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机场发展现状、趋势及政策建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昆明机场动态 绿色机场发展现状、趋势及政策建议

绿色机场发展现状、趋势及政策建议

2023-10-30 00: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大力推进绿色机场建设是落实新时代民航强国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从理论研究、标准体系、建设与运行实践等方面对我国绿色机场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综述,对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简要剖析,同时在对绿色机场技术、管理等主要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更好的推进我国绿色机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形势与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民航业作为国家战略性先导性产业,率先垂范绿色发展,不仅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机场是民航运输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运行高效和人性化服务的绿色机场系统,实现人与人、人与环境更高程度的和谐,已成为全球机场发展的共识。去年9月召开的民航基础设施大会上,民航局冯正霖局长明确指出,要在推进“四个机场”建设上下功夫,其中很重要一个方面就是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引进绿色低碳理念,建设绿色机场。推进绿色机场建设已成为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战略部署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绿色机场发展现状

 

绿色机场的概念源于“绿色建筑”,在机场领域,又称为“生态机场”、“可持续发展机场”。2007年,民航局在《关于开展建设绿色昆明新机场研究工作的意见》(民航函﹝2007﹞909号)中,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绿色机场”的要求,随后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先后开展了大量的绿色机场理论研究,民航局也积极推动行业绿色建设标准的建立,同时,各地机场也纷纷开展了绿色机场的建设实践。

 

(一)理论研究现状

 

“绿色机场”是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国际上没有关于绿色机场的统一定义。为奠定我国绿色机场建设理论基础,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清华大学等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民航科技创新引导资金计划等多个绿色机场研究课题,对绿色机场的定义、内涵、理论基础、实施路线等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日前机场司组织课题组编制的《绿色机场规划导则》(AC-158-CA-2018-01)已正式印发,其中将绿色机场定义为:在全寿命期内,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运行高效、以人为本”,为公众提供健康、便捷、舒适的使用空间,为飞机提供安全、高效运行的环境,与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场。

 

北京新机场将绿色机场的核心内涵进一步细化为以下四个方面:

 

1、资源节约,包括节地、节能、节水和节材,主要通过减小资源需求、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先采用可再生资源三个途径实现。

 

2、环境友好,是指创造良好的室内外环境,减少机场排放、飞机噪声等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

 

3、运行高效,是指飞机、设施设备运行高效,减少飞机滑行、起飞的等待时间,提高设施设备的运行效率,建立便捷、快速、高效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等。

 

4、以人为本,表现为通过人文关怀,为旅客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和舒适的环境,提升机场服务满意度。

 

课题组还在机场司的支持下组织开展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机场能耗与绿色性能调研,对国内不同气候区的7个机场9座航站楼开展了长达2年多的绿色性能测试,积累了大量的基础资料。

 

(二)标准制定现状

 

近10年来,世界发达国家在绿色建筑领域相继推出了各自的绿色建筑设计与评价标准,如美国LEED、英国BREEAM和日本CASBEE等。在借鉴国外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的基础上,我国陆续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等标准规范,并制定了办公建筑、医院建筑、工业建筑、民用建筑等一系列绿色建筑标准。

 

机场占地面积大、功能分区多、系统复杂、专业性强,以航站楼为代表的机场建筑具有空间大、能耗大、安全性和舒适度要求高、客流集中且变化大的特点,从实践情况来看,现有的绿色建筑标准不完全适用于指导机场建设。为了规范和引导我国绿色机场建设,建立和完善民航行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机场司委托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等开展了《绿色机场标准框架体系》的研究工作,分阶段、深度、类别等三个维度建立了绿色机场标准框架体系(图1-1)。

 

图1-1 绿色机场标准体系建设三维度图

 

目前,机场司已组织课题组先后完成了《绿色航站楼标准》(MH/T 5033-2017)、《绿色机场规划导则》(AC-158-CA-2018-01)、《民用机场绿色施工指南》(AC-158-CA-2017-02)等1个标准、2个咨询通告的编制工作并已正式印发执行,填补了绿色建设标准相关空白,为我国机场更好的开展绿色建设提供指导。

