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洋吹起的“暴风雪”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日本红包一级带 东洋吹起的“暴风雪”

东洋吹起的“暴风雪”

2023-08-14 22: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即使是在今日,许多与旧海军无关的年轻人们,也依旧对这种“特型驱逐舰”抱有憧憬。

——《日本驱逐舰物语》,福井静夫

(题图为正在训练中的第一水雷战队,1941年,舰影最大的三舰为“晓”、“雷”、“电”)

从上面这段写于上世纪90年代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日本人心中,“吹雪”型驱逐舰,或者按照旧日本海军在开发时使用的计划名称——“特型驱逐舰”,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这是一型可被称作时代先驱的驱逐舰,即便是在世界驱逐舰的发展史中,“吹雪”级也拥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吹雪”级不仅奠定了此后日本海军设计驱逐舰的基本路线,也引领了世界范围内大型舰队驱逐舰的设计潮流,甚至直接导致《伦敦海军条约》开始对各国的驱逐舰进行吨位和数量限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吹雪”级舰如其名,这股来自东洋的“暴风雪”(“吹雪”为日语词,即为暴风雪)刮到了世界各国,并成功为他们带去了震撼。

1.自主设计的日本式驱逐舰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日本驱逐舰的主要来源是外购,而这也在一战中造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日本参战时几乎没有驱逐舰可用。由此日本海军高层在制订八八舰队计划的时候,也十分注重驱逐舰的建造,而在1915年由英国建造“浦风”级服役之后,日本人此后就不再外购驱逐舰。此后,日本在英国提供的技术援助下开始大规模建造国产驱逐舰。因此,从“浦风”级之后的“天津风”级(民间资料多称之为“矶风”级)、“谷风”级(民间资料多称之为“江风”级)到“峰风”级都可以看到英式驱逐舰设计的影子。

刚刚驶抵日本时的“浦风”号驱逐舰,“浦风”级也是日本最后一型外购的驱逐舰

由于在设计“谷风”级的时候,日本海军才首次有利用流水槽和船体模型来对舰型的流体力学特性进行试验能力,也因此在“谷风”级之后日本海军才提出驱逐舰高速化的要求——此前的“天津风”级最高航速只有33~34节,而二等驱逐舰更可怜,只有31.5节。为了达到伴随主力舰和巡洋舰队进行作战和侦察的目的,日本海军要求新驱逐舰要有38~39节(一等驱逐舰)或35~36节(二等驱逐舰)的最高航速,而在此要求下诞生的即为随后的“峰风”级一等驱逐舰和“枞”级二等驱逐舰。不过,由于一战时期的经验表明,对于在广阔的太平洋上执行远洋任务的日本驱逐舰来说,高航速其实很少有发挥作用的时候,反倒是续航力和耐波性比较重要,因此海军在战后也调整了策略,不再将航速看做第一要务。

海试中的“峰风”号驱逐舰,1920年。峰风级比较注重高速,该级试航航速均超过40节,然而实战经验表明航海性能比航速更重要

在重视航速的同时,日本自主设计的驱逐舰还有一个显著特征:舰艏下端呈弧形。与之相对比,世界上其他各国的驱逐舰舰艏下端都是接近直角的形状。这种思路主要源自于各国海军专家依旧相信撞击依旧是一种有效对付敌方舰船的手段——就如同许多无畏舰依旧有撞角设计一般,大部分人坚信,驱逐舰使用直角状的舰艏便可有效对潜望镜深度的潜艇进行撞击攻击并造成可观的伤害。不过相比于其他国家想利用驱逐舰撞击潜艇的想法,日本人则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水雷战”上(中文的“水雷”在日语里写作“機雷”)。从日俄战争开始,日本人就在竭力想要利用更小的舰艇对敌方主力舰队造成尽可能大的伤害,以为自己的主力舰队争取优势,而在此期间日本研制成功了一种水雷——“一号机雷”。这是一种远洋浮雷,与通常使用的锚雷不同,这种浮雷可以在远洋深海铺设。然而这样又会带来别的问题:自家军舰将会不可避免地处于水雷的威胁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人的思路是:由于“一号机雷”铺设时是由绳索连接的数个水雷组成“水雷阵”,日本称之为“连系机雷”,作战方式为寄望敌方舰艇勾住绳索,从而将系于绳索上的水雷拉近至自己身边,进而接触引爆。而为了让自家军舰接触到绳索时不至于勾上,舰政本部想到的办法,即为使用弧形的舰艏,以便舰艏接触到绳索时可以顺利将其引导至舰体下方而不切断。试验证明这个设计非常有效,于是此后日本自主设计的军舰上均采用了这种弧形舰艏的设计,这其中自然也包含驱逐舰。

