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解说词文本22 第二季第十集  革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旧纪录片说水蛭的 纪录片《中国》解说词文本22 第二季第十集  革命

纪录片《中国》解说词文本22 第二季第十集  革命

2024-07-13 16: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再现华夏历史切面,挖掘古代中华文明中对今日中国社会最具深远影响的人与故事,回溯中华文化渊源,呈现悠悠千年古国的精神图腾。"

  

  纪录片《中国》全两季共二十二集,解说词文本整理完毕~

===

在大多数人还抱有改良救国的幻想时,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并终生致力于打破旧世界。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帝制,但未能真正解决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道路问题。而这个使命,将历史性地落在后来者的肩上。

 

第二季第十集  革命——致力于打破一个“旧世界”的孙中山  

 

公元1924年冬,58岁的孙中山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路途。孙中山是广东人,这是他人生当中第三次北上。

 

过去30年里,大部分时间他都是被通缉的要犯。这一次不同,一个多月前,直系军阀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软禁了贿选总统曹锟,之后致电孙中山,请他北上共商国是。

 

这对正在组织新一轮北伐的孙中山来说,无疑是意外之喜。他似乎感到一束久违的光亮,像是晨曦,又像是夕照。血犹热,豪情犹在,但志士已经老了。

 

一路辗转至天津时,他的旧疾突然严重起来,而北京的局势又一次发生变化。没等孙中山抵达,北方几大军阀就达成新的协议,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成了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

 

这一切都那么熟悉,不过依旧是这十几年来军阀政治的又一次翻版。

 

美好愿景不复存在,但孙中山没有改变行程。他觉得,至少可以趁此机会,把自己的理想和主张播撒到此前很少涉足的北方大地上。

 

为中国革命,他已经苦苦奋斗了30年。他从来不害怕失败,只是这山河大地,何时才能迎来真正的曙光?

 

拾 革命

 

公元1895年10月26日,广州。29岁的孙中山决定,在这一天发动起义,占领广东省城,并以此为起点,推翻满清王朝。

 

距离行动的时间越来越近了。这一年,清帝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惨败,被迫与日本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举国上下,无不痛心疾首。

 

半个世纪以来,孱弱的大清朝接连不断遭遇外侮。朝廷自救的洋务运动,随着甲午一战,宣告了实际的失败。各个阶层都提出了不同的救国主张,办实业、办教育、进行政治改革。

 

在大多数人还抱有改良救国的幻想时,孙中山选择了革命。一年前,他在海外成立兴中会,以振兴中华为理想,与年轻的战友们一起,秘密筹划了这次广州起义。

 

这一天,按照部署,香港义士将于凌晨6点抵达广州。然而,孙中山并没有等到他们。直到8点,他才接到香港发来的电报,上面写着“货不能来,须延期两日”。

 

毫无准备的变故,让孙中山感到惊愕,却又不得不接受现实。出现这个结果,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

 

决定起义前,大家满怀信心,甚至提前选出孙中山为未来的总统。但为了凝聚更多力量,他把这个头衔让给了兴中会香港负责人。

 

之后,对方却突然告知,承担突击重任的队伍和部分枪支弹药不能按期到达,以致耽误了起义时间。

 

作为总指挥,孙中山不得不决定,立即终止起义。行动尚未开始,就已宣告结束。孙中山怀着强烈的不甘,踏上了逃亡之路。

 

在这次功败垂成的起义中,他还失去了情同手足的朋友。这是他们英勇无畏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孙中山第一次体味革命的代价。

 

在当时的中国,选择革命道路的人极少,更没有人知道,究竟该如何革命。

 

在清朝政府以重金悬赏的要犯名单里,孙中山名列头号。国内无法容身,他选择了藏身海外,继续组织革命。他剪掉辫子,穿上西装,留起了胡须。

 

1896年10月,在伦敦避难的孙中山前往老师家拜访。途中,被窥伺已久的清朝驻英使馆工作人员认出,不幸身陷囹圄。这是孙中山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俘。

 

孤身流落海外,胸中大业才刚刚展开,却遭遇到绝望的时刻,命悬一线。但他坚信自己选择的,是一条会带来光明的路。为此,他愿意披肝沥胆,涉险前行。

 

回忆这段黑暗的经历时,孙中山说:“人当陷入深渊之时,苟有毫发可以凭借者,即不借攀援以登。”他比谁都渴望自己的祖国能变得更好。

 

他要救的是中国,而不是一个王朝。唯有打破这个旧世界,才能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是,作为革命之路上的先驱者,他注定将遭遇这条路上的所有荆棘。

