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易经epub下载 易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易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易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易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7-30 15:53:46

点击下载

作者:袁立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易经易经试读:

丛书序言:自然国学的涵义和当代价值

读经运动风靡全球,弘扬中华文化,居功甚伟!但借此“平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培养人格和身心健全的人”的初衷却没有很好地实现。 

原因何在?翻开各种经典诵读教材就会发现:无一例外的只有人文经典,却鲜有自然科学读本。

对国学的认识局限于清代观念是当代学术和教育的通病。清代国学只有对应于哲学、历史、文学的义理、考据、辞章三学,确无自然科学。而明以前的国学视野要宽阔得多。明代国学分为质测、通几、宰理,相当于今天的自然、人文和社会三个领域。其分类上秉承儒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学顺序,遵循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指导原则,体现了国学“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才能中通人事”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科学的真正气魄!

当代的读经运动不仅要恢复明代以前国学的宽阔视野,还要强调国学中有着独立于西方不同于西方的民族自然科学体系——自然国学体系,并阐明今天复兴自然国学的一系列战略价值:

一、是建立和加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的需要。使孩子们了解中华不仅有以西方标准衡量的伟大成就,且有着赖以做出这些成就的不同于西方的自然科学体系。

二、懂得民族科学才能完全理解中华文化和弘扬中华文明。在西学东渐刚刚开始逆转的今天,首先让世界理解中华科学才能认同中华文化,接受中华文明。

三、是在科学探索中进一步解放思想的需要。真理是一元的,科学是多元的。正如山峰的顶点只有一个,但攀登的道路却有多种途径一样。

四、是当代科学探索的要求。复杂性科学研究进程表明,当代科学正在逐渐背离西方传统科学观而接近中华科学的传统观念。

五、是对科学的本质精神即创造精神的真正尊重。恢复中华科学的主体地位必须与弘扬创新精神结合起来,重点在于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科学与西方科学的不同之处,为人类科学的发展寻找新的生长点。

六、是在科学探索中遵循自然规律的需要。西方认为科学的发展不受任何制约的观点是错误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不仅是正确认识世界的途径,而且是必须遵循的改造世界的科学规律。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做出如下呼吁:

一、在部分高校建立自然国学院,培养研究生。决不让钱学森、竺可桢们经过艰苦努力恢复的少量的民族科学传承再次中断。

二、编写大、中、小学自然国学教材。爱国不应是抽象的,中华儿女必须从小了解中华自然科学,做有中国式理性思维的中国人。

三、恢复中华民族科学之父和孔子之师老子的地位。

四、立项、评奖给民族科学一席之地。

五、创办国家级自然国学网站,弘扬民族科学。

六、成立中华自然国学研究会。团结民族科研工作者共同为中华复兴贡献力量。

七、出版中国学者自己撰写并富于民族科学精神的丛书,开启中华学术输出的世纪。

为实现上述愿景,我们热烈欢迎有同样目标和理想的您加入我们的队伍。

本书导读:天火《易象》衍河洛,大易文明润中华

本书重点不在谈论《易经》,而在于介绍中华民族的科学体系。无字之《易》诞生于无成熟文字的符号记事年代,全部由数学符号即卦爻构成,是中华科学体系的开端;《易经》作为《易》的注释只是中华人文学术的肇始。天火《易象》衍河洛

本丛书倡导的经典诵读包括两方面:一是改变人文读经方式;二是增加中华自然科学经典比例。本书重点做第一项工作,即不要把自然科学经典读成人文经典——这已经成为当前读经运动中的通病,亟待改善。“诵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对的,但仅限于人文经典,并不适用于自然科学经典。以易为例,如果诵读的是文字,那么自见的只能是经文含义,绝不会清楚卦爻体系的自然科学含义。可《易经》文字源于《易象》,没有《易象》的图式和卦爻及其推演体系,则完全不会有经文。卦爻体系才是根本和精髓,文字只是后来的衍生品。对于易学来讲,不懂卦爻体系及其推演,根本不可以说懂得易。《易》体系是中华科学的开端,《易经》只是其后的人文学术肇始。二者共同构成中华文明,缺一不可。

这也是一本介绍中华文明暨中华科学和中华文化的书。同时是一本强调生活和知识必须由文化和科学两方面构成,才能得到身心平衡与健康的书。

这是一本为中华青年写的书。爱祖国和热爱中华文化不能是分离、抽象的。要弘扬中华文化,首先得懂得民族科学。本书必须用心阅读。用心读就是彻底放下线性逻辑和旧识对自己的束缚。

俗话说,善易者不占。有人问:要谈伦理哲学吗?那是外行!非也!易之用,小在占卜,大在数理推演。用易占卜,就像虽会使用计算机,却不知电脑运行原理,故为小用。懂得以易进行数理推演者,正如不仅会使用电脑,而且懂得其运行原理,故为大用。易不仅可以占卜,更能够推演大到天体运行、地球地壳变动,中到战争胜败,小到个人过去、未来的各种变化发展状态。《易》不同于《易经》,更不是《周易》。《易》原名《易象》,易即变化或不变,象指星象,《易象》就是记录下来的天象。变化的是天象,不变的是记录,也是大道。《易象》最初是完全由卦爻符号构成的无字真经。中华各门具体科学如天文历法、数学、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博物、医药养生、农学、建筑等无不是以《易象》为根本工具建立发展起来的,其后易学才延伸到人文社会各领域,形成所谓《易经》和经学。可以说,近代以前的中华文明历程就是《易象》科学发展史。

文字《易经》源于无字《易象》,《易象》源于《河图洛书》。正如《河图洛书》不可分割,在中华文明中,科学和文化不可分割。

易的历史,分别有“易历四世”和“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两说,二者都是史实,都正确,但两者含义完全不同。前者是说无字《易》即《易象》,它的形成是经过燧人氏时期的结绳记事造爻、烧制龟甲制散卦和记录《河图洛书》三件事,加上最后一件即伏羲女娲时代的伏羲做八卦,共为易历四事,由于四件事相隔年代久远,又称易历四世。后者是讲文字《易》即《易经》,尤其是《易经》中的《周易》,是经过伏羲做八卦,文王周公做经,孔子序《十翼》三个阶段完成的。前者“易历四世”是以伏羲做八卦为结束的,后者“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是以伏羲做八卦为开始的。《易经》是加了后天文字注解的三种《易象》,分为《连山》《归藏》和《周易》。《易象》是全部易学包括象数派自然易学和义理派人文易学的根本基础。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即中华科学和中华文化的总源头。

要弘扬民族文化首先要懂得民族科学,民族科学和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中华文明。所以,《易象》既是中华科学的肇始,也就是中华文明的开端。本书正是当代第一本讲解《易象》如何灵活使用及其形成历史和内容的普及读物。《易象》的教育关系到中华民族科学不同于西方地面经验起源的天文起源,关系到我们能否正确认识我们中华民族自己。

本书从河图洛书如何推演出《易》带你入门,以玩《易》引领你深入,并按太极图、河图洛书、先后天八卦、六十四卦及其推演应用的顺序带你浏览制《易》全过程。大易文明润中华

我在课上曾问过学生三个问题:“你爱国吗?”“爱!”“爱中华文化吗?”90%的学生答:“爱。”“爱我们的民族科学吗?”所有的学生顿时目瞪口呆!稍倾有人问:“什么?”