日本人的“连系机雷”战术,令自己在设计军舰时需要考虑如何避免误伤1920年,正在船坞建造中的“陆奥”号战列舰,注意其圆弧状的舰艏下部,这一时期日本所有的作战舰艇都为了防止水雷误伤而应用这种舰艏形状设计2.“八八舰队”与《华盛顿海军条约》

由于前文提到过的日本在一战初期面临的问题,海军的驱逐舰也在“八八舰队”案中占据重要地位。自1915年的八四舰队案起,日本人在其后规划了将近100艘驱逐舰的建造(包含一等和二等驱逐舰)。而由于日本海军的命名条例里规定,一等驱逐舰应以和“风”有关的汉字词语命名,二等驱逐舰则以“植物”命名,因此在如此大规模的造舰计划的前提下,汉字词语数量毕竟有限,存在着名称不够用的问题。海军军令部由此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即将驱逐舰如同潜艇一样用编号命名,而这种命名规则在八六舰队案计划中的新型驱逐舰(即“峰风”级的后继型号)上即开始使用。因此,这型按照战时经验基于峰风级改进的驱逐舰首舰的名字即为“第一号驱逐舰”(即后来的“神风”号,“神风”级相对于峰风级尺寸和吨位有所增加,凌波性较峰风级有提升,不过航速下降,符合前文提到的日军思路变化,主炮位置也有所修改以利于供弹)。

停泊中的第29驱逐队,1926年,成员为4艘“神风”级,在当时的名字从左至右分别“第13号驱逐舰”、“第11号驱逐舰”、“第17号驱逐舰”、“第15号驱逐舰”,后来分别获名“疾风”、“追风”、“夕凪”、“朝凪”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编号命名方案实行的初期,日本海军还使用了“单数编号为一等驱逐舰,双数编号为二等驱逐舰”的原则,而此后由于日本海军的建造政策随着《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署而改变,这一原则又被放弃,从而闹出不少笑话——例如在这个规则废弃后建造的“第二十八号驱逐舰”(“水无月”号,为第一艘双数编号的一等驱逐舰)和“第三十号驱逐舰”(“长月”号,两者均为“睦月”级)在当时经常被误认为二等驱逐舰,而诸如22、24这种没有被使用的编号,民间也甚至有人认为存在着“第二十二号驱逐舰”、“第二十四号驱逐舰”,诸如此类。

1927年,正在进行高速航行测试的“第二十八号驱逐舰”,即后来的“水无月”号,由于其编号为双数因此在当时常被误认为二等驱逐舰。这张照片也可以一窥“睦月”级的舰艏形状

提到《华盛顿海军条约》,就不得不提条约对日本海军驱逐舰设计思路的影响。由于条约限制了日本大型舰只的数量,因此日本若想弥补自己的海军力量与作为假想敌的英美之间的差距,就必须花心思在次主力舰上。日本海军除了重新审视巡洋舰的建造方案之外,还把目光投向了驱逐舰。彼时,日本海军为驱逐舰队(水雷战队)设定的主要任务除了护航和侦察外,就是发动夜间奇袭,因此八八舰队案中的驱逐舰都是高机动性的轻快型设计。而在条约签署后,日本海军在1922年中发布了“大正12年度舰艇补充计划”,计划从1923年(即为大正12年)开始按照新思路在条约规范下建设舰队,其中对驱逐舰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尽可能高的凌波性与耐波性

尽可能大的续航里程

船型和鱼雷武装应适用于袭击战列舰,拥有可协助我方万吨巡洋攻击敌方万吨巡洋的机动能力

主炮火力能够压制美国驱逐舰,并且在编队(2~4艘驱逐舰)情况下应能对抗轻巡洋舰

从这些要求里我们可以看出,相比于此前侦察、护航和奇袭的任务方针,新型驱逐舰需要承担更多的舰队协同作战任务。而对于日本海军来说,由于主力舰数量被限制为英美的60%,如若想在舰队决战时不落于下风,驱逐舰和巡洋舰就必须在主力舰队接触前尽可能以鱼雷削弱地方舰队力量。尽管日俄战争时期日本海军就有此如此想法,但那时的鱼雷攻击只是锦上添花,而在条约限制下,这种鱼雷攻击则成为了必需手段。如此苛刻的要求,日本海军此前建造的1400多吨的那些一等驱逐舰显然难以满足,驱逐舰大型化势在必行。

