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研究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明北京城复原图来源 中国历史研究院

中国历史研究院

2024-07-08 18: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徐苹芳先生的宋元明城市考古研究以古代北京城为起点,相关工作以1964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之前在侯仁之、赵正之、宿白等前辈学者的指引下介入古代北京城研究,编绘明北京城复原图;之后主持元大都、金中都考古勘查与发掘工作,完成布局复原与城市规划研究。

  1950年,徐先生入燕京大学,读书期间曾随侯仁之先生考察金中都遗址。1956年,徐先生从南开大学历史系调至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在从事居延汉简整理研究工作的同时,随清华大学建筑系赵正之先生调查元大都遗址。赵先生对元大都的城市规划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提出了元大都中轴线及街道系统均为明清北京城所沿袭的重要论断,并推拟出若干大建筑群所在的方位。1961年,赵先生病重住院,关于元大都的研究成果难以正式成文,在宿白先生的建议下,徐先生到医院请赵先生口述,先后10次记录。1962年,赵先生病逝,徐先生将记录整理成文,题为《元大都平面规划复原的研究》,1966年拟由《考古学报》发表,因文革中辍,后发表于1979年出版的《科技史文集》第2辑。

  1962年,在侯仁之先生指导下,徐先生开始着手编绘明北京城复原图。这项工作首先以1937年北平市政府工务局测绘出版的五千分之一《实测北平市内外城地形图》为底本,将清乾隆十五年绘制的《京城全图》按比例加以缩绘。进而以此为底图,参酌《明宫史》、《京师五城坊巷衚衕集》、《宛署杂记》等明清文献的记载详加考证,由此得出反映明嘉靖末年至崇祯时期北京城市面貌的复原图。1964年5月完成初稿,稍作修改后,1966年春定稿。本拟收入《中国历史地图集》,但因政治局势影响及编纂体例变化,一直拖延至1986年方才由地图出版社以《明清北京城图》为名出版。这是绘制科学的城市复原图的开端,并为后来元大都的复原研究确立了重要基础。

  从1964年开始,徐苹芳先生正式进行元大都考古工作。对于元大都这样的古今重叠型城市,在考古工作之前,要作充分的准备工作。为此,徐先生收集了大量的文献、碑拓、地图、航片等各类资料。在此略举一例,以资说明。熊自得《析津志》是研究元大都的重要史料,在宿白先生的提示下,徐先生非常重视对该书的利用。《析津志》佚文除《日下旧闻考》所引外,多见存于《永乐大典·顺天府》。徐先生根据李盛铎旧藏缪荃孙艺风堂钞本和赵万里藏徐维则铸学斋所藏李宏信小李山房旧藏钞本,提取了很多有价值的记录。此外,徐先生还注意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图书室所藏两卷《永乐大典》传抄本中亦有引自《析津志》的内容,而该叶在中华书局所影印之本中恰已缺失。这些《析津志》的佚文在考证复原元大都建置具体方位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徐先生将搜集到的大量史料整理成《元大都创建史料编年》、《辽、金、蒙古时期燕京史料编年》稿本两册,由此得以对元大都城市建设的来龙去脉有了清晰的把握。

  1964-1974年,当时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市文物管理处组成元大都考古队,徐苹芳先生主持勘查发掘工作。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明清北京旧城以外元大都城垣、城门、水涵洞、街道等遗迹的勘查,得知元大都光熙门大街至北顺城街之间排列东西向胡同22条,与明清旧城所存情况相同;二是明清北京城垣、城门所叠压的元大都建筑遗迹的发掘,包括桦皮厂、后英房、106中学、旧鼓楼大街豁口、雍和宫等地居住遗址和窖藏以及和义门瓮城等;三是明清北京旧城内元大都城垣、城门、河道、街道、建置等遗痕的勘查,发现东西长安街以南诸胡同所反映的马面、瓮城痕迹。通过这些考古工作,证实了此前赵正之先生提出的关于元大都中轴线和街巷系统为明清北京城所沿袭的重要论断。