 

(三)建设与运行实践

 

世界范围内各机场均在行动,绿色机场实践已成为提高机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韩国仁川机场被誉为21世纪绿色机场设计的开端,同时制定了“绿色管理、节约能源、能源自给、碳中和”的绿色发展战略,致力于率先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绿色机场;日本成田机场2005年制定了《生态机场总体规划》,提出了机场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规划和目标;美国洛杉矶机场提出建设全球最绿色机场的宏伟目标和实施计划;美国洛根机场航站楼在2005年获得了北美洲首个航站楼LEED认证;欧洲机场普通实施碳认证,并就噪声管理、清洁能源利用等方面开展了诸多实践。

 

国内方面,香港机场以绿色站坪、循环利用等打造绿色机场,首都机场通过开展碳认证、节能技术改造、可再生能源利用、引入合同能源管理等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上海机场从集约用地、生态引鸟、节能减排、能源创新等方面开展可持续发展探索;昆明长水机场是首个在建设期间即开展系统性绿色机场理念研究与贯彻落实的机场,其航站楼是国内首个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认证的航站楼,目前,正在启动绿色建筑三星级运行标识认证。北京新机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交通先行、民航率先突破”的标志性工程,将绿色建设作为“引领世界机场建设、打造全球空港”标杆的重要手段,是我国首个从选址阶段即全方位贯彻绿色理念的机场,北京新机场在对标国内外先进机场的基础上,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运行高效、人性化服务”等4个方面提出了共54项绿色建设指标,并与工程建设基本程序相融合,建立了一套指导-复核-优化-确认的绿色建设实施程序,确保绿色理念的全方面贯彻落实,目前北京新机场航站楼设计已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和节能建筑3A级双认证,其中节能建筑3A级是国内首个,树立了节能环保建筑新标杆。

 

总的来看,国内外机场均在纷纷开展绿色机场建设与运行的实践。

 

(四)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以上理论研究、标准建设以及绿色实践相关情况的简要综述,可以看出,我国绿色机场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特别是从民航局正式提出绿色机场建设要求以来,发展迅速,但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1. 理论体系、标准体系尚不完善。绿色机场的理论体系、标准体系尚处在起步阶段,如绿色机场、绿色航站楼及绿色飞行区的评价理论、方法及标准尚未建立,相较于其他行业(如医院建筑、工业建筑),以及离更好的指导绿色机场建设的需要相比,已落后较多,需加快推进。

 

2.基础数据较为缺乏。准确、充分的能耗、排放等数据计量,是实现机场自身可持续改进的基础,也是制定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的基础。在《绿色航站楼标准》编制组开展调研过程中,发现有75%的调研机场航站楼未安装用能分项计量系统,且能耗数据统计口径不一,收集的数据无法进行同口径比较,计量器具的配置和改造亟待改进,绿色发展基础数据严重缺失。

 

3.大量关键性问题尚待研究突破。目前,绿色机场相关的研究力量还较为薄弱,对于支撑绿色机场发展的一些具体技术问题,如:飞机尾气环境影响及减排技术、飞机噪声对于周边居民烦恼度的影响及减噪技术、特种车辆和设备的电动化、节能减排新技术研发等需要组织优势的科研力量进行联合攻关。

 

三、绿色机场发展趋势

 

初步梳理,绿色机场有以下几个主要发展趋势。

 

(一)更加注重全生命周期及系统化

 

从昆明长水机场、北京新机场、成都新机场、青岛新机场等近年来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大型机场来看,均从建设初期即委托开展了绿色机场主体研究,委托专业咨询提供专业化指导并制定量化指标,从实施效果来看,围绕工程建设基本程序从规划设计初期即开始实施全生命周期及系统化的绿色建设,可显著提升机场绿色建设水平,确保实现机场绿色建设目标和可持续发展。

 