“吹雪”级8号舰“白云”号,“吹雪”级驱逐舰是应条约时代军令部苛刻的要求而诞生的大型化、以舰队作战为主要任务的驱逐舰

不过在此之前,由于日本海军军令部比较青睐一战末期研发的61cm口径的八年式鱼雷,而本国在战后仍在建造的一等驱逐舰(即“神风”级)却依旧装备着53.3cm口径的鱼雷发射管,军令部对此表达了不满,认为53.3cm口径的鱼雷不能够对敌方新型战列舰造成有效伤害,而舰政本部也立刻拿出了以“神风”级船体换装新的61cm口径鱼雷发射管的改装方案。由此,从第十九号驱逐舰(即“睦月”号)开始,“神风”级的设计被放弃,装备61cm鱼雷的新方案开始建造(即随后的“睦月”级)。这种61cm鱼雷在日本海军内即被认为是适用于“袭击战列舰”的鱼雷武装,睦月级装备了两座三联装发射管,而这种三联装的61cm口径鱼雷发射管也成为了此后日本新驱逐舰的标配。

“睦月”级4号舰“望月”号,摄于1932年,可以清楚地看到两座61cm口径的三联装鱼雷发射管3.新型主炮与藤本喜久雄

尽管根据“大正12年度舰艇补充计划”,日本海军依旧需要完成在“八八舰队案”期间制订的一等驱逐舰建造计划(二等驱逐舰全数遭到取消),但是如上文所述,根据“八八舰队”要求设计的“神风”级和“睦月”级完全不能满足条约后日本海军的要求,因此在1924年(大正13年),军令部著令舰政本部按照最新的要求来设计全新的驱逐舰(至于为什么大正12年计划要拖到13年再下达新驱逐的设计指令,是因为关东大地震的影响)。不过其实在此之前,关于新型驱逐舰的武备讨论就已经在进行了。由于军令部的要求明确指出新驱逐需要有“适用于袭击战列舰”的鱼雷火力、“压制美国驱逐舰”的火炮火力,因此鱼雷武装方面不出意外地选择了已经装备于“睦月”级的三联装61cm鱼雷发射管和八年式鱼雷。不过跟鱼雷有现成方案供选择不同,主炮则需要全新的设计。

彼时,日本海军驱逐舰上普遍装备着45倍径的三年式12cm主炮,这种技术源自一战前的仿英制火炮由于是全人力操控,因此无法满足“压制美国驱逐舰”的需求,更遑论对抗轻巡洋舰。更何况由于美国已经研发出驱逐舰用双联装的4英寸(102mm)主炮塔,如若这种炮塔全面装备,日本驱逐舰若延续现有火力配置(一等驱逐舰一般就是4门12cm主炮),将在火力密度上也落于人后。基于这种现状,舰政本部第一部最早在1922年(大正11年)便提出过为新型驱逐舰装备新型14cm主炮的设想,这种较为新型且性能较为优秀的主炮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日本的轻巡洋舰和战列舰(作为副炮)上,而且日本海军高层较为青睐的双联装炮塔(原因是美国人已经用了双联装,日本怎能落于人后)也有现成方案(应用于“夕张”号轻巡洋舰)。不过后来,由于日本情报部门指出美国的新驱逐舰将会使用5英寸主炮,最后军令部决定本国的新驱逐舰应该使用比美国5英寸火炮“稍微强力一点”的12.7cm口径主炮。至于为何放弃了舰政本部的14cm主炮方案而选择12.7cm这个口径,个中的详细过程则不为人知。

美国“斯托克顿”号驱逐舰(DD-73,卡德维尔级)上装备的双联装4英寸主炮,而这也是日本下决心使用双联装炮塔的原因“狭雾”号驱逐舰的前主炮塔,12.7cm三年式从吹雪级起即成为日本驱逐舰的主力装备,注意这个三年指的是昭和三年,而此前日本驱逐舰使用的12cm三年式指的是大正三年

