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 · 论道|朱旭东教授主讲敦学讲坛第十二讲:怎么解读二十大报告“发展素质教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早教的五大领域是什么 研 · 论道|朱旭东教授主讲敦学讲坛第十二讲:怎么解读二十大报告“发展素质教育”?

研 · 论道|朱旭东教授主讲敦学讲坛第十二讲:怎么解读二十大报告“发展素质教育”?

2023-06-01 09: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5月23日,教育学院敦学讲坛第十二讲邀请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教授,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怎么解读二十大报告‘发展素质教育’?”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由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黄晓教授主持,150余名师生参加了讲座。

讲座伊始,朱旭东提出两个问题引发听众思考:为什么在二十大报告中不讲“核心素养”而提“素质教育”?今天再理解“素质教育”时,会有怎样新的诠释?听众们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随后朱旭东据此引出本次讲座分享的重点——新时代的“素质教育”。

朱旭东主张新时代“素质教育”应当涵盖思政素养、创新能力、全球公民素养和全球领导力素养、健康素养以及数字素养等。他认为,从我国的发展角度来讲,“素质教育”中排在首位的是思政素养,思政素养主要指的是要有政治意识、政治敏感度和政治敏锐性。第二即创新意识或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每个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品质,做学术研究需要不断超越已有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需要有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新概念的提出。具体到课堂教学,发展素质素养需要跨领域、跨组织、跨部门、跨学科的实践能力,即跨学科素养。朱旭东指出,具备跨学科素养是为解决问题,即problem solving;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第三是全球公民素养和全球领导力素养,即人文素养,就是“自我”,自主地选择自己的发展路径。而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对应到素质的角度来讲即需要具备科技素质;而在发展科技教育中包含两个最重要的思维,即计算思维和工程思维。第四是健康素养或健康素质,倡导构建健康教育体系,其中包括生理卫生科学教育、营养科学教育、运动科学教育、积极心理素养和常见疾病预防科学教育五方面内容。第五是数字素养,他将数字素养视作数字时代的生存技能,是关乎全民基本生活能力、具有整合性以及跨学科特点的重要技能。

只有理解了新时代素质包含的内容,再去看发展“素质教育”才会具有方向性。那我们应当如何发展素质教育呢?朱旭东提出了相应建议:首先,必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次,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最后,要将教育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朱旭东以幽默风趣的讲解风格,分享自己对于“发展素质教育”方面的主张及观点。报告站位高远、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加深了大家对于新时代“素质教育”的理解,使大家受益匪浅。

专家介绍

      朱旭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国家教师教育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和秘书长、民进中央特邀研究员。

长期从事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制度政策以及比较教育和外国教育史等领域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著、编、译等著作27部,主编丛书2套47本,编译丛书2套13本。北京市新世纪社会科学百人工程人选。首批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批”人才。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10年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2010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专家,2011年全国百篇博士论文提名奖指导教师,富布莱特项目(Fulbright Program)基金美国马里兰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