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再出发】潮州:改造活化,让历史名城焕发新活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旧房改造民宿的意义 【牢记嘱托再出发】潮州:改造活化,让历史名城焕发新活力

【牢记嘱托再出发】潮州:改造活化,让历史名城焕发新活力

2024-07-12 00: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古城区里的不少老宅被改造成茶馆,为游客提供喝茶休息的好去处。

为进一步提升古城各街区景观景致,我市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以“绣花功夫”推动“微改造”等一系列项目在古城主要街巷的深入实施。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实施太平路、南门义兴甲、许驸马府等5个历史文化街区以及中山路工艺街、义安路民宿街、上东平路美食街等5个主题街区“微改造”项目。如今,古城多条巷道灯光照明提升、外墙面更新、景观小节点打造,古城面貌焕然一新。

大街的改造在进行,小巷的更新也跟紧。

“清新简朴的环境、平坦整洁的青石路面,精致的仿古灯饰、形式各异的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栏等,改造后的甲第巷焕发新活力,居民都自觉维护好自家门前的整洁,漫步于巷道十分惬意。闲时串门品上一杯茶,尽享古城区慢生活。”居民蔡晓冬说。

近年来,我市发扬“绣花”功夫,把精细、精致的“潮味”元素融入古城“微更新”工程,遵循修旧如旧原则,保持原居民生活的原真性,采用传统材料和工艺,在保留古城肌理的基础上进行更新改造,融入现代元素,使古城更具历史层次感,让居民从家门口看得到、摸得着的“小而美”中感受到“微幸福”,让潮州这座“活着的古城”更具魅力。

活化文物资源

古建筑焕发新活力

潮州手拉朱泥壶、潮州木雕、潮绣……节假日,广济桥上“一里长桥一里市”非遗集市让市民游客在观赏体验之余,感受非遗的魅力。

海阳县儒学宫内有现存大成殿、泮池、棂星门等建筑,大成殿仍保留着明代宫殿式建筑风格。自“百家修百厝(祠)”工程启动以来,它是第一个完成修缮并对外开放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儒学宫焕发古韵新容。

修缮后的唐伯元故居成为展示潮州先贤事迹的文化公益场所。

去年9月,在牌坊街与上水门街交界处,潮州目前现存年代最为久远的古桥——太平桥得以重光,8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铜制雕塑也在牌坊街北段展示,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欣赏。

今年1月1日,位于古城区的潮人美食城正式开业,是我市首个古城保育活化的BOT项目。项目致力于推进古城区公房利用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古城历史街区的保育活化以及提升发展“扩容”“赋能”。

……

潮州古城名胜古迹众多,品类齐全,古城区内古牌坊、古府第、古民居、古井随处可见。如何将珍贵的文物古迹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2018年以来,我市实施“百家修百厝”工作,首期启动了海阳县儒学宫、唐伯元故居等15处古民居修缮工程,已完成海阳县儒学宫、唐伯元故居、双忠庙等修缮工程,并向公众开放。同时,积极动员社会资本采用BOT模式修复旧城肌理,推进危旧房和国有房产的保育活化,加快文物修复活化,延续城市文脉,让古城风貌更加规整、文化韵味更加浓厚,让海内外潮人找到“根脉”,留住乡愁。

在潮州,不仅古城古街古桥得以活化利用,在古城16公里之外,龙湖古寨也在焕发新生机。“夜景提升”工程让夜晚的龙湖古寨别具一番风味;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活动的举办让龙湖古寨这段千年驿路“闪烁”着运动之光,也让龙湖古寨被更多人所认识。

推动文旅融合

打响文化潮州品牌

古色古香的广济桥、广济楼、牌坊街等标志性景点让游客感受潮州悠久的历史文化;精美绝伦的潮州木雕、潮绣、陶瓷等非遗工艺让游客赞叹不已;美味的蚝烙、鸭母捻、牛肉丸等潮州美食让游客流连忘返……今年元旦,潮州古城人流熙熙攘攘,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开启一场精致的潮文化之旅,感受潮州深厚的历史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潮州时指出,“要保护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城区,彰显城市特色,增强文化旅游内涵,让人们受到更多教育。”潮州在古城保育活化方面下足“绣花”功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加强保护传承,积极推动古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在文旅融合中保护擦亮历史文化品牌,延续城市文脉,奋力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