在新驱逐舰的主炮方案进行讨论的同时,舰政本部也在1924年指定了藤本喜久雄为整个新驱逐舰计划的计划主任。由于此前一直担任主要设计工作的舰政本部第三部(后来变更为第四部,不过不管是第几部反正都是造船本务部,也就是负责设计军舰的部门,像前文提到过的第一部就是负责设计火炮的)部长平贺让早在1923年底就启程出游欧美各国,以调查他们在条约体系下的军舰建造情况,因此计划主任的位置由此前一直担任他的副手并有出色表现的藤本接任。

人事问题一旦解决,设计工作也就即刻展开。由于新型驱逐舰是源于军令部的最新要求,而这种需要配合舰队作战的“舰队驱逐舰”思路在世界上也没有前例可循,再加上严格的预算要求(大正12年度计划里一艘驱逐舰大约是200万日元左右的预算,该计划里原有24艘驱逐舰,原本均为“神风”级,后来修改为4艘“神风”级+20艘“睦月”级,再后来到1924年,也就是新驱逐舰计划开始时,最后8艘“睦月”被取消,替代为5艘新型驱逐舰,也就是一艘新驱逐大概300万日元预算,而实际上一艘“神风”级造价在当时就已经超过220万日元),藤本的团队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根据军令部下发的要求,新舰的标准排水量应控制在1700吨左右(太高的话预计预算会不够用),鱼雷武装应装备三座三联装61cm鱼雷发射管,主炮应使用新型12.7cm主炮,至少两座双联装炮塔、最好能有三座,航速应维持和1400吨级相同的水平(38节上下),航程应大于1400吨级(4000海里/15节),与此同时还要求较高的凌波性与耐波性。由于1700吨的吨位相比于此前1400吨级的驱逐舰有大幅提升,因此大型化的新型驱逐舰也在海军内部被称为“大驱”。不过,由于舰政本部内部基于日本海军种种特殊的要求而将新驱逐舰项目称为“特型驱逐舰”,这个名称随后也就此流传开来。

“吹雪”级驱逐舰在舰政本部内部的计划名“特型驱逐舰”后来也广为人知,图为三号舰“初雪”号

藤本领导下的设计团队多线并进,舰体结构设计、武备、电气、动力系统都需要同时进行。由于日本海军苛刻的要求,设计团队不得不采用诸如全新设计的主炮、全封闭的舰桥等种种全新的科技和设计思路。由于各项指标基本定死,藤本喜久雄需要在舰体结构和舱室布置上绞尽脑汁。军令部要求在1700吨的小船体上装备如此大量的武备还维持机动力,而藤本的团队在进行了初步的结构重量计算后发现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不过他们并没有放弃,开始在船体结构上动刀,结构钢的厚度能削薄一点是一点,连接处能用电焊就绝对不用铆接,上层建筑也计划使用铝合金。例如水密舱隔壁的钢板厚度,在此前的1400吨驱逐舰上为13mm,但是特型驱逐舰上就只有10mm。诸如“你这个部分能不能减个2kg”、“加把劲,这个地方尽量省出1kg来”则成为藤本喜久雄在设计过程中的口头禅。

“吹雪”级线图,在藤本喜久雄的领导下,他的团队满足了军令部提出的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要求

大正15年(1926年),迫于经济形势压力(主要是关东大地震导致的),日本内阁决定将所有造舰计划推迟一年,而此时藤本喜久雄和他的团队早已完成了初案的设计,藤本在“特型驱逐舰”方案上安装了3座双联装主炮炮塔、3座鱼雷发射管以及5万马力的轮机,甚至还按照日本海军高层的要求,在舰上添加了此前1400吨驱逐舰所没有的备用鱼雷。不过造舰计划的推迟也给了特型驱逐舰的设计团队更多喘息的空间——此时虽然藤本完成了船体设计,但是第一部方面的新型主炮研制却并没有如此顺利,在1926年,新型12.7cm主炮和其配套的全封闭式双联装主炮尚未进行测试。不过即便如此,在这一年海军仍然确定,在完成大正12年度计划里的5艘特型驱逐舰建造计划后,再追加4艘的预算,首舰依照编号顺序被命名为“第三十五号驱逐舰”。

4.昭和时代吹起的“吹雪”

