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有声语言大师李易:我们应该学些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易语言帮助 纪念有声语言大师李易:我们应该学些什么?

纪念有声语言大师李易:我们应该学些什么?

2023-04-05 21: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天,我们不妨就把李易先生生前的一些点滴语录以及朋友回忆文章里提到的一些有价值的亮点,汇集起来。以学习的方式,来纪念这位大师!

在一篇纪念文章中,转述过李易先生这样的观点:

科班出身的他,对枯燥的理论和一些同行玩命的“傻练”很不以为然。他说:“我不反对练功,但我一般把精力放在‘听’和‘看’上,使琢磨劲儿。播音需要多动脑子,而不是一味地‘吊嗓子’。

生活中、网络上,我们看到有很多有声语言爱好者,他们很刻苦,很努力,但很多人方法不对。我经常忍不住提醒一下:只是一味的练,容易盲目;带着思考去练,才有出路。

朗读者建立自己的“听力”,才是最核心最关键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要下辛苦去培养,因其难得,故其可贵。

也就是易先生说的“听”和“看”,而且要带着思考去听看。

我看到,很多人都喜欢拿起一段“优美”的文字张口就念。不预读,不思考,不听范读(如果有的话),不对比优选……而只是“读”,读得很勤奋、很兴奋、很亢奋,貌似也很“爽”!

我把这种练习,叫作“漱口”。

类似于李易先生说的“吊嗓子”。

真正的练朗读和“漱口”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在思考?

多听,多看,多思考,比多读要更重要。注意,我说的是“更重要”,我不否认“读”很重要,我只是说听和思考更重要。

李易:“有些人练功存在误区,他们操着浓重的播音腔,对着墙‘慷慨激昂’。其实,声音只是表达语言的一种载体,只要自然就好。音色好固然在表达上占优势,但表达的内容才是关键的。

上面这段话,李易老师谈到了内容和载体的关系。

但,好音色,只是载体。它所承载的内容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你的优点,往往就是你的缺点。

李易朗读《热爱生命》

而另一些人,永远对自己的音色不满意,永远都想成为别人。把一辈子的光阴,花在了“美化音色”上。那真是本末倒置。

所以,李易老师说:音色,只要自然就好。这是真理。真理往往特别简单的,但总是有人不愿意相信。

所以,肯定有人会说:李易老师,您自己声音那么好,才会说这样的话。

其实,李易先生多次说过,他的声音条件只是中上,他的学生中有很多很多比他条件好得多的。

就好比你在生活中见到一个身高2米的人,觉得很稀罕。但在篮球运动员圈子里,他就是普通一员。

因此,音色好固然是好事,但效果有限。而且,美化音色的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神奇(听听现在所谓“声卡”美化过的唱歌就知道),真正让你独特而出彩的,最终还是“表达的内容”。

选择好的内容,并把内容表达好,是成功的关键。

一个有声语言表达者,无论是怎样的大师,如果内容平庸,再高的高手也很难把腐朽变成神奇。换句话说,不是因为你水平高,什么内容都可以读好;而是因为你选的内容好,才能充分发挥出你的高水平。

而且,一定不要动不动就“慷慨激昂”,一定要跟着作品、跟着文字去表达贴切的感情。慷慨激昂只是生活的一种色彩,它再好看,也代表不了多彩的世界。

这一点对有声语言比赛参赛者特别有参考价值,那就是选材选好了,就是成功的一半。

这一点对不参赛的有声语言爱好者也特别有价值,那就是要选择真正能打动你的有价值的文字。不然,再好的声音,最终也是在创造声音垃圾而已。

读好,还需有方法。

张颂老师讲“感受是关键”之前,还说:“理解是基础”。

感受是在正确的理解基础之上的感受。

李易求学时照片

我其实经常会收到学生或网友发来的练习音频。有很多时候,我会觉得很无奈。为什么无奈?我写一段经典对话您就明白了:

A:老师,你抽空听一下,我这段朗读有什么毛病?我:(具体地说几句问题之后),我觉得你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认真理解这段文字。我猜,你是张口就读。A:老师,我确实是张口就读。凭感觉的,确实不太准确。

又过了几天。

A:老师,我又读了一段,您帮我听下,还有什么问题?我:我觉得,你还是没认真理解文字。A:哦,我凭感觉读的,没想那么细……

比如你学习数学,遇到一个难题,你是思考之后学会解题?还是希望我直接告诉你答案呢?

