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之◎◎◎ 建筑布局   总(3)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明孝陵景观 明孝陵之◎◎◎ 建筑布局   总(3)

明孝陵之◎◎◎ 建筑布局   总(3)

2024-07-10 11: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自下马坊至地下玄宫所在的宝顶,纵深达2600多米,移步换景,享其之妙。

明孝陵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合葬陵墓,坐落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拥有巨大的陵域空间,其郭城周长约45公里,相当于当时京师京城长度的三分之二。

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20多座帝王陵寝的建筑格局,它们都是按其规制和模式加以营建,它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堪称明清皇家第一陵。

明孝陵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翌年8月马皇后去世,9月入葬陵墓,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病逝,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至明永乐十一年(1413)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孝陵历时40余年完成,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明孝陵经历了600多年的沧桑,许多建筑物的木结构已不复存在,但恢弘的陵寝格局依旧保留,地宫完好如初。陵区内的主体建筑和石刻、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包括下马坊、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神道、石像路石刻等,都是明代建筑遗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筑的真实性和空间布局的完整性。

明孝陵改变了唐宋帝陵方上、灵台、方垣、上下宫制度和十字轴线的布局,首次按皇宫规制建立“前朝后寝”的三进院落式样,并通过改方坟为圜丘,新辟方城、明楼、享殿及长方形陵宫等建筑体制,开创了陵寝建筑平面呈“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这是对周代至宋朝历代帝陵制度的重大变革。唐宋陵寝模式,其设计理念注重的是灵魂,而孝陵陵寝制度,遵循礼制,包含有“天圆地方”的涵义,但更突出皇权,帝王至高无上。

从墓葬形制来看,自周文王陵到汉元帝渭陵,封土起坟采用方上之作,即在地表营建灵台,筑方形封堆,逐层收分夯实,坟堆最后成覆斗状。唐宋帝陵延续方上规制,陵园主要建筑有上宫与下宫之分,神道以北为上宫,中央为灵台,周遭围以方墙。下宫是供奉墓主灵位以及日常起居饮食的处所。孝陵则大胆革新,突破陈规,一改旧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北派”陵寝的风格是豪迈、粗犷与壮美,而“南派”则是婉约、细腻和秀丽。这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皇家陵墓,以其墓主显赫、规模宏大、形制独特、背依钟山环境优美而著称于世。

1961年,明孝陵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于 2003年7月在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将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遗产大家族中的一员。

明孝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证书

    明孝陵规模宏大,陵墓建筑自下马坊至宝城,纵深近3000米,沿途分布有30多处不同风格、用途各异的建筑物和石雕艺术品。陵寝建筑按中轴线配制,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整体布局宏大有序,单体建筑厚重雄伟,细部装饰工艺精湛,代表着明初皇家建筑的最高艺术成就,是中国陵墓建筑和陵墓文化的缩影。特别强调的是,孝陵在布局上有其特别之处,起自下马坊、大金门、神道及棂星门与陵宫不在同一南北轴线上,而是独树一帜,弯而悠长,更多地体现了随性与自然之美,开一代先河。

明孝陵的整体结构布局,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大致可划分为“条块结构”和“纵向结构”两种:

“条块结构”主要从地形布局考虑,依照外郭红墙,层层环绕,由外圈向内圈渐进,组成外、中、内三个空间。(外)自下马坊至大金门,是为孝陵外郭正门前的导引区,以及孝陵卫等陵园设施。(中)外郭红墙与陵宫红墙之间的区域,自大金门向两侧延伸,向西接前湖段京师城垣,向东绕到紫金山北,形成孝陵外郭。(内)陵寝主体,包括陵宫和宝城、宝顶及地下宫殿。

“纵向结构”则以功能划分为据,从起点至终点,由南端向北段,分为前后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陵墓神道作为导引,自下马坊至棂星门,包括下马坊、大金门、碑亭、神道石刻和棂星门。全长约2000多米,约占陵墓全程的四分之三强。第二部分是陵寝主体建筑,自文武方门至崇丘,包括文武方门、享殿、升仙桥、方城、明楼、宝城、宝顶以及玄宫。

由于“纵向结构”更便于表述,也更直观,这里即按先后顺序,依次介绍如下。

         下马坊、神烈山碑

下马坊:乃孝陵入口处的标志性建筑,为一开间两柱“冲天”式石牌坊,两柱间距5.13米、柱高7.85米,两柱前、后及外侧抱以砷石,柱端饰云纹。坊额正反两面各刻“诸司官员下马”6个楷书字,告示进入明孝陵的官员必须下马步行,以保持陵区的肃穆和对开国皇帝朱元璋尊崇。