藤本喜久雄的“特型驱逐舰”方案受到了军令部的青睐,1926年6月到10月,隶属于大正12年度计划的5艘特型驱逐舰纷纷铺下龙骨——尽管由于建造计划延后她们的实际建成时间均比预计的要晚了一些(值得一提的是,这5艘驱逐舰实际上是第35号、第40号、第41号、第42号、第43号,而不是35~39号,36~39号这四舰是属于大正15年度追加的4艘)。昭和2年(1927年),日本海军制订新年代的军舰建造计划时,又再度添加了15艘“特型驱逐舰”。不过由于日内瓦海军会议的召开,日本预计今后驱逐舰的数量可能会受到限制(不过实际上这个会议什么协议也没达成),再加上此前日本海军内用天文、气象名词命名的三等驱逐舰大多退役或转籍成扫雷艇,而海军内部许多一等驱逐舰舰员以及军官均不满自己的军舰身负主战任务却连个真正的舰名都没有,于是日本海军高层决定,将原本用于三等驱逐舰的天文气象名词转而命名一等驱逐舰,二等驱逐舰延续植物命名,废除编号命名制。这项规则在昭和3年(1928年)8月1日起开始实行,于是“第一号驱逐舰”改名“神风”,“第十九号驱逐舰”改名“睦月”,“第三十五号驱逐舰”则获名:“吹雪”。“特型驱逐舰”也就此获得了正式的级名:“吹雪型驱逐舰”。

1928年,正在进行海试的“吹雪”号驱逐舰,舰艏的“11”表明已计划编入第11驱逐队

在获得正式舰名后不久的8月10日,“吹雪”号正式交付海军服役。不过“吹雪”其实并不是第一艘建成服役的吹雪级,在稍早前的6月30号,“第四十三号驱逐舰”就已经加入日本海军服役,随后在8月1日获名“矶波”。不过,“吹雪”级第一次公开亮相则要等到年底。1924年12月4日,横滨港,昭和天皇在此举行即位典礼,他组织了盛大的陆军阅兵式和海军观舰式,而世界各国也将海军观舰式视为一个窥探日本海军最新型战舰究竟的大好机会。尽管此次观舰式有“长门”、“赤城”、“加贺”等新锐大型舰参加,但是世界海军专家们的眼球却被另外两型军舰吸引住:一为“妙高”级重巡洋舰,二即为“吹雪”级驱逐舰。大正12年度计划里的5艘吹雪级——“吹雪”、“东云”、“白云”、“薄云”、“矶波”均参加了观舰式,世界各国观察员都被“吹雪”级那富有现代感的外观和强大的武备所震撼,当时世界各国的驱逐舰——美国的平甲板型、英国的V/W级甚至是在建的A级、意大利的旋风级以及荷兰的海军上将级(这些国家均为派舰参与观舰式的国家)——无一能在战力上与其相比。

参加了1928年御大礼(昭和天皇即位典礼)特别观舰式的“东云”号驱逐舰,“吹雪”级在此次观舰式上首次公开亮相,带给各国极大震撼

在横滨的观舰式上给各国带去震撼之后不久,1928年12月10日,吹雪级正式编入作战舰队,按照条约后发展起来的日本“九段渐灭作战”思路,所有吹雪级都被编入以机动作战为主的第二舰队下辖的第二水雷战队,包括两个驱逐队——以“吹雪”以及尚在舾装的“白雪”、“初雪”、“深雪”编成的第十一驱逐队,和以“东云”、“白云”、“薄云”以及尚在舾装的“丛云”编成的第十二驱逐队(“尚在舾装”的“白雪”、“初雪”、“深雪”和“丛云”即为大正15年度计划追加的4艘,亦即第36~39号)。在随后的使用中,吹雪级驱逐舰大获好评——尽管其由于动力系统超重100吨而导致全舰也有所超重,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这却带给了“吹雪”更低的重心,以至于在“吹雪”身上几乎没有出现此后藤本喜久雄所设计的军舰上普遍性所带有的复原性问题。不过吹雪级依旧在使用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海水容易从锅炉进气口吸入,为了改善这一点,舰政本部决定在昭和2年度计划之后的所有吹雪级驱逐舰上都换用一个碗型的进气口(此前的吹雪为I型)。除此之外舰政本部还计划抬高主测距仪的位置,并按照海军高层要求设计一个全新的主炮塔以使主炮最大仰角能达到75度——在已经建成的吹雪级上,主炮仰角最大40度,但是进入昭和时代后高层突然要求主炮应有对空射击能力。原本还计划给鱼雷发射管安装一个铝合金制的防盾,但是由于在测试中,铝合金受海水腐蚀严重,因此这个方案被放弃,而此前建成的吹雪级在上层建筑中也有使用铝合金以期减重,其后的吹雪级因担心腐蚀问题也放弃在上层建筑中使用铝合金。