(二)推广实施碳认证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于2009年在哥本哈根会议期间公布了航空业的环境目标,承诺到2050年行业碳排量将比2005年减少50%。航空公司、机场、空中航行服务供应商和制造商承诺:从2020年开始,稳定碳排放,实现碳中和。同年度,欧洲机场协会推出机场碳认证(Airport Carbon Accreditation),以评估机场对于管理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所付出的努力。该认证正在推广至全球范围,已成为衡量机场绿色发展水平并制约机场未来竞争力的关键性指标。

 

截止到2016年底,全球共有190家机场申请了机场碳认证,其中实现碳中和(四级、最高等级)的机场共计30家,如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英国曼切斯特机场等。亚洲的仁川机场提出在202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香港、澳门、台北机场等均获得认证。首都机场是内地首个获得碳排放认证的机场,现已获得二级认证。碳排放未来将是约束性发展指标,开展碳认证并在实现碳减排、碳中和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各机场应做好碳排放管理的相关准备,并启动碳认证。

 

(三)环境标准将更为严格,管理手段将更为信息化、智慧化

 

党的十九大已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方面之一,国家已先后出台土、水、气等污染防治十条,未来的环境治理要求和标准将更为严格,机场施工期间的扬尘、运营期间的噪声及飞机排放等均将成为环境管理的焦点。特别是噪声影响问题,我国31个省会城市,除拉萨机场外,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噪声问题,少数支线机场也存在噪声影响问题。为做好噪声的管理,《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4号)明确提出大型机场应建设噪声监测系统,目前首都机场已建成运营,上海机场、广州机场正在建设。从国外噪声监测系统建成对于协调机场与周边社区关系发挥的重要作用来看,未来噪声监测系统将会逐步普及。同时,各类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等信息化、智慧化技术将在各类环境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可再生能源利用利用将更为普及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力争达到15%。由于机场是各地的能耗大户,未来各地方政府会将该要求传导到机场,北京市即按照该标准要求北京新机场。但机场可采用的可再生资源种类有限,未来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浅层地源热泵将在机场的应用进一步普及。同时,结合未来电力体制改革,通过直接与风电厂、光伏发电厂签订供电协议,也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途径。

 

(五)各类新技术、新产品、新手段将不断涌现

 

可能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手段包括:

 

1.绿色新技术,包括航空器的运行节能减排技术,如采用连续进近飞行程序、单引擎滑行等;能源利用新技术,如辐射空调等;资源回用新技术,如除冰液处理与回用、固体垃圾资源化利用等;污染防治新技术,如扬尘抑制技术、空气净化技术等。

 

2.绿色新产品,包括更高效的设施设备、电动化的特种车辆和设施等。

 

3.绿色新手段,包括碳排放、噪声管理、环境管理的新手段等。

 

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手段的涌现将为机场绿色建设和运行带来更多机遇。

 

四、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为加快推进绿色机场建设,提升行业整体绿色发展水平,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1.建议对各机场能耗分项计量提出统一要求,规范各机场能耗数据统计,并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和信息定期上报制度,加快建成全国机场能耗排放基础数据库。

 

2.建议按照绿色机场标准框架体系,加快组织编制并出台绿色机场评价标准、飞行区绿色设计标准等,以引导绿色机场发展。同时,建议参照绿色建筑星级认证,建立绿色机场星级认证体系,并出台相应的奖励政策,提升各机场创建绿色机场的积极性。

 

3.建议对接欧洲机场协会推出机场碳认证,建立适合我国特点的碳认证体系,并加快启动我国的机场碳认证,以进一步促进节能减排。

 

4.建议从行业层面,对适宜机场绿色发展的新产品、新技术编制推荐性目录,或建立相关的信息交流平台。

 

5.建议集合整合行业优秀研究力量和团队,成立绿色机场重点实验室,建立绿色发展智库,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进行科技攻关,为绿色机场发展提出技术与政策支持。

 (易巍,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

【参考文献】

 

[1]冯正霖. 加快民航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民航强国发展战略[N]. 中国民航报,2017-9-8.

 

[2]李强等. 民用机场航站楼绿色性能调研测试报告

 

[3]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 北京新机场绿色建设纲要

 

[4]上海机场建设指挥部. 绿色机场:上海机场可持续发展探索[B]

 

[5]德意志集团. ACA认证的介绍.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