你不思考,我说的所有一切,都将只是个“答案”而已。

正确的感觉系统,极少有天生的。这样的“天才”不是没有,只是在人类中少有。

所以,对绝大多数人,需要努力去构建。这就需要:

有系统的知识体系做支撑,碎片化学习会有太多“阳光照不到的角落”。需要有自觉运用系统知识的思考习惯,学了,还得会“用”。需要对文字做必要的理解准备,了解背景,结合上下文。需要有认真踏实的学习作风,不要凭感觉漱口,对文字要有敬畏……

还有李易老师讲的多“听”和多“看”,当然,是多听多看正确的作品。

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之而不觉其臭”,好东西听久了,自然对坏的东西有了免疫力;相反,坏东西听久了,就会对好的东西有了免疫力。

网络上的“作品”鱼龙混杂,很多初学者不具备鉴别能力,容易听错样板,适得其反。

未经修饰的李易原声

央广著名播音员苏扬先生说:

播音专业讲究的是“情、声、气”结合,“以情带声、以气托声、声情并茂”,李易先生最突出的特点是气息和声音。他的吐字发声已达完美境地,不管通篇多少字,每一个字都堪称完美,加之气息雄厚,音域宽广,重音停连完全符合普通话规范,听来如饮醇酒,如沐春风。尤其是步入中年之后,好比杨过的玄铁重剑,越发的遒劲沉稳,高雅大气,堪称时代之音。

这一点,早已是共识:李易先生最突出的优点之一,就是吐字发声,臻于完美。

而且,在气息支持下的用声技巧,更是让人望尘莫及!

如果你有一定的相关系统知识,并且培养出不错的听力,相信你会收获巨大。

但有一点要注意,如果你没有彻底明白声音的四种武器的奥秘,你是不可能真正了解李易老师的吐字技巧的。所以,基础知识非常非常重要。不然你入宝山却是空手归。

同学李立宏回忆李易

苏扬:先生常说的一句话是:播音业务没有诀窍,全在苦练功夫。若非要诀窍,每天认认真真读一万字吧。先生在北京生长,与普通话最接近的北京话,其实是最难纠正的方言。而先生的播音业务能到达如此境界,天分的因素不大,全在后天苦练。这种近乎“傻”的认真和投入,在北京人中并不多见。

很多不相信,李易先生的“诀窍”,竟然只是“每天认认真真读一万字吧”。所以,虽然李易老师把真相讲了出来,把捷径也给了出来,但我相信,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照做。

我由于工作和机缘巧合,20多年来,我一直在不自觉地每天大量读文字,所以,这一点我是体会颇深的。从量变到质变,这是绝对真理!

如果你带着思考去读这一万字,收获可能会相当于每天读10万字;如果你只思考不读,那收获可能只相当于读10个字。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这句话:“北京话,其实是最难纠正的方言”,这句话可不是玩笑,是真的。

比如北京话里的“北京”的“京”字,就是错误的后鼻音发音,我称之为“后勾鼻音”,特点是发音完毕后,舌头要小小勾一下,导致ing归音到了eng上了。

肯定有人会感慨:“优秀的人还如此努力”。

其实说反了,是努力才让他如此优秀。

因为,作为中传播音主持学院院长的鲁景超老师,见过太多好声音了,但“声音条件好的人很多”,但李易只有一个。

尽管从技术层面、从吐字发声、语言表达技巧,需要细致地一句甚至一字一字剖析,我们才能真正明白李易。但从本质上讲,李易老师最值得我们觉得的,是他的勤奋、努力、敬业和认真。

还有他的不唯书,不刻板、不僵化,善于抓住本质的头脑。

这个特别的日子,让我们以李易精神来纪念李易吧!

让每一个有声语言爱好者,都能在前辈的光辉照耀下,大步向前!

高昂

中华文促会语言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华文促会朗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山西省朗诵艺术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懂点技术懂点节目也懂点播音

传统媒体资深从业者

爱说真话、实话、大白话

“声境界”公众平台创办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