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明陵(四)明孝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明孝陵原貌 行走明陵(四)明孝陵

行走明陵(四)明孝陵

2023-12-03 07: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官方版本的明太祖和马皇后的南薰殿存老年御真。慈眉善目老两口。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西侧茅山,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世: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享寿71岁;在位:1368年1月23日-1398年6月24日,执政31年)和皇后马氏(1332年-1382年)的合葬陵墓。 孝陵为预建之寿陵,其筹建自洪武九年(1376)就已开始。当年,朱元璋选定蒋山寺的风水,开始将原址上的蒋山寺及南梁高僧宝志的灵塔宝公塔迁到钟山之“东冈”,即今灵谷寺所在。【《洪武十四年敕谕》:“蒋山寺住持仲羲奏迁蒋山寺及宝公塔于东冈,改赐寺额曰灵谷寺,榜外门曰第一禅林。”】正式修建工程自洪武十四年(1381)动工,第二年就葬入了马皇后,两年后完成了陵墓享殿等主体工程,先后调用军工十万,其后续工程延续至永乐十一年(1413)“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的建立,才最终完成,历时三十余年。据康熙《江宁府志》,孝陵陵区“沿山周围,缭垣四十五里,王门、西红门、后红门、东、西黑门、神宫监、孝陵卫环之。” 广阔宏大面积惊人。因为马皇后谥号“孝慈”又先葬入,故名之为孝陵。

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南薰殿藏另一版本的明太祖像。一旁是民版朱棣。

  

百度地图上的孝陵卫星图。由梅花山而北。看着还是较为详细的。

明孝陵变革唐宋旧规,改变唐宋帝陵方上、陵台、方垣、上下宫制度和十字轴线的陵墓布局,吸取南方帝陵特色,首次建立“前朝后寝”的三进院落制,开创了陵寝建筑平面“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进而影响了明清两代帝王陵寝的形制,之后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2003年,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之首创,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孝陵之基本陵寝制度,按民国王焕辘《明孝陵志•规制第二》援引徐乾学《读礼通考》、屈大均《孝陵恭谒记》所载,情况大致如下:“陵前下马坊,有神烈山碑亭,亭左有卧碑,刻崇祯时禁约。又西数百步有大金门三道,门西为王门,又西为西红门。大金门内为神功圣德碑,有碑亭。碑北为神道,有大石桥......桥以北有石兽六种。首为狮子,次獬豸,次橐驼,次象,次麒麟,次马。每种有四,皆两立两蹲,东西相向,森然若卤簿焉。石望柱二,白如玉,雕镂云龙文。石人凡八,高可四五丈。四将军,介胄执金吾;四文臣,朝冠秉笏,若祗肃而候灵辂者。神道尽,为棂星门三道。又北有石桥五,并五宅桥。......越百步,有文武方门五【即陵寝之第一门】,三大而二小。东西二井。又北大殿中门, 左右方门亦五【即享殿之重门】。门内神帛炉,左右各一;左右庑三十。门外御厨二。其左为宰牲亭,右曰具服殿,皇帝所驻以具服者。中为孝陵享殿,有金榜曰‘孝陵殿’,凡十一楹......殿北门三道,缭以周垣。又北大石桥一,五空。逾桥为宝城,中为甬道,拾级而登,分左右折,历阶上,南折为明楼,据宝城城闉上。北折为崇丘,周遭完固,梓宫实葬其中。封之,崇三四丈。棂星门之东有小山......又有虎山在宝城西南,迤逶而西北为后红门。沿山周围缭垣四十五里,王门、西红门、后红门、东西黑门、神宫监、孝陵卫环之。陵有松十万株,鹿千头。”