神烈山碑:在下马坊东边36米处,为嘉靖十年(1531)改钟山为神烈山时而立。碑通高4米,宽1.46米,厚0.67米,坐北朝南。碑额篆字“圣旨”二字,碑身阴文线刻“神烈山”三个近一米见方的大字,上款刻“嘉靖十年岁次辛卯秋九月吉旦”,下款刻“南京工部尚书臣何诏侍郎张羽立石”。原有石质碑亭已毁,现仅存柱础及部分残破构件。

                    下马坊

      再向东17米处有一块卧碑,为“禁约碑”,是明崇祯十四年(1641)立。碑通高2.95米,包括碑身、碑额和须弥座,宽接近5.31米。碑身正面镌刻保护陵墓的禁令及谒陵条款。昭告中外,如有违者按律处于极刑,决不轻贷。

                     神烈山碑

          大金门、神功圣德碑及碑亭

大金门:在下马坊西北约755米处,是孝陵的第一道正南大门。原为杏黄琉璃瓦重檐式建筑,现仅存砖石砌筑的墙壁,下部为石造须弥座,面阔26.66米,进深8.35米,有券门三孔,中门较高,高5.24米,宽4.15米;左右两门略低,高4.45米,宽3.54米。大金门东西两侧原有陵园外郭红墙,分别向东西延伸,现已无存。

                    大金门

     碑亭:在大金门正北70米处,建于永乐十一年(1413)。孝陵原有设计和建筑中,并无碑亭与碑,后由明成祖朱棣增补。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都为26.86米,为国内现存碑亭之最。内置立于龟趺座上的石碑一块,上书“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是朱棣为其父所立。碑通高8.78米,是南京地区明代碑刻中最大的一块。由碑头、碑身和龟趺三部分组成,碑额、龟趺雕琢瑰丽。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明太祖的功德。碑亭内的碑给人感觉硕大无比,但这与当初所选定的那块碑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其高度差不多为其十分之一。留在山中的那一块,总高可达73.1米,至少有23层楼高。当年,著名文人袁枚曾写有《洪武大石碑歌》,其中“碑如长剑青天倚,十万骆驼拉不起”,是其真实写照,令人叹为观止。

    

                         碑亭

                 神功圣德碑

      

                      阳山碑材

                袁枚(清人绘)

      原碑亭为砖石砌筑,下部为石造须弥座,亭子的顶部已不存,唯有方形四壁,每壁各有一个高7.42米、宽5.13米的拱形门洞。整个建筑外观形如城堡,俗称“四方城”。沿碑亭向西北行约100米过御河桥便入神道。

                           神道

     自秦汉之后,帝王陵墓即高等级的墓葬神道两侧都布置有石像生,一具纪念意义,二为仪仗之用,以体现墓主生前拥有的权力和地位。

明孝陵神道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建筑与地形的完美结合。它不同于历代帝陵神道成直线形,而是顺其自然,依山势走向建造为蜿蜒曲折的布局,高低起伏、回旋徘徊。而且分为若干段落,每一段落的节点处都通过安放或蹲或立、姿态交替的石像生来控制空间,强化氛围,以达最佳效果,形成一派肃穆厚重的气氛。

神道分为两段,第一段为西北——东南走向,沿途为石像生,它是明代陵寝中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组,历600年岿然矗立。这段神道现俗称石像路,全长618米。

由孝陵神道由东向西北延伸,两旁依次排列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6种大型石兽,每种2对,共12对24件,两跪两立,夹道迎侍。两兽间相向的距离从4.88米到6.9米不等,石兽之间的距离为29.8米至2.5米不等。

这些石兽充分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规制,各有寓意: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威严,它既是皇权的象征,又起到镇魔辟邪之用;獬豸是一种神兽,独角、狮身、青毛,秉性忠直,明辨是非,专触不法之人。历代君主多将獬豸形状用于冠饰,称“獬豸冠”,多为司法官员所戴,以表法治公正;骆驼被誉为“沙漠之舟”,通达四域,唯它毋能。将其置于陵前,以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之意;大象是兽中的巨无霸,充满力量,坚实无比,表示国家江山稳固,它又是君主生前大驾卤簿的象征,为

