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时代的日本人是怎么看时间的呢?会不会跟当时的中国一样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时辰是怎么算的 江户时代的日本人是怎么看时间的呢?会不会跟当时的中国一样呢?

江户时代的日本人是怎么看时间的呢?会不会跟当时的中国一样呢?

2024-06-30 13: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刻由初刻和正刻构成

区别昼夜的基准,一般都是以日出前的30分钟开始为昼,日落的30分钟后开始为夜。一刻大约有2小时,刚开始的时刻被称为「 初刻」,一刻的正中被称为「 正刻」(也就是初刻开始1小时左右)。

打个比方,一天的开始是在晚上0时,就在「 子刻」的区域中。也就是说,「子刻的初刻」为23时,「子刻的正刻」就是晚上0时(因此,也可以称作「 正子」)。

『幼童諸芸教草「膳」』 歌川国芳

太阳离我们最远的时候,也就是正午12时,是在「 午刻」的区域。「午」的初刻是11时,正刻是12时。因此,12时可以简称为……

没错,聪明的大家发现了,这就是「 正午」这个词的由来啊!此外,也是日语「午前」和「午後」的由来。

▲根据季节不同,一刻的长度也会不同

大川岸一之橋遠景 小林清親

日本所在的北半球,夏至的时候的白天(从日出到日落)是一年中最长的。在那之后,白天的时间开始渐渐变短,到了冬至,白天的时间会变得最短。

前文刚提到的江户时代所用的计时方法,是以「 日出和日落」为基准先划分昼夜,昼夜再各自划成6等分。因此, 随着季节的变化,一刻的长度也会变长或变短。

就拿卯刻来打比方,季节的不同太阳出来的时间也不同,有可能凌晨4点半就是卯刻了,也有可能清晨6点才能算卯刻。类似于这样的只能参照太阳来划分的,不是绝对性的计时方法,也难怪会被称为「 不定時法」。

但又想一想,不管是凌晨4点半还是清晨6点,江户时代的人们都会起床劳作,丝毫没有任何不适应的感觉。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可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吧。

▲从浮世绘来观察不同时刻的人们辰刻

今世斗計十二時「辰ノ刻」 五渡亭国貞(歌川国貞)

这张浮世绘的名字就叫「辰刻」,按照现在的时间换算的话也就是早上7点到9点的时候。

从画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女性从蚊帐里起来,慢悠悠地在吸着烟斗。右上角的格子里画得则是她的丈夫,正在急急忙忙地准备着早餐。这是因为江户时代,女性人口比男性人口要少得多,才能有如此「 妻管严」的现象,这在当今的日本可是非常少见的。

午刻

『青楼十二時 午の刻』 喜多川歌麿

这是由著名浮世绘画家 喜多川歌麿绘制的名叫「午刻」的画作。午刻换算成现在的时间,就是上午11时到下午1时的这一段时间。

右上角所写的『青楼十二时(续)』,其实是他绘制的一系列作品的名字,主要是描绘了花街柳巷的娼妓们一日的生活景象。

画中所画的,是在某一中午的时候,刚刚洗完澡准备梳妆打扮的娼妓,在看着自己的姐妹所递给她的一封信。可以说是生活气息满满。

未刻

今世斗計十二時「未ノ刻」 五渡亭国貞(歌川国貞)

这幅画的名字为「未刻」,换算成现代时间则是下午1点到3点的时候。

大家刚看到这幅作品,一定会被画上的女性少女拿着的缠满牵牛花的伞所吸引吧。其实这个是遮阳伞。除此之外,少女那挽起来的袖口也可以看出来画中的季节是炎炎夏季。我们还可以看到,她的背上背着三味线。也就是说,这幅画画的是她准备要去弹三味线或者是已经弹完的归家时候。从她的木屐的种类可以看出来,她应该是在玩乐场所工作的侍女或者是年纪稍小的少女。

让我们继续推测一下。右上角的格子里画了两个小孩子,他们拿着便当盒,背上也背着包袱。这不难可以推测出,应该是江户时代去私塾上课的孩子们的样子。那么这画上的少女,应该是这两位少年的朋友吧。