有点模糊的孝陵全景图。离城好近,出门就能上坟,小老百姓情结。

网上找来的孝陵风水图。孝陵风水走势描述的基本很清楚。

孝陵从风水地貌上看,陵宫东有小山,为青龙象,西有小山,为白虎象,且“龙砂”高于“虎砂”,西南面的前湖为朱雀象【前湖古称燕雀湖,湖与南京东垣护城河通,均在孝陵之南方】而正对陵宫的孙陵岗【今梅花山】与远处江宁区境内的天印山构成“近案”、“远朝”的风水形势,宝城后方所倚“玩珠峰”为玄武象,其低缓的地形正符合“玄武低首”的风水要求,其中草木蕴藉处,即为龙穴所在。明代文人常将钟山比作龙头,其尾拖至镇江而入海,称绵延南京至镇江间的宁镇山脉是一条巨龙,从东海入江,故曰“神龙见首不见尾”。 朱元璋以蒋山寺为墓址,主要以斯地风水为目的。明初好风水,朱元璋为保山川灵气不泄,宁肯父母薄葬而不改,有风水上佳则夺之。想古时寺庙多建在山水绝佳处,故而被攘夺为亭榭、为墓舍,实属正常。像金朝帝陵就是在房山云峰寺旧址上建立。史载海陵王完颜亮,见云峰寺风水上佳,“寻毁其寺,遂迁祖宗、父、叔改葬于寺基之上,又将正殿元位佛像处凿穴,以奉安太祖旻、太宗晟、父德宗宗幹。” 清末醇亲王奕譞的七王坟,也是将古寺香水院的旧址做了寿域。朱元璋的夺寺为墓,还引得后人一堆故事。明中后期张瀚《松窗梦语•堪舆纪》、张岱《 陶庵梦忆》,都曾传说朱元璋选陵,见“钟山上有云气,浮浮冉冉,红紫间之,人言王气,龙蜕藏焉。” 朱元璋便与刘伯温、徐达、汤和“定寝穴,各志其处,藏袖中,三人合,穴遂定。”当时兆域左侧即梅花山处有孙权墓,时称孙陵岗,众人请迁葬他处。朱元璋道:“孙权亦是好汉子,留他守门。” 威震江东的孙仲谋这才得以保全故宅避免曝露之厄。日后朱棣天寿山修长陵,不迁元朝百姓康家坟,仿佛其意。后世还传说,在蒋山寺址开挖帝陵玄宫时,于龙穴处挖到了南梁宝志和尚灵塔,和尚“真身不坏,指爪绕身数匝。” 军士想抬走却抬不动,朱皇帝只好亲自礼拜抱歉抱歉占了你的吉穴,“许以金棺银椁,庄田三百六十,奉香火,” 这才舁出真身,送灵谷寺建新塔保存。【到了还是给挖出来了,真是风水宝地嘛??】 陵寝既定,“闭外羡,人不及知。所见者,门三,飨殿一,寝殿一,后山苍莽而已。” 常人犯禁进入者,严罚威吓以惩。但历代监守自盗者不绝,时常有孝陵神宫监【即陵监。明陵管理机构有陵监、陵卫、祠祭署三套机构。神宫监属内官系统,负责管理各陵祭祀,司香火、供洒扫、掌管陵宫锁钥、维护陵宫安全等相关事宜】太监盗伐孝陵树木者。亦或假借“风拔树木”的天灾名义,乘机虚报数字克扣卖钱。《陶庵梦忆》记载崇祯十五年(1642)成国公朱纯臣与浙江提学副使王应华奉敕修陵,“木枯三百年者尽出为薪,发根,隧其下数丈,识者谓伤地脉、泄王气。今果有甲申之变。虽寸斩应华,亦不足赎也。”清初《广阳杂记》亦云,崇祯末年,有人上言孝陵松木太多,可能导致火灾,于是“有旨搜芟孝陵朽木,内官因之斩伐无忌。”结果数百年的陵木被砍伐一空。以至于“孝陵杉板,沿街贱售矣。” 民间至有“皇帝伐卖祖宗坟树”的调侃,“不祥莫大焉!” 此外孝陵还常遭小劫。像弘治十二年(1499),孝陵神宫监太监韦敬,竟然在孝陵左侧的龙砂山下给自己预造葬域,挖树建享堂。而孝陵卫指挥张文,也在回龙禁山也就是现在的梅花山下开甃鱼池营利。两人一为内官主持一为卫所统军,无人敢惹,按说根本没有被举报的可能。不料这两位因为某事起了忿争,“各讦其事。”于是两败俱伤都给查办了。景泰七年(1456),南京孝陵还发生了一起更大规模的余丁盗窃事件,当时有孝陵卫余丁张亚苟【其实就是张二狗,为免污“圣目”,给改了个好字眼儿。。】因为常年生活在孝陵卫,知晓孝陵山后有很多古墓【孝陵本灵谷寺旧址,风水上佳,多墓】于是纠合本卫余丁朱亚和等二十人,翻越陵墙掘开一坟,“获银首饰二两余,各分入已。又见陵后古井,恐潜赀物,竭其水以淘之。” 被拿获后正值恩赦,南京三法司请示皇帝是否免罪?景帝诏答:“此系护卫祖宗陵寝人,却敢发坟淘井为盗,情犯深重难以常律处之,”最后判决亚苟依律处绞,亚和等杖一百,发边卫充军。

百年前明信片中的明孝陵陵宫。远看明楼屡经兵燹,早已损毁殆尽。

南方潮湿多雨,为防止坟丘被雨水冲蚀,方上坟头改成圆形封土。

明孝陵位于梅花山正北,神道在梅花山下由南折向东,通往“四方城”碑亭。梅花山南侧神道【即石象路】上共立有石兽六种十二对,依次是: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每种两对,一卧一立。石象路尽头立有墓表一对。朱元璋临终之前还明谕:“孝陵山川,因其故,勿作改。”于是史学家便有孝陵择地,正对蒋陵,故神道必须迂回绕过,是地形使然的结论。

