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为什么叫昆明?你知道来源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昆明犬学名叫什么 “昆明”为什么叫昆明?你知道来源吗?

“昆明”为什么叫昆明?你知道来源吗?

2024-05-09 13: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9年,刚好是“昆明”作为地名的1400周年。

最初,“昆明”是生活在今天滇西、川西南的一个古代民族的族称,而不是一个地名。

这个古代民族的名称古代文献中曾被记录为“昆”、“昆弥”或“昆淋”。

“昆明”作为地名出现是在公元619年,也就是唐朝武德二年,距离今年正好1400年,当年,唐朝设立昆明县。

当时的“昆明县”位于今天四川省盐源县境内,意即:该县是古代“昆明”民族繁衍生息之地,而不是今天之昆明所辖区域。

公元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设立云南行省,云南开始作为一个省份出现。元世祖将“昆明”这个地名赐予云南省,在今天昆明辖区设置“昆明县”,同时将云南行政中心从大理迁到昆明县,昆明成为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到今天。

今天昆明所辖区域建城始于765年,当年,南诏大理国开始建造拓东城——当时这个区域名字还不叫“昆明”。2019年是昆明建城1254年。

因此,“昆明”作为地名的历史和昆明的建城史不是同一个概念。

“昆明”作为地名出现,多亏了“亏名”盘龙五华八门花都城,正义路南口正南门的近日楼,日与比日月,昆明城,1928年定为昆明市,当时的拓东,金碧,昆明,最后确定昆明,昆明市第一任市长马珍,到马家大院值得考察,昆明市的来龙去脉。

梁思成先生一封信保住了日本的京都丶奈良古城,却保护不了自己国家的古城,悲哀啊。昆明城盘龙五华八门花都城,见不到询问一下,昆明的护国桥还得到楚图南关心。

要是一个不拆,想想北京那个气派,将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古城!其实仔细观察古人们建造北京城已经考虑过将来的交通住行的出行问题,也遗留将来地道的地方!避免建筑物被拆的思路!当时的打井技巧和盖挖逆作法施工技术已经成熟了,地道式通车道底下是排水管道都在考虑之中,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梁思成,吴晗都在过昆明西南联大,昆明城的新昆明盘龙五华八门花都城沙盘模型他们都参考过,回到北京“贵人多忘事”。 十分敬佩梁思成夫妇为保护老北京文物所做出的努力。许多文物没有得到有效保护让人遗憾。吴晗说那时交通堵塞,事故很多,有些言过其实。我小时候住在西直门内大街,记得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城内半天也见不到一辆汽车,公共汽车线路少,自行车也不多,就没见到过交通堵塞。现在保留的一些老纪录片对此也反映的很清楚。

我是倮倮,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生活中为了方便辨识和称呼,我们每个人会有自己的名字,其实地名或者事物也不例外,我们会对一些客观存在的物体进行实名绑定,也会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的名称这就是地名。

【此昆明非彼昆明】

【昆明】作为知名(ID)为大家熟悉的还是作为地名的春城昆明市,但是由于历史久远,昆明一词的出现众说纷纭。关于“昆明”一词的起源有多种说法。目前大多数主流学者都认为【昆明】最初指的是族名( 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古代民族的族称 )而不是现在的城市地名。【昆明】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写作【昆】、【昆弥】或【昆淋】。“昆明”一词的频繁出现,可追溯到汉武帝征讨西南的时期。

【昆明人和古滇人】

史料记载【 昆明人 /昆弥 】主要居住在滇西洱海流域(今大理地区),是“随畜迁徒”的游猎部族。而东部滇中滇池流域生活着【古滇人】,是个善于耕田,有固定群居的农耕文明部族(类似汉族),两族文化上的巨大反差导致两个部族经常发生激烈的战争。(目前出土的大量铜器中有极其残酷的战争场面和祭杀战俘场面)所以依据《史记·西南夷列传》的出的结论就是【 昆明(昆弥)】 最早记载是部落族名而非城市地名。

2000年前的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兵攻打西南夷,却因昆明人部落依仗昆明池( 洱海 )的水军优势受阻,因此也在帝都长安城外修造人工湖名为昆明池,【汉习楼船】的典故由此而来。

▲西南夷诸国

因此,【 昆明一词 】的由来是一个由族名向湖名再向地名转换的历史过程。

▲反映古代战争场面的古青铜器(网络图片)

【 历史混淆与误会 】

或许是历史的巧合,云南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昆明市】和【大理州】两座双子星城市都有一个相同的成长载体——【高原湖泊】而且都是湖泊文明,两个湖泊古代都曾被称为【昆明池】。所以历史的发展和混淆,最终造成滇池有一段时间被误称为昆明池/湖,由此也间接影响了周边城市的地名的变迁和互换,因此可以说,今天的大理洱海才是真正意义的【昆明池】, 而这也是历史给我们开的一个有趣的玩笑。

