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内性侵绞杀13人,这部R级悬念重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日本真实连环杀手 两年内性侵绞杀13人,这部R级悬念重重

两年内性侵绞杀13人,这部R级悬念重重

2024-03-12 22: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类似的情节似乎经常出现在惊悚电影里,但今天说的并非杜撰,而是真实发生的连环杀人案——

影片改编自上世纪60年代一起轰动一时的连环凶杀案。

1962年至1964年,有13名19-85岁的女性被谋杀,其中部分受害者生前遭受性侵或虐待,部分死因为掐喉致死,凶手被媒体称为“波士顿绞杀手”。

这起真实案件曾在1968年被改编为犯罪片《勾魂手》,从凶手的角度讲述案件。

但实际上,案件真实的来龙去脉远比电影里展现的更加错综复杂。

导演马特·罗金斯在翻阅大量与案件相关的资料后,创作了这部以报道案件的新闻记者为主角的《波士顿绞杀手》。

女主洛蕾塔·麦克劳克林是一名报社记者,负责时尚生活方式专栏,但她并不喜欢整日报道花边新闻,反而对犯罪编辑部的工作情有独钟,每天关注城里犯罪事件的报道。

最近,她开始关注过去两周内发生的三起女性遇害案,走访了相关目击者、接警警员,又查到了尸检报告,证实三件凶杀案有一个共同点——凶手都用衣物、饰品,给死者绑了蝴蝶结,死者均为老年独居女性。

这意味着凶手可能是同一人。

女主便快速撰写有关连环杀人案猜想的报道,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民众人心惶惶。

地检署开始向报社施压,暂时叫停了女主对这些案件的报道。

然而,凶手却并未停止作恶。

警方透露,案发现场与之前的雷同,死者颈部缠着丝袜,这意味着女主的推断正确。

报社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爆炸性新闻,指派女主与经验丰富的记者珍·科尔,一同深入报道这个大事件。

让人没想到的是,之后波士顿又发生五起绞杀命案,死者均为年轻女性,脖子上缠绕着丝袜等衣物,与之前的案件手法十分相似。

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连环杀手通常有一套固定的作案规律,目标也有较多的共同点,一个连环杀手突然把目标从老年女性转为年轻女性,概率可谓微乎其微。

因此,地检署暂时并没有把这些案件绑定在一起调查。

就在这时,女主接到了纽约警局一个警探的电话,对方称抓到了一个凶手,手法就是用丝袜勒死了一名老年女性,案发时间早于波士顿的案件。

而波士顿的几起绞杀案发生时,这名凶手就在波士顿活动,纽约警探推测他有可能就是波士顿的连环杀手。

只可惜,这位警探一直联系不上波士顿警方,之后亲自跑去了波士顿,但还是没能见到波士顿的负责人。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波士顿一直不接受联合办案,无奈之下才把这个发现透露给一直报道案件的女主。

尽管女主暂时无法证实纽约的凶手与波士顿案件之间的联系,但这个发现足以说明波士顿官方一直在玩忽职守。

于是,第二天的报纸头条从对凶手的猜测,转向了对官方无能的控诉。

地检署立刻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对波士顿的绞杀案展开专项调查。

在调查期间,女主曾发现不少“有问题”的嫌疑人,比如有的受害者插足上司的婚姻,不排除上司为了甩掉她而杀人;

有的受害者有个控制欲旺盛的前男友,极端的性格也有可能促成杀人。

但这些发现都缺乏确凿的证据,没有被警方采纳。

与此同时,女主因为高调质疑官方的破案能力,开始收到恐吓信,接到骚扰电话,还被陌生人跟踪、监视。

但这些都没有让她退缩。在不懈的调查中,她锁定了一个叫艾尔伯特·狄萨尔沃的人。

此人罪行累累,经常进出监狱。

犯罪记录显示,他多次假扮星探、维修人员进入独居女性的家,趁机进行性骚扰,与绞杀案中“现场无破门、打斗痕迹”的情况十分吻合。

最细思极恐的是,在1962年波士顿的第一起案件发生前两个月,因强奸罪坐牢的艾尔伯特·狄萨尔沃获得了提前出狱的机会,理论上有继续犯案的可能性。

女主结合这些发现,把对艾尔伯特·狄萨尔沃的猜测写进了报道。

没多久,有知名律师宣称要为艾尔伯特·狄萨尔沃辩护,并且透露他已经承认杀害13名女性。但奇怪的是,警方审讯的录音供词不会作为法庭证据,这意味着受害者家属将永远无法得知真相。