文化与科学不可分割!没有独立的科学体系,中华文明是无法演进到今天的。我在中医院校,中医本身就是不同于西医的应用科学体系。今天连中医学子都不敢肯定我们有着独立于西方的科学体系,可见教育的不良影响有多大!这难道不是民族危机吗?

许多青年朋友包括过去的我自己在内,在宣称热爱中华文化的同时,却并不知道祖国文化的核心内容和起源,甚至还屡屡把民族文化的精髓斥之为迷信和糟粕,实在令人痛心!

例如对中华文明元典《易》的认识,历来莫衷一是。占卜书、哲学书、医学书、兵法书、历史书、数学书、物理书、化学书甚至美学书、气功书等,正如盲人摸象,各说法只看到《易》的一个侧面。但《易》是宇宙科学公式,是可以推演的数理逻辑体系。在建立各门学科时,易都可以作为工具使用。只要遵照自然之理,正确揭示本学科的规律,就与《易》的推论一致。因此,《易》不仅是科学,且是大科学。易可应用于一切具体学科。

今天易学界的流弊在于,多数人走的都是《正易心法》批评的“周孔孤行”即人文学者读易的路子,而少数真正懂《易》者则有奇货可居的心态。《正易心法》丝毫没有贬低文王、周公、孔子的意思。《正易心法》的批评针对的是孔子后的弟子们不能像孔子那样对易“玩索有得”,而只知诵读周孔经文,把必须进行数理推证的活泼易学变成了死的文字游戏。这既是对包括孔子在内的圣人的不理解、不尊重,也是对易的亵渎。

中华文明肇始于燧人氏手中的火炬。燧人氏对火的掌控比西方的普罗米修斯早上万年。不仅如此,燧皇还是星象的最早记录者——他用黑色木炭和白色灰烬画出了河图洛书。有火的掌控和记录天文两大成就,燧人氏自然是中华科学和文化暨人类文明的最早创立者。在燧人氏河图洛书等成就的基础上,伏羲发明了八卦体系暨最早的文字系统。有造设《易》体系和文字两大成就,伏羲当然是人类文明开辟的完成者和人类文化的开创者。“天火《易象》衍河洛”不仅是说人类文明之火最初源于天上的闪电,更是说《易》体系是根据自然规律形成的真正的科学体系。“大易文明润中华”是讲《易象》远在中华文明的开辟时代就完成了,《易象》是与中华民族掌握火和造设文字同时完成的,随后它更是孳乳了中华文明上万年。

在中华历史上的许多时期,都只重视或只允许重视易经的义理或称人文易学。自然象数易学因为有预测功能,被统治阶级认为是不可泄露的天机之学,不允许普通人接触。这直接导致许多人不重视或根本不懂象数派自然易学,实在是中国自然科学不普及、不发达的根源之一。今天,要在科学上超越西方,必须恢复民族科学的主体地位,在熟悉东西方科学的基础上,才可能迅速找到科学革命的途径,才可能真正迎来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我们一定要尽早让下一代知道,我中华不仅有以西方标准衡量的伟大成就,而且有着独立于西方、不同于西方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的开端正是本书详细讲述的《易象》。

第一章 天火《易象》衍河洛

1993年,台湾地区学者李耕曾经以“万言书”向全世界发出呼吁:为“中华民族始祖”正名——请以“羲黄”取代“炎黄”。这一呼吁说明我们中国人已经开始走出怀疑祖先、怀疑自己历史的误区,开始以更加健康的心态面对世界。但是,仅以伏羲代替炎帝是不够的。因为伏羲是中华文明开辟的初步完成者而不是最初的开创者。这要从“文明”两字的含义讲起。

在“文明”两字中,明就是火,是科学,代表人类与野兽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产力:取暖、照明、熟食和武力;但是,仅有火是不够的,如果仅有火就只有比较先进的生产力而没有记录这段历史的文字文化。因此,文明的文就是文字及文化,表示我们有不同于野兽的强大精神世界。火的掌控是文明的肇始,文字的使用才是文明最终形成的标志。

在伏羲创造八卦之前,《易》的完成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加上伏羲作易,共称“易历四世”。前三件事分别是结绳记事造爻、龟裂占卜制散卦、用黑色木炭和白色灰烬根据星象画出河图洛书。这三件事都是“燧人氏时代”的创举,历经数千年,故又称“易历四世”。伏羲是根据河图洛书并结合已有爻、卦才画出了先天八卦。伏羲固然功不可没,但在伏羲之前为《易》做出三大贡献的燧人氏祖先同样应该获得后世的尊崇。因此,以燧羲替代炎黄才应该是最恰当的。

一、有巢太极,中华图腾

在距今约20万~5万年前,人类社会处于旧石器(即打制的粗糙石器)时代晚期。《始学篇》记载:“上古皆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通志·三皇纪》记载:“厥初,先民穴居野处,圣人教之结巢,以避虫豸之害,而食草木之实,故号‘有巢氏’,亦曰‘大巢氏’。”“有巢氏”是发明巢居者的称号,也是他所在氏族的代号,更代表着一个人类发展时期,20万年前至5万年前的考古发现均可当作有巢氏生活时代的印迹。燧人氏钻木取火作河洛图

相传有巢氏出生于苍梧即今湖南九嶷山以南,建都于石楼山即今山西兴县,后人尊称其为巢皇。荆楚也流传着有巢氏的传说,春秋晋楚交战时,楚共王“登巢车以望晋军”。“巢车”与楚地的巢居文化有关,有巢氏可能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先祖,也正是荆楚之地巢居民族的祖先。有巢氏的一支还在巴蜀建国。甲骨文记载,周朝曾对一个叫“巢”的小国不远千里派兵征讨。周王朝的青铜器上,就把巢蜀连称。

早在170万年前,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元谋人已经懂得利用雷击树木产生的火种,使用自然火。山东莒城和诸城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大型陶缸图案说明,伏羲前中华先祖就已经知道日心说。半坡时代已有天文定向知识,西安半坡遗址中房基门朝南,墓葬有一定取向。仰韶文化的人面鱼纹和蟾蜍图案分别表示当时对太阳和月亮周期运动的认识。郑州大河村太阳纹陶片复原钵饰有12个太阳,是一年分成12个月的意思,还可能表示当时人们已将黄道分成12宫。