【 昆明市地名的由来 】

由于历史发展的混淆和误会,让【昆明】成为滇池流域壮丽大城最终的永久的地名。这是一个历史过程,历史脉络大致如下:云南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昆字】作为地名是在隋朝即昆州,第一次以“昆明”作为地名则始于元朝,即云南行省政治中心,中庆路(鸭池城)下辖的昆明千户所,到了明清时 ,昆明千户所改设昆明县归云南府管辖,为省(云南承宣布政使司)、府( 云南府 ),县( 昆明县 )三级政府治所。民国时,废府、厅、州,只保留县 ,因避讳与省名同名,将原云南府裁撤,以治所所在地,昆明县为名改为昆明市,这就是最早的昆明市的由来。

隋朝——唐初时期昆明地区称为益州郡【昆州城】

据《旧唐书》记载,隋文帝时期在昆池(滇池)流域设益州郡-昆州城,唐高祖即位后任命爨氏子孙爨弘达为昆州刺史(遗址据专家推测在近西山区碧鸡街道片区)。

▲云南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昆字】作为地名是在隋代

元朝时期的昆明地区称为【 中庆路 】其下辖的【昆明千户所】第一次作为地面正式登场

元朝统一云南初期(20年间),云南的行政中心仍设在大理,元朝统治者为了稳定局势,初期实行了军事管制,建立军政合一的万户府、千户所、百户所等地方政权。元朝还在昆明地区设置了鄯阐万户府和昆明千户所,【 “昆 明” 第一次作为正式地名出现在古代行政机构的名单中 】。

▲元朝时代的云南行省地图

明清时的昆明地区称为【云南府】其下辖的【昆明县】成为民国时期昆明市地名的由来

公元1381年(洪武十四年),明军消灭残元势力攻克云南后,改元朝行政单位行省(一级行政区划),改【路】为【府】,仿内地建制,设置云南承宣布政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到了明末清初,李定国等农民起义军、南明永历帝、吴三桂先后在昆明建立割据政权。清朝时延续明朝制度,昆明不仅是云南省会,还是云贵两省军政机关【云贵总督署】,遗址就在今昆明胜利堂。

▲明朝云南疆域略图

▲明朝云南府~府城-【龟城】(网络图片)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军入滇,改中庆路为云南府,领昆明县、富民县、宜良县、罗次县四县,嵩明州、晋宁州、安宁州、昆阳州四州及所辖五县,于次年在今昆明城区建筑砖城。明末永历时,曾改云南省为云兴省,云南府为昆明府,昆明县为昆海县。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讨平吴三桂后,仍袭明制,云南府领昆明县、富民县、安宁州、晋宁州、昆阳州、呈贡县、宜良县、嵩明州、罗次县、禄丰县、易门县七县四州。民国废云南府,保留昆明县。

注:昆明县为附郭县(省治、府治、县治3级驻地)四洲为散州

▲清朝云南疆域地图

▲清朝云南府~府城-【龟城】(网络图片)

▲晚清昆明城影像(网络图片)

近现代的昆明【 昆明市政府成立 】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满清建立中华民国后,1913年民国中央政府宣布“废府改县”原云南府改为昆明县。行政上仍有云南省政府直接管辖。1919年唐继尧主政云南时,设云南市政公所管理昆明县。1922年,昆明县改为昆明市,云南市政公所改名为昆明市政公所。1928年到了龙云主政云南时,将昆明市政公所改为昆明市政府,由马袗仁出任昆明市历史上第一任市长;

▲解放前的昆明老城

▲民国时期昆明城影像(网络图片)

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进入昆明,成立昆明军事管制委员会。同时成立昆明市人民政府。(截至2018年,昆明已建市96年)

▲50-60年代的昆明城(网络图片)

▲2017年的昆明城(网络图片)

梳理历史脉络(总概括)

昆明的由来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因此我们从历史脉络中抽丝剥茧整理如下:

【 昆明城市的演变过程 】

苴兰城( 战国 )——谷昌城( 两汉 )——昆州城( 隋、唐 )——拓东城( 南诏 )——鄯阐城( 南诏、大理 )——中庆路/鸭池 (元)——云南府(明、清)——昆明市;

【 昆明作为地名的过程大致为 】

部落族名(滇西昆明族/昆弥)——湖名(洱海(昆明池)=/混淆 ——昆池(滇池)——(昆州)——{演变为}—昆明池——地名(昆明千户所)——地名(昆明县)=地名(昆明市)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想要了解更为详细的信息,可以查看我的另外几篇回答。

本文结束,喜欢/想了解更多云南/昆明交通发展,历史文化地方志,可以查看我的相关回答,本文结束,谢谢观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