女主多方调查才得知,原来那名律师与艾尔伯特·狄萨尔沃私下达成了协议,主动认罪就帮他出书,所得收入足以他养活家人。

至于真相是什么,除了女主和被害者家属,其他人似乎并不在乎。

艾尔伯特·狄萨尔沃被判终身监禁后,曾经神秘地透露要公布“绞杀手的真实身份”,然而没多久他就离奇地在监狱遇害身亡。

2013年,警方比对了艾尔伯特·狄萨尔沃的侄子的DNA,确定与“波士顿绞杀手”的最后一名受害者尸体上提取的DNA吻合,但另外12起谋杀案至今仍是悬案。

整体来说,《波士顿绞杀手》中规中矩地展现了案件的调查过程,节奏紧凑、台词密集,引导观众全身心投入到这场连环杀人案的调查之中。

它并非传统的犯罪悬疑片,而是与去年聊的同类电影《她说》一样,把关注重点从人尽皆知的案件,转向了案件背后的调查记者。

60年代初的美国波士顿,是个对女性新闻工作者极不友好的城市。

片中,女主被分到时尚生活方式编辑部,全都因为她符合新闻行业的刻板印象。

女性被认为“擅长”撰写无足轻重的花边新闻,没有资格像男人那样过问犯罪事件报道。

现实中的女记者洛蕾塔·麦克劳克林,就曾撰写契合专栏风格的文章,标题简单粗暴——“金发女爱笑,棕发女爱钱”。

即便之后女主和同事珍成为了“波士顿绞杀手”的报道记者,也是因为报社认为用女人的照片做凶杀案头条的配图,一定能博得眼球。

并在无形中,让她们成为了大众的攻击对象。

因为工作,女主经常无法顾全家庭,工作占据了她与家人沟通的时间,在亲戚们看来,女主并没有做到“女人该有的安分守己”。

女主的丈夫虽然嘴上支持她工作,但内心还是希望她能像大部分妻子那样,做好“分内的工作”,这个问题最终导致两人婚姻的破裂。

调查过程中,女主和同事处处遭受外界的质疑。

地检署要求报社终止报道时,充满了对女主的不屑与鄙视,认为这样的工作女性无资格参与;

广播节目里关于两位记者质疑官方的讨论,总是围绕她们的性别发难,说辞翻来覆去就是“她们女人懂什么”;

官方提醒民众注意自身安全,却有意无意导向了“受害者有罪论”,全然不顾凶手作案时经常伪装成维修工的手法。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影片结尾,媒体失去了对“波士顿绞杀手”的报道热情,纷纷鸟兽般四散。

当时负责侦办案件的探员之一,因为疲于奔命许久未果而辞职。

曾经被定为怀疑对象的人,看到女主依旧在寻找真相,劝她不要幻想“正义战胜邪恶”,因为这样的凶案之后还会继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可以说,这部《波士顿绞杀手》其实在借由真实案件,展现当时凸显的社会问题。

表面上看,只有凶手在用暴力方式夺取女性的生命。

但整个事件反映出的,是社会对女性尊严和权利潜移默化的扼杀,对真相的一时兴起和日渐麻木。

洛蕾塔·麦克劳克林和珍·科尔两位女记者的闪光点,就在于她们在被男性主导的新闻编辑室里,用实际行动让我们看到探寻真相、拒绝麻木的决心。

而能否做到这一切,其实与性别无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