像图集。这一项目是我国首次利用国内外收藏的、拍摄时间相差四五十年的早期航片进行多时相遥感资料的考古动态分析。 近年来,我国考古人员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调查水下沉船,仅在长江口地区就发现了500多艘不同历史时期的沉船。还运用彩色红外航测片揭示北京市内长城的现状、圆明园古建筑基础平面形态、河南北宋东京外城垣的走向,了解3500年前盘庚迁都河南安阳的生态环境原因。中

23、国社会科学院在对河南安阳殷墟的遥感考古中,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将分辨率较低而光谱特征丰富的美国陆地卫星的专题制图仪影像与几何关系稳定的航空影像结合进行处理,大大提高了遥感影像的质量,发现了一些新的殷代建筑遗址和墓葬。 有人总结出遥感考古有六大优点,即无损伤、无地区限制、全天候、全方位、穿透力强且分辨率高、效率高。因此,在世界范围内,现代遥感考古在大规模遗址勘察、地下遗迹勘察、水下考古、环境考古和城市遥感考古等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应用。石窟寺三维数据采集技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成为好管家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文物保护管理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技术手段。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科技的进步,手工记录文物保护信

24、息、重在分期与单个遗存研究等的传统方式正在被全方位数字化信息采录和注重空间关系分析的研究所代替,地理信息系统(GIS)成为了文物保护信息的好管家,在信息采集、处理、管理、分析与成果可视化等方面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展览展示了秦始皇陵区资源管理和内蒙古不可移动文物两个GIS系统。 2008年,为了实现秦始皇陵区兵马俑文物的动态监测、管理、保护、研究,作为国家文物局科技项目,秦俑博物馆和相关部门合作建立了秦始皇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GIS信息平台。该平台以秦始皇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业务为主线,以遗产地的文化遗产管理、考古、文物保护、科学研究、陈列展示与公众服务等业务为核心,以文化遗产资源空间信息为

25、纽带,在对文化遗产及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立体管理的同时,建设各业务流程间信息共享办公网络平台和覆盖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知识库集群,使文化遗产管理、考古研究、文物保护、陈列展示、管线维护、设备管理、工程选址、绿化建设、客流量控制、安全监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遗址敏感程度等分析数据图形化和直观化,为秦始皇陵文化遗产地规划、管理、保护和战略发展等提供科学有力的辅助决策支持。 内蒙古自治区不可移动文物GIS系统以实现自治区内不可移动文物信息的计算机管理为切入点,以计算机信息网络平台为基础,以数据库技术和3S技术为手段,以整合文物保护信息资源为主要内容,以动态、实时、客观、准确地反映自治区文物管理的整体实

26、力和提供有效的科技决策手段为目标,建立了一个高效管理文物保护单位数据信息与地理信息的管理平台,大大提高了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及考古工作的科技含量与管理水平。该平台对文物保护单位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了改造,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为政府机关、文物保护机构管理保护工作提供了决策支持。通过全区文物保护单位的Web发布,还能够让全国乃至世界更加了解内蒙古的文物保护工作。 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彻底改变了现有的信息管理和工作模式,为文物保护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高效平台,还可以用来研究一个区域内不同时期环境、聚落与人口的变迁及其之间的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所反映的古代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等,这些都是传统方法

27、所难以做到的。空间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三维测绘把文物搬进电脑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一项高新技术,是继GPS空间定位系统之后又一项测绘技术的新突破。它通过高速激光扫描测量的方法,大面积、高分辨率地快速获取被测对象表面的三维坐标数据。可以快速、大量地采集空间点位信息,为快速建立物体的三维影像模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随着三维扫描技术的发展,三维数字模型对文物考古的修复、复制、测绘及建立数字博物馆等方面能发挥很大作用。展览重点展示了三维测绘技术在石窟寺保护中的应用。 从2006年8月开始,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和浙江大学联手攻关数

28、字敦煌工程。工程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交互现实3个部分。以李德仁院士为首的课题组负责虚拟现实的设计策划、组织管理和具体实施,致力于将莫高窟外形、洞内雕塑等全部文化遗迹,以毫米级精度虚拟在电脑里。现已完成部分石窟的三维模型制作。由于莫高窟共有700多个石窟,预计全部工作需要10到2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 2005年,云冈石窟研究院开始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工建方科技公司合作,开展云冈石窟三维激光扫描测绘工作。2010年1月17日,双方联合主办了云冈石窟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成果应用展评会,展示了扫描和制作的部分专题图和病害管理信息系统。 2005年3月,龙门石窟研究院邀请北京大学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

29、家重点实验室技术人员采用三维数字技术对龙门石窟擂鼓台三洞进行三维扫描和建模,对三维数字化技术在石窟保护、记录、测绘、展示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2006年10月28日双方在北京大学举行了龙门石窟三维数字化技术标准制定的研究合作项目的签字仪式,并于11月正式在龙门石窟开始实施。2009年3月,龙门石窟研究院与北京大学机器感知与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北京天远多维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定合作协议,计划用3到4年的时间,按龙门石窟三维数字化技术标准完成对龙门石窟所有重点石窟的扫描和建模工作,为今后完成龙门石窟的考古报告收集最精细的三维数据资料,并为建立龙门三维数字博物馆奠定基础。2010年11月23日,龙门石

