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城市地图发展历程的分析与思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日本地图与中国地图对比分析 中国近代城市地图发展历程的分析与思考

中国近代城市地图发展历程的分析与思考

2024-04-10 19: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 城市地图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城市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人类文明中并没有城市这一概念,人们居无定所,随遇而栖。所谓城市,顾名思义是由“城”和“市”组成的。城,即由城墙围起来抵御外界侵犯的地域,用于防卫;市,即人们用来交换物品的交易 场所,用于生活。二者组合起来便发展形成了承载人类文化的城市。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 和文明的标志。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许多大大小小的城市兴起且不断壮大,有些城市如今已成为拥有丰厚历史底蕴的文化 名城。这些城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物,拥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及意义,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对古代城市发展演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借助于古代城市地图。

城市地图是描绘城市选址特征、形态布局和结构功能的地图[1]。从古至今城市地图能够相对准确地反映出各时期城市的空间形态,对于研究城市历史平面布局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们不仅可反映客观的古代城市的形态,还可反映出当时绘图者的主观思想观念和关注重点[2]。陈述彭院士在《中国古代地图集·城市地图》的序中指出,“查阅城市古地图很可能获得珍贵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管理也将有所裨益”。中国科学院自然研究所的郑锡煌认为,“利用千百年前绘制的古地图研究城市发展史应该被重视和倡导”[3]。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董卫指出,读古图是一种与过去的沟通,将自身置于一个有古人所绘制的历史空间中,可“深入理解存在现代城市空间中的一些历史文脉及其价值,以及城市未来的何去何从”[4]。

2 中国城市地图从古代到近代的传承 2.1 古代城市地图的发展过程和特点

最早的城市地图《洛邑图》是为了满足统治者修建都城的需要而绘制的,是历史上第一个有实用意义的城市地图,也是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建设规划图[5]。发展到唐宋时期,古代城市地图已不仅局限于修建都城的单一用途,也逐渐应用于研究城市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管理发展城市等[6]。随着城市的发展,古代城市地图(本文指明代之前的城市地图)的内容也顺应使用者的需求而不断丰富。

古代城市地图按照描绘对象,可分为都城图和地方城市图[1]。古代中国实行以最高统治者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统治,都城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及其统治机构的所在地,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古代都城图均以描绘皇宫宫殿和衙署为主要内容,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宫殿和衙署的布局,充分体现着历代王朝的政治制度和运转机制[7]。

早期的都城图或以图碑的形式流传,如北宋吕大防绘制的隋唐都城图“长安图碑”[8];或以插图的形式存在于志书中,作为资料记载,如《事林广记》中的“东京旧城之图”(图1(a))。在绘图手法上,古都城图多采用“内折外容”的手法描绘都城及附近山水景物的布局。都城部分整体呈方形或者长方形,采用平立面结合的形象画法,城内局部事物(如宫殿、衙署)比例夸大,详细描绘,主次分明,主要描绘的内容包括城墙、城门、宫殿、建筑庭院等布局结构。图中建筑多采用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象形符号直观表现,除了图形部分之外,会有文字标记注明各宫殿城门等建筑的名称,部分图会写有题记,用来记载绘图的缘由目的及宫殿等建筑的规模形制等。在绘图控制方面,少数都城图标明绘制比例,如北宋的“三宫图碑”(图1(b))标有“每六寸折地一里”,约为1:3000比例尺,部分都城图标明方位。

显示原图|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1   典型的的古代城市地图

Fig. 1   Representative ancient city maps

到了宋元时期各地城市开始繁荣,地方城市图的发展也达到了繁荣时期。该时期的地方城市图内容丰富,包括城墙、衙署、街道、仓库、桥梁、水渠等与地方治理关系密切的建筑,多由地方官员主持编绘,用于城池规划建设,彰显地方官员功绩、辅助地方管理等[1]。同古代都城图相似,地方城市图也采用“内折外容”的手法,用平立面结合的形象画法重点表现地方府衙等管理机构。该时期的城市图多存在于石刻图碑或者志书插图中,如南宋碑刻的“平江图”(图1(c)),该图内容详实,既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的城市特色,也突出了城市图为官吏治理地方所用的特点,在中国古代城市图的发展与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9]。同时期的“静江府城池图”(图1(d)),详细描绘和记载了当时修筑城池的过程及资料,并娴熟运用了平面象形符号来表现地物地貌拥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该图对地物、地貌的表达接近现代地图符号的应用水平,对后期城市地图中符号的应用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与“平江图”共称为“宋代城市图中的双壁”[10]。