  在此基础上,徐先生进一步开展对元大都若干建置具体方位、范围和等级的考证。先后成文发表的有中书省、大都路总管府、枢密院、太史院、也里可温十字寺等,此外形成结论的还有太庙、社稷坛、国子监、警巡院、万亿库、崇仁库、宝钞库、倒钞库、和义行用库、文明行用库、千斯仓、北太仓、大承华普庆寺、大圣寿万安寺、大天寿万宁寺、大庆寿寺、崇国寺、圆恩寺、柏林寺、崇贞万寿宫、孔庙、武安王庙、城隍庙等。通过这些具体的考证,徐先生修正了此前赵正之先生的一些复原意见,并多有补充,将元大都复原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些研究成果直观地体现在1988年出版的《北京历史地图集》和2012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所收元大都复原图中。

  在复原研究之外,徐先生另对元大都的城市规划特点做以深入分析。提出:元大都是由宫城、皇城、外郭城套合组成的重城式布局;采用开放式街巷制街道规划,纵横九条主干大街;官署布局从分散到比较集中;市场在宫城之北;太庙、社稷坛分居宫城左右;符合《周礼·考工记》“九经九纬”、“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定。说明元大都的城市规划上承北宋开封城,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都城的典型,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65-1966年,徐苹芳先生还主持了对金中都的勘查工作,1975年调查了明中都遗址。此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拓展和深入,对宋元明时代都城规划的发展和变化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如:封闭的里坊制被开放的街巷制所替代;宫城的位置开始居全城中央,形成宫城、皇城(或内城)、外城相套的重城式布局;宫城东、西华门的位置从东西垣中央变为前朝正殿之南两侧;礼制建筑和中央官署从分散到集中于宫城前中轴大路两侧;开始对全城中轴线在通过宫城后的终止点有意识安排高层建筑。徐先生还提出:辽金都城规划与宋元都城不同,辽上京和金上京为体现民族之别与贵贱之分而采取南北城之制,后来的辽中京和金中都则模仿北宋都城制度。至于元上都和元中都,为新出现的离宫式城市,所以规划有其特殊之处,城内无民居市肆。

  1980年代以后,徐苹芳先生开始关注宋元明地方城市研究,对一些重点城市的考古工作予以策划和指导。1983年和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地方文物部门合作,先后组建了临安城考古队和扬州城考古队,徐先生任队长。后来,蒋忠义先生所作唐宋扬州城复原及笔者所作南宋临安城复原,都是在徐先生指导下,根据古今重叠型城市考古方法所进行的实践。徐先生还敏锐地意识到宋元明经济型市镇出现的重要性,并主张用考古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李德金、蒋忠义先生关于南宋永和镇的考察,杭侃教授关于宋元江南市镇的研究,都是在这一思路下所作的尝试。徐先生还对宋元明地方城市的布局作有系统的分析,划分出方形十字街式、方形(或长方形)丁字街式、长方形纵街横巷式、不规则式四种类型。

  徐苹芳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历史考古学研究,宋元明城市考古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领域中,徐先生在前辈学者探索的基础上,确立了古今重叠型城市考古的基本方法和工作程序,总结了都城规划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分析了地方城市的类型及形成原因,由此构建了宋元明城市考古的基本体系。

  徐苹芳先生城市考古学论著目录

  《“宛署杂记”中的北京史料》,《文物》1959年9期。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元大都考古队:《元大都的勘查和发掘》(执笔),《考古》1972年1期。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元大都考古队:《记元大都发现的八思巴字文物》(执笔),《考古》1972年4期。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元大都考古队:《北京后英房元代居住遗址》(执笔),《考古》1972年6期。

  赵正之遗著(徐苹芳整理、附记):《元大都平面规划复原的研究》 ,《建筑史专辑》编辑委员会《科技史文集(二) 建筑史专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

  《唐代两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考古》1982年第6期。又见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史》1982年23期。又见西嶋定生编《日中合同ジンポジゥム·古代宫都の世界——奈良·平安の都と長安》,東京:小学館,1983年。