对日月的认识和感知,加上自然火的使用和无火的寒冷对比,使得善于进入与宇宙自然共鸣状态的上古圣人发现了宇宙太极球运行模式,并画出了平面太极图。

太极图,被称作中华第一图,不知起源于什么年代。但是,由于河图洛书都运用了太极图结构,因此,太极图的创作显然应该早于作出河图洛书的燧人氏时期。而燧人氏之前只有一位有名有姓且生活在大地上的人类——有巢氏。所以,为把太极图与河图洛书的产生时代区别开来,我要把太极图的发明者归于有巢氏。而且,有巢氏也自觉地运用了阴阳原理,认识到了人类必须离开潮湿泥泞的地下和地面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于是他选择了带领人民到树上,学鸟儿筑巢而居。太极球状的世博会以色列馆有巢氏像

关于太极图起源的事物有:磨盘说、双鱼说、月亮说、日月说,甚至还有什么上一个早已灭亡的人类文明的遗存说或前几个早已灭亡的文明的共同遗存说,等等。从杭州八卦田又推断出一种可能,即天文起源。八卦田石模型的中心就是一个中心有北斗七星为阴阳分界线的太极图,表示四季是按照北斗七星的斗柄指示的不同方向确定。但是,我更相信太极图很可能都不是这些外在观察方法发现或发明的,而说它是史前文明遗存更是归于神秘主义。太极图实为立体结构,人的双手掐子午诀时就形成一个立体太极模型。人类完全可以在与宇宙呈共鸣状态时发现太极图。而太极图是规定先天八卦顺序的基本规则,也是先天六十四卦顺序遵循的规则。

太极图或立体太极图即太极球实为宇宙结构,这在今天的天文学中已经得到证实:宇宙这个大球由正反两个宇宙组成,如果把自己所在的宇宙称为正物质宇宙,我们就处在太极球白色阳鱼部分里,正物质宇宙深处的反物质喷泉,就是太极球的白色阳鱼的那只黑眼睛;那么我们正物质宇宙黑洞的另一侧就是与我们所在宇宙对称的反物质宇宙的正物质喷泉,就是反物质宇宙所在太极球黑色阴鱼的那只白色眼睛,反物质宇宙的白洞的另一端就是我们正物质宇宙的反物质喷泉。说太极图实为太极球,就是说阳鱼的尾巴终点就是阴鱼的眼睛,阴鱼的尾巴同样连着阳鱼的眼睛;也就是黑洞的那一端就是反宇宙的正物质喷泉,反物质喷泉的另一端就是白洞。

二、文明开辟,大易初成

虽然说《易》本身无不贯穿着太极思维,太极思想指导了《河图洛书》以至八卦的创建,但狭义地说,太极图是宇宙万事万物遵循的大法,与易并无具体联系。故易的历史,分别有“易历四世”和“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两说,这两种说法都不包括太极图的发明。那么这两种说法哪个正确呢?二者都是史实,都正确,但两者含义完全不同。前者是说无字《易》即《易象》,它的形成是经过燧人氏时期的结绳记事造爻、烧制龟甲制散卦和记录《河图洛书》三件事,加上最后一件即伏羲女娲时代的伏羲做八卦,共为易历四事。由于四件事相隔年代久远,又称易历四世。前者“易历四世”是以伏羲做八卦为结束的,后者“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是以伏羲做八卦为开始的。《易经》是后人加了文字注解的三种《易象》,分为《连山》《归藏》和《周易》。《易象》是全部易学包括象数派自然易学和义理派人文易学的根本基础,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即中华科学和中华文化的总源头。1.燧皇观天造河洛

燧人氏是旧石器(打制加工成的粗糙石器)晚期至新石器(磨制加工成的精细石器)初期生活在河套平原附近的一个母系氏族。燧人是一个代表人物,代表着一个氏族、一个部落,甚至一个历史时代的所有成就。《太平御览》引《王子年拾遗记》:“……国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云雾出于中间。折枝相钻,则火出矣。后世圣人变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万物;乃至南垂。目此树表,有鸟若‘号鸟’,以口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钻火,号燧人氏。”

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出土的陶器,距今已11700多年。

由于从大约五万年前至一万两三千年前为止的时间都属于燧人氏时代,因此,考古发现很多,比较著名的有山西峙峪遗址、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遗址、山顶洞人遗址和河姆渡遗址等。20世纪80年代,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发现燧人氏晚期遗址,出土了两种陶片,一种为夹沙深灰陶,一种为夹沙红褐陶,生产年代距今约在一万两千年前。这说明,早在一万两千年前,中华先祖已经能够制作陶器,制作陶器是必须掌控火的。从自然火的使用,到人工取火,再到烧烤熟食,再到用火烧制陶器并用陶器煮食,显然是需要上万年历史过程的。因此,燧人氏对火的掌控比西方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早了不止上万年。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说,摩擦生火甚至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量,从而使人类最后与动物界分开。”观察天象以明天道

燧人氏不仅教会人类用火自卫、照明、取暖、熟食,还在昆仑山观察星象祭天。燧人氏立挺木牙交,为地之中;上指北极星,为天之中。发现了“天道”,并用黑色木炭和白色灰烬画出了河图洛书。《尸子》载:“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观星辰”即《河图》内容,“下察五木”就是《洛书》记录的五行内容。《淮南子·原道训》:“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于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泰古即太古,就是远古。二皇指燧人氏伏羲氏。燧人氏观天象初立木圭,伏羲氏改为石圭。二者后来演变为今天的华表和日晷。《河图洛书》记录了星象天文,成为文字造设前最先进、科学的记录符号体系。它记录的天道,就是自然规律和天体运行规律,这是人类科学的先河。

根据天文星象,燧人氏创造“十天干”计算历法。当时尚未有真正与语言严谨对应的文字,十天干是陶文符号。“十天干”使用的完全是上古符号文字,称呼对应为:甲:焉逢,乙:端蒙,丙:游兆,丁:强梧,戊:徒维,己:祝犁,庚:商横,辛:昭阳,壬:横艾,癸:尚章。《广雅·释天》云:“甲乙为干。干者,日之神。”日之神就是太阳运行的规律,也就是说,十天干是一种太阳历法。历代学者均认为,天干地支分别源于河图和洛书,是由天象观察产生的。