2.2 近代城市地图对古代城市地图的继承与发展

本文的近代城市地图指进入“近代地图学”时期之后的城市地图,即明代至民国时期的城市地图。城市地图在进入明清时期之后,继承了早期城市地图传统的形象绘制手法,并在西方测绘技术与文化的渗入后,逐渐向多样化、专题化和近代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明清早期的都城图继承了古代都城图以宫殿布局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特点,依旧采用局部夸张,突出重点的手法,采用平立面相结合的形象画法表现宫殿等建筑。如明嘉靖年间的“北京城宫殿之图”(图2(a));清康熙初年的“盛京城阙图”(图2(b))表现出清初以八旗制度为核心的布局特点。都城图的发展在康熙乾隆时期,由于应用了实测技术而达到了短暂的顶峰,内容丰富、准确详细。明清早期的地方城市图在画法上继承了传统的平立面结合的形象画法,内容上也是以示意性描绘城池内建筑为主,主要包括城墙、衙署、街道等要素,突出实用性的目的。随着地方城市结构与功能的发展与演变,地方城市的功能特性突出,出现专题地图。例如,明崇祯年间的“苏州府城内水道图”(图2(c))详细表现了苏州城内的河道布局;清道光年间的“客什葛尔新建城图”(图2(d))表现了客什葛尔军城的防御格局。到了民国时期,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结束,都城图和地方城池图之间不再有明显的区分,城市地图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手法逐步丰富且准确,趋向统一化、规范化。

显示原图|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2   明清早期城市地图

Fig. 2   City maps in early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在绘制技术上,自裴秀的“制图六体”提出后,古代绘图者在传统城市地图的制作上,便十分注意地图的比例尺与地图方位的表示,以提高地图的准确度[11]。在西方测绘技术引入之前,绘图者多采用计里画方的方法进行绘图。直到16世纪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将“经纬度制图法”引入中国后,清朝康熙皇帝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经纬度测量,测出630个点的经纬度,并实测且编绘了比例尺为1:650的“京城全图”(图3)[12]。清末民初,西方测绘技术在城市地图中被应用,基于经纬网的用比例尺控制的标明具体方位的实测地图,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示意布局图,内容丰富,详细准确,城市地图开始向近代化方向发展。民国时期全国范围开始测绘刊印各城市的详细城市地图,城市地图从内容到精度都逐渐向规范化发展。

显示原图|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3   京城全图

Fig. 3   Map of Beijing

总之,从古代城市地图到近代城市地图的发展可被概括为从简要示意到细致刻画,从写景写意到使用图例符号,从无比例尺到标明比例尺,从表示相对位置到上北下南,从没有任何控制到方格网再到经纬度测量及投影的使用,近代城市地图的绘制得以不断进步与完善[13]。

3 中国近代城市地图的演变、特色和价值分析 3.1 近代城市地图的发展背景

中国城市的结构形态和功能,在明、清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对城市地图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随着明清疆域的扩张及边防的加强,军事防御要素在城市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清朝后期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侵入中国使外国资本流入中国,在中国开通商埠,划定租界,将西方城市的规划理念和管理模式传入中国城市,进一步影响了中国城市的结构和功能。一是西方人开始使用西方近代测绘技术,自行测量并绘制中国城市地图;二是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西学东渐之风的盛行,中国政府开始注重培养专业的测绘人才,并且绘制经过实测且用比例尺准确控制的精确详细的城市地图。西方测绘技术的引入对中国近代城市地图产生了质变的影响,将中国城市地图的发展推向了顶峰且逐渐成熟。