有人认为明孝陵神道之曲折,乃故意为之寓意北斗。图片取自网络。

孝陵陵寝主体建筑的轴线在梅花山东侧,陵园共三门(大金门、王门、西红门)。据《康熙江宁府志》载,围绕孝陵的红墙周长有四十五华里,其南垣自东至西有大金门、王门、西红门三座陵门。三门中,现仅存大金门,王门,西红门的确切位置已不可考。据说80年代在陵园职工宿舍和陵园酒厂基地曾挖出石柱、石条等建筑遗构,由此推测此即王门、西红门之位置。此地距离望柱甚近,两者间已无足够空间设置众多的石像生,故而当时将神道再折向东,转向大金门,同时兴建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亭(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至此便形成了目前所见的孝陵神道的特殊布局形式。其迂回曲折的布局形式,是在风水理论、等级制度的影响下,受特殊的地形环境制约,在不同时期逐渐演变而成的。

梅花山下的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嗯。基本没啥东西,可以歇歇脚。

梅花山是紫金山南麓的一座低矮丘陵,位于孝陵正南方,山上遍植梅花,因此得名。因相传东吴大帝孙权葬此,故又名孙陵岗、吴王坟。山下现有孙权故事园,建于1994年,内有孙权雕像和孙权故事浮雕碑廊。2006年,江苏省地震局地震工程研究院利用精密磁测技术在山顶博爱阁南侧地下发现大型地下建筑,据认为可能是孙权墓葬。明人传说孝陵选址时,众人请将孙权迁葬。朱元璋夸孙权是条好汉,让他给自己守墓,所以没有迁走。 还有一段逸闻介入。就是1944年,汪逆精卫病死日本,尸身就葬于梅花山。1946年国民政府迁回南京前,何应钦下令将汪墓炸毁,汪氏尸骸在清凉山火葬场火化扬灰。汪墓原址上建起一座廊亭,北面横额上有孙科手书“放鹤”二字,此处现名“观梅轩”,有志者可上去踩两脚,堪似岳坟前口唾跪像。

下马坊距离大金门碑亭还有一段距离,游离在外,现为遗址公园。

下马坊。去时因为不顺路绕道太远。没有过去查看。图片取自网络。

孝陵总体布局分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神道由卫岗下马坊开始,通向文武方门,长达2400米。下马坊即孝陵的入口处,是一座一间二柱冲天式石牌坊,额枋上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楷书大字,凡车马过陵及守陵官民入陵者,百步外下马,违者以大不敬论。下马坊民国时拆除,1979年将残件北移20米按原貌复原,建有下马坊遗址公园。 沿着神道前行,依次可见下马坊、禁约碑、神烈山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碑亭、御桥、石像路、石望柱、翁仲路、棂星门,路线环绕梅花山形成一个弯曲的形状。过棂星门折向东北,便进入陵园的主体建筑,正对独龙阜的南北轴线上依次有:金水桥、文武方门、祾恩门、祾恩殿、内红门、升仙桥、方城明楼、宝顶等建筑。孝陵在明清两代都受到很好的保护,但在清末咸丰年间,太平军与清军频繁拉锯于钟山一带,陵寝建筑遭受多次重创,巨大的享殿等珍贵建筑在战火中毁于一旦,让人惋惜。而今的一些建筑多为同治年间清政府重建,同治三年(1864)九月,曾国藩奉诏祭陵,才着手修复明孝陵,但因财政拮据,规模远不能与原貌相比,所以现今孝陵所谓明时古迹,主要是那些残留的石刻遗物。

嘉靖年间,曾改钟山为神烈山,这些龙纹石雕是神烈山碑亭的遗物。

大金门没有重建门楼,反正感觉某些重建就是狗尾。图片取自网络。

大金门,又称大京门,位于下马坊西北方向,是孝陵的第一道大门。门向正南,有券门三道,下部石造须弥座,上部砖砌,原为单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下为绿色琉璃椽子,石制挑檐,朱红大门,庄严华丽。上层建筑毁于太平天国动乱,现仅存门洞和砖石四壁。门左右原有红墙相接,现今仍能看到接墙痕迹。

大金门和碑亭旧影。两者之间现在被陵园路阻隔,用桥梁跨路连接。

去时正赶上碑亭复建,现在应该已经修好了吧,新灿灿的加个盖儿。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亭,俗称四方城,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建筑平面为正方形,四面各开一券门,顶部荡然,仅存四壁,内望通天,远望如堡,因而俗称四方城。内置“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是朱棣同志夺位后表现孝心的一个政治性建筑。楼顶原为黄色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后毁于太平天国战乱,碑座、碑额和外墙底部均有丰富的浮雕。 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明太祖的功德,其中更记有朱元璋24男、14女的名字。此碑是南京明代碑刻中最大的一块,朱棣原准备作碑的碑材约24层楼房之高,为世界第一,因无法启运,而留在了阳山,至今尚存。