 

危难之时,多亏了孙中山的英国老师全力营救,他才得以脱离险境。也因为西方媒体对此事件的关注,孙中山开始在全世界声名鹊起。

 

重获自由后,孙中山一边实地考察西方的社会制度,一边继续为革命奔走。自少年时起,他就在海外留学,之后成为一名西医。

 

但他很早就意识到,这个时代,“医国”比“医人”更重要。要医国,思想与行动同样重要。

 

在海外,他接触到洛克的“天赋人权”说,伏尔泰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还有林肯的“民治、民享、民有”等政治思想。

 

渐渐地,一个被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的民主革命理想,开始在孙中山脑海里酝酿,这便是“三民主义”。

 

1905年,他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以同盟会为核心,孙中山领导了8次武装起义。

 

与此同时,在中国国内,越来越多的人看清潮流大势,投身到了推翻清王朝的斗争中。

 

1911年10月,报纸上的一则新闻把在外流亡了16年的孙中山召上了回国的旅程。他很久没有这样振奋过了,身体似乎有一股热血在奔涌。

 

报纸上刊登的是武昌起义成功的消息,这给了日薄西山的清王朝沉重一击,南方各省已纷纷宣布独立。

 

在配合革命形势做完一轮外交宣传后,孙中山决定响应国内的呼声,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他无法不为之激动。

 

流亡,对一个有才智的人来说,是聚集内心力量的一种鞭策。过去十几年里,他屡战屡败,却始终“一往无前,愈挫越奋,再接再厉”。

 

就在半年前,他组织了又一次广州起义,那一仗打得无比激烈。“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起义再次失败,但黄花岗七十二志士的勇敢英烈,极大地激励了全国的革命者。半年后,他等来了期待已久的胜利。

 

这是孙中山被清政府列为通缉要犯后,第一次公开回到国内。有记者问他,此次回国给中国革命带了多少钱,多少物资?他回答说:“予不名一文也,所带者,革命之精神耳。”

 

众望所归,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是他在创建同盟会时期就提出的国号。即将上任的孙中山感慨、兴奋,也忐忑不安。

 

他把一切都献给了革命,妻儿一直跟着他逃亡,长期不遗余力支持他的兄长破产了,母亲也在一年前去世,靠当地华侨资助才勉强办理完丧事。

 

现在,革命终于成功了。旧世界正在急速坍塌,他要在废墟之上建设一个新国家,而这个新国家已经破晓了。这一年是辛亥年,孙中山45岁,正当盛年。

 

1912年1月1日晚8时左右,一场简单的总统就职典礼在南京举行。

 

由于当时的摄影记者没有镁光设备,无法在夜间拍摄,以至于未能留下典礼的影像,但并不影响这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时刻之一。

 

新政府采用民主共和制,取代了中国历史上延续两千多年的帝制。

 

这是当天上午孙中山从上海乘坐火车前往南京时拍的一张合影,也是他当天留下的唯一图像。

 

新生的中华民国政局变幻莫测,孙中山在总统的位置上仅仅待了45天,便让给了袁世凯。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同一天,身在南京的孙中山带着儿子孙科等人,前往紫金山狩猎。

 

让出总统职位,出于诸多考虑。辛亥革命后,国内形势错综复杂,革命民主派的力量仍处于弱势,临时政府面临财政危机,军费严重不足,各派势力之间的较量推动着情势的不断转变。

 

中华民国于南京成立后,南方看似统一在中华民国旗帜下,但各省军政府实际依然相对独立。北方,清朝政权尚在,掌管军政大权的袁世凯,利用他训练的新军,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为了寻求全国统一,南京政府与袁世凯协商,只要他推翻清王朝,就推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发布诏书,宣布退位。一天后,孙中山就提交了辞呈。

 

为确保国家能够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运行,他在离任前推出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设立内阁总理,以限制总统的权力。

 

卸任后的孙中山感到了些许轻松,革命看起来胜利在望,他可以放心歇一歇了。看着紫金山上苍茫的劲松翠柏,他不禁想到了自己的身后事。

 

“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

 

然而,一场震惊全国的暗杀事件,打破了孙中山的美好设想。

 

1913年3月20日晚,上海北站。中华民国下一任内阁总理候选人宋教仁,奉袁世凯电召北上,走到检票口时,突然遭遇枪击,两天后不治身亡。

 

就在几个月前,孙中山以同盟会联合多个党派,统一改组为国民党,宋教仁任理事长。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成为内阁总理的第一人选。

 

