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家具的形成、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明代家具桌子的特点 明式家具的形成、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明式家具的形成、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2024-07-14 07: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中华民族璀璨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明式家具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历经岁月的磨练,至今仍焕发着夺目的光芒。研究明式家具的形成、演变及其发展趋势,对在现代文明社会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历史文化,以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品位的不断追求,丰富现代人物质和精神生活,均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明末 黄花梨罗汉床

  一、明式家具的形成

  现在我们称谓的“明式家具”,是指自明代中叶以来,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能工巧匠们主要用紫檀木、酸枝木、枸梓木(俗称鸡翅木)、花梨木等木材制作的硬木家具;后人在总结上千年的中国古典家具的历史和文化时,将这一时期的家具称为“明式家具”,又因其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的家具为代表,所以也称其为“苏式”家具。 在追溯中国古典家具的历史渊源时,我们总能十分清晰的梳理出明代家具作为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中那光彩夺目的一页。那么,为什么明代家具可以达到登峰造极的状态而不是其它历史时期?有哪些因素促进了明式家具的形成?

  (一)安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和经济的发展。

  人们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家具总是随着各个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纵观历史,宋元以后,人们安居乐业,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明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至明代中叶,举国上下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最主要的是城市经济活跃,手工业飞速发展。家具,作为明代飞速发展一种文化艺术,也得到了超常的发展。 追求家具的完美离不开物质的富足,追求家具的艺术性更离不开雄厚的经济实力。明式家具之所以产生于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是由于其得天独厚“鱼米之乡”的天时地理条件,以及手工艺发展而造就的地方富裕。明代中叶后苏州地区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空前繁荣。手工艺人才辈出,技艺精湛,是明式家具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明 黄花梨月洞门罩架子床

  (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文人的参与。

  苏州手工艺与其悠久古城历史一样、源远流长。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吴地的原始先民们就创造了玉器、陶器等令人惊叹的原始工艺品;春秋时期的青铜器又呈现出吴地手工艺独树一帜的个性形象;秦汉时,织造工艺和刺绣已开始在全国享有盛誉;隋唐时期苏州的琢玉、漆器、泥塑、金银器等均达到很高的水平;宋元时苏州手工艺更以品类丰富多彩、技艺精湛而蜚声海内。宋元以后,不少官宦人家及文人墨客聚居苏州,纷纷兴建私家花园,促进了苏州地区家具制造等手工业的蓬勃发展。由于是私家花园,大多业主都亲自参与了规划和设计,也因此渗透了他们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追求。这类园林建筑物内所使用的家具也同样受到封建士大夫和文人的重视,从室内的陈设到家具的设计及用材无不浸透了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爱好,对直接提升“明式家具”的品质和品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苏州作为江南地区的代表,当时拥有一大批画家。据史料记载,声势浩大的“吴门画派”就产生于这个时代,“唐、祝、文、周”等文人逸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他们寄情于山水、田野,悠哉游哉,他们的画风追求宁静、高远的意境。这种文人的意识和修养,对当时当地的园林家具直至民间家具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家具制造在选料、款式、功能、造型诸方面的改进,使这个时期的家具业有了质的飞跃,更臻完善,更加清雅、脱俗。

  二、明式家具的特点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一)明式家具的特点

  经过千锤百炼,明式家具逐步形成了“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工艺精良,漆泽光亮”的特点,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独树一帜。所谓结构严谨,是指家具的构成都是靠卯榫工艺,在充分考虑家具的外形美及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注重结构的整体性及力的平衡,从而达到耐用的牢度;所谓线条流畅,是指每一件家具外观上主要以线条为主,很少雕饰,匀称的比例,秀美的线条,更显家具设计制作的功力;所谓工艺精良,是指家具的制作从选料、配料、木工、打磨,漆工等每道工序均细致周到,无懈可击;漆泽光亮,是指家具上漆均采用生漆传统工艺,往往通过几十道工序的精工细作使家具外观尽善尽美,达到似漆非漆的效果。

