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微地理・温州永嘉――永嘉昆曲南戏文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昆曲是什么腔调的民歌 浙江日报:微地理・温州永嘉――永嘉昆曲南戏文脉

浙江日报:微地理・温州永嘉――永嘉昆曲南戏文脉

2024-07-13 03: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微地理·温州永嘉】

  青山枕抱着碧水,滩林掩映着古村,文人荟萃的悠久历史与流光溢彩的瓯越文化融为一体,与奇山秀水交映生辉,使“永嘉”这个名字久久缠绕于心底。

  “永嘉”为县名始自公元589年,“永嘉”取“水长而美”之意。永嘉不仅景致秀美、资源丰盛,亦是历史悠久、文化荟萃之地。戏曲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我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南戏【1】,亦源于此。永嘉昆剧,简称“永昆”,就是南戏衍生发展的产物。

  悠悠古韵扬

  舞台上,古朴明快的长笛声悠扬响起,北方昆曲剧院著名小生王振义与永嘉昆剧团演员由腾腾飘然登台,深情演绎昆剧《金印记》【2】。

  俊丽清秀的扮相,清脆圆润的嗓音,韵味醇厚的唱腔,以及柔美的身段、娴熟的武打动作,不时引来阵阵掌声。无论是犹如镂月裁云般的结构布局,或是仿佛行云流水似的戏剧节奏,或是宛若珠滚玉盘般的音乐调度,或是近似清水芙蓉般的表演风格,都散发出自然素朴的生活气息,淡雅空灵的诗剧意境,让人激荡起心底对“永昆”的那份深情与记忆。

  永嘉昆曲是我国古老剧种之一,是在南戏即永嘉杂剧的根底上汲取昆山腔长处,经长时间的艺术实践,水乳交融,发展求新而形成的。它是流传于浙南闽北一带的戏曲剧种,是昆曲的一个流派,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因流行在永嘉一带,简称“永昆”。

  永嘉昆曲与苏州昆曲基本相似,但曲调稍紧,节奏较快,其道白多用温州方言。伴奏以笛为主,其曲调古朴、轻柔、缠绵动人,其抑扬快慢,按固定曲牌演唱,规定十分严格。它的扮演质朴粗犷,行腔晦涩流利,生活气息浓烈,至今仍保存有南戏声腔的遗韵,是戏曲史上稀有的可贵遗产。

  作为一种平民艺术的永嘉昆曲形成后,长期生存在民间,与庙堂草台结缘,演出于乡村戏台。这样的生存环境,促成了它所形成的表演风格庄重与诙谐并存、粗放与婉约兼顾。表演艺术比较接近自然,演员的舞台动作都要从生活出发,表演的内容符合真实的生活逻辑。比如说演员表演上楼的时候,上楼的步数必须与下楼的步数一致;再例如,表演水上行舟的时候,船头与船尾要有“此起彼伏”的真实感……

  《琵琶记·吃糠》一折的表演中,赵五娘在饥荒年把仅剩的米给老弱的公婆食用,自己则以糠充饥。赵五娘端起碗,一口糠,一口水,吃到第三口,干涩的糠难以下咽,喉咙被糠堵住,咳个不停。“她就像这样,左手将碗扣在头顶,右手用筷子垂直在碗上连连下顿,五娘再伸直脖子不断吞咽,双眼泛泪,叫观众一看就知道这是噎住了,心也都跟着紧揪起来。因为这个动作老百姓很熟悉,是温州人当地的土办法,现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会这样做的。”永嘉昆剧团团长刘文华边模仿舞台动作边解释着。

  这样的表演完全是当地贫困人家生活的写照。几千年来温州地区生活贫瘠,穷人家吃糠本是常有,每当孩子被糠噎住时,大人就是把碗放在孩子头上,用筷子在碗中顿几下。他们相信这样可以使喉咙舒服点,当然也是安慰孩子的意思。把生活情境带入艺术演出,容易在观众中引起共鸣。

永昆学员在练功

  漫漫传承史

  这样一个保存着丰富传统,唱腔朴实、旋律明快、表演粗犷的永嘉昆曲,成为中国昆曲中独树一帜的流派,却经历了一段艰难的传承保护史,几度遭遇湮灭的厄运。

  永昆的历史,相传已有600多年。20世纪40年代末,永嘉昆剧逐渐凋零,仅存一两个班社在乡间流动。解放前,由于社会动荡,导致戏班难以生存,只好解体,艺人们改行谋生。解放后,流散艺人聚集成班,名为“巨轮昆剧团”,1957年划归永嘉县,改称“永嘉昆剧团”【3】。

  “那时候没人,就到平阳、瑞安各地去找艺人,最后召集了50个人,如果没有这50个人,永昆就断绝了。”永昆老艺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林天文先生心生感慨。