  《古代北京的城市规划》,侯仁之主编《环境变迁研究》(第一辑),北京:海洋出版社,1984年。

  《辽金城址的调查与发掘》、《元代的城址和窖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明清北京城图》(编著),北京:地图出版社,1986年。

  《金上京遗址》、《金中都遗址》、《元大都遗址》、《明北京城》、《明中都城遗址》,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等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元大都也里可温十字寺考》,《中国考古学研究》编委会编《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北宋开封大相国寺平面复原图说》,文物出版社编辑部编《文物与考古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元大都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的地位——纪念元大都建城720年》,《北京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又见苏天钧主编《北京考古集成 6 金元》,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元大都枢密院址考》,《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编辑组编《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又见杨楠编《考古学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南宋人所传金中都图——兼辨<永乐大典>本唐大安宫图之误》,《文物》1989年9期。

  《金中都“四子城”说辨误》,《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总第13-14期,1989年。

  《<金中都>序》,于杰著《金中都》,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

  《<中国古代都城资料选刊>评议》,《书品》1992年1期。

  《一处被人遗忘了的故都——评介王剑英<明中都>》,《书品》1993年2期。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城邑图”及其有关问题》,《简帛研究》(第一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年。

  《元大都御史台址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论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所40年纪念》,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年。

  《北京房山十字寺也里可温石刻》,《中国文化》1993年春季号。

  《中国历史考古学论丛》,台北:允晨文化实业有限公司,1995年。

  《中国古代城市考古与古史研究》,臧振华编辑《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之整合研究(下)》,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品编辑委员会,1997年。

  《元大都中书省址考》,《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新六期(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三十周年纪念刊),1997年。

  《元大都路总管府址考》,曾宪通主编《饶宗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名家翰墨丛刊)》,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

  《现代城市中的古代城市遗痕》,《远望集》编委会编《远望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下)》,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关于中国古代城市考古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考古学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序》,许宏著《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古代城市规划及其保护》,《文物》2001年1期。

  《抢救北京旧城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北京规划建设》2001年2期。

  《东亚传统城市中的古代城市遗痕》,《南开学报》2001年增刊。又见徐苹芳(著),高村雅彦(訳):「東アジアの伝統都市にみられる古代都市の痕跡」,『年報都市史研究』9,東京:山川出版社,2001年。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中国文物报》2001年4月11日。

  《先秦城市考古学第一本完备著作》,《中国文物报》 2001年7月4日。

  《寻找中国早期城市轨迹》,《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8月21日。

  《元大都太史院址考》,《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编辑委员会编《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论北京旧城街道的规划及其保护》(历史、考古与社会——中法学术系列讲座第1号),法国远东学院北京中心编印,2002年。

  《燕京旧闻录六则》,宋文熏、李亦园、张光直主编《石璋如院士百岁祝寿论文集——考古·历史·文化》,台北:南天书局,2002年。

  《燕京旧闻录三则》,朱诚如主编《清史论集——庆贺王钟翰教授九十华诞》,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

  《燕京旧闻录两则》,汤一介等著《文史新澜——浙江古籍出版社建社二十周年纪念论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

  《谈北京旧城街道的规划与保护》,《北京规划建设》2003年第1期。

  《要废除“旧城改造”的思路》,《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7月23日。又见《建筑创作》2003年11期。

  《十三世纪后中国北方“离宫”式的城市》,许倬云、张忠培主编《新世纪的考古学——文化、区位、生态的多元互动》,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

  《论北京旧城的街道规划及其保护》,朱耀廷主编《北京文化史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又见《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期。

  《从居延到黑城(亦集乃)——中国西部开发中的历史经验一瞥》,《燕京学报》新26期,2009年。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艰难历程》,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编《情系国计民生——政协提案的故事丛书3》,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

  《<扬州城——1987~1998年考古发掘报告>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扬州城——1987~1998年考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明清北京城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中国城市考古学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原文链接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