其实更应该给石碑加个玻璃罩,避免无良随意触摸。图片取自网络。

阳山大石材。相比前朝老朱家更喜欢搞大件撑门面。图片取自网络。

百度街景照片。从虹桥开始,就进入了明孝陵收费景区,票价真贵。

碑亭西北行走不远,即到御河桥,今称虹桥,桥址犹存,桥面新建,现在也是孝陵景区收费入口。

孝陵神道云纹石柱头。这东东我只在孝陵神道见过,跟挡车桩似的。

蹲狮前的柱头,原在立象旁边,后来蹲狮迁来现址,才被搬了过来。

明孝陵首开了第一代皇帝陵寝的神道作为后世子孙陵寝共用神道的制度,神道蜿蜒曲折,分为“石像路”与“翁仲路”。神道东段,即俗称石像路,依次排列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六种石兽,每种两对,两跪两立,夹道迎侍,以象为最大。神道的第一对蹲狮,因为靠御河桥太近,1947年曾被军车撞坏,后经修复并向西移至今天位置。这些石像的石材,据说取自江宁区的大连山,一些石像上面还有藻类、珊瑚类、腹足类、海百合茎类等化石存在,有的凭肉眼就可看出,有兴趣者可以现场试试。

孝陵石兽看着都比较粗犷简约,不如十三陵的精美,岁月痕迹明显。

性征还是很明显的,自大明开始,石像生只剩一对对搞基的伴儿了。

一张清末明信片中的立狮蹲狮,四周荒草衰败,不远处可见四方城。

今日神道植被茂盛,百年前却是一片荒原,附近或为田地或为草甸。

老外旧明信片上的蹲马立马,当时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一片旷野。

孝陵骆驼看着凶巴巴的。记得用骆驼为帝陵石像生,就是明代开始。

抗战时期,日本人明信片上的立驼,坡上是大象,两旁已开始绿化。

石兽之中,雕的还算入神的应该就是大象了,看那大指甲挺萌的还。

从这空地可以直接穿行通往梅花山孙权墓,不知立那牌子干嘛。。

发现一个有趣的东东,就是石兽间云纹石柱来源,这是现在的景象。

而这张清末明信片上却没有石柱,两个清国小鲜肉之间,空荡荡的。

这张照片可见周边已简单绿化维护,应该是民国初年,也不见石柱。

而这张1938年照片上,石柱却出现了。它们是从哪儿搬来的呐?

总之这个云纹石柱,应该不是神道原有,可能是附近碑亭、御河桥甚或王门等建筑毁损后的遗物,也可能就是神道遗物,或者埋于地下,或者被人为搬移,看老照片立象周边就曾有两个柱头,立马之间好像半掩的柱头,而将军石像之间好像也曾有一个断裂的柱头。明孝陵在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曾建立江苏省立第一造林场,绿化植树,神道也被开辟为一条公路。后来可能为保护古迹,柱头被管理人员搬到蹲狮、立象、立马前,正好三等分了石像路,原意可能是为了阻挡车辆从中穿行。一个猜测哈。因为老照片都不怎么标注时间,现在所知最早的石柱照片,是1928年美国水兵来华游览,在立象前扔石子的照片,其中就有石柱存在。所以石柱最早立起的时间,很有可能就是建都搞绿化之后开始的。。

好像是不丹出的一张邮票,米奇正在往石象背上扔石头,米妮在乐。

此外,查看明孝陵神道的历史老照片,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石象背上总是有很多大小石块堆积其上,而其他神兽则没有这一负担。这一现象从何时开始已不得而知,反正孝陵最早的老照片,1865年法国人所拍摄的石象背上,就已经积满了碎石,可见这项“传统”已然延续了很久。 扔石头的原因今天已无从知晓了。历史上一些传统本来就是无心之作,逐渐衍化传说形成。象背上扔石子,也许只是牧童们的无心玩乐,或者踏青男女的游戏之举,结果被他人效仿,逐渐编造出各种所谓的吉祥传说。也可能是国人素来相信“太平有象”一语,于是往象身上扔石子祈福,跟今天跑景区扔钢镚儿的风气一样。反正传到最后,太平天国失败后洋鬼子通商进了南京,有空就雇个毛驴找些轿夫去郊区瞎逛,不知哪位假洋鬼子导游,亦或洋人雇佣的杂役,给洋人解闷聊起甚或编出这么个中国人传说,如果有人能把石块扔到石像背上不跌落就会交好运,进而迎合老外口味添油加醋,说什么情侣各在两头石象背上扔一个石子就可以百年好合永远相爱地老天荒杰克肉丝云云,于是傻老外们也纷纷开心的往石象背上扔起了石子,并在石象身边拍照留念,所以今天流传下来的明孝陵石像路上的石像生照片,以石象最多。至于为什么不往其他石像生背上扔呐?因为石象高啊背阔圆滑,不好扔啊,其他神兽哪怕是高度仅次于大象的骆驼,站着手就搁背上了,有啥意思。。