仰韶文化脸型纹显示当时已知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就是后来的洛书四象。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七孔骨笛和用贝壳粘贴成的龙、虎图,都说明了燧人氏时期的天文学成就已经达到记录二十八宿等,而正是以二十八宿分别可以排列出河图和洛书。同时代的国外资料也证实当时的人类已经开始记录星象。如《光明日报》1980年8月28日第3版报道,东西伯利亚南部的一个古村落遗址发掘出一幅35000年前的星图,刻在一个石制龟壳上,记录的是北半球星座的情况:“一些大的星星在这幅星图上以小而深的圆坑标示。最大的圆坑标示的是北极星,其周围的一些圆坑很像是仙后星座。在星图上可以清楚地分辨出大熊星座。但是,这个星座的勺形同现在有明显的不同,组成勺柄的几颗星比现在低垂。航海者熟知的大熊星座内的玉衡星位置同现在也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燧人氏不是简单的记录自然星象,河图表现的是二十八宿的自然方位,洛书记录的却是由遥远的二十八宿规定的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天火《易象》衍河洛”,不仅是说人类文明之火最初源于天上的闪电,也是说《易象》是根据《河图洛书》完成的,而且是说《易》体系是根据自然规律形成的科学体系。《三国志·魏书》载:“易博士淳于俊曰:包羲因燧皇之图而制八卦。”燧人氏虽然没有做八卦,但八卦不是偶然造设的,八卦是经过造爻、散卦两个阶段,最后才在《河图洛书》的规则启示下由伏羲造设出来。而造爻、制散卦和做《河图洛书》三件事都是在燧人氏时代发生的,所以我们把燧人氏作为易体系的开辟者。乾坤离坎四卦结绳图

燧人氏时代没有文字,就用柔软而有韧性的树皮搓成细绳,然后将数十条细绳排列整齐悬挂在一处,在上边打结记事。发明的绳有三种:单股的绳称作“玄”,两股合成的称作“兹”,三股合成的称作“索”(又作素)。以八索准绳圭表纪历即计算时间,这也是三才和后来三爻卦的起源,八索准绳也有八卦的影子。结绳记事造爻的方法有多种,最简单的就是发生大事以一个大结表示阳爻,发生小事以一个小结表示阴爻。于是乾、坤、坎、离四卦就可以表示为上图。

燧人氏还发明了用烧烤龟甲观察裂痕的占卜方法,它与单卦不同之处在于,兽骨龟甲烧制后裂出几爻是几爻,但这种方法显然是单个卦体的原型。结绳造爻、龟裂占卜制散卦和河图洛书的造设都是以后伏羲发明八卦的必要基础。龟裂占卜制散卦

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有两项:一是对火的掌控使用。以火照明、取暖、熟食和自卫于野兽,代表光明。二是文字的造设使用。使用文字使人类有了不同于野兽的强大精神世界。火和文字合起来就是文明,这两大成就是分别在燧人氏和伏羲氏时代完成的。开创地道人伦

燧人氏用河图洛书记录天道的同时,还发现大地万物与天体运行共鸣,它们在天道的规范下又各自有自己的规律,燧人氏根据这一规律始为山川百物命名,这就是“地道”。

燧人氏又发现,人类的生存在遵循天道和地道的情况下,才最容易得到发展,身心也才最健康,这就是人道。天地之德孕育万物,而人为万物之尊。黄帝《阴符经》中的“天者地之道,地者人之道,人者天之道”和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源于燧人氏的天道发现。

燧人氏以风姓为人类命名,对人的婚姻交配有了血缘上的限制,使人与兽有了严格的区分。这是人类早期的伦理道德,也就是“人道”的一部分。由天道生地道,由天地之道而生人道和物道,这便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天道观。天、地、人始于无名,成于有名。这是老子“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来源,有名则天地开明,人类进入文明阶段。

在燧人氏以前,人们把所有的动物都叫作“虫”。燧人氏经过细心观察,把这些动物划分为四类:天上飞的称作“禽”,地上跑的称作“兽”,有脚的爬行动物称作“虫”,没脚的爬行动物称作“豸”。这可以说是人类分科治学的开始。

燧人氏为了向人们传授各种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在村子里专门筑了个土台,称作“传教台”。他时常站在台上为大家讲演。他告诉人们:饥饿的时候如何用火来烧烤食物,寒冷的时候如何用火来取暖,打猎的时候如何用火来攻击猎物,遇见猛兽袭击时如何用火来把它吓跑……

中国的师道之兴就是从燧人氏开始的。2.伏羲女娲衍历卦

伏羲是中华民族传说中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古代要求太史令记录的每一件事都要有确切年代,所谓“黄帝以来皆有年数”,故司马迁没有把伏羲放在帝王本纪里面。《史记》因此自黄帝始,但绝不是司马迁认为黄帝之前没有信史,而是他认为年代不可考而已。

女娲是上古母系氏族首领。相传,女娲和伏羲由兄妹结成夫妻,繁衍和养育了华夏族。关于女娲的传说流传很广,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等。

同燧人氏一样,伏羲既指个人,又是氏族、时代的象征,处于新石器时代,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有半坡遗址和大汶口遗址等。相传伏羲出生在阆中的成纪,即今甘肃天水一带,定都汶上,故于陈,即今河南淮阳。春秋战国前期的主要文献《左传·昭公十七年》里有“陈,太皞之虚也”,这是最早见于文字的伏羲氏即太白皞记载。《周易系辞》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包牺氏是伏羲的别称,此外还有宓羲、伏戏、牺皇、皇羲、太昊、大皞、太皞等多个称谓。伏羲根据燧人氏的河图洛书,重新考察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这也成为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纪事”的历史。

伏羲与同时代的母系氏族部落首领女娲结为夫妻,组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家庭。同时,他还以俪皮(两张鹿皮,表示希望成双成对的意思)为礼,制定了聘婚制度。女娲是被我国民间广泛、持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开辟《易象》演八卦

在所有与易有关的历史人物里面,伏羲无疑具有核心地位——没有伏羲作八卦,燧人氏的《河图洛书》无法推演应用;没有伏羲做《易象》,后世的文王、周公、孔子无处据以做《经》序《翼》。所以,无论说《易象》的“易历四世”,还是讲《易经》的“人更三圣,易历三古”,都以伏羲为中心。

