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殡葬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日本殡葬服务的特点 台湾殡葬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台湾殡葬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台湾殡葬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 承天武圣庙)

在台湾随处可见各种庙宇,这与台湾早期的移民有关,泉州、漳州、客家已经占台湾人口90%以上。

传统的道家习俗加上佛教的流行,在台湾呈现了佛道两家融合的民间信仰。也许正是这样的信仰,做七很就普及,一般丧葬需要7-15天,做百日的也有。而充分的市场竞争让消费的主动权仍控制在家属手中,不会因长时间的治丧而花费惊人。如部分私人会馆就提供几乎免费(20多元每天)的公共守灵场地,这也是行善积德,同时也树立了自己在市场中良好形象。

因此丧葬花费与治丧时间并没有太大关系,只有畸形的消费心理才导致高规格消费。

(▲ 承天武圣庙)

(▲ 城隍庙)

(▲ 灯会上的城隍庙宣传)

三、注重商誉,追求品质

(▲ 告别厅花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更在乎的是有序的良性竞争。这种良性的竞争关系造就了众多生存了20多年的公司,这些老牌的公司不用投入更多去宣传就可以获得自己忠实的客户,这全靠自己长久的高品质服务。

所以,在台湾殡葬与互联网想擦出火花估计还需等待,他们借助于网络的商业模式比我们少很多。

(▲ 插花蓝 新竹市殡仪馆旁的花店)

(▲ 插好的花篮)

四、殡葬礼仪师证照制度

(▲ 正规丧葬策划公司所有的证照)

台湾的殡葬业者要通过考试获得礼仪师证后才可以称为“殡葬礼仪师”,证照考试的难度比较大,同时对工作年限的也有要求。无论是科班出身还是半道出家,只要努力都是可以获得证照。

礼仪师证照已经与服务公司挂钩,不同注册资本的公司所要求的礼仪师数量不同。只要达到规定要求就可以注册殡葬服务公司。

没有礼仪师证照也是可以从事殡葬工作,但不能以“礼仪师”自称、或使用“礼仪师”相关名号来从事殡葬服务工作。

五、注重对生者精神层面的处理

(▲ 殡仪馆内的守灵厅)

费用居高的土葬,估计与台湾有限的土地有关,同时台湾民间信仰的也比较浓厚。在治丧过程中,他们更重视对灵魂的处理,这也增加了治丧的时间。

同时,业者也更重视亲人离去对生者精神的影响,丧葬后期的悲伤辅导也是礼仪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当陪伴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时,亲人的突然离去会打乱整个家庭生活,因此生者需要时间来适应缺失逝者的“新”环境,而长时间的守灵可以有效降低生者的精神压力,缓解其悲痛。

当谈到我们的3-3-1的三天治丧流程时,台湾业者纷纷给出不可理解的诧异表情,然后当被质问“家属的悲伤怎么处理”时,我只能回复“家属自己解决”。

很显然我们忽视了对生者精神层面的处理,就好比收完钱火化完遗体家属离开之后这单业务就圆满完成了一样自觉满意。

六、塔葬已经被接受

(▲ 龙岩的纳骨塔)

往台湾南部去,可以看到传统土葬的墓园。但在城市里塔葬的比较多些,而且生态葬也能被人接受。

既然是生态葬应该是除了生态没有其他太多形式,纯正的生态是骨灰回归自然界。只有我们自己提出太多的名字和形式,而且还不是真正的生态,准确说是半生态,如花坛、树葬、草坪葬等,而我们的部分地区则是将生态偏向于商业利益,成为其营销手段。

其实生态安葬和老祖宗的传统丧葬习俗丢失并没有直接关系,只是我们的死亡观被贴上了迷信的标签,于是传统的习俗在“禁止封建迷信活动”的限制下,慢慢消失。无神论的科学死亡认识,让我们不断简化丧葬流程,传统“孝”文化又不能落到实处,提取传统习俗精华的文化部分至今没有明确,于是我们在改革中不断的将传统丧葬习俗清零。

(▲ 纳骨塔旁的集中焚烧区)

七、市场自由化,竞争激烈

(▲ 殡仪馆旁的服务公司,对面是龙岩,右边有万安)

竞争激烈是市场自由化的表现,殡仪馆周围有很多治丧会馆,类似于我们的丧葬一条街。他们的殡仪馆是对外开放的,服务公司接到订单可以租用殡仪馆的场地举行告别仪式,所以在殡仪馆里除了家属更多的是忙碌的服务人员。

殡仪馆成为了场地硬件的出租者,服务公司租赁场地后为家属提供布置、法事、礼仪等各种治丧服务,再此并没有垄断、走关系之说。

如何满足家属需求是服务公司的事,殡仪馆只是提供存放、火化等遗体处理和守灵厅、告别厅等场地租赁的相关服务。

(▲ 殡仪馆旁丧葬会所的后院)

(▲ 治丧会所一角)

总之,台湾的殡葬已经在高精尖的道路上跨步向前,从花艺的工厂化到租赁市场的细化,从基本丧葬服务到个性化选择服务项目的不断丰富,从众多的小规模公司到巨头公司,市场只属于奋力拼搏的实干家和创新并坚持不懈的人们。加油吧,有梦想的殡葬人!

(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