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与满清最后的决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明代兵力部署 大明王朝与满清最后的决战

大明王朝与满清最后的决战

2024-05-25 02: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松锦大战示意图

01

战前形势

关宁锦防线,由孙承宗、袁崇焕建立而成,袁崇焕在宁远之战,宁锦之战中先后挫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关宁锦防线其关键作用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并成为满清和明朝争夺的焦点。

关宁锦防线中,山海关是后防中坚,宁远居中,锦州在最前面,所以大战一般在锦州最先展开。明朝为了加强防御,在锦州和宁远之间又建有松山、杏山、塔山等小城,每20里就有一城,形成纵深防御体系。

清军七次入关抢掠,给明朝政府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国力为之衰减。但由于关宁锦防线依旧牢牢掌控在明军手中,清军每次入关都不得不绕道才能进入明朝腹地。同时,如果关宁锦防线不除掉,清军是无法占领关内城市的。己巳之变中,清军派兵占领了遵化、迁安等四城,但在清军主力回到关外之后,这四城很快被明军优势兵力所围攻,最终丢失。

对于这个问题,皇太极是这样说的:

大军屡入塞,不得明尺寸地,皆由山海关阻隔。而欲取关,非先取关外四城不可。

所以,关宁锦防线成为了清军的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

对于明朝来讲,关宁锦是保护北京的最后屏障,是万万不可丢失的。1639年,洪承畴在剿灭内地农民军取得大胜,农民军受挫转入低潮,崇祯皇帝就匆匆将洪承畴调往辽东,以加强关宁锦防线的防守力量。

那么,双方在关宁锦防线上的争夺愈演愈烈,一场大战一触即发。而居最前面的锦州,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02

大凌河之战

守卫锦州的是祖大寿,在袁崇焕死后,祖大寿实际上成为明军在辽东的中坚力量。

这里需要讲一下松锦之战之前发生的大凌河之战。

己巳之变后,孙承宗扫平了阿敏驻守的四城,并任辽东经略,再一次守辽。朝廷决定在锦州北面的大凌河修建城池,以抗满清。修建城池的任务落到了祖大寿的头上。

皇太极自然不能容忍明军在自己眼皮下筑城,不然明军的关宁锦防线又会多了一道防护。在此情况下,皇太极发动了对大凌河城的战争。此时,后金利用俘虏,已经制造出了红衣大炮,并且数量在40门之多。皇太极带着6万精兵和40门大炮朝着大凌河城而来。

祖大寿兵少,军民合计不过3万人,不敢与皇太极作战,只能选择固守待援。皇太极志在必得,把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并伺机打击明军的援军。

明朝果然派遣援军,数量也不少,在4万人左右。我们都不用讲战争经过,根据过往明清双方野战的经验,就可以预料战争的结果:明援军基本被全歼。明朝在援军上,每次都是给后金送大礼,就没有打过大的胜仗。

大凌河的祖大寿这个时候已经是插翅难飞,城内粮食吃光,人相食。祖大寿以诈降的方式取得皇太极的信任,并表示愿意为皇太极取锦州。皇太极信任了祖大寿,让祖大寿离开大凌河城,回到锦州。哪知道这个祖大寿到了锦州之后,就闭门不出。锦州城池坚固,粮草丰足,皇太极无奈,只得班师回朝。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