石像保护不善。除被旧时人为刮出凹洞,还遍布今人刻字,很心痛。

这可是明初遗物啊!相比十三陵神道,这里的管理真是有够差劲。

看着还不如清末呐。起码搞个木头笼子保护着,不让游人随意刻画。

这两望柱看着灰不溜秋的,南方雨水多给浸泡腐蚀的吗?毁损严重。

石像路的尽头是一对高达6米多的白石望柱,其上雕刻云龙纹,又称华表。神道在此由东西向改为南北向。路旁两侧,松柏掩映,翁仲肃立,因此而得名“翁仲路”(二大爷路)。翁仲有八尊,分成四组,相对而立,身躯魁梧。两对身披甲胄、手持金瓜的将军石像,原型可能是明代朝会时,负责御前侍卫的锦衣卫大汉将军、神枢营红盔将军。另两对为头戴朝冠、手持朝笏的功臣石像(关于神道小知识,可参见行走明陵(一)神道) 孝陵望柱多有孔穴,据说明亡后,民间迷信,传说孝陵石柱研成粉末可治百病,因而常有人来此偷刮石柱,久而久之,竟在柱身下端刨出若干深入的凹穴,甚至部分石兽亦被染指试手,可惜可叹,万幸还有人看管没给砸了。。

民国明信片。还有俩黄包车夫。当时的孝陵陵宫已有人看门收费了。

望柱北侧将军石像,面孔都模糊了,搂着金瓜兵仗,看着挺憨厚的。

功臣石像却是粗糙的很,尤其是嘴部雕刻,是漫画家随意敷衍嘛。。

抗战时期,日本人明信片上的功臣像,绿化保护做的还是不错的。。

石马嘶风翁仲立,犹疑子夜点朝班。。民国年间的,还是一片荒原。

棂星门,也称龙凤门,石基之上复建的还算不错。图片取自网络。

神道北段尽头为棂星门,门早年毁损仅存石柱础,近年复建。过棂星门折向东北,不远而至御河桥,又称金水桥、五龙桥。桥身石砌,原为五孔,和文武方门的五个门洞正相对,现存三孔,桥基石堤尚存明代遗构。通过御河桥向北,中间御路墁砌条石,顺缓坡而上,便是陵寝的主体建筑。

修葺后的御河桥,正北即陵宫,去的时候人多没拍。图片取自网络。

景区张挂的孝陵陵宫大略的复原示意图。没有宰牲亭,而有两井亭。

孝陵陵宫主体建筑,复建前的示意图。

顺缓坡而上,便是陵寝的主体建筑,正值假期出门踏青,游人如织。

修复的中路三孔拱门,黄瓦红墙琉璃构件,正中悬挂有长方形门额。

孝陵正门即陵门,称文武方门,原有门洞五个,三大二小,中间红券门三道,面阔显五间,单檐歇山顶建筑,两边为随墙式琉璃角门,中为神道,走棺椁,余二门,左御道,右王道。所谓方门者,所指为两旁角门,以其为平券过梁式门洞,形状方正,不同于中门半圆券顶,故名。祭陵时,只有捧帛主祭者可由红券门入,祭毕由角门出,其他文武官员只能自左右角门入,故曰:文武方门。原建毁于太平天国战乱,同治年间改建为一个门洞,上嵌清石门额,阴刻楷书“明孝陵”3字,1999年重修时,又恢复了明时陵门原貌。

同治年间复建的文武方门,一门。汉白玉石匾现存明孝陵博物馆内。

侧面的掖门,随墙式琉璃角门,庑殿顶,前后各出半坡,近期复建。

告示碑为两江洋务总局和江宁府所立。这是碑文日文以及英文部分。

文武方门中门东侧有一块“特别告示”碑很有意思,立于清宣统元年(1909),警示保护孝陵的注意事项,独特之处是上面还同时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国文字镌刻告示,又称六国告示碑。因为当时外籍游客日增,难免无良刻画,至今神功圣德碑上就有俄文刻字,所以在文武方门和碑亭前立了两块一模一样的石碑,警示外籍游人。想起某些专设中文告示的段子了。。