伏羲受河图洛书启示,仰观天文星象,俯察天下自然万物,参悟天地自然之法理,用阴阳双爻排列组合成的八个符号,分别取名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根据河图画出八卦方位,并又把八卦复合推演出六十四卦。这既是中华祖先对世界的初步完整的认识,也是中华暨人类科学推演体系诞生的开始,是中华科学体系诞生的标志,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中国传统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创立和发展,皆以此为理论依据。从此太极八卦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历史发展到今天,世界上既有深受中华文明影响的国度以太极图为国旗,更有我们自己以洛书抽象出的五行为国旗。其余易学对人类科学、文化、学术等各方面的影响随处可见。即使历史上易学曾受到打击压制,但它仍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今天我们要珍惜易学,恢复易科学的主体地位,并把它与民族创造精神结合起来,担负拯救世界的使命。正式创造文字《周易·系辞下》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这里的“后世圣人”指的就是伏羲。在伏羲之前的燧人氏时代,人们结绳记事,伏羲创造了书契,契刻符号,书写文字。有什么事非记不可,就先用一个特定的符号刻或画在什么东西上,用以取代结绳记事的落后形式,后来符号逐步发展为文字,并在各部落推广,推广使用后迅速融入各部落自己的审美特征,后来终于导致黄帝时代不得不令仓吉统一各部落文字。六十四卦方圆图伏羲画卦台改订历法《周髀算经》说:“伏羲作历度。”《礼纬·稽命征》:“伏羲建寅。”“历度”“建寅”就是作历法。当代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勾芒,发明十二地支,伏羲确认其名称。”

到伏羲时代,天象与燧人氏时代已相去甚远,燧人氏时代的太阳历已经有些不准确,伏羲就着手改造历法,创立八卦历法。伏羲改订的历法主要依据月球运行规律,并且发明十二地支。十二地支当时还有一种称呼:子:困敦,丑:赤奋若,寅:摄提格,卯:单阏,辰:执徐,巳:大荒落,午:敦牂,未:协洽,申:涒滩,酉:作噩,戌:阉茂,亥:大渊献。女娲对易学的贡献

女娲对易学的贡献有两项:一是用圆规帮助伏羲画出了太极、八卦圆图和六十四卦圆图。二是根据太极阴阳平衡、孤阳不生孤阴不长原理,为人类社会建立了婚姻制度。女娲伏羲受太极图阴阳平衡观念启示,认识到必须建立男女较为平等、稳定的婚姻制度,人类才能健康繁衍。

除上述外,伏羲女娲时代的重大发明还有:改革渔猎工具,开创畜牧业。伏羲发明捕鱼的网,其臣子句芒发明捕鸟的罗。开始种植水稻。开始用兽皮做冬天衣服,用草做蓑衣为夏天衣服。发明砭石九针这种外科医学用具,是现代针灸金属针的前身。发明埙和古琴等乐器。发明石晷,燧人氏用的是木圭,伏羲改用石圭,后来演化为今天的华表和日晷。按照九宫划分九州,任命官员分治天下。伏羲女娲图            生命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三、人更三圣,易历三古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易历四世”是《易象》的完成经历,那时文字《易》即《易经》尚未出现。后面“人更三圣,易历三古”是讲《易经》的完成过程。文字《易》即《易经》,尤其《易经》中的《周易》,是经过伏羲做八卦,文王、周公(二者都是周姓,且为父子,同在一个时代,故后世用一个“周”字把两人与孔子并称周孔)做经,孔子序《十翼》这三个阶段完成的。无字《易象》是数理逻辑推演体系,是科学;有字《易经》是文字书写表达体系,是文化。文化与科学共进时代,就是指《易象》和《易经》都得到发展而且还未分家的时代。由《河图》推出的《易象》即八卦又称大衍,主要用于科学技术计算;由《洛书》导出的《五行九畴》又称小衍,主要用于人文建设。1.神农复演著《连山》

炎帝对易学的贡献,主要是重新把八卦复合排列出一个六十四卦,这个卦序因起始卦为双艮,故被后世称为《连山》。炎帝神农氏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今陕西宝鸡一带),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又称赤帝、烈山氏,姓伊耆,后改姓姜。炎帝神农氏的称号,也包含个人、氏族、时代、天下等多种含义,是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位于黄河中游陕西渭河地区。第一任炎帝神农氏的统治时期,在大约七千多年以前。帝者,天下之主;氏者,氏族之主。所以炎帝八世与神农氏十七世甚至七十世的说法并无矛盾。

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不纷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商君书·画策》说神农“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白虎通义·号》说,神农氏根据天时之宜,分地之利,创作了耒耜等农具,教民耕作,使人民获得很大的好处,故被尊之为神农。

炎帝和黄帝是起源于陕西省中部渭河流域的两个血缘关系相近的部落首领。《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今陕西关中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今陕西关中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两个部落争夺领地,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黄帝取得胜利之后,被推举为“天子”。黄帝考虑到炎帝民望犹盛,将其召到身边辅政,两个部落逐渐融合,成为炎黄子孙。

炎黄时代,今天河北、山东、河南及安徽北部一带还生活着强大的九黎族部落,其首领蚩尤,兄弟八十一人,统率八十一个氏族,勇悍善战。炎帝部落与蚩尤部落长期有摩擦,最后炎帝和黄帝联合,在今天河北境内的涿鹿县展开决战,蚩尤战败身亡。三族逐渐融合,炎帝黄帝后裔称为百姓,蚩尤后裔称为黎民,华夏人民就统称黎民百姓,三人也被尊为中华民族共祖。

炎帝陵至少有三个,即湖南省炎陵县炎帝陵、陕西省宝鸡市炎帝陵、山西省高平市炎帝陵。这与炎帝神农不光指一个人而是代表一个氏族、一个时代有关。

湖南炎陵县炎帝陵位于该县的鹿原镇境内。晋代皇甫谧撰写的《帝王世纪》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宋代罗泌撰《路史》表述得更具体: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制耒耜创农耕文明

神农氏制耒耜,种五谷,订农时,撰写《神农书》,奠定了原始农业文明的基础。耒耜的使用和种五谷,按季节栽培农作物,立历日,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月为三十日,十一月为冬至,这一切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神农书》是农业著作之祖,为后世农业提供了规范。《易系辞》《白虎通》:“斫木为耜,揉木为耒。”

原始初民本以伏羲发明的兽皮和蓑衣为衣裳,神农教民织麻为布后,人们才有了粗布衣裳。立市廛定商业规则

神农开创了农耕文明,促进了社会分工,社会有了剩余产品,在不同产品所有者之间发生了“以其所有,易其所无”的交换。为了规范人们的交易行为,避免纠纷,神农规定“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周易·系辞下》)

神农开创的交易规则,促进了市场的发展,使交易成为更经常、普遍的行为,商业经济开始萌芽,成为我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重演八卦著《连山》

东汉桓谭《新论正经》载:“《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和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都引有《连山易》的文字。这些记载表明,《易经》其实有三个版本,即夏代的《连山易》、商代的《归藏易》和周代的《周易》。由于《连山易》和《归藏易》早已失传,而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易经》,一般指《周易》。贵州省民族图书馆收藏的《连山易》

2004年12月,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组在到贵州省荔波县采访时,水族老人谢朝海拿出了珍藏的全套《连山易》,而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出土的24个夏陶文字中,他家的书里就出现有22个。不久,谢朝海老人把这部家传奇书《连山易》献给了国家,现此书被收藏于贵州省民族文化宫民族图书馆。