明 黄花梨满雕云龙高束腰大画案

  (二)明式家具的历史文化价值

  明式家具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于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文明社会的发展,在人们日常使用的家具领域里达到了无与论比的高度,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其完美性、合理性、实用性、装饰性在我们后人看来均无法望其项背。在明式家具中,不论是椅子、茶几还是条桌、书架,其清秀的造型、匀称的比例、明晰的线条,充分表现了明式家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气质。而这种内涵和气质,乃是明式家具的精粹和灵魂;而其简洁的造型,不仅富有流畅、隽永的线条美,还给人以含蓄、高雅的享受;它以结构部件为装饰部件,不事雕琢,不加虚饰,充分反映了天然材质的自然特性;精炼、合度和科学的卯榫工艺,达到了尽善尽美,添一份嫌多,减一分嫌少的程度。因此,明式家具无愧为中国古典家具中的精华。它在中国古代家具史上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今天,我们在探讨明式家具形式的历史缘由时,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而发生的经济的、文化的、艺术的以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了解和研究。这就是明式家具历史文化价值之所在。

  三、明式家具的演变

  继明式家具之后,是在中国家具史上别开生面的清式家具。同样以硬木制作的清式家具以其绚丽、豪华、繁缛的富贵气派和造型厚重、体形庞大、色彩艳丽的艺术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清式家具是以宫廷家具为代表的,民间俗称为“京式”。由于清朝统治时间长达三百多年,其清式风格也影响了大江南北的家具。苏南地区家具在延续明式家具主要结构、造型的前提下,其款式面貌也讲究精细的雕刻及形体的气派大度,只是在家具上雕饰的纹样采用了比较清秀、简洁的图案,如灵芝、香草、回纹等,无不渗透着江南的气息。当然在用材上比起“京式”家具还是瘦身不少,仍体现着“明式家具”的韵味。现苏州园林内保存的清代家具大多如此。 清代以后,由于连年战乱,加上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民不聊生。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这个时期的红木家具中西合璧的有之、明清混合的有之。这一时期的家具业可以说是杂乱无章,一无建树。

明 黄花梨雕龙纹翘头案

  四、明式家具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散落在民间的以一家一户为主的红木家具制作从业人员集聚起来建立了合作社。由于资金及市场购买力等问题,开始时只是做些红木筷、图章盒、针线板之类的日用品,后来才逐步发展到制作红木小件乃至红木家具。因红木原材料均是从东南亚进口的,又因国内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当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除国内高档宾馆外,基本上依靠外贸出口,“以进养出”。当时都是来样生产,也就是说依据消费者的需求而设计家具款式,而国外购买红木家具的客户大多是华人、华侨,所以红木家具也凝聚了他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观,渗透了明、清以来优秀传统家具的烙印。红木家具出口开始大都在东南亚,逐步转口至美国、北美,以至欧洲。同时,国内家具设计也迎合了国外客户的需求,从造型上基本以明式家具为骨架,并吸收清式家具的雕饰;在家具的种类上增加了沙发椅、餐台椅等更适合现代人生活的款式。随着外贸出口的逐步扩大,国内红木家具的生产也不断扩大。由于六、七十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红木家具的制作仍以手工生产为主,城市企业为了扩充劳动力,纷纷将部分半成品外发至乡镇、农村。乡镇、农村的一些加工企业在加工技艺日渐成熟后也以此仿效,苏州地区尤其如此。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进出口权限的放宽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红木家具的使用也逐渐普及,苏州地区的生产厂家也由此发展至大小几百家,形成了规模空前的红木家具生产制作基地。 传统手工艺是一个民族物质文化的历史产物,历史上任何时代,手工艺的发展都离不开民族传统的土壤。一个地区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家具业的变化,离不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该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正是作为明式家具发源地的苏州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造就了今天蓬蓬勃勃的红木家具制造业。当然,明式家具的继承和发展也不应该永久停留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上,它需要与时代同步前进,需要不断地运用同时代的科学成果,改进和发展它的生产手段。新时代物质文化的高水平,使人们生活与消费出现了新的需求,在追崇明式家具审美情趣的同时更讲究家具的功能和人体的舒适度。在更丰富的文化层次上,在更广阔的市场需求中,目前形成的大、中、小各类传统红木家具厂商并存的格局更符合当今时代的实际。现在这些厂商生产的传统红木家具明式风格的有之、明清风格相结合的有之、以传统风格和欧式风格相融合的也有之,这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民间性、通俗性、高雅性的结合。或许,这就是以明式家具为代表的传统红木家具在当今延续发展的新趋势。 明式家具作为传统家具的典范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次飞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文化修养及审美趣味的提高,还会产生新的飞跃,但明式家具的“精、气、神”仍将在人们心目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