上世纪20年代,被中外涂鸦者刻画过的神功圣德碑面和功臣石像。

院落东侧复建的井亭有游客歇脚,一边是修复后关闭的随墙式角门。

进入文武方门,为孝陵第一进院落,按民国王焕辘《明孝陵志•规制第二》援引清初屈大均所记,此处应有“御厨二。其左为宰牲亭,右曰具服殿,皇帝所驻以具服者。” 顾炎武诗亦有“门外设两厨,右殿上所驻”之语。景区绘制的寝宫示意图应即以此为本,将御厨绘在院子东侧,具服殿画到院西,两者对称,而没有画宰牲亭。十三陵中,长陵是将神厨(御厨)、神库相对于第一进院落,具服殿、宰牲亭设在陵门外。而其他各陵或神厨、神库院内相对而立,或单独于陵门外东侧设一小院落,内包神厨神库宰牲亭。结合文献资料,某年火灾孝陵神厨、宰牲亭曾一并焚毁,推测宰牲亭应在神厨旁。所谓“御厨二”,可能是将神厨神库都视为了“御厨”,其布局可能和明穆宗昭陵复原院落类似。今天院内除东西房屋基址残留外,还各存有一井,原建井亭太平天国战乱毁损,近年又修复一新,不知当初做何使用,是否即宰牲亭之井? 此外,陵门外东侧还有一处水井遗址,倒是与长陵宰牲亭所处位置相似,不过按照文献记载、考古资料,当地应是孝陵神宫监、祠祭署所在地。

《明会典》记昭陵以前各陵神库“或二座,或以左”,昭陵则有两。

同治年间改建的缩小版碑殿,新近修缮,门前也有一块特别告示碑。

碑殿原为孝陵享殿门,类似十三陵的祾恩门,与文武方门一样,为中间三券门两边随墙式角门,即文献所载“大殿中门,左右方门亦五。” 清代即其门改建为碑殿,后毁于太平天国战乱。同治年间复建为三开间歇山顶的碑殿,须弥座台基两侧有墙垣向东西伸出。殿中竖有石碑5块,最著名的就是“治隆唐宋”碑,康熙三十八年(1699)清圣祖第三次南巡时所立,楷书阴刻“治隆唐宋”4个镏金大字及“康熙岁次己卯四月望敬书”一行小字,两侧是清高宗诗碑各一块,碑背后面两块则是清圣祖谒陵纪事碑。当年康熙帝挥笔御书“治隆唐宋”四字,令江宁织造郎中曹寅制匾,悬挂在孝陵大殿上,同时勒石制碑立于碑亭,三百多年后,匾额和大殿早已荡然无存,唯有石碑仍矗立在孝陵门口。

照片标记为1879年,应该有误,有人知道照片具体时间出处吗?

网上找来的老照片。感谢这位大枭还是火枭的筒子。碑被砌墙固定。

与稍前一张图对比,可见龟趺头部已经发生变化,被人重新雕刻过。

按照通常的说法,太平天国战乱,孝陵地表建筑几近毁于一旦,碑殿塌毁,这块御碑也不能幸免,破损倒地。同治年间重修孝陵,碑身被扶起粘合,至今补痕清晰可见。 但查看历史照片,可以看到太平天国战乱后,碑殿虽毁,“治隆唐宋”御碑碑身却是大致完好的,龟趺头部也是原貌,抬头昂然,不是现在缩脖子的模样。而另一张照片中,可以看到几块碑已用石墙固定,“唐”字下的裂痕依稀可辨,龟趺头部也已雕成现状,而御碑碑额却不翼而飞。此时碑殿尚未建设,故而可以推知,“治隆唐宋”碑是在太平天国战乱后,同治八年(1869)重修碑殿前被折断的(如果能够考证出上面两幅照片的拍摄时间,时间范围更可以缩小,希望有知晓年代的豆友赐教)。 御碑折断的具体原因,今天已不得而知,但猜测也许与碑额有关。否则砌墙修缮时,不可能把重要的代表皇命的“御书”碑额扔掉不管,除非是御碑碑额正巧砸到龟吻摔了个粉碎,不然就可能是有人乘着当时社会混乱,不知什么目的推倒石碑抬走碑额。或者石碑因自然风雨雷电或人为原因倒折后,碑额被人借机抬走了。。一个猜测。 总之因为某个不为人知的原因,一场劫难后,御碑的龟趺头部,很可能是被断砸下来的碑身砸毁,在日后清廷维修孝陵时,就让人在毁损头部重新雕刻,于是成了今天这幅缩头昂下巴的模样。

“治隆唐宋”驮碑龟趺与众不同,脖子出奇地短,是后世修缮结果。

几块御碑侧面照片,当日去时人山人海根本拍不到。图片取自网络。

台基之上的小享殿。跟孙猴子变得小庙一样。图片取自网络。

碑殿之北,是第二进院落,中间御路墁砌条石,两侧砖墁路面为后世新铺,左右两侧,原有东西庑三十间,太平天国战乱毁于兵火。往北55米即是孝陵大殿,是供奉朱元璋及马皇后神位的享殿。原孝陵殿已毁于战火,现存最高规格的三层须弥座台基,台基上留有硕大的明代柱础,由此可以想见,如若孝陵的楠木大殿能够存世,绝不亚于朱棣长陵享殿,惜乎无存。台基四角尚存石雕螭首,或残或全,大殿前后各有三道踏垛,尚存六块浮雕云龙山水丹陛石,刻工精美。