这样的关键节点上,他的遇刺让人浮想联翩,国内舆论以及一些线索都把幕后主使指向了试图独裁的总统袁世凯。

 

似曾相识的一幕又上演了,极度悲愤的孙中山起兵讨袁,却不敌强大的北洋军。落败后,他再次流亡日本。

 

这个时候,革命者们恍然醒悟,革命只完成了一半。推翻了旧制度,但新制度并不会因为旧制度被推翻而自然建立。

 

在历史传统无比深厚的中国,建立起全新的共和制度,是一个无比艰巨的任务。

 

近代以来,邻国日本的发展如同参照般带给中国人不同维度的思考。同样被西方舰船强行打开国门,并遭遇了工业化国家的全面倾轧。

 

日本以欧美为师,自上而下,启动了对制度和文化的全面变革。几乎与中国洋务运动同期进行的“明治维新”,迅速把日本带进了近现代强国之列。

 

为此,在甲午战争败给日本后,许多中国留学生把日本作为学习之地。孙中山此前,正是在日本成立了同盟会。这一次,他组建了一个新的团体——中华革命党,他要继续革命。

 

在孙中山蛰伏日本期间,独揽大权的袁世凯谋划了一出复辟帝制的闹剧,并最终引发了声势浩大的护国运动。

 

1916年4月,孙中山启程返回国内。两个月后,做了83天皇帝梦的袁世凯,在举国上下的一片讨伐声中,黯然离世。

 

历史潮流浩浩汤汤,不可逆转,但前行之路漫漫,又该怎么走呢?

 

袁世凯死后,中华民国连表面统一都难以维系,一时军阀林立,各自为政。

 

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以“共和”之名重组内阁,在袁世凯之后,再次废弃了孙中山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此种情况下,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当选为大元帅,发起“护法”战争。

 

然而,由于没有自己的军队,孙中山处处被动。西南军阀也只是表面拥护,实际上并不完全听他调度。

 

不久,西南军阀又联合起来,把军政府大元帅一长制改为总裁合议制,选举出了七位总裁,孙中山只是其中之一。

 

深感无力的孙中山愤然辞去大元帅一职。离别电文里,他痛斥南北军阀“如一丘之貉”,并指出“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

 

革命的成果成了军阀们争夺的权力,一切都没有变得更好。

 

孙中山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厌倦感和孤独感,他不想在这种无谓的权力争斗中消耗自己的热情了。他决定换一个环境,换一个方式,来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

 

这是位于上海法租界内的一幢欧式建筑。1918年夏,孙中山携妻子宋庆龄住进了这里。

 

一年多以前,几位华侨共同出资,为他购置了这所房产。他们说,哪里有做了惊天动地大事业的人,连住的房子也没有呢?

 

这也是孙中山和宋庆龄一生中唯一的一处私宅,他们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在这个家里,孙中山度过了一生中最为宁静的一段时光。

 

长期的征战与颠簸,以及错杂难控的时局,让孙中山深感疲惫。

 

辛亥革命成功后,这个国家并没有焕然一新,反而陷入了长时间的混乱,给民众带来了无止境的痛苦,这绝不是他和战友们不惜付出生命想要创建的新国家。

 

此后的两年半时间里,孙中山从一个热血沸腾的革命者变成了一个冷静的写作者。

 

他把自己多年的思考与实践付诸笔端,完成了由《孙文学说》《实业计划》和《民权初步》三部分构成的巨著《建国方略》。

 

这是孙中山构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蓝图,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目标。从心理建设,到物质建设,到社会建设,孙中山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进行了系统化的、具体而微的设计。

 

为了凝聚人心,鼓舞处于低潮中的革命同仁,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写道:“夫革命事业,莫难于破坏,而莫易于建设。”

 

他说,最难的事我们已经做完了,还怕什么呢?但或许,他远远低估了建设的难度。

 

孙中山把辛亥革命以来“信仰不笃”“奉行不力”的根源,归结为中国人自古以来形成的“知易行难”的观念。

 

他想告诉人们,不是这样的,“行”很容易,难的是“知”。而现在,“知”已经有了,那就是“三民主义”。接下来,大家只管勇敢地去践行就可以。

 

他不只从观念上呼吁大家积极行动起来,还为国家发展做出了细致的规划。

 

受西方工业革命后发达的铁路系统启示,孙中山提出了在中国修筑16万公里铁路的构想,以把沿海内地和边疆都连接起来,这是他1912年卸任临时大总统后就准备做的事情。

 

