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沿海军队缺乏作战经验且装备不精故常被倭寇击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明军装备 明朝中后期沿海军队缺乏作战经验且装备不精故常被倭寇击败

明朝中后期沿海军队缺乏作战经验且装备不精故常被倭寇击败

2024-07-17 07: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倭寇

而那些远道而来的“真倭”则不一样,这帮人很多人之前都是职业化武士,“童稚时即悬刀而习之,法甚熟”,且多是抱着必死的信念而来,所谓“以死为念”,作战状态极其癫狂,典型的亡命之徒,“倭贼勇而戆,不甚别生死,每战辄赤体,提三尺刀舞而前,无能捍者”。这一堆人要是形成组织,这战斗力真的不差。

这就等于是一大堆没有练过武、毫无战斗经验的普通人对阵一群有组织、武艺高强、怀着必死信念的人,这不是来的再多也是送吗?所以才出现了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七十二名倭寇,“经行数千里,杀戮战伤者几四千人”的窘事,《四友斋丛说》说:“倭贼从浙江由严、衢过饶州,历徽州、宁国、太平,而至南京,才七十二人耳。南京兵与之相对两阵,杀二把总指挥,军士死者八九百,此七十二人不折一人而去。南京十三门紧闭,倾城百姓皆点上城,堂上诸老与各司属,分守各门,虽贼退,尚不敢解严。”明人每写此事就大感羞愤。“今以七十二暴客扣门,即张皇如此,宁不大为朝廷之辱耶!”

再说武器层面

日本倭刀虽然破甲能力欠缺,但是却锋利无比,“锋利精悍,寒芒四射”,对无甲的目标杀伤力极强,是倭寇与明军对战的主要武器,除了各种短刀之外,主流肉搏兵器则是刃长3尺(明营造尺96厘米)的打刀和刃长5尺(1.6米)的野太刀,尤其是这个野太刀,再加上柄长已经长达6尺5寸,全长竟然高达2.08米,实在是可怖。

而明军所配的腰刀是2尺——3尺2寸,明军最长的腰刀仅仅与倭寇普通的打刀一样长,比倭寇的野太刀短了3尺,两种武器的攻击距离根本没法相比,再加上倭寇双手使刀,势大力沉,抗倭明军手中的武器居然还被砍断。《纪效新书》说:“彼以此跳舞,光闪而前,我兵已夺气矣。倭善跃,一迸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丈五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者身多两断,缘器利而双手使,用力重故也。”《倭变事略》也提到:“一贼出哨亭外,我兵攒枪刺之,贼斫一刀,十数枪齐折,兵皆徒手而奔一处。”对于沿海卫所兵来说,这哪里是一场平等的肉搏战啊?就是单方面的屠戮。

由此可知倭寇的近战肉搏水平是远高于沿海卫所兵的。《阵纪》曰:“如日本刀,不过三两下,往往人不能御,则用刀之巧可知”。戚继光曰:“倭器精利,轻生善斗,中国之兵信非敌手。”

倭寇

更何况倭寇还善于使用弓箭、火铳、标枪等远射兵器,倭寇“弓长矢巨,近人则发之,故射命中”,“钯枪不露竿,突忽而掷,故不测”,而明军由于军备废弛,南方明军弓箭“胶解、弓软、矢轻,中者多生。倭夷被射中,常拍其臀,以为我辱”,甚至还玩出了徒手接箭的把戏。

倭寇练精而器利,则沿海卫所兵实在不是对手。别说那些疏于训练的沿海卫所兵,就是号称精锐南方狼土兵也得吃败仗,一开始“总兵俞大猷遣游击白泫等及瓦氏兵遮击之,稍有斩获”,后又于漕泾“遇倭数百人,鼓众冲战,不胜,头目钟富、黄维等十四人俱死,失亡甚众。于是贼知狼兵不足畏,复奔犯浙江,肆掠如故矣!”

戚继光总结过狼土兵失败原因,“所用皆长牌、短刀,而倭寇则长枪、重矢。此所谓短不接长。及短刀相接,刀法迥不如倭,此所谓以不能而斗能也”。总而言之,远程被火力压制,近战肉搏水平不如倭寇。

在戚继光编组戚家军之前,对沿海卫所明军的不堪战可是深有体会的。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高家楼之战,若非戚继光神勇,三矢而退敌,就是个大败仗。就是这件事让戚继光觉得,不重新招募训练一枝新军是不行了,于是戚家军应运而生。

综上所述,沿海卫所兵一开始之所以打不过倭寇,原因就是人不行、器用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