据谢朝海介绍,《连山易》在其家族中世代留传,至于距今究竟有多少年,已经不可考。因为无论传到哪一代人手中,要是书破烂了,传人就要对其进行重新抄写,然后将上一套书烧掉祭祖。这种藏书方法是西南一带各族人民收藏保留古代经典的共同方式。也正因为如此,描写炎帝历史的《黑暗传》才无法被碳14鉴定为古籍,只能得出这种方式保存下来的古籍是近代甚至是伪书的结论。谢朝海捐献的《连山易》,是他在60多年前抄写的。《世本》《书传》等书记载《连山易》为神农炎帝首创。湖南省会同县连山有八座古庙和一座古庵,构成易学中的“九宫八卦”,它们是火神庙、地神庙、雷神庙、风神庙、镇江庙、山神庙、天星庙、莲花塘庙和古经庵(又称易经庵)。从找到的残砖断瓦或石碑文得知“八庙一庵”都是在宋代至清代重修的。而据民间口碑资料,诸葛亮“征南蛮”时古经庵已经存在。谢朝海捐献的水书《连山易》中有一张用图画表达的原始八卦图,和连山八庙一庵构成的“九宫八卦”图的方位、物象惊人一致。如水书《连山易》图的西北方画着一朵荷花,表示“水”;连山境内西北方正好有一片具有万年历史的天然水泽,名之“莲花塘”,塘边有一古庙即“莲花庙”,代表“九宫八卦”中的“兑”卦,“兑”即“泽”,就是不流动的水。2.黄帝重排撰《归藏》

黄帝轩辕氏是上古时期活跃在姬水一带的先进部落的首领,与燧人氏、伏羲氏一样,既指代个人,又是氏族、部落、时代、天下的象征。轩辕黄帝,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又居姬水,亦有姬姓之说。定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相传诞辰于农历三月初三,即上巳节。以土德王,土色黄,故曰黄帝。《易·系辞下》:“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孔颖达疏:“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司马贞索隐》:“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然也。”

入主中原后,轩辕黄帝主要活动在河南新郑、禹州和新密的具茨、萁山一带,并在这里留下了大批古迹和传说。比如在大鸿寨的练兵场、藏兵洞,在逍遥观一带的修道庵以及他辞别群臣的散驾之地散驾村。他的群臣的封地也多在这一带。比如风后的封地风后顶,力牧的封地称力牧场、方雷的封地方山,雍氏的封地雍城,以及他在这里见大隗、广成子的地方,等等。

黄帝对易学的贡献,主要是重新把八卦复合排列出六十四卦,这个卦序因起始卦为坤卦,坤卦有收敛收藏义,故被后世称为《归藏》。《归藏》与《周易》《夏易连山》的卦序不同。先天八卦的卦序是先按逆时针“乾——兑——离——震”,再接顺时针的“巽——坎——艮——坤”来排序的。归藏卦是完全按逆时针“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来排序的。周易的八经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就是归藏的“归(读馈,施与)、藏(敛藏)、生、动、长、育、止、杀”,卦象也与周易不同,是“天、地、木、风、火、水、山、金”。卦名卦象虽然不同,但八卦与五行关系是不变的。黄帝按照《归藏》八卦的顺序,将八卦两两复合,排列出归藏六十四卦,并据《归藏》卦象撰写了《归藏》经文。后来商朝把它作为推算国运的宝典,是为《商易归藏》。它与《夏易连山》《周易乾坤》共同构成《易经》。3.大禹九畴定九州

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后世尊称大禹,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帝颛顼的曾孙。《尚书》《史记·夏本纪》《山海经》《楚辞·天问》等皆有记载。他通过禅让制得到帝位,相传是夏后氏部落的首领,是子承父位、中国奴隶制的创始人。因其治水有方,后人尊称大禹,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据《山海经》记载,尧帝时,人民饱受海水倒灌之苦。大禹父亲鲧受命治理水患,九年后,尧的助手舜发现,鲧用堵截的办法治水成效甚微,便在羽山将鲧处死。并命令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禹为治水,不辞劳苦,费尽心血,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以疏导方法治理洪水取得成功。大禹像

大禹最大的功绩是成功治理水患。过去经常说大禹由围堵方法的失败反思认识到必须用疏导方法治理洪水,遂取得成功。这是不确切的,古史说大禹得到了《洛书》的启示,那么洛书给了他什么启示呢?洛书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呢?

我们前面谈到,洛书是燧人氏发现天道规律的记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人的生长遵循的是地球环境的自然规律,而地球的运动变化则遵循天体运行的规律。比如月球朔、望两日,即每月初一和十五,地球的潮汐变化就比平时大,人的血液循环也产生共鸣,使人变得容易激动,车祸发生率就高于平时。再如,木星合月就会伴随地震。通过洛书,大禹认识到就是地上的水患发生与五大行星运行有关,尤其与水星的下合、上合、东大距和西大距、合月有关。据此,大禹掌握了水患发生的时间和规律,可以预作准备。

而大禹对五行关系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水可以被土克制,就是可以用土堵截洪水,但这一办法已经被其父证明是失败的,足够大的水,是土堵不住的。而水火相克,如果有足够大并可以有效控制的火,水患也不会发生。但是这代价太大,就是成本过高,也不合适。水生木,其中一种含义就是水可以被木行积聚,木得水就会生长,水同时就会减少甚至被树木吸干。这可能就是大禹疏导法的思想根源。

大禹由洛书的启示,首先是掌握了水患的发生规律,其次找到了治水方法。这样水患才会得到成功治理。后世不能有效控制水灾,乃是因为只知道疏导,不懂水患的发生规律。

通过在治水过程中对《河图洛书》的研究和实践,大禹总结出《九畴》。《洛书九畴》不仅可以治水,也同样能够治理国家和人民,因为人道是依循天道确立的。大禹治水正是一次与治国养民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工程。水行有多种功用,大禹充分发挥五行规律指导作用,指导人们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根据水生木的性质,大禹教授人民种植粟、黍、豆、麻等,还让人们在地势低洼的地方种植水稻。根据水行下走的特性,在田间修起条条沟渠,引水灌溉。根据水生木原理,制造船舶,大兴水上交通运输。同时他把自己定位为土行的中正谦抑角色,每到一个地方治理水患,都主动联络当地部落酋长,完善政权建设。他治理水患获得巨大的成功,同时农业生产也取得了大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归心于中华大地。

在治水过程中,禹走遍天下,按照五行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进行了归类。并按照伏羲九宫划分九州的制度,把天下由九隅重新划分扩大为九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禹规定:天子帝畿外五百里的地区称甸服,再外五百里称侯服,再外五百里称绥服,再外五百里称要服,最外五百里称荒服。甸、侯、绥三服属于中国,必须进纳不同物品或负担不同劳务。要服属于边地,不纳物服役,只接受管教并遵守中国法制政令。荒服就是遥远的化外地区,根据当地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国政教。