此外,他还计划修建遍布全国的公路网,开凿、整修全国的水道和运河,修建三峡大坝,并在中国北部、中部以及南部沿海,各修建一个“如纽约港”那样的世界级海港。

 

孙中山要让这个国家彻底地流动起来,从思维到商品。他信心十足,认为在十年内就可以完成这一切。但也因为这一点,方案在提出之初就备受争议,甚至有人视其为“空想”。

 

知与行都不易,因为知行本就是一回事。孙中山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乐观的想象,但这些就像他一直未能完成的革命一样,成了他未能实现的梦。

 

大时代的风云瞬息万变,求索的路总是被意外一再打断。1922年夏天,孙中山遭受了人生中最惨痛的一次打击。

 

完成著述任务后,他仿南京政府办法,在广州组建正式政府,并当选为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他试图再次北伐,改变割据与混战的局面。

 

6月16日凌晨,他和妻子宋庆龄在熟睡中被炮火惊醒。

 

危急关头,宋庆龄让孙中山先行离开,自己在密集的枪声中一直躲到下午,最危险时靠藏身尸堆才躲过一劫。孙中山留下的50名卫兵全部战死。

 

让孙中山没有想到的是,发动袭击的人是他曾经最信任的人之一,相从十余年的部属,粤系军事将领陈炯明。

 

孙中山下达北伐命令之后,陈炯明迟迟不肯响应。他认为,既然南北政府都无力统一全国,不如实行联省自治,结果被一次性免掉了三个职务。

 

对此,陈炯明选择了公然背叛,直接炮轰孙中山的住所。

 

侥幸脱身的孙中山,转移到了停泊于珠江水面的永丰舰上。之后的55天,惊心动魄。

 

孙中山以永丰舰为依托,指挥着数量不多的效忠于自己的海军,与叛军对峙激战,仗打得极度艰难。

 

前方刚刚出发的北伐军消息不明,后方却被自己人炮火紧逼。妻子在混战中几乎丧生,最终,失去了刚在孕育中的胎儿。这让孙中山的心情黯淡到了极点。

 

永丰舰上55天的硝烟战火,也一直被孙中山铭刻在心,这是他一生中最痛彻心扉的失败。

 

后来他回忆说:“文率同志为民国而奋斗,垂三十年,中间出生入死,失败之数不可屡指。顾失败之惨酷,未有甚于此役者。”

 

陈炯鸣的背叛让孙中山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南方新旧军阀的关系,但这并没有摧毁他“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意志,他是一个彻底的、纯粹的、不曾有过丝毫动摇的革命者。

 

已经快三十年了,尽管很少亲历战场,但在精神上,他始终处于血与火的中心。他的思想、他的信念、他的无畏,没有缺席过每一场战斗。

 

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那么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所期盼的胜利依旧没有到来?

 

他对中国社会的认知究竟是不是准确的?他对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究竟是不是正确的?孙中山不得不一次次向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

 

他始终是热烈的、昂扬的,但他也是孤独的、困惑的,他似乎总在失败。

 

他用数十年的流亡开创了一种新的革命方式,但由他发动的起义,却“失败次数甚多”,他失去了一个又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

 

为了革命,他为自己取过十多个化名:中山樵、高野长雄、陈文、陈载之、中山二郎、吴仲、高达生、杜嘉诺、阿罗哈,这让他看起来就像是一支战队。但走近了看,会发现这支战队其实只有他一个人。

 

这就像是孙中山半生奋斗的一个隐喻。他孤军奋战已经太久了,他需要真正的朋友,需要新的力量。

 

1922年8月,脱离险境后的孙中山回到上海。他仿佛突然间苍老了很多,也不得不重新思考革命的出路。

 

身边人的背离,调度军队时的力不从心,让他意识到,必须寻找值得托付的盟友。这个夏天,孙中山与两支力量迎面相逢。

 

一个是苏维埃俄国。在此之前,孙中山就与苏俄代表有过接触,但国民党内部大都亲英美,这让他一时难以抉择。

 

半年前,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会面,让孙中山决定舍弃“只顾着嘲笑的”英美。现在,他有了决定,他对马林说:“我现在感到,与苏俄建立一个更紧密的联系是绝对必要的。”

 

另一支力量是新生的中国共产党。8月下旬的一天,孙中山第一次见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在孙中山的书房里,两人就如何振兴中国等问题,多次畅谈不倦,几乎忘食。

 

宋庆龄后来回忆,“当时孙中山已经认识到,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要想救活它,必须新的血液。”

 

