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致讲究,古人的“拜年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日本拜年用语 雅致讲究,古人的“拜年帖”

雅致讲究,古人的“拜年帖”

2024-07-10 14: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过年,拜年,是为老习俗,却随着年代更迭,于千年的传承中百变而出新。今人拜年,或电话、或短信、或微信,仪式轻了,内容淡了,偶有的贺年卡也近乎远离人们的视线,纸上温情正逐年成为稀有的回忆。

古时,每逢春节,官僚臣吏、社会名流、文人雅士、或是些许讲究的民众,大多会用类似今时贺年卡的“拜年帖”相互致贺,而且甚为看重送“拜年帖”的形式和内容。

在唐代时期,春节已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拜年活动日益普及到民间,并显现出“程序化”和“仪式化”,“拜年帖”也相机出现。

清代学者赵翼所著《陔余丛考》载文:“古人通名,本用削木书字,汉初谓之谒,汉末谓之刺,汉以后虽用纸,而仍沿用刺。”可见,自东汉以后,造纸业发展为制作“拜年帖”提供了新材料,官僚臣吏、社会名流、文人雅士等人,开始将诸多象征吉祥的花卉、人物等图案绘制于纸片上,并署名送给亲朋好友,以此贺岁,一张张纸质“拜年帖”得以流行开来。

据现有文字记载,“拜年帖”盛行于宋朝时的“国际性大都市”东京汴梁,即现今河南开封。彼时,汴梁文人云集,达官贵人多聚于此地。逢年节,相互走动拜年颇为烦累,但联络感情又是必须的,加之为了显示身份,看似简单,却不失讲究的“拜年帖”因而被广泛使用。

宋代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著文:“宋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文中名刺是用梅花笺纸裁成的纸片,二寸宽,三寸长,在其上写好受贺人姓名、住址、恭贺新年的吉利语言,再派仆人送往受贺人家,以“拜年帖”代自己拜年,示意对亲朋好友过年的恭贺。

北宋年间,一些有心的收藏家开始收藏名家“拜年帖”,并将所藏选刊刻石。如《游宦纪闻》记载的《元祐十六家墨迹》即为最古老的一部名帖集,其中著名词人秦观所写《贺正旦》帖可能是现存最古老的名人“贺年片”,也即“拜年帖”。

古时,“拜年帖”用语极为讲究,表明身份的词语尤其不可用错。

“拜年帖”因由家仆送达,故而有时人称其“飞帖”拜年。送“拜年帖”的家仆不适宜随意进入别人家门,接受“拜年帖”的家仆也不可能时时站在家门口相迎。为此,便有人家在门壁上预留一个红纸袋,上写大字“接福”,送“拜年帖”的家仆见此不用敲门,将“拜年帖”插入“接福”的红纸袋即可离去。当然,对于送达的“拜年帖”,讲究的大户人家都要专设“门簿”,详细记录送达“拜年帖”的主人辈分、官职、居住地址等,以便回帖,而不至于失礼。

在新春大吉之日,古人历来比今人更为讲究,专设“门簿”以图接祥纳福。其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是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街长寿巷;二是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金银库胡同;三是贵无极大人,住魁星阁大学士牌楼;四是福照临老爷,住五福街幸福巷。

此外,古人还多依据自家实情及所盼之事虚拟其他人物,如家有体弱多病之人,就虚拟一个健无病老爷,住踢山街托鼎巷,以图吉利讨口彩。正所谓“新年接福纳吉祥,虚拟吉人进门堂;只盼来年日子火,福寿全到乐无疆”。

明代时期,著名文人文征明在一首《拜年》诗中写道:“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足见当时,投谒拜年已为普遍的人情交往方式,其中礼仪成分更多于情感内容。

随着年代更迭,“拜年帖”的形式也逐年趋于华美。宋明时期,“拜年帖”的制作随着越来越多的投递讲究而愈见复杂。有人在红绫制成的帖子上撒赤金为字;有人用整幅织锦做成帖子,并预先织出吉祥用语;还有人给帖子配上不同颜色的底壳加以区分,如下级送给上级用青色底壳,门生初见老师用红绫制成底壳等。

清时有人写《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景象:“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活现了当时过年时节,街头传送“拜年帖”的繁忙情景。当然,其时也不乏变味的“拜年帖”,达官贵人相互间专用一种拜匣盛放“拜年帖”。拜匣用料名贵、工艺考究、配饰金银等,匣内除了放置一张署名用印的帖子,通常还有古玩玉器、珠宝金银、或是银票等等,使得过年时节的正常酬酢,更多地沾染上了权钱交易的色彩,“拜年帖”原本的礼仪程式则由此而淡化了。

◎本文原载于《山西日报》,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