                         狮子

                           骆驼  

                      麒麟

                     獬豸

                         马

                         大象

在 6 种石兽中,以象的体量最大,高3.47米,长4.21米,宽2.16米,按其体积计算,重达至少 80 吨。为了将这些石兽运抵明孝陵,必须选择在冬季,路面上洒水,使之结冰,再用粗大的竹、木作滚轴,一路用人推马拉。

石兽的尽头,神道折向正北,至棂星门,是为第二段神道,途长250米。这段神道置石望柱和石人,2根望柱呈六棱柱形,通高6.38米,柱身六面浮雕山牙云气纹,柱座六面分层次雕出束腰,柱顶呈圆柱形冠,周围浮雕云龙纹。望柱通常置于神道之首,所谓“墓前开道,建石柱以为标,谓之神道”。而孝陵望柱则置于神道中间,这又是明孝陵的独特之处。

石望柱之后为高大的石人,人称“翁仲”,既是帝王驾前文武百官的象征,又是陵墓的忠实守护者。翁仲东西相向而立,共四组8尊,其保驾护航;麒麟乃瑞兽,是传说中“四灵”麟、龟、龙、凤之首,被尊为祥瑞的象征,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后来成为统治者标榜自己、粉饰太平的御用品;马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坐骑,与主人同欢共难,亲密无间。依次为2对武将、2对文臣,前一对无须,后一对为留须老臣。武将为顶盔披甲、手持金吾,腰佩宝剑,威风凛凛,是墓主的忠实守护者;文臣头戴朝冠,手秉朝笏,腰坠玉佩,神情庄重,是墓主的忠诚仪卫者。通高都为3.20米左右,身躯魁梧,体型硕大。

                  棂星门

                        石望柱 

       

                        武    将

                          文     臣

     所有石雕像均以整块石料雕成,不刻意追求形似,其风格粗犷、雄浑、朴拙、威武,气度不凡,融整体宏大与局部精细为一体,体现了孝陵神道石刻的鲜明特点,代表了明初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这组石雕对称地排列在神道两侧,南北长800多米,构成威武雄壮的长列,使皇陵显得更加圣洁、庄严、肃穆。

明孝陵的开创性地位,更体现在陵墓神道上,依山就势、环绕陵寝前的梅花山,形成一条不规则的折线。神道取曲,这在中国帝王陵墓中独一无二。

说到这种独特的形制,相传颇为传奇。朱元璋选定孝陵墓址后,墓前神道恰好要经过孙权的墓,负责工程的官员请示要将孙权陵墓迁走,朱元璋大度地说:“孙权亦是好汉子,留他守门。”他一言九鼎,神道就此避让而过。孙权墓

南京是“六朝古都”,东吴是定都南京的第一个王朝,创立者就是吴大帝孙权。神凤元年(252)四月,孙权去世,就葬于钟山南麓的蒋陵,其位置就在明孝陵前方正南300米一个叫梅花山的小山岗,这座山过去一直被称作孙陵冈、吴王坟。孙权墓

南京是“六朝古都”,东吴是定都南京的第一个王朝,创立者就是吴大帝孙权。神凤元年(252)四月,孙权去世,就葬于钟山南麓的蒋陵,其位置就在明孝陵前方正南300米一个叫梅花山的小山岗,这座山过去一直被称作孙陵冈、吴王坟。

                       孙权墓

      南京是“六朝古都”,东吴是定都南京的第一个王朝,创立者就是吴大帝孙权。神凤元年(252)四月,孙权去世,就葬于钟山南麓的蒋陵,其位置就在明孝陵前方正南300米一个叫梅花山的小山岗,这座山过去一直被称作孙陵冈、吴王坟。孙权墓

南京是“六朝古都”,东吴是定都南京的第一个王朝,创立者就是吴大帝孙权。神凤元年(252)四月,孙权去世,就葬于钟山南麓的蒋陵,其位置就在明孝陵前方正南300米一个叫梅花山的小山岗,这座山过去一直被称作孙陵冈、吴王坟。

           棂星门、御河桥

神道向北18米的尽头为棂星门,原为三间两垣,面阔21.66米,后门毁,仅存6个石柱础。2007年3月,按原门基、残柱、柱头修复。

过棂星门折向东北275米,即到御河桥,也称金水桥。御河桥是通达陵宫的桥梁,为石构单曲拱桥,总宽度达16.42米。御河桥北距陵宫门200米,地形逐级高起,顺缓坡而上,便到陵寝的主体建筑。这一段东西两侧原各建有井亭,已毁,现在原址上重修了六角井亭。