入役后不久的“绫波”号驱逐舰,注意其与“吹雪”、“东云”形状不同的炮塔,民间经常以其名字来命名改进过的特II型驱逐舰为“绫波”型

原本日本海军计划在所有15艘昭和2年度计划中的吹雪级驱逐舰都按照上文描述的方案进行改进,但是由于日内瓦海军会议的召开,因为担心会议会限制本国驱逐舰数量,因此这15舰中的首舰依军令部的命令抢先开工,由于新炮塔尚未开发完成,因此这艘驱逐舰应用了舰体方面的改进,但是使用了老炮塔。这艘驱逐舰随后被命名为“浦波”。“浦波”之后的10艘吹雪级则安装了新型的B型炮塔(老炮塔于是称A型),因此后世常将这10艘安装B型炮塔的吹雪级成为“特II型”,或以首舰命名为“绫波”型,从“吹雪”到“浦波”这10艘安装A型炮塔的称为“特I型”,“浦波”有时也被称作“改特I型”。

锚泊中的“浦波”号,计划中是应该按照特II型标准建造,但是由于赶工而使用了A型炮塔正在出港准备进行训练的“深雪”号,注意其烟囱附近的I状进气口,在特II型上其形状变更为碗型5.特III型与深雪与大灾难

由于前文提到过的轮机系统超重的问题,海军高层对此十分不满,再加上吹雪级的续航里程实际上不仅没有高于睦月级的4000海里/15节,还反而有所下降,因此负责轮机系统设计的舰政本部第五部部长遭到处分。1932年初(昭和7年),舞鹤海军工厂提出可以通过预热锅炉吸入空气的方式提升锅炉效率,进而减少锅炉数量以达到减重的目的,并成功开发出空气预热器。舞鹤工厂将空气预热器安装在由本厂承建并即将进行海试的“涟”号驱逐舰(属特II型)上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十分成功。军令部大喜过望,著令舰政本部基于这个空气预热器改进吹雪级的设计。舰政本部于是决定将吹雪级上原本的4个锅炉改为3个,一号烟囱也因此变细,除此之外还在鱼雷发射管上加装了一个钢制防盾。军令部随后决定,在尚未完成舾装的最后4艘吹雪级身上实行此项改进,这4艘驱逐舰后来被称为特III型,或按照首舰命名,“晓”级。

1936年,正在进行马力全开测试的“电”号,注意其带有防盾的鱼雷发射管和较细的一号烟囱,不过这个防盾不久后也在其余的“吹雪”级身上加装

尽管按照日本人的作战预想,第二舰队应编有两个水雷战队,共下辖32艘吹雪级驱逐舰,不过这种现代化的大型舰队驱逐舰的大量建造令英美都倍感压力,而这也促成了在此前未能达成任何协议的日内瓦会议与会方再度坐到谈判桌前。1930年4月22日,伦敦海军会议召开,尽管讨论的重点是巡洋舰的限制,但是此前在横滨深受“吹雪”震撼的英美代表决意也将驱逐舰加入限制名单。《伦敦海军条约》的签订使得在现有的24艘基础上,日本不得再拥有更多的“吹雪”级,而且驱逐舰总量也遭到限制。于是,4艘特III型/“晓”级驱逐舰也成为了最后的4艘“吹雪”,“千鸟”级鱼雷艇的诞生和“友鹤事件”也因此而起。