打造以文化旅游为龙头,是潮州迈向全域旅游的重要步伐。去年,潮州规划实施韩江(潮州段)全国示范河湖4条主题游径,完成滨江徒步攻略手册以及旅游标识牌建设。推动研学游,打造了3条省级历史文化游径、1条省级工业旅游精品线路、17个市级文化研学游基地。广东首推3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潮州为粤东始发点。推动乡村旅游,打造了省级旅游风情小镇、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凤凰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桂坑村,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狮峰村,以及4个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20个市级文旅特色村。规划2条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4条市级乡村游精品线路,形成多点开花、串点成线的格局。

潮州充分发挥潮文化特色优势,激发古城街区活力,以保护活化古民居为切入点,充分利用牌坊街、中山路、上东平路、水平路深厚的历史文化及丰富的旅游商品资源,进一步科学引导街区各业态合理布局发展。同时,将民宿客栈业管理纳入了管理体系,在民宿客栈数量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实现品质的提升,让古城民宿客栈成为留住莅潮过夜游客的重要举措,促进民宿客栈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

优化提升街区环境

为规范古城牌坊街交通管理,涉及牌坊街及周边街巷共32个路口,采用智能电子桩代替移动花箱,实现智能化管理,在满足交通管制区域内游客、行人及自行车畅行的前提下,对机动车进行管控限行,同时确保应急或救援车辆进入古城时,能够顺利快速通过,进一步优化古城及周边交通环境,打通城市道路微循环。

为解决古城区停车难问题,我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启动市区智慧停车系统建设项目,在古城区道路采取在公共停车泊位收取停车泊位占用费,利用经济杠杆,引导车主短停快走,提高道路停车位的使用率和周转率。据了解,该项目建成上线运营停车位4070个。项目自运营以来,停车泊位平均周转率从项目实施前的1.2%,提升到目前的6.6%,平均停车泊位利用率达到56%,最大化利用道路停车资源。

“门前三包”是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对维护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具有重大意义。对此我市加强环境整治,制定《牌坊街共治公约》和《中山路共治公约》,督促街道落实商户“门前三包”并“坐店经商”,不断优化古城人居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2018年1月份,“文化古城·天下名街—牌坊街”项目获省住建厅授予“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古城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短评

以历史文化 引领古城“蝶变”

古城在改造提升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街巷“微更新”保留街道建筑的传统元素、“百家修百厝”重新焕发历史建筑的古韵、把古城区破旧现代建筑改造成潮派建筑,将文化元素植入古城建设中……近年来,潮州在古城改造提升过程中,坚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古城文脉,使历史与当代相得益彰。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潮州期间,充分肯定“潮州古城比较完好地保留下来,实属难得,弥足珍贵”,并深情嘱托潮州要“研究好、呵护好、建设好”。历史文化以各种方式保留在城市肌体里,沉淀为独特的记忆和标识,潮州古城便承载着潮州深厚的历史文化。

在推进古城改造提升的过程中,只有切实守护好古城的历史文化,让改造提升与文化保护相辅相成,才能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潮州在古城提升中,一直坚持“尊重历史、保护为先、合理利用、修旧如旧”的理念,呵护好古城文化底蕴。如古城甲第巷、义井巷等33条街巷进行“微更新”,以“绣花”功夫,在更新改造中尽力将建筑、街巷原有的传统元素保留下来,营造“沉浸式”文化保护利用街区;保留修缮义安路和西马路骑楼街风貌,结合古城街道人文历史,配合清代麒麟照壁修复,使街道成为展现历史底蕴的特色街景……在这场全方位的改造提升下,一座宜居、宜游的古城呼之欲出。潮州古城,正在渐进式的保育活化中迎来蝶变。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在古城提升的过程中,处理好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关系,必须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规划先行,推动古城提升与文化保护融合发展。与此同时,要强化监管,对破坏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行为依法予以惩处。只有以历史文化引领古城改造提升,在提升改造中更好地保护文化,才能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

来源:潮州日报

| 讲好潮州故事 传播潮州声音 |

| 关注潮州发布 一起感知潮州|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