文武方门

文武方门是陵宫的正门,原为5孔门洞,3大2小,均为朱红双扉。主体正门建筑居中,通高8.90米,面宽24.57米,单檐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中间3个为拱形,门券高分别为中门4.00米、左右两门3.77米;两边2个掖门为长方形,高3.27米,深2.22米。原门毁于太平天国战争。同治年间改建,未覆门顶,仅开通正中一个门洞,上嵌一方石质门额,阴刻楷书“明孝陵”三字。

             御河桥(金水桥)

                    第二道御河

    

          

                 文武方门

      现在所见的文武方门为1998年重新修复,尽显明时大门原貌。杏瓦、朱门、红墙,正门上方悬挂长方形门额,竖书“文武方门”四个鎏金大字。

     

                       碑殿

            碑殿原为孝陵享殿前的中门,一称孝陵门,是享殿前面的一道过门,又为陵宫内第二进院落的门殿。亦为五门建制,俱毁。现存石构须弥座台基,东西通阔40.10米,南北进深15.25米。清代在中门位置改建碑殿,歇山顶,三开间,红墙小瓦,南北正中各开一门,亭内竖立有五方石碑。

正中一方大石碑,下有驮碑龟趺,石碑上书“治隆唐宋”四个鎏金大字,这是清康熙皇帝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谒陵时御题。其意颂扬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迈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此碑由《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祖父、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刻立。在其左右还有乾隆皇帝诗碑各一块,东西还有卧碑两块,东边一块刻载康熙帝第一次谒陵纪事,西边一块刻记康熙帝第三次谒陵情形。

         

                  治隆唐宋碑

                          碑殿

      

                    神帛炉

       过享殿前门,为陵宫的第二进院落,纵深55米。中央御道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神帛炉,原物已毁,现在原址重建,基座面宽3.07米,进深2.07米。院内两侧还排列有东西配殿各15间,均毁于战火。

在门基东西两侧原有砖墙延伸至陵宫外垣,以构成陵宫的第一进院落,现砖墙已不存。

                 享殿

       碑殿之后是孝陵的主体建筑享殿,规模宏大,原殿已毁。据遗址判断,享殿面阔9间,达54.44米,进深5间,达25.33米,建于三层石质须弥座台基上,通高3.03米。台基四角保留有部分石雕螭首、前后3道踏垛,以及6块浮雕云龙山水大陛石。大殿底层台基面阔69.87米、南北进深50.80米,建筑相当宏大。原殿中供奉朱元璋及马皇后神位。现存建筑是清朝同治年间两次重建的三小间享殿,与原物无法比拟。享殿东西两侧原有配殿,亦建于台基之上,南北面阔66.84米,东西进深10.3米,残高1.2米,面阔十五开间。台基上还保留着全部60个边长1.24米见方的巨型石柱础,可以想见当年的规模。

        在享殿原址上重修的享殿

       内红门(又称“阴阳门”)

      享殿北去20米左右,设有过门,现多称“内红门”,它是陵宫内第三进院落的门道。原为三孔,但原门残损,长期只存一孔通行,现按旧制恢复。依照陵宫“前朝后寝”的格局,入此门,便由阳间步入阴间,故有“阴阳门”之说。

再往后则是一片纵深100余米、宽数十米的空地,当年是露天祭祀的场所,中间有甬道,两边林木茂盛。甬道尽头为横跨内御沟之上的单孔拱桥,长57.50米,宽26.60米。它又称升仙桥,不言自明,过此桥即成“仙”。其后,就是孝陵地面建筑的最后部分方城、明楼及宝顶。

          方城、明楼、宝顶

方城是孝陵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平面为长方形,外部用大条石建成,东西面阔60.80米,南北进深34.22米、正面通高16.25米,底部为石质须弥座,高2.40米。方城东西两侧各建一高7.00米、宽20.66米的影壁,墙下部石砌须弥座,墙面四角装饰砖雕花卉。方城正中为一拱门,穿有纵向隧道,上为券顶,两侧底部为石质须弥座。54层台阶拾级而上,直达后部宝城前垣与明楼之间的夹道。出隧道东西各有石级可登城顶。顶部平台东西面阔55.50米,南北进深30.31米。其上原建有明楼居中,重檐杏瓦大屋顶,顶部及木结构已毁,存四面砖墙,东西面阔39.25米,南北进深18.40米,南面开券门3个,其余三面中部各为1个。现在其上又重建明楼。

