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汉语语法讲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春水淙淙的读音 趣味汉语语法讲话

趣味汉语语法讲话

2023-08-12 21: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例如:

(1)我们听到“泉”字,总要想是清浅的,漫流在石上有淙淙的声音的乳泉…(方令孺《琅琊山游记》)

(2)你曾听见过流水淙淙的由溪石间流过,或你曾倚在山阁上听着飒飒的松风在足下拂过……(郑振铎《蝉与纺织娘》)

(3)遥远地传来山涧泉崖淙淙的清音。(廉声《月色狰狞》)

(4)涧水淙淙,清澈如镜。(1993年《人民日报》6月份)

“淙淙”给人的印象是欢快的、深远的、激越的。

例如:

(5)那个像是从葡萄架上掉下来的都噜,却像是淙淙地欢跳着流过的溪水。(《读书》vol-130)

“汩汩”,也是流水声,但是展现的却是一种比较沉闷的,流淌不那么通畅的声音。好像碰到一些阻碍挤出来、冒出来似的,所以常常指从口子里冲出来的小股流水或者管道里的暗流。例如:

(1)虽初春久旱,但此地下河水仍从乱石堆中汩汩流出,进小湖后浸入地下,不知去向。(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2)有不少地方有蚯蚓和蝼蛄穿的小眼,汩汩地冒水。(汪曾祺《看水》)

(3)汩汩流动的地下温泉,可以调整地温。(1994年《报刊精选》10)

(4)我在学校蛰居的那些夜晚,总是听见泄水管里汩汩的水流声。(苏童《井中男孩》)

“汩汩”也常常用来形容沉闷、含混的声响,明显不同于“潺潺”与“淙淙”。

例如:

(5)月色狰狞,村长从嗓子里发出了一阵汩汩的闷响,呆立当场。(《龙枪短篇故事集》)

(6)客厅里的低语声像是一条小河汩汩地流着,声音不高,也听不大清楚,但是一句接着一句。(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上述拟声词的这些区别特征,有时候作者在写作时未必都掌握得很准确,所以有的描写就似乎欠妥。

例如:

(1)“一钩凉月天如水”的秋夜,音乐宁静、澹远,宛若山涧清泉,细语淙淙,潺潺地流泻,好像在告慰长眠于斯的先烈们。(1993年《人民日报》8月份)

(2)刘天韵唱得宽缓静逸,轻美明快,缠绵悱恻的情绪如同一条小溪似的汩汩流出。(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潺潺”应该是慢速细流,可是例(1)“潺潺地”来描写“流泻”,显然不太合适。“汩汩”的声音是沉闷低声,例(2)先说“轻美明快”,显得前后矛盾。可见拟声词的使用也是颇有讲究的,不能不求甚解。

附《语言文字周报》原文:

“潺潺”“淙淙”“汩汩”“涓涓”的不同

王老师:

在描写“小河”的文章里,常看见“潺潺”“淙淙”“汩汩”“涓涓”这几个词语,请问这几个词语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谢谢。

山东威海 朱秀娟

朱秀娟同志:

“潺潺(chánchán)”是拟声词,现在多用来表示流水声。例如:

(1)走到山脚下,渐渐听到水声潺潺。

“淙淙(cóngcóng)”也是拟声词,用来表示流水的声音。例如:

(2)一条小河,淙淙流过我家门口。

(3)溪水淙淙地流着。(巴金《春》七)

“汩汩(gǔgǔ)”同样是拟声词,用来表示水流的声音。例如:

(4)水车转动了,河水汩汩地流入田里。

形容水向外涌流的声音时,常用“汩汩”。例如:

(5)泉水汩汩地向外涌流着。

(6)潭水涌出,汩汩有声。

人们也用“汩汩”来比喻文思畅通,这时“汩汩”是形容词,且有书面语色彩。例如:

(7)这时,他思如泉涌,优美的语句从笔下汩汩而出。

应当注意,“汩汩”的“汩”,右面是“曰(yuē)”,不是“日(rì)”。汨(mì)罗江的“汨”右面是“日(rì)”不是“曰(yuē)”。汨罗江在湖南,流入洞庭湖,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自尽。

“涓涓”是形容词,有书面语色彩,用来形容细水慢流的样子。例如:

(8)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9)树林里有一条涓涓的小溪。

总起来说,“涓涓”是形容细水慢流的样子,与流水的声音无关。“潺潺”“淙淙”“汩汩”都可以用来表示水流的声音。

王一民

(原文见第1461号、1470号《语言文字周报》。图片源自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