  “文革”开始不久,永嘉昆剧团被撤消。1970年,重新成立永嘉昆剧团。1984年,永嘉昆剧团又遭解体,永昆从此绝迹舞台。直至1999年,永嘉县委、县政府认识到永嘉昆剧的宝贵价值,决心抢救永昆,建立“永嘉昆曲传习所”。

  “永昆能数百年延续至今,全靠艺人们代代口传下来。永嘉昆剧团刚成立的时候,主要伴奏的笛师年近八十,又无传人,况永昆又无工尺谱流传,使伴奏带来极大困难。后来陈达辉、徐建明、叶志钦3位乐队老师,同演员合作,口授笔录,历经6年时间,共录了将近40余本的大戏及几十出折子戏,只有简谱而无唱词的伴奏用的曲谱,使永昆有史以来有了声腔的依据,为永昆声腔留于后世走出可贵的一步。”林天文回忆道,“可是‘文革’期间,我的所有资料,包括老师花了6年时间记录下来的曲谱不幸销毁。1989年要整理永昆音乐集成时,我没有第一手资料,老艺人又大都已故,所剩无几,下一代继承不多,眼看永昆就此灭种。后几经辗转找寻,有幸我的一位老师弟保存下来资料。根据这些资料整理了十几本大戏,基本上完成了永昆所拥有的律曲整理,现存于《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浙江卷》。”

  经过两次灭种之危,林天文心甚不安。对永昆的挚爱之情使他深深感到,仅仅记录下这些唱腔曲调,对保存永昆丰富的传统资料远远不够。永昆除了有特色的曲谱外,还有自己独特的剧本。因此,自2003年起,林天文就自行将永昆的几出大戏进行音乐与文本的合成整理(舞台演出本)工作。至2010年底,完成了对《琵琶记》、《荆钗记》、《绣襦记》、《钗钏记》、《八义记》、《连环记》、《永团圆》、《玉簪记》、《长生殿》、《张协状元》等戏的整理。

  面临“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艰难辛酸的抢救传承,人手短缺、场地不足的尴尬境地,永昆依然坚守着,这离不开老一辈艺人们对永昆执着深厚的热爱。

  来自梨园世家的永昆传人张玲弟老师入永嘉昆剧团40年来,一直身处“抢救永昆”的行列中。他身兼数职,既是台柱子,又是年轻团员的老师。“他其实身上病很多,但还是坚持工作。”刘文华团长眼眶有些湿润。

  “我们上一辈有好多艺人对永昆都有着深厚的感情。有一个叫周云沾的是我们师兄弟一辈,文化大革命后,为把在‘文革’中消失的昆剧团重新恢复起来,他把自己的房子卖掉,组织招收了50多个学生进行培养。可惜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这个班子最后未能坚持下来。”永昆老艺人、国家非遗传承人吕德明先生感慨道。

  上世纪末成立的永嘉昆曲传习所因人走戏缺,一度陷入无戏可传的尴尬境地。2003年,传习所选送了10名学员,到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分院昆剧表演班学习,他们学成后返回“永昆”,扎实的基本功在古老的“永昆”戏台上大放异彩。从此,永嘉昆剧有了新一代的传承人。

  

《琵琶记·吃饭、吃糠》

  昭昭前行路

  令人备受鼓舞的是,2001年,包括“永昆”在内的昆曲作为中国民族戏曲的“幽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并被列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给日趋消亡的昆曲带来了复苏的生机。

  作为全国昆曲保护的“六团一所”(一所即当时的昆曲传习所,现为永嘉昆剧团)之一,“永昆”承担起了每年救活4个传统优秀折子戏的任务,在国家专项资金扶持下,一些经典折子戏终于重新被搬上舞台。永嘉昆剧团的代表剧目有《张协状元》、《杀狗记》、《折桂记》等,具有鲜明的南戏传统。我们知道,昆曲本身就是南戏的一支,在南戏已经接近消亡的今天,永嘉昆剧团却独辟蹊径,整理发掘出南戏的珍品,这不能不说是永嘉昆曲的杰出贡献,也是永嘉昆曲的独特魅力。

  如今永嘉昆剧团跟其他六团一样,经常进大专院校进行昆曲普及性、公益性的演出。“我们团去过温州大学、温州艺术学院等高校演出,大学生对昆曲很感兴趣。”刘团长欣慰地说,永昆刚和温州大学建立了院团实践教学基地,准备在那里培养昆曲的研究人才。

  对促进与台湾、香港的交流,永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台湾昆剧团来过永嘉,香港也有很多昆曲爱好者,我们永嘉昆剧团也去过两次台湾,到香港城市大学也进行过两次演出,都非常受欢迎。”刘团长说。