其后,迎面便是宝顶南墙,用13层条石砌筑。正中横刻“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字,指明宝城内封土下即为朱元璋安葬处。陵宫最后面为宝城环绕,呈不规则圆形,周长约1000米。宝城外侧开挖了排水沟渠,局部还加砌沟渠石岸。宝城内中部隆起,坟丘利用原来的独龙阜山岗即玩珠峰,又在上面加筑了鹅卵石层,以起到防止雨水冲刷和防盗之用。宝城中部为坟头,称宝顶,是一个直径约400米、高约70米的圆形大土丘,为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寝宫所在。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宝顶下建有玄宫,墓道宽约8米,长约120多米,尽头处为玄宫主体,其分布范围南北约90米,东西宽约50米。

               通向方城的桥面

           通向明楼的隧道

     以上就孝陵的整体形态做出了一个全面的表述。有关孝陵建筑布局的创新部分,这里再略施笔墨,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孝陵对历代陵寝规制改革后所呈现的独特性。

               通向明楼的匝道

       前面讲到,孝陵的陵寝建筑,废去了唐宋陵寝制度中以灵台居中、四向出门的方形格局,而采取以享殿为中心的长方形,创立以方城明楼为主体建筑的宝城,并一改方形陵体为圆形陵体,使之成“前方后圆”陵寝模式。

陵寝建筑分辟为前后三进式院落,充分体现了“事死如生”的观念。其中第一进与第二进院落为“前朝区”,用于陵寝祭祀活动。第三进院落为“后寝”区,是朱元璋亡灵的安息之地。除嗣皇帝和经特许的大臣外,禁绝入内。三院落分设三道宫门,分布五大殿宇:享殿在前,明楼居中,玄宫置后。享殿两侧辅以东西配殿。整个形制,一如朱元璋生前所居皇宫结构,无论内廷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还是外朝奉天、华盖、谨身三殿以及东西文华、武英二殿,莫不如是。

                       方城

                        明楼

      

             方城后用石壁垒砌

     由生至死,虽跨阴阳两界,但并非不可契合,孝陵陵宫与皇宫建筑的对应关系,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历代帝王陵寝大多如此,生前身后大致趋同。

整个孝陵工程,在建筑材料与形式上的创新,也是其一大特点。作为主体建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孝陵享殿、方城、明楼,坚固耐用。为防备水火,多用石质须弥座为基础,墙体用巨石或巨砖砌筑,挑檐也为石造,檐椽则用琉璃制成。在建筑上由传统的木结构改为砖石结构,早在汉唐就已出现,但普遍用于台基,特别是用砖石起券建造大型殿堂、构架跨度高大的拱券门顶,则为孝陵首创。其他诸如鼓镜式石柱础、顶脊上的琉璃龙吻等,其造型样式都一改前人风格,并为后世所广泛使用。

这里还要特别提及孝陵的排水系统。南京地区雨量充沛,钟山主峰的雨水主要经独龙阜孝陵陵宫区域排泄,明孝陵必须建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才能确保陵宫的安全。因此,孝陵陵区内设有外御河、内御河和宝城御河三条排水系统。

这三条御河在规划和设计上可谓匠心独运,它将陵域划分成导引区、神道区、前朝区和后寝区,同时通过三组御河桥,将四个区连成一个整体,使整个陵域更为完美,更富有生机。

御河桥中的第一组介于碑亭和神道石刻之间,为砖构单曲拱桥,霹雳之水由桥下西流,御桥旧址犹存,桥非原貌,今称“虹桥”。第二组桥位于神道尽头,是直通陵宫的桥梁,一字排列5座,又称“五龙桥”。现仅存中间3座,桥身起券,两侧有散水螭首和护栏望柱。第三组御桥处于方城之前,石造单券拱桥,长57.5米,宽26.6米,体量宏大,做工细腻,是明初桥梁建筑中的杰作。过了这座御桥,便是朱元璋的长眠之地。

除三条御河外,陵宫地下还建有巨大的涵道,以增加雨季的泄洪量。陵宫内建有地下排水管道,地面建筑周围均以砖铺设散水和明沟,享殿台基四周有数十个向外悬挑的精美散水螭首,陵宫宫墙外则以砖铺设散水,并以砖石砌建挡土墙。

明孝陵的整个排水体系和细部设施,既具实用性,又具较高的审美价值;既充分利用原有河道,又将其艺术地融入陵区的布局之中,高度体现了南方多水地区建筑规划上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宝顶四周用条石护砌

 

     

  文武方门后隆起的为宝顶,宝顶后为玩珠峰

           方城前的第三道御河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