孝陵明代大殿的柱础,和同治年间小享殿对比,可知原建体量之巨。

孝陵殿前西配殿遗址。光剩一堆砖石台基,树木生长其上穿透砖石。

碑殿北侧不远,配殿之前,各有一个复建的焚帛炉。图片取自网络。

台基西南角残存的汉白玉栏板、栏杆、螭首、柱头,台基布满杂草。

孝陵享殿内景,据张岱《 陶庵梦忆》记载,“飨殿深穆,暖阁去殿三尺,黄龙幔幔之。列二交椅,褥以黄锦孔雀翎,织正面龙,甚华重。席地以毡,走其上必去舄轻趾。稍咳,内侍辄叱曰:‘莫惊驾!’ 近阁下一座,稍前,为碽妃(可能是高丽人),是成祖生母。成祖生,孝慈皇后妊为已子,事甚秘。再下,东西列四十六席,或坐或否。祭品极简陋。朱红木簋、木壶、木酒樽,甚粗朴。簋中肉止三片,粉一铗,黍数粒,东瓜汤一瓯而已。暖阁上一几,陈铜炉一,小筋瓶二,杯棬二。下一大几,陈太牢一、少牢一而已。他祭或不同,岱所见如是。” 又记祭祀礼制,“先祭一日,太常官属开牺牲所中门,导以鼓乐旗帜,牛羊自出,龙袱盖之。至宰割所,以四索缚牛蹄。太常官属至,牛正面立,太常官属朝牲揖,揖未起,而牛头已人燖所。燖已,舁至飨殿。次日五鼓,魏国【守备南京的徐辉祖一系魏国公】至,主祀。太常官属不随班,侍立飨殿上。祀毕,牛羊已臭腐不堪闻矣。平常日进二膳,亦魏国陪祀,日必至云。” 孝陵殿历经风雨,清初管理不善常被兵民侵扰。据明朝遗老记载,郑成功南京之战,竟然有无知郑军不识楠木,以为奇香,刀斧斫削取下随身,三十六根殿柱下方给砍的一片斑驳。及至太平天国战乱,楠木大殿毁于一炬,只剩白石台基。其上现有建筑,是同治四年(1865)和十二年(1873)两次重建的三间享殿,规模大为缩小,殿内布置有“明孝陵史料陈列室”,还悬挂着复制的朱元璋、马皇后纸本画像。

侥幸留下的几个云龙纹望柱头,历经岁月沧桑几番修补,无言矗立。

配殿上硕大的石柱础,簇拥着野花和芳草,转瞬千年人有黍离之叹。

战火人为毁损的螭首,圆睁双目惊诧莫名,吾辈何辜?而至断首。。

北京螭首多是露大白牙呲着笑。孝陵的却总是一副历经沧桑的模样。

从照片中看,当时孝陵内基本没啥绿化,御路两侧还能看到些廊屋。

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在清帝退位3天后,着一身戎装携南京临时政府官员谒祭明孝陵,自认明太祖事业继承者,向“我高皇帝在天之灵”报告光复喜讯。

香港的药店还适时用这张照片改了广告散发张贴,借机宣传了一把。

现在同治小享殿里悬挂的朱元璋画像,是南薰殿里的一个丑版本。

又到了朱元璋画像这个老话题。朱洪武画像版本众多,光南薰殿所存就有13幅,加上民间版本共有16种之多,官方英气民间丑,于是各种猜测解释都出来了,还要扯上民族纠葛说清朝人故意丑化朱元璋。。清朝几个皇帝下江南都要到老朱坟前磕个头的,至于丑化他嘛。。真存在丑化也是民间喜欢猎奇感觉新鲜流传下来罢了。外加真长那副尊荣还能取得天下,这不正符合小老百姓“小人物升仙”的口味嘛,跟我一样的混混嘴脸也能当皇帝,这才是我们的楷模呐 ~~ 谁爱看官方的伟光正啊,所以感觉那帮为这打嘴皮的太无聊也太无趣了,气量大点。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伟光正的官方版本,英气勃发迷倒众生 ~

孙中山祭陵时,在方城下的券道悬挂朱洪武画像,也是一幅民间版。

孙大统领居中来一张。马上就要退位的大总统,心中不知酸甜苦辣。

朱洪武三尺剑而得天下,而今抔土间殿,游人怡然,令人感怀变迁。

丹陛石上陛“二龙戏珠”,中陛“日照山河”,底陛“天马行空”。

享殿之后树木丛隐,可以依稀看到新建内红门和明楼上的孝陵匾额。

孝陵内红门,也就是十三陵的三座门,分割前后院。图片取自网络。

孝陵殿正北的内红门,原有三券门,同治年间修缮改为一门,近年重修改回明代原貌。门的登台均以水磨砖砌成,上以拱券,门的东西两侧的红墙向北与方城两侧的苑墙相接,进入红门,中为神道,左右广地花园,植腊梅与天竺。

