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盛况空前的时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要是以哪两家为主的 《百家争鸣》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盛况空前的时代

《百家争鸣》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盛况空前的时代

2024-07-10 13: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老子著作《道德经》

2、老子的思想主张:

1)《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苦尽甘来、否极泰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以及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

2)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

3)《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老子的经典名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孔子与儒家学说

1、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贵族。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他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被尊为儒教始祖。

2、孔子的思想主张:

思想家: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教育家: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注重道德和文化知识教育,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教学原则和方法;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还提出要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

3、孔子的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百家争鸣

1、释义:

“百家争鸣”中的“百家”大概只是一个夸张的说法,没有证据表明当时的学派或学术流派有百家之多,所谓“百家争鸣”,表示当时流派的众多和学说的纷争。

2、史实:

一是要知道,除了儒家外,主要的还有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兵家等以及各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如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商鞅、韩非,墨家的墨翟,阴阳家的邹衍,名家的惠施、公孙龙,兵家的孙武、孙膑等,也包括讲述与其中某些人有关的历史故事。

二是所谓“百家争鸣”是“各家争鸣”是各家学派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又相互辩论,相互抨击;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繁荣景象。

3、背景:

1)战国时期,旧制度进一步崩溃,新制度逐步确立,社会动荡不安,各国纷纷变法图强、网罗人才;

2)思想文化领域气氛活跃,文士们对社会问题提出许多不同看法和治国主张。

4、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战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学派主要是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和荀子、道家的庄子和法家的韩非子等。

学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要思想观点 儒家 孟轲(孟子)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 实行“礼治” 墨家 墨翟(墨子) 《墨子》 兼爱,非攻;选贤能之人治国;提倡节俭 法家 韩非(韩非子) 《韩非子》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要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道家 庄周(庄子) 《庄子》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无为而治;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5、影响:

1)诸子百家针对战争和统治者如何统治人民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在一定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反映。

2)诸子百家通过百家争鸣,相互辩驳,又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3)诸子百家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有很深的影响。

4)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6、现实意义:

诸子百家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关键在于批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古为今用。请你谈谈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有哪些体现?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例如: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道家的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课堂小结:

课本问题解读

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它代表了孔子的为政的思想,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你认为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精神?

体现了节俭朴素,洁身自好,不奢侈淫靡,矢志不移,意志坚定,正直高洁,不阿谀奉承 ,不怕强权,勇敢无畏,不卑不亢,一往无前的精神。

3、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这些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请说出孔子语录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虚心求学,奋发不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随时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学思并重,以学为主。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要注重培养的是牢固掌握知识,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要勤奋好学,虚心求教。

5、谈谈你对下列孟子言论的感想。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从人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与死、利与义等方面,层层深入、正反对比地论证了义重于生,必须舍生取义。

声明:内容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