30、窟三维数字化工程成果报告会举办。 上述应用清楚地表明,三维测绘技术可以为文物保护、研究建立完整、准确、永久的数字档案,可以使人们通过电脑“目睹”这些雕像被破坏前的面貌,还可以通过建立数字博物馆和虚拟展览提供更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视点,大大缓解旅游推广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三维测绘技术在文物考古和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它正带动文物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进入传统方式与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新时代。空间信息技术综合应用于大运河保护。大遗址见证测绘大作为 有人说,仔细看一下中国地图,就会发现有一个大大的“人”字。这个“人”字的一撇是万里长城,一捺是京杭大运河。这个“人”字是人

31、类历史上由中国人设计并施工的两项最大的建筑工程。如今,这两项重大工程都与测绘技术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长城和大运河都成为了测绘大显身手的广阔“战场”。展览对此都有介绍,特别是对测绘技术在大运河调查、保护中的应用进行了详尽的展示。 200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文物局启动长城保护工程,其中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开展长城资源调查,以彻底摸清我国长城资源家底。明长城资源调查是全国长城资源调查的第一个阶段,为保证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特别是长度量测、定位等的精度,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于2006年10月签署协议,合作开展明长城资源调查测量。工作中采取“文物部门定性、测绘部门定量”的合作方式,成立了国

32、家、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组织领导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测绘部门组织相关单位抽调业务骨干组成精干调查队,共同承担长城田野调查、测量定位、资料整理、数据汇总和研究等工作。2007年5月,明长城资源调查先后在明长城沿线10个省区市全面展开。调查队员行程数十万千米,于2008年10月全面完成野外调查工作,12月结束了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的明长城长度量测。2009年4月18日,国家测绘局与国家文物局正式发布明长城长度数据8851.8千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此后,国家测绘局加紧生产各项测量成果并于2010年6月7日通过专家验收。基于这些测量成果,国家测绘局还正在抓紧建设“数字长城”。 在明长

33、城资源调查与测量工作中,测绘部门为这项工作提供1:1万、1:5万比例尺地形图2400余幅、田野调查用影像图2700余幅,培训作业人员约1900人次,15家甲级资质测绘单位的700余人参与,确保了明长城测量的精度,大大提高了长城田野调查的科技含量和成果的准确性、科学性,有力推动了测绘技术在全国文物普查与保护中的应用。测绘技术应用于古建筑保护。 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最大的课题“空间信息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京杭大运河为例)”课题由清华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四家单位共同承担,并有北京市文物研

34、究所、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南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该课题于2006年12月启动,2010年4月1日通过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验收。该课题在国内首次系统研究了空间信息技术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应用问题。 课题围绕研究目标设置了大遗址保护空间信息技术应用需求分析等15个专题研究。在课题研究的3年中,课题组各成员单位精心组织、密切配合,以纵跨1700多千米、2500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为研究对象, 首次基于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资料、地形图资料以及各类文献资料,并结合现代勘察测量手段,对运河的本体、附属

35、文物、城市等进行了详细调查,获取了运河全线测绘资料,明晰了京杭大运河的时空变迁。课题对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特别是大遗址保护的技术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了探索,通过与考古学、文献学、科技史等学科研究成果的融合,建立了空间信息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应用的框架体系,起草了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研发了一系列应用软件。 课题通过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的联合攻关,将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与考古调查发掘工作相结合,部分揭示了京杭大运河在社会与环境中的时空演变过程。通过空间信息技术从宏观、中观、微观的不同层面在京杭大运河的应用,首创国内京杭运河全线GPS测量,建立了覆盖京杭大运河全线、覆盖三维空间及

36、统一时空基准后的信息数据库。研发了面向政府、社会公众、研究人员的京杭大运河保护地理信息系统、保护规划辅助支持系统及虚拟现实系统,并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为对运河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保护规划、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管理平台,对大遗址保护的空间信息技术应用具有示范作用,为大遗址的管理、研究、监测、展示提供了重要支撑。2007年底,在“空间信息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课题中期评审研讨会上,陈述彭院士盛赞该课题系统探讨自然科学中空间信息技术与人文科学的交叉,从科学意义上来说,可以与不久前的“探月工程”相比。他还说,这个工作做成功了,对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将迈出里程碑的一步。 丰富的实践基础带来

37、了理论研究的繁荣。近年来,空间信息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考古测绘遥感与GIS考古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原理、方法与应用空间信息技术在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等专著先后问世,促进了测绘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在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中集成的各类高新技术中,测绘居于首位。文物保护携手测绘写新篇 测绘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广泛深入应用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重视。展览中,以应县木塔为例展示了测绘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介绍了车载式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中所集成的测绘技术。 1993年正式创办的香山科学会议是我国科技界以探索科学前沿、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性学术会议。2003年11月4日至6日,以人类文化遗产信息的空间认识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216次学术讨论会召开。来自中科院、国家文物局、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北京大学等25家单位的45名从事遥感、考古、历史、环境、计算机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学术报告交流和自由讨论,了解空间信息在探测历史文化遗产上的独特作用,遥感技术在考古领域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从我国国情和发展需求出发,深入讨论空间技术与考古学融合的发展趋势,该领域未来的发展目标、学科内涵,面临的科学技术问题,以及新的科学理念和研究思路。 2008年2月29日,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