大禹的诸多功绩,使他的威望达到顶点,后来舜把天子位禅让给禹。舜逝世后,三年治丧结束,禹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天下诸侯却都离开商均来朝见禹。为不辜负诸侯拥戴,禹正式即天子位,以安邑即今山西夏县为都城,国号夏。改历以建寅月为正月。又铸成了九鼎代表九州,作为中国的象征。

成功治理水患和妥善管理国家人民,固然是因为有大禹这样的贤君能臣,但也说明我们先祖燧人氏发现的天道和五行九畴规律确实伟大,在今天也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象数义理,分离独立

《易》发展到后来有两条主线,即大衍八卦线和小衍五行线,后来两源合流为数理逻辑派,古称象数派,并派生出后来的人文义理派。从此,易学分为自然科学数理派即象数派和人文哲学派即义理派。但义理派的全部正确理论都源于象数派,也就是说,义理学说必须由卦爻数理推演出来才是真正的易理。

详细即:一是伴随象数派创立的河图八卦线。从河图记录九座天象→伏羲据河图推演出八卦(这两个阶段是无字《易象》时期)→炎帝复演八卦并撰写《连山》经文→黄帝复演八卦并撰写《归藏》经文→文王复演八卦,并与周公撰写《周易》经文,加上孔子序《十翼》,最终完成了《周易》。二是洛书五行线。洛书记录天五行→《洪范》根据《洛书》提出以五行为核心的九畴→孟子提出五常→邹衍提出五德→董仲舒提出全面完善的五行体系即三纲五常体系。后来二者最终汇流首先形成象数易,即数理逻辑派;而三易经文等加《洪范九畴》共同组成文字易,即义理派易学体系。《四库全书提要》认为义理派为魏朝王弼所创,这是不符合史实的。事实是,汉代主流儒家易学义理派已经流于空疏空泛;象数派为与义理派抗争则流于神秘,近于谶纬。直到魏晋少年王弼,以老庄解易,打破了儒家对义理派易学的垄断,部分恢复了易尚简易的宗旨。但是,道家内部的黄老易学是以象数为基础的,王弼因没有象数传承,使他的僻象数专功易理的主张,显得十分狭隘,违背了“八卦以象告”的宗旨,甚至后来被义理派的朱熹批评为“泥滞说卦”。《系辞传》说:“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显然,离开象数的义理就是无根树。王弼是第一个公开否定义理源于象数,否定义理与象数紧密不可分的人。

自王弼扫象以后,直到今天,只懂义理不懂象数者大有人在,甚至成为学术主流。这种现象实在不利于中华自然科学的发展。易学源于天文,实为中华科学体系的根本,但由于主流学术自洋务运动以来完全否定了易的价值,更没有科学地介绍和推广易,象数易学更鲜有人提及,造成了我们民族的重大损失。其中负效应之一就是,民间术数虽然始终活跃,但鱼龙混杂,贤者高士多奉行“善易者不占”和“慧而不用”,而那些摆摊卜卦者,大多是并不真正知易懂易的骗子。人文义理派与象数派的分裂和隔阂为骗子横行于江湖创造了条件。这个教训亟须我们吸取和补救。1.文王周公撰易经

文王姬昌,生卒于殷商末年,季历之子,武王之父。商纣时为西伯,在自己伯国行仁政,诸侯多归从,其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其为文王,被孔子等后世儒家尊为圣人。关于文王的记载,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文王之什》。

他曾演绎“文王八卦”,他写出了周易经文的卦辞部分,这是周易的根本内容,是义理派易学的起源之一。《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就是指文王在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期间完成了《周易》经文的撰写。文王为人文义理派易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王像

周公姬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弟,封地在周,就是今陕西岐山北,爵位为公爵,故也称周公或周公旦。

周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周公旦摄政当国。武王的其他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心中不服,散布谣言说周公有野心,有可能谋害成王,篡夺王位。他们勾结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徐奄及东方夷族反叛。周公奉命出师,三年平叛,并将周朝势力扩展至东海。平定“三监”叛乱后,周公大行封建,后建成东都洛邑,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周公与文王同被孔子尊为儒学奠基人。

周公据易理写过梦书,就是民间经常提到的《周公解梦》。他写了爻辞部分的周易经文,是人文义理派易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2.老子大道和易象

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是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曾在周朝国都洛邑任“守藏室之史”,即国家图书馆馆长,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等。春秋时学界“道裂百家”,就是诸子百家各自对道家经典,主要是《易象》以及黄帝和老子的思想断章取义并注入自己的思想,创立各种新的思想学术派别,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唐朝贞观年间,《老子》被玄奘翻译成梵文,成为诸子百家著作里最早的外文译本,流传到印度,从此在世界广泛流传,影响到包括黑格尔、罗素在内的大批哲学家。老子、释迦牟尼、柏拉图、穆罕默德、孔子五人是人类思想的主要源泉,其中老子一人对世界自然哲学的影响几乎足以和整个希腊媲美。周公像点化孔子成圣

世人皆知孔子为“圣人”,却较少知道老子为“至人”。关于孔子请益于老子,道家儒家都有许多记载,后世也大多知道和承认孔子曾经请益于老子。但说法不一,有说同住洛阳若干日的,有说前后数次的,究竟如何,不可考。但就请益的内容而言,显然由浅入深应该有问礼、问易和问道三部分。问礼是孔子拜访老子的初始目的,就是了解文王周公制定的周礼的内容。但当老子告诉他答案后,孔子才感觉遇到了“龙”,应该请教更多内容,于是又问了易,得到答复后终于明白,自己还没有问最重要的东西,于是才开始问大道,并在两人分手后经常赞美老子,赞叹说“自己遇到了龙”。老子对孔子的教诲使孔子终生受益,并最终促使孔子成为圣人。对易学的贡献