江户时代的孩子们,可以说是十分地勤奋好学。也正是因为如此,江户时代的 识字率在世界范围来说也是数一数二的。不得不说那个时候的小孩也是挺苦的呢。

酉刻

『青楼十二時 酉の刻』 喜多川歌麿

这副浮世绘的题目名为「酉刻」,换算为现在的时间为下午5点到7点的时候。在青楼里工作的娼妓发现天色渐渐暗下去了,便点着提灯想挂在店门口上。这个时候花魁也已梳妆打扮好,准备好了迎接客人的准备。

虽然我们只是看了一部分的作品,但我们已经能感受到了喜多川歌麿的那细致入微的观察。

丑刻

「丑の時参り」 鈴木春信

这幅作品名叫「丑时参拜」,丑时换算成现在的时间大概是在凌晨1点到3点的这段时间。画中的这位年轻女性,在深夜中嫉妒着他人的恋爱,便用钉子将小草人钉在树上,以表诅咒。

▲除了干支,时刻还有另外一种称呼

在江户创建了幕府政权的德川家康,将以前就很看重的奈良兴福寺的一位名叫莲宗的人招进了江户城。然后家康便问他,有没有想要做的事情。莲宗回答道:「 我想做报时的人。」

家康听到这个回答,便立马给莲宗安排了这份工作。每一天只要到了卯刻以及酉刻,莲宗都要击打太鼓给大家报时。

在莲宗的子孙之中,有个名叫辻源七的人,在宽永3年(1626年)的时候被赏赐了一片位于日本桥石町三丁目的约200坪的土地。辻源七在那里建了一座建筑,以后都在这个建筑里敲钟报时。这也是在 江户第一次出现用以报时的撞钟。

東都名所 日本橋真景并ニ魚市全図

在这撞钟还没出来之前,大家都是过着太阳升起之时起床工作,日落之时回家休息的简单生活。撞钟出现之后,大家开始有了 时间观念。

在这之后,在江户这片地中竟然有9所寺庙都开始进行撞钟报时。然后,在听得见撞钟声音的范围的住民们都要缴纳一种名叫「 鐘役銭」的费用,用来维持撞钟。既然大家都愿意付钱,说明撞钟报时已经进入了人们的心中了。

忠臣蔵八景 二だん目の晩鐘 歌川豊国

武士阶层一般都是用干支来计时,像是「时钟」这种奢侈品只有像是大名或者是有钱的商人才会有的物品。因此,普通的民众对于时间的概念,则是「 根据撞钟的次数来判断时刻」。

▲根据次数判断时刻的方法

撞钟报时的时候,会在每个时辰的正刻进行报时,每个时刻的撞钟的次数都会不同。

江户时代的时间划分图

象征着一天的开始的凌晨0时,也就是子刻,被称为「 真夜九つ」。

为什么会把最初的时刻从「九」开始算起,是因为受到了中国的 阴阳理论的影响。中国人会将奇数看作「阳数」,在奇数当中最大的「九」则是最吉利的数字。所以,最初的时刻便从「九」开始算起。然后从九开始,从八、七、六、五、四开始倒着排列。

那么为什么不是从九往后数呢?我们想想,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会出现要敲18下的时刻。敲18下,对于报时来说实在是没有必要。于是乎,就变成了从九往前数,来进行敲钟。从子刻的「真夜九つ」开始,接下来就是「夜八つ」「暁七つ」「明け六つ」「朝五つ」「昼四つ」,然后又回到了「真昼九つ」,这是为什么呢?

现在最有说服力的说法是,因为正午是另一半时间的开始,所以要重头开始算。

现代与江户时代的时间对照表

这就是江户时代的计时方法,大家觉得怎么样呢?不得不说现在的绝对计时法真的是给我们的生活带了很大的便利,我也同时感叹着以前的古人真的伟大,对于时间一点也不敏感,天亮就起床打工。

要是我的话,可能太阳晒屁股了都不会起来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