特III型驱逐舰线图,这一型驱逐舰常被后世研究员称为“晓”级,并与“吹雪”级分开

由于《伦敦海军条约》限制了驱逐舰数量,因此原计划一个驱逐队编有4艘特型驱逐舰的编制也遭到缩减,变为3艘。昭和6年(1931年),原隶属于第十一驱逐队的“吹雪”转编至第二十驱逐队,十一队仅剩“白雪”、“初雪”、“深雪”三舰。昭和9年(1934年)4月,第二水雷战队随第二舰队参加济州岛附近海域的演习,下辖包含第十一驱逐队和第六驱逐队(“响”、“雷”、“电”三舰)在内的4支驱逐队。6月29日,尽管海面起了大雾能见度不佳,但是日本海军依旧决定继续进行演习。下午6时,第十一驱逐队按照计划演练对假想敌进行雷击后释放烟雾脱离,但是在完成转向后,进行同样任务的第六驱逐队却突然从烟幕中降临。由于能见度极差,两队领头的“深雪”号和“电”号在发现对方时已无法避让,两艘新锐的“吹雪”就这样撞在了一起,“深雪”号被拦腰截断,“电”号则失去了自己的舰艏。受伤较轻的“电”号随后由姊妹舰“白云”拖曳离开现场,并在次日由二水战旗舰“那珂”拖回佐世保。“深雪”号则在舰组抢救失败后由“那珂”号接收幸存船员,而她的姊妹舰“初雪”和“丛云”则尝试将其尚未完全沉没的舰体前半部分拖回本土,但是由于能见度过低难以确定位置而放弃。服役刚刚满5年的“深雪”就此沉没(“深雪”号于1929年6月29日服役),“吹雪”级由此遭到了第一次打击。

与“深雪”碰撞后被拖曳回港的“电”号,可见其舰艏已完全消失,而“深雪”则被拦腰截断后沉没,未能如“电”一般归来

不过对于“吹雪”们来说,灾难这还不算完。尽管由于前文提到过动力系统超重的原因,吹雪级在友鹤事件后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不过在动力舱进行过减重的4艘特III型/“晓”级还是接受了一些降低重心的改造,例如缩小上层建筑、添加压舱龙骨、更换一个更轻更小型的主桅、拆除大扫海具(日语的“扫海”中文叫“扫雷”,“扫海具”中文一般叫“破雷卫”)等等。然而“友鹤事件”只是一个开始,1935年(昭和10年)7月,由10艘“吹雪”级和旗舰“那珂”(又是“那珂”)新编成的第4水雷战队跟随第四舰队前往岩手县附近进行演习。9月26日,台风袭击了第四舰队,在这场台风中,10艘新锐的“吹雪”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损伤,而其中最严重的是“初雪”和“夕雾”两舰,她们的舰艏自前主炮位置断裂,即为“第四舰队事件”。台风过后,两艘丢了头的驱逐舰分别由“大井”号和“羽黑”号拖曳回港。此次事件后,“吹雪”们全体进行了舰体加固的工作,包括添加加强钢板、加强梁、将应力集中的折角部位修改为圆角等等。在经过舰体加固的改装后,吹雪级的排水量也有了大幅提升——原本2000吨出头的满载排水量,改装过后已经达到2450吨;航速也相应变慢,由38节降低至35节。

“第四舰队事件”后归来的“夕雾”号驱逐舰,可以注意到其整个舰桥前方的部分都已消失不见,“初雪”号状况与其类似完成舰体强度加强改装后的“吹雪”号,1936年,注意红圈部分多了切角而显得更圆滑,在此之前这里被认为是高应力集中部位,舰艏的“20”表明她现在属于第20驱逐队1937年时的“晓”号驱逐舰6.二战与战时改装

在1937年(昭和12年)7月7日,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之际,23艘“吹雪”分属第二、第四两个水雷战队。其中第四水雷战队(由9艘“吹雪”组成)在淞沪会战期间参与了对华作战,不过由于中国海空军力量有限,她们其实并没有太多事情可做。1941年8月,“狭雾”号在马来西亚古晋海域遭荷兰K-190号潜艇击沉,成为第一艘战损的“吹雪”。1941年底,美国参战,23艘吹雪级全部调往太平洋战场,在第一线参与对美作战。不过,由于在太平洋战场上,航空兵占据重要地位,而吹雪级可怜的对空火力(特I型为2挺7.7mm九二式重机枪,开战时更换为2挺12.7mm维克斯重机枪;特II和特III型则为两挺12.7mm维克斯重机枪,开战时有些追加了一挺)令其在面对飞机时连招架之功都没有,第一艘遭美军击沉的“吹雪”——“朝雾”号即是被美军飞机击沉。于是1943年下半年,日本海军终于决心为吹雪级增强防空火力——虽然此时,半数(11艘)的“吹雪”已经在太平洋战场上沉没——幸存舰的改装方案为:二号主炮被拆除,其位置被两座三联装25mm九六式机关炮取代;舰舯部的12.7mm机枪全数拆除,在第二、第三鱼雷发射管之间增加一个机炮平台,安装两座三联装九六式机炮;舰桥前部增加一个机炮平台,安装一座双联装九六式机炮。与此同时,12艘幸存舰中的7艘(“薄云”、“白云”、“浦波”、“夕雾”、“曙”、“潮”、“响”)还借机换装了九三式氧气鱼雷(此前一直用的是90式鱼雷,在1935年由八年式鱼雷换装)。

