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平民无姓,原来百姓是贵族才有的称呼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是怎么称呼的 在古代平民无姓,原来百姓是贵族才有的称呼

在古代平民无姓,原来百姓是贵族才有的称呼

2024-07-16 17: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那么百姓是指一百个氏族吗?

这里的数字可以不必拘泥。在中国的古代文字记载上,对于数字在不同的语境有不同使用方法。用作形容词时,并不是指实际的数词,无非是一种概括的的手法。百、千、万,都是如此。例如,“ 盈千累万” “五花八门”、“千家万户”这些并不是实词。而李白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则是手法上的夸张。百、千、万都是虚指,但他们之间又有所比较。万大于千,千大于百。

前面说到在战国以前,“百姓”这个词指代的是贵族。因为在战国以前我国尚处于奴隶社会中,也就是说只有贵族有姓,有官爵者才有姓,而庶民以及奴隶则无姓,因此才有了“百姓”作贵族通称的说法。

“百姓”在商、周也有不同的指代。具体来说,百姓在商指奴隶主阶级,在周指封建领主阶级(有一定的封地,但又不到奴隶主阶级)。而在“百姓”中也有贵贱之分,众所周知,在周朝,姬是皇族的姓,因此以姬姓王族为贵。

到了春秋战国,宗族逐渐被瓦解,土地私有的地主阶级兴起,逐渐代替嫡子世袭的领主阶级,百姓逐渐失去贵族的意义。社会地位与普通庶民相似,本来不同含义的两个名词也就可以通用。到了战国之后“百姓”泛指不居官位的人。到了汉朝,姓逐渐普及。百姓这个词也逐渐演变为泛指平民。

百姓是“禅让”时代留传下来的旧族,在战国之前“百姓”指贵族,指有姓的人,那么对于那些没有姓的平民是怎么称呼的呢?

在《盘庚篇》中,百姓是与万民相对,《诗三百 •天保》中有“群黎百姓,遍为尔德”,可见百姓与群黎相对,那时称呼平民为“万民”“群黎”是可以的。

前面说到万、千、百虽是夸张,但也有大小之分,显而易见万大于千,千大于百。“百姓”与“万民”,显然百姓是少数,因此说,在几千年前的百姓就是统治阶级,是贵族,是封建主,则是可信的。

虽然中国封建社会起于何时有所争议,但“百姓”的当时和现在的释义有所区别是毋庸置疑的。在春秋战国时期之前,百姓就是贵族,平民无姓。这个含义一直到春秋也未改变,就拿大家最熟悉的《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出自《论语·颜渊》。全文是,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即鲁哀公问有若:“遭了饥荒,国家入不敷出,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这里的百姓是与君相对的,就是说,除“君”之外,百姓是一个贵族阶级。

在晋朝,就有过“百家”把持朝廷的时代,其中这百家,当然也是指贵族。在东晋,随晋元帝(317年)渡江的有百家,这百家是享受政治权力的士族,他们掌握了东晋的政权,并且门阀森严,不许冒滥。这百家还专门修订了“百家谱”,冒入百家谱的,查出来要定死罪。

东晋严格来说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本身司马氏威望并不高,因此整个朝廷都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的一个当属琅琊王氏的王导、王敦,其后又有陈郡谢氏的谢安、谢玄等等。而世家大族中,代表者,有南下的王、谢、袁、萧等侨姓士族,和本身居于江南的朱、张、顾、陆等吴姓士族。最初东晋有赖权臣王导主持大局,一方面拉拢江南士族,一方面又安排中原南下的士族,并以司马家族作为共同拥戴的对象。

然而世族大家本身并不真正忠于司马氏,尤其是他们本身都拥有大量田地,以至拥有自家部队(即所谓“部曲”),有足够实力抗衡司马氏政权。最初有王导主持大局,东晋政权得以稳定,故时人称“王与马,共天下”。但晋元帝以降则内乱频生,如有早期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后期又有孙恩、卢循之乱等。

之后,南朝的梁武帝又改定“百家谱”,但总脱不出贵族豪门之外。

到了唐朝,百姓趋于指平民百姓。在刘禹锡的诗中就写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时“百姓”的含义就更明确了,刘禹锡在“百姓”之前特别加了“寻常”二字,这就证明“百姓”在唐代早就不是贵族了,它成了与今天相同的社会阶级

“百姓”这个名词,在历史的长河中已被按普通大众来理解,自不必再去“翻案”。有了新的含义,自然是要往前看。但同时作为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对他的历史有所了解,从中也会学到一些东西的,也是极好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