复建后的明楼,在硕大的方城上看着很不相符,感觉矮小了很多。。

方城是孝陵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用大条石建成,底部为石制须弥座,气势磅礴。方城正中为一券门,中通圆拱形隧道,由54级台阶而上出隧道,原石台阶已毁,民国初年改建混凝土台阶,迎面便是宝城拦土墙,依山势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砖垒筑,厚约1米。在拦土墙南侧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据传为民国初年,管理人员厌烦游客问询,刻制指南以求解脱。 沿方城左右两侧步道即可登上明楼,明楼原为重檐庑殿顶建筑,南面开券门三道,东、西、北各开一门。早年毁于战火,仅存四壁砖墙,现已按历史原貌修复。方城明楼以北的巨大土丘,即是孝陵宝顶,为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寝宫所在,近似圆形,名为独龙阜玩珠峰。

186x年的方城明楼,明楼仅余墙壁,还有老外雇来的清人杂役。

明楼复建前的照片,残余的明楼墙壁粉刷一新,三洞拱门清晰可见。

券道深邃,门洞小而内景深大,看着很开阔壮观。图片取自网络。

想着清明节会有很多拜祭的,不料只几张纸钱焚化,所幸满山花开。

方城之后月牙院,左右上城礓碴,拦土墙遍布藤蔓。图片取自网络。

复建后的明楼。可见南面三券门,东侧的券门一洞。图片取自网络。

方城上的题名砖,安庆府桐城县的产品,由府通判县主薄一体负责。

自方城上向下眺望,满目苍翠,升仙桥上人来人往,都是踏青人潮。

走在宝顶土丘上,回看方城明楼,这角度看着明楼体量还是挺大的。

为方便游客一睹“龙脉”真容,管理部门还修建了一条青石板游览步道,让游客能登上宝顶看到明孝陵全貌。当年孝陵陵园植树十万株,禁人砍树,饲鹿千头,鹿名长生鹿,项悬银牌,盗宰者抵死。明末战乱中,孝陵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屈大均清初时拜谒明孝陵时说:“旧有松树十万株,苍翠荫森,与岩石、云林相蔽亏,皆六朝古物。今弥望无一存矣。”

宝顶之上,到处是游人扔掷的垃圾,甚至还有便溺。太祖皇帝!!!

走回方城之下,触摸的这块城墙,已经历经600余年的风云变幻。

方城东西两侧分列八字墙,墙壁青砖雕刻椀花绶带方胜,醒目如初。

方城须弥座束腰,装饰有方胜绶带,这是历经岁月变成钟乳石了吗?

升仙桥的桥面还算保持完整,桥栏杆基本都是新近修复,颜色不一。

方城之前又有一道御河桥,石制单券拱桥,桥身体量宏大,堪称古桥精品,两侧石栏、螭首多残毁,现多为近年来新修。因为桥北即是寿域,故而被称为"升仙桥"。江南多雨水,除三条御河用来排水外,陵宫地下还建有巨大的涵道,以增加雨季的泄洪量。陵宫内则建有地下排水管道,地面建筑周围均以砖铺设散水和明沟,享殿台基四周有数十个向外悬挑的精美的散水螭首,陵宫宫墙外也以砖铺设散水,并以砖石砌建挡土墙。

孝陵陵门的东侧墙角,通往东陵的路边有一个永久性水泥工事地堡。

孝陵东侧,还遗留有民国时期的西山国防工事遗址,1934年,国民政府在德国军事顾问法肯豪森的建议下,构筑首都南京的城防体系,在紫金山孝陵卫一带建起步兵重兵器永久工事。1937年南京保卫战期间,教导总队负责守卫紫金山,2旅3团的指挥所设在“朱元璋墓前隧道”内,曾在孝陵前于日军作战。

美国《生活》杂志抗战时期拍摄的孝陵碑殿之后挖掘的国军战壕。

东陵建筑遗存,修缮之后只剩一地石基,几个柱础,树木长满其上。

东陵,即懿文太子朱标之墓,位于孝陵东侧60米处,朱标早逝,其子朱允炆以皇太孙即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追尊朱标为兴宗孝康皇帝,将太子墓升格为帝陵。靖难之役后,朱棣追夺朱标帝号,复称懿文太子陵。 东陵缺少明楼及方城,主体建筑多用绿色琉璃瓦,并未改建为帝陵规格,有可能是靖难兵起仓促,建文帝一时无暇顾及。东陵与孝陵共用一条主神道,未建单独的神道石刻和御桥,开创了第一代皇帝陵寝的神道为后世子孙所共用的制度,并被北京明十三陵所继承。

江西袁州府宜春县的题名砖。字迹好清晰,看着看着都想犯罪了。。

行走明陵(一)神道 行走明陵(二)永陵 行走明陵(三)景泰陵 行走明陵(五)德陵 行走明陵(六)景陵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