老子对易学的贡献真是做到了道家讲的不留痕迹。《老子》五千言中只字不提《易》,但历史上看不懂《易》者许多人都可以借助《道德经》理解《易》,王弼甚至还敢以《老子》扫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正说明《老子》与《易》都说出了宇宙自然的真理即大道,故《老子》与《易》才可以互参。无独有偶,《老子》与佛经也是这样,佛家心传与老庄结合,才有了后来的佛家禅宗。象数派易学过去还有一个名字叫“黄老易学”,黄指黄帝,老就是老子。现在看不懂《周易》的人,不满足于人文义理派易学的人,想探究《易象》真谛的人,仍然可以向孔子那样,请教老子——借助《老子》入易学之门。3.孔子十翼周易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儒家尊为“圣人”。孔子曾经给《周易》各种主要注释排序,由于《易经》重要且他排序很得当,后称《十翼》,即周易的十个翅膀。《十翼》的确定标志着义理派人文易学从象数派自然易学中彻底分离独立出来。老子像孔子对易学的贡献《史记·仲尼弟子》载:“孔子传易于商瞿,瞿传楚人干臂子弘,弘传江东人矫子庸疵,疵传燕人周子家竖,竖传淳于人光子乘羽,羽传齐人田子庄何,何传东武人王子中同,同传川人杨何,何元朔中以治易为汉中大夫。”《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也载:“商瞿,鲁人,字子木。少孔子二十九岁。特好《易》,孔子传之志焉。”看来商瞿为孔子易的传人似乎无疑了。孔子像

但《周易乾坤凿度》载:“仲尼,鲁人,生不知易本,偶筮其命,得旅,请益于商瞿氏,曰:子有圣智而无位。”这一段清楚地说明了孔子与易及与商瞿的关系。虽然孔子晚年喜易且“玩索”有得,但毕竟象数不是其所长。就象数而言,商瞿所知甚于孔子,以致孔子需要向他问卜自己的命运。但是,孔子毕竟名声远大于商瞿,故商瞿帮孔子占卜后反拜孔子为师。而除一般儒学,孔子还向特好易的商瞿传授了义理派易学。而商瞿也得以借孔子大名传播自己的易学。这才是事情的本来面貌。了解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为何孔子诸多著名弟子都不以易出名,为何孔子对易的传承后来不仅不出名甚至还被《正易心法》批评——那就是象数不是孔子所长,甚至要请益于弟子,孔子所长在义理而不在象数。儒家伦理与洛书五行

孔子儒家思想实际是以五行为核心的。而五行本是天道规律的自然发现,即五大行星运行规律,隐寓于《河图洛书》,尤其喻于《洛书》。而地道是遵循天道的,地道五行特性的文字化完整表述,最早出现在大禹治水时得到的《洪范·九畴》。同时五行也可以与八卦统一于阴阳。后来孟子和邹衍分别把五行引入道德伦理和社会历史领域,孟子提出五常即仁、义、礼、智、信,邹衍提出五德,实际是一回事,即木德为仁、土德为义、火德为礼、水德为智、金德为信,因此五德即仁、义、礼、智、信,实际以五行为根本,即仁、义、礼、智、信通过五行间的生、克、抑、扶、乘、侮、制、化八种相互关联,与构成人体的肝、脾、心、肾、肺五大系统紧密联系,达到身体和精神心理相互影响的动态平衡。这是中华道德的根本学说。

如果说,西方的道德的最后依托是末日宗教审判,即遵从道德生活者会被上帝接引到天堂,违背道德生活者会被上帝无情地抛下地狱;而中华道德完全依赖于个人健康的维护,即不遵守道德者,五脏平衡就会受到破坏,导致身体的各种病变,而遵守道德者就会获得良好、平衡的身体状况。中华道德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

五德不仅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是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的礼制,还是朝代更替遵循的规律,即朝代更替必定遵循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五行由于中华主流学派道家和儒家的推崇,渗透于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中国人的主要思想律之一。而现今社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五行究竟为何物,遂导致道德滑坡,自然和资源遭到破坏,价值体系多元而混乱等。

须知,学术理论科学都可以是多元的,但真理只有一个,这就是真正的信仰者应该对多元和一元采取的态度。以德治国不仅是依法治国的补充,它实际应该是依法治国的最终前景——消灭法律,实现全人类个体自身发展的健康平衡,实现人类个体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发展的平衡,实现人与人间关系和国与国关系的健康均衡,实现人与自然间的能量交换平衡,只有依照五行关系,全部实现了个人、社会、国家和人与自然的全面平衡之后,才可能真正实现全人类身心的健康和均衡,这应该就是全人类理想社会的实现。

五、大衍既成,小衍渐善

义理派的创始和完成,以及最后发展到现代哲学义理派的空疏无物,实与河图洛书分离有关。因为河图可以抽象出八卦,八卦就是大衍;洛书可以提炼出五行,五行就是小衍。义理派后来只专注于小衍五行,却完全忽视了五行八卦能够统一于阴阳,以致造成后世王弼等要抛弃象数,仅以文字研究易学。对于这一点,孟子、邹衍、董仲舒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孟子、邹衍、董仲舒三人共同完善了小衍即五行体系,但三人的治学方法很不相同,原因在于:邹衍出身道家,是以象数派方法发展五行;孟子、董仲舒出身儒家,是以义理派方法发展五行。本书重点介绍自然象数派易学,象数易学既包括八卦,也包括五行。孟子、董仲舒等人虽然基本已经无心于八卦,但他们对五行理论的完善和普及还是作出了贡献。这里叙述的既是他们对五行发展的贡献,也是检讨他们失之偏颇,最终导致王弼扫象的原因。

五行最早隐于河图而喻于洛书——《洪范》首次提出文字五行——孟子提出五常——邹衍提出五德——董仲舒提出全面、完善的五行体系即三纲五常体系,这是小衍即五行的发展完善脉络。《连山》经文+《归藏》经文+《周易》经文+《洪范》及三纲五常等,共同组成人文义理派文字易学。这就是义理派易学的完整结构。(《洪范》外,还有《阴符经》和《山海经》讲及五行,但均不全。《阴符经》:“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火生于木,祸发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财报一看就懂 : 财报高手教你提升创业投资赚钱力(要变有钱,就得懂有钱人的语言,看懂财务数字,就等于拿到了成为有钱人的钥匙,手把手为你解析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基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红楼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历朝的遗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学生青春期正确处世的教育艺术(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国学网原版点注,杨树增审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卡耐基经典系列人性的光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老年科疑难病例解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这样做,迈出投资第一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Auto Draft 老人与海(美绘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游戏化战略:虚拟现实重构企业管理新模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三个火枪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拳王(还珠楼主小说全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裨治文与早期中美文化交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中公2018云南公务员考试辅导教材中公名师预测卷申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抗日之英雄(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擅自公开私人书信手稿侵害著作权及隐私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车联网:决战第四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太史医案初编(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管理类联考逻辑历年真题精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最新文章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做个心智成熟的人:人生可以不走弯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跟谁都能聊不停:一看就能用的魔鬼搭讪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赴美留学必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我的男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幸福生活讲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情商决定一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夜雨寄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让学生热爱学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On Dreams(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我的史学人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Creo2.0完全学习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2018年陕西省军转干部安置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真题精选+章节题库+模拟试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带出高效执行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北史(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商界40年:逐鹿人(1999-2008)(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The Boats of the Glen Carrig(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 2020 txtepub下载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