3.2 近代城市地图特征

3.2.1 表现形式多样化

由于明、清以来城市形态结构功能的多样化演变发展,以及传统绘图方法的发展和进步,近代城市地图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近代城市地图的多样化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载体的多样化

明、清时期的地方志进一步发展普及,更多的城市地图以插图的形式存在于地方志中;明、清时期还出现了彩绘本的城市地图,以绢本彩绘或纸本彩绘的单幅舆图,或以图集形式出现的整本地图。民国时期,随着全国范围内开始大规模地测绘刊印城市地图,单幅或以图集形式的纸本彩绘地图进一步发展与普及。

(2)方法的多样化

近代城市地图的绘制方法,既继承了传统城市地图的形象绘法,又受到西方先进技术的影响向多样化发展。从表现手法上看,在对城墙、城门和城中建筑等人文景观的刻画上,平立面结合的形象画法仍被大量明、清时期早期城市地图采用。随着绘图者熟练应用各种景观特点的概括与抽象,城市地图符号系统的应用也逐渐丰富和多样化。从绘制手法来看,中西方法混合,也体现出近代城市地图绘制手法的多样化特性。部分城市图采用西方宫殿园林常用的远点透视与几何平面相结合的画法,如《皇城宫殿衙署图》(图4(a));部分采用鸟瞰图的手法,如《天津城厢保甲全图》(图4(b));部分采用山水画的手法,如《饶州府城图》(图4(c))。民国时期,绘图技术日趋成熟,城市地图以详细的平面布局图为主要表现形式,图上地物符号的表示进一步简化且多样化。图5列为不同城市地图对山水、城墙及房屋建筑的描绘,其方法、角度、详略度,以及颜色应用等各不相同。例如,城墙的表现有砖砌式、平行线式、立体式、平面式等不同的特点。

显示原图|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4   早期近代城市地图表现方法的多样化

Fig. 4   Variety of the expression methods applied in early modern city maps

显示原图|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5   近代城市图中对山水、城墙、房屋建筑的不同表现手法

Fig. 5   Different expressions of landscape, city walls and constructions in modern city maps

(3)内容的多样化

近代城市地图内容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2方面新元素的注入。一方面,体现在城市地图上新元素的注入。早期的城市地图只单纯注重表现城内衙署等建筑布局,城市地图元素单一。后来一些水系街巷等新元素的加入,使得早期的近代城市地图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因此,从单一表现的城市管理要素到加入水系街巷等城市交通功能要素的转换是我国古代城市地图向早期近代城市地图过渡的一个重要标志[14]。另一方面,新元素的注入还体现在近代城市发展演变中许多新城市元素的出现。清朝后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西方文化的逐渐渗入,新的城市元素如各国的租界、使馆区,西式医院、西式学堂、教堂等西式建筑出现[15]。到了民国时期,城市的要素与结构进一步改变(如城墙变迁,工厂的兴建,铁路与火车站兴起,水泥马路的建设等),这些新的城市元素都被详细表现在城市地图中,充分体现了近代城市地图内容多样化的特点。图6列举出了几种近代城市地图中常见的新兴城市元素,如火车、教堂、铁路、租界等。

显示原图|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6   近代城市地图中几种新兴的城市元素

Fig. 6   New urban elements in modern city maps (railways, concession, hospital and church)

3.2.2 地图内容专题化

为了适应近代城市形态结构与功能不断发展的需求,一些专门反映城市某方面特点的专题城市地图在这一时期诞生。这部分地图富于创新变化,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与地方色彩,成为了近代城市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表现水系发达的南方城市中水道交通分布的水道图、表现边疆防御城市的军事布局图、表现重要城市的土地利用图或城市规划图等[16]。例如,“苏州府城内水道图”,是以明代苏州城内的水道布局为主题的专题城市地图,该图既反映了苏州城内的上百条横纵交织的大小水道及桥梁的主题,同时标注出衙署、粮仓、城门等重要城市要素作为辅助信息。“客什葛尔新建城图”则以道光年间边陲军城客什葛尔城内的军事驻防布局为主题,图中城墙之内所表示的事物除了衙署以外,均为兵营。“测绘金陵城内地名坐向清查荒基全图”,是以宣统时期南京城内的土地利用状况为主题,反映了当时南京城内的土地利用情况,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土地提供了依据[17]。