  此外,永嘉昆剧团每年都要送戏下乡,到重点的企业和学校进行公益性、普及性的演出,包括春节的送戏下乡在内,大概每年的演出场次有一百多场,不断建立起永昆自己的观众群。

  永昆作为表演艺术,其传承很大程度上在于演员的作用。张玲弟说,如何衔接好这种演员链,做好薪火相传,成为一个重要话题,摆在我们面前。他说,在世的永昆老艺人已经屈指可数了,应再招一批“新生血液”补充到永昆剧团来,不然又会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他说,目前剧团打算,在本地小学毕业生中挑选一定数量的学生,与有关艺校合作办班,通过专业学习,达到中专水平,然后择优录取进入昆剧团,培养自己的人才。张玲弟表示,此次永昆献演的《金印记》,演员分别是老中青三个年龄层,这也代表了永昆传承在不断延续。

  气韵生动的永嘉昆曲继续在舞台上舒卷着岁月的光影,铺陈着历史的厚度。演员们举手投足之间彰显着故事的表现力,一词一句之中流露着厚实的功底,一腔一调之际演绎着款款深情,让人咀嚼回味。雨露阳光和风暖,姹紫嫣红满园春。永昆这朵空谷幽兰,一定会在中华民族的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姿的风采。

  【五年志】

  永嘉现有越剧、昆剧两个国有艺术表演团体,年均演出300多场,观众20多万人次,戏剧事业呈创作、演出两旺的局面。

  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也丰富多彩。5年来,永嘉县积极推进农村有线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工程建设,认真开展“彩虹行动”,共向农村低保户捐赠电视机4450台,送戏下乡1000多场次,送书下乡10万多册,“2131”工程公益电影放映2万多场次,大大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以国家和省、市、县文献资源为基础,创建了永嘉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上阅读平台,其创新经验已向全国推广。目前县图书馆藏书总量达21万册,每年接待读者26.5万多人次,每年新增借阅证2500多个。

  目前永嘉县已建成“浙江省东海明珠”工程4个,“温州市金海岸文化网”工程16个,省级文化示范村120户。全县20多个社区内都有阅览室、棋牌室、活动室和宣传栏,组建了30余支文艺演出队伍,形成了“处处有笑声,日日有活动”的社区文化氛围,尤其是县城文化广场成了群众欢乐的大舞台。

  【深一度】

  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早在宋宣和年间(即公元1119至1125)形成。《辞海》和《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云:“南戏,一般认为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它最初流行于浙东沿海一带,当时叫“永嘉杂剧”也叫“温州杂剧”(一地双名)、“温州戏文”。明祝允明《猥谈》说:“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予见旧牒,其时有赵闳夫榜禁,颇述名目,如《赵贞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徐渭《南词叙录》说:“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

  南戏接受了宋杂剧、金院本,也受了话本、唱赚和诸宫调的影响,再结合本地的民谣、小曲形成一种比较完整的戏剧形式,被称为中国的“百戏之祖”。戏曲史上所载的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是在明代南戏流传到各地之后形成的。诞生于宋代的南戏,使中国与古希腊、印度同享世界三大古代戏剧体系的历史地位。

  南戏《金印记》是我国古代戏曲史上流传广、影响大的剧目之一。《金印记》原为明代传奇,取材《战国策》和《史记》,讲述战国时期苏秦的故事。苏秦未仕时受家人轻视与讥笑,世人亦对之冷淡;待到腰悬金印、衣锦还乡,家人百般奉承,世人亦谄笑逢迎,充分暴露了世态炎凉。“悬梁刺股”“前倨后恭”两个著名的成语就源于该故事,广为中国民众熟知。评剧、川剧、京剧、闽剧、婺剧等戏种都保留着这一传统剧目。“永昆”《金印记》共分七场:勤读、庆寿、不第、投井、刺股、荣归、拜井。且该剧“生旦净末丑外贴”七个行当俱全,是典型的南戏样式。其中《投井》、《不第》这两场折子戏则是昆剧的精华折子戏。

  永嘉昆剧团建立于1951年,原称温州巨轮昆剧团,1957年划归永嘉县管辖,更名永嘉昆剧团。它曾拥有生角演员杨银友、旦角演员周云娟等一批卓越的表演艺术家而风靡一时。上世纪50年代赴上海演出《荆钗记》、《琵琶记》、《绣襦记》等,赢得广泛好评,俞振飞观后曾有“南昆北昆,不如永昆”之赞。1957年,温州戏曲学校训练班为永嘉昆剧团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现又有一批学员在上海培养,可谓历经风雪而无畏,依旧生机盎然,更以一剧《张协状元》名震昆坛,赢得行家一致赞誉。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