而正在蓬勃成长的中国共产党,让孙中山看到了“真正的革命同志”。“他知道,在斗争中,他能依靠他们的明确的思想和无畏的勇气。”

 

当时,北方军阀以及西南各省的联省自治派,都或明或暗地站在了陈炯明一边。国民党内部也分化严重,甚至有人联名要求孙中山下野。

 

当此之际,中国共产党公开发表宣言,要和孙中山合作,这让他尤为感动。

 

获得苏俄和中国共产党支持的孙中山,于第二年1月开始讨伐陈炯明,最终将其赶出了广州。

 

孙中山决定,不再复任总统,而是以“大元帅”之名,继续推动中国革命。他的目标已不再只是北方军阀,而是南北一切军阀。

 

这是孙中山革命生涯里一个新的里程碑。他有了新的盟友,也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他的斗志又一次高涨起来。

 

1924年5月,在广州白云山养病的孙中山接受《中国晚报》邀请,把自己的救国方针和主张灌进了留声机。

 

“我们知道中国几千年来是世界上头一等的强国,我们的文明进步比各国都是领先的。当这个中国顶强盛的时代,正所谓千邦进贡,万国来朝。那个时候,中国的文明在这个世界上是第一的,中国是世界上头等强国。到了现在怎么样呢?现在的时代,我们中国是世界上顶弱顶贫之国家。现在世界上没有一个能看得起中国人的。所以现在世界的列强,对于中国都已经有瓜分中国的念头,也即由来各国有共管中国的意思。那么为什么我们从前是顶强一个国家,现在变成这个地步呢?这就是中国,我们近来几百年,我们国民睡着了。”

 

这是孙中山生前唯一的一次录音,也是他利用近代科学技术来宣传革命、唤醒民众的一次尝试。

 

为便于传播,他录制了北方话和粤语两个版本,以《勉励国民》和《告诫同志》为题,向海内外发行。

 

他想让自己的声音传播得更远一些,让中国的革命变得更有效率一些。

 

也是在这一年,孙中山踏上了第三次前往北京的旅程。对孙中山来说,1924年是有着极为重要意义的一年。

 

1月,以改组为中心内容的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6月,黄埔军校成立,他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军队。曾与孙中山共患难的蒋介石出任校长,留法归来的周恩来任政治部副主任。

 

9月,孙中山发表《北伐宣言》,表示“此战之目的,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其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10月,被孙中山的精神所鼓舞,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之后邀请孙中山北上,共谋大业。然而,就在赴京途中,他再次病倒了。

 

抵达北京后的孙中山再也没有离开。他忍着病痛,在演讲中告诉北方民众:“此来不是为争地位,不是为争权力,是特来与诸君救国的。”

 

他并没有等到“救国”的那一刻,他探索的新路才开了头,但历史没有留给他走下去的时间。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于北京病逝,享年59岁。

 

弥留之际,他还在用断断续续的语言,不停念着和平、奋斗、救中国。

 

他留下了一份家事遗嘱、一份国事遗嘱和一封《致苏联遗书》。《致苏联遗书》由孙中山用英语口授而成,表达了与苏联继续合作的愿望。

 

《国事遗嘱》提到了他一生至为看重的《三民主义》和《建国方略》,相关内容后来被精炼成了一句传播很广的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去世后,中国共产党在《告中国民众书》中写道:“为中国民族自由而战的孙中山先生死了,自然是中国民族自由运动一大损失。然而这个运动,是绝不会随中山先生之死而停止的。”

 

在为中国革命东奔西走的年月里,孙中山很少再回到家乡——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很少有人知道,他人生的第一次“革命”是在村里的一座庙宇中完成的。

 

那一年,他17岁,是一个在夏威夷檀香山接受了5年西式教育的年轻人。因为反对乡民浓厚的迷信思想,他和好友毁坏了北帝殿正在修缮的神像,结果引起轩然大波。

 

这仿佛是孙中山革命生涯的一个预演。他的一生都在不停地打破,打破中国历史上存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打破一个旧世界。

 

然而遗憾的是,他没能重建出一个新世界。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他没有找到解决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道路。

 

他为之奋斗了几十年的国家,好像变化了很多,又好像没有什么根本变化。

 

但他依然不啻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之一,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毛泽东评价孙中山说:“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中国近现代史上,孙中山可能是最早使用“革命”一词的人。他说:“革命二字出于《易经》‘商汤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一语,意义甚佳。吾党以后即称革命党。”

 

革命,成为孙中山一生的志业,也成就了他一生的荣光。对于中国未来的光明,他始终充满期待。“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

 

而这个使命,将历史性地落在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