1941年10月,训练中的第20驱逐队,照片摄于领队舰“夕雾”,此时日本海军已经放弃三舰的驱逐队编成而改回4舰编成,因此原本被编在第20驱逐队的“吹雪”返回原籍至第11驱逐队。照片中的三舰由左至右分别为“狭雾”、“天雾”、“朝雾”,这一驱逐队中的“狭雾”是第一艘战损的“吹雪”,而“朝雾”则是第一艘被美军击沉的“吹雪”1944年时的“潮”号驱逐舰,注意其二号主炮已经拆除,其位置被两座三联装25mm九六式高射炮取代,鱼雷也已换装九三式氧气鱼雷

不过改装并未能改变“吹雪”们的命运。1943年末~1944年初,又有8艘“吹雪”相继战沉,至1944年6月马里亚纳海战时,吹雪级仅剩“薄云”、“曙”、“潮”、“响”、“浦波”和“敷波”六舰幸存,而其中“薄云”、“曙”、“浦波”和“敷波”也在1944年下半年相继沉没,至1945年,吹雪级已经仅剩“潮”号、“响”号两舰在苦苦支撑。“响”在1945年也接受了进一步的改装,在甲板上见缝插针式地安装了14挺单装的九六式机关炮,同时还安装了两部雷达:一部22号电探和一部13号电探。“潮”号则由于自菲律宾受损回国后就一直停在船坞内没有接受修理,因此也未接受类似改装。“响”和“潮”均存活至战后,“潮”号由于舰况较差且不能航行,交由日本自行拆解,日本也于1948年将“潮”舰体拆解。“响”号因为舰况较好,作为赔偿舰赔偿给苏联,被苏联方面命名为“忠实”(Верный)并进入苏联海军服役。1948年,“忠实”号由作战舰艇变更为训练舰,舰名也更改为“十二月党人”(Декабрист),服役至1953年退役,并在1954年作为靶舰被击沉。至此,“吹雪”级的历史也落下了帷幕,这场东洋的“暴风雪”也就此消逝。

最终改装后的“响”,由于实在找不到历史照片就用模型图凑合一下,可以注意到加装的22号电探天线(红圈处)和13号电探天线(黄圈处)战争结束后,作为复员输送舰的“响”,此时她的武备已经被全部拆除已经抵达苏联的“响”,此时她的名字已变为Верный。“响”号是最后一艘退役的“吹雪”,也为“吹雪”落下了最后的帷幕7.外传——关于欧美人和“吹雪”的奇妙传说

昭和天皇即位典礼的阅舰式上,吹雪级带给了欧美人极大的震撼。有一名丹麦海军士官名为斯滕森,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为《简氏军舰年鉴》提供照片,战后也写了许多跟丹麦海军有关的著作,同时军衔也到达中校等级,据说这位斯滕森中校,曾经和他的日本友人提及:

“我的理想呢,就是能当一次吹雪级驱逐舰的舰长。”

1940年,正在进行鱼雷射击训练的“吹雪”号,注意其鱼雷发射管此时也具有防盾

1930年的伦敦海军会议上,在会议的场间休息时,各国代表在会场下闲聊。据说此时一位美国随行人员对日本代表说:

“美国现在有300艘驱逐舰,不过要是能用日本的50艘新型驱逐舰来换我们的300艘的话,我是很乐意的。”

1932年,聚集于横滨准备进行训练的第二水雷战队,其成员全部为“吹雪”级,距离镜头最近的这艘为“东云”号,其左侧为“薄云”和“丛云”,后方为“初雪”,再后方为“深雪”。由于“吹雪”级驱逐舰是由多家不同的造船厂建造的,因此外观上均有细微的差别,你能看得出来吗?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