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今四大药王所掌医教谈医之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昆仑派昆仑法脉简介 从古今四大药王所掌医教谈医之责

从古今四大药王所掌医教谈医之责

2024-07-10 03: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作者简介:

沈谦益,民间中医昆仑派传人,又得到多位民间中医华佗派前辈的指点。 临床上以三元色脉统御识证、遣药、用针,灵活运用简易、变易、不易之古法,以精简的中医治疗方法从事临床多年。

医家推荐:

本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使用“教”这个名词的有三个——道教、儒教和医教。本文沈谦益先生点明“医教”的来源及其深刻内涵, 医教在古今四大药王掌下执圆用方而演成天、地、玄、黄四部之法, 囊括精、气、神、灵四分,同时更指出医生的责任是除病患、护健康、行教化,开人眼目、发人深省。

温馨提示:本文约1304字,阅读大概需5分钟。宜泡一壶清茶,慢品。

▽ 传讲拾录 ▽

医之责

医生做为一个职业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存在,但是对于医生这个职业还缺乏完整的定位。一般来说,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医生就是帮助人们解除病痛的职业。其实,如果我们静下来好好从纵向与横向完整的梳理一下,就会发现这个职业尚有更多的内涵。

医之古字有两种写法,“毉”,通天彻地,把握时空的至人为医。 “醫” ,运通阴阳,返死为生之能为医。 金元时期的刘河间说: “夫医教者,源自伏羲,流于神农,注于黄帝,行于万世,合于无穷,本乎大道,法乎自然之理。 ”从刘河间的这句话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名词,——“医教”。 如此,本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使用“教”这个名词的就有了三个,道教、儒教和医教! 从学术上说,也就有了道家、儒家和医家,三个不同的分类方法。

“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老氏以精大道,专为道教; 孔子以精常道,专为儒教。 ”无论是言大道本源的三坟,还是专明治世之常道之五典,相应于人身,都不外是性命之学。 故而,古今四大药王综合常道与非常道而执掌医教之传。 大道言性命合一之道,常道言尽性至命之学,而医教之天医与非常道之学相应,人医则与常道之学多相应,只是大多行安命而达性之途。

如此,三学鼎足而立于世间。

既然医学是学究人天的性命之学,医教在古今四大药王掌下执圆用方而演成天、地、玄、黄四部之法,囊括精、气、神、灵四分,以元真通达充溢于其间,行元真合、分混化之常道、非常道之法,祛病、卫生、护生、全生,终达性命合一之至境。 具体的操作层面也就有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首先,除病患。 为医之道必须能够最大程度的为患者解除病患,这是短期或者一段时间内要完成的。 这也是医者立足于世间最基本的技能。

其次,护健康。 医者则要守护身边一定的有缘人的身体健康。 这些往往是长时间范围才可以完成的。 当然对医者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不只是能够诊治已经有明显症状的疾病,还需要能够在病家没有明显症状、甚至完全没有症状的时候,就可以诊查出病家心身的相应偏颇问题,随即帮病家及时纠偏归正,以守护一方有缘人的身体健康。

再者,行教化。 要随境宣说生病之缘由,告知病家祛病之法。 离道则病,合道无病。 正如《内经》之言: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如此,默守生生之机,返死为生,以达性命和合,与道合真之长生久视之境。 有如刘止唐夫子即是融儒家十三经于医教,而教化一方。 如此,三坟、五典之精髓全部融于医教。 此古今四大药王所掌医教之教化之道也!

沈谦益

己亥春分于加西云城

声明:

· 本文摘自《沈谦益古中医传讲录——一位民间中医传承者的医道独白》,学苑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编辑/ 陈剑城。

· 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