3.2.3 绘图技术近代化

自16世纪利玛窦传教士将西方地图文化带入中国后,西方的测绘技术便流入中国,由于只受到少数学者的关注,并没有对当时城市地图以传统景观式绘图的主流特点产生影响。直至康熙乾隆年间,西方实测技术才得以应用到城市地图的绘制上。康熙时期的“皇城宫殿衙役图”和乾隆时期的“京城全图”都以西方测绘技术为基础,详尽准确地反映出该时期北京城的宫殿布局及周围事物,代表了该时期城市地图绘制的最高成就,但都因深藏于宫中而没有对后期城市地图的发展产生深远影 响[18]。光绪年间(1886年)《大清会典舆图》的修编进一步促进了国内实测城市地图的发展,在此之前的实测城市图多为西方国家所绘。由于光绪会典多存在经纬网与计里画方方法的混用,以及传统地图符号和近代地图符号共存的问题,不属于真正规范的近代实测地图,但其详细程度与准确性均已接近西方实测城市地图,使该时期城市地图实现了有传统绘图到实测城市平面图的转变。1900年后,由于时局动荡,城市地图的测绘受到了国内外军方的关注,军校、测绘学校兴办,新式的、更为规范的实测地图应运而生,彻底实现了城市地图绘图技术的近代化[19]。

3.3 近代城市地图的价值思考

3.3.1 城市发展的体现

近代城市地图是城市近代化发展过程的体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列强打开了通向中国的大门,通过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开始在中国城市开通商埠、划定租界,从此,西方资本的入侵使得传统城市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向近代城市转型。开埠一方面使得外国列强入侵城市,掠夺资源,但从另一方面加强了城市与外界的联系,促进了城市贸易与经济的发展,同时西方先进文化与思想的渗入,也推动了城市的近代化发展。

传统的中国城市结构功能单一,多以军事防御功能和行政管理功能为主,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渗入,中国城市逐渐向着以经济贸易为主要功能的近代化方向发展[20]。在近代城市的功能结构要素中,经济要素逐渐取代政治军事功能要素的主导地位,成为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开埠后的中国近代城市,在资本主义列强的影响下,逐渐由军事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换。各种商铺、钱庄和银行纷纷出现,在商业和金融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各城市开始纷纷修建铁路、公路。因此,开埠后的城市吸引了大批的外来国前来发展投资,修建领事馆、洋行、工厂、医院、学校、教堂等富有西方特色的机构,从而改变了中国近代城市的结构形态,促进了城市的近代化建设。开埠后的城市地图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城市近代化发展的特点。

3.3.2 地域特色的体现

近代城市地图在反映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充分反映出不同城市所处的地域特色。例如,“浙江省垣坊巷全图”(图7(a))所表现的杭州城,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水陆相邻,河街并行,前街后河”的特点,水路发达,大小桥梁数目众多;“剑城图”(图7(b))描绘的江西省丰城市则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稻田成片、河湖相连”的特点;“上海县城厢租界全图”(图7(c))和“重庆府治全图”(图7(d))所表现的开埠城市上海和重庆,作为通商口岸,码头数量众多是其显著特点,其作为边防城市,极具特色的城墙和城市结构可充分体现该城市的防御特点;“客什葛尓新建城图”(图7(e))中描绘的城墙比重突出,城内除了衙署均为兵营,反映出该城作为军事驻防城的特点;“重建郡城全图”(图7(f))所表现的是台湾府城乾隆年间城垣以竹栅作为防御的独特“竹城”面貌,是台湾府城该时期特有的防御特点,后因为竹垣防御不足且易燃等缺点被土城墙取代。

显示原图|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7   近代城市地图中地域特色的体现举例

Fig. 7   Examples ofregional features in modern city maps

4 中国近代城市地图演变案例分析 4.1 从时间的角度看城市图的发展

以北京为例,分别选取了明代的“北京宫殿之图”、清代的“北京全图”和民国初年的“北京地图”作为研究对象,从同一城市的不同时期看城市图的发展,探究北京城市地图的发展。“北京城宫殿之图”(图8(a))是明嘉靖十年至四十一(1531-1562年)绘制的,图名下的几列文字说明记录了明朝自洪武至万历年间历代皇帝的年号和在位时间[21]。该图的绘制范围是今北京城的内城,图中采用平立面结合的缩绘的形象画法,描绘了宫殿、衙署、坛庙、城墙、桥梁、城门等建筑和主要街道。对于图中宫殿的绘制,绘图者采用了夸张的比例,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图中心画有一幅皇帝批阅奏章的写意画,纸上写有“天下太平”4个字。该画法加入了绘制者的主观意图,表现出绘制者渴望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图中没有明确标明比例尺及方位,但在中下部分有标明一些有关长度距离的文字以辅助说明。

显示原图|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8   明、清、民国时期的典型北京城市图

Fig. 8   Typical Beijing city map in the Ming Dynasty,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an period

“北京全图”(图8(b))是由李明智绘制于咸丰十一年至光绪十三年(1861-1887年),彩绘。该图详细描绘了北京内、外城的整体城貌,包括了水系、街道和建筑布局。绘制者对宫殿城门等建筑不再采用形象描绘的手法,而是以示意图或者平面图的形式表示,更注重布局的体现,并且详细标注出了官司衙门、仓场、王府、寺庙与教堂,并标出外国公使馆、海关、洋税司、学堂、美国医院等,同时也加入了颜色的使用。其中,对部分主要城门和宫殿依旧采用了平立面结合的表现手法进行略微细致的刻画。从绘图目的来看,该图更注重了对准确性的追求,内容详细,各部分比例合理,尊重客观事实;不足的是,图上依旧没有明确地标出比例尺与方位。

“北京地图”(图8(c))是民国初期(1914年)由天津中东石印局出版。清末民初,西学东渐之风日益盛行,地图的绘制多采用西方方法,并且重要的地方会带有中英文双语标注。从内容方面,该图表现内容更加详细丰富,增加了铁路,胡同建筑名称,英文标注,以及城外的道路建筑信息等。从表现手法方面来,该图使用了统一的几何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同类事物,即图例。同时,该图使用了1:15 850的比例尺,使其准确性进一步增加。另外,图的下方附有各省会馆的驻址。

北京城市地图在明、清、民国时期的特点比较如表1所示。

Tab. 1 表1

表1   明、清、民国时期北京城市地图的比较

Tab. 1   Comparison of Beijing city maps in the Ming Dynasty,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an period

图型特征地图内容数学基础明代写实法,局部夸张、平立面结合,宫殿、衙署为主,融入绘图者主观思想保持相对位置,无比例控制清代写实法、使用色彩,平面图与平立面结合手法综合使用,实地勘测,尊重客观事实不再以宫殿为主,内容客观丰富包括有水系、街道和建筑布局,并标出外国公使馆、海关、洋税司、学堂、美国医院等保持相对位置,无比例控制民国平面图,使用色彩,图例内容更加详细丰富,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铁路,胡同建筑名称,英文标注等标明比例尺,实地勘测,反映客观现实,重视准确性

新窗口打开

4.2 从城市的角度看城市图的发展

《国朝都城图》编绘与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该图采用平立面结合的形象画法,简朴粗略地描绘了南京城内外的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和宫殿、城墙、街道、坛庙等人文景观,表现了明代南京城内的宫殿布局(图9)。

显示原图|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9   国朝都城图

Fig. 9   Map of capital city

《盛京城阙图》[22]描绘了清朝入关前盛京城(今沈阳)城内的建筑宫殿布局(图10)。该图绘于康熙四年至八年(1665-1669年),绢本彩绘,采用半立体式的写意手法,未标明比例尺,方位为上北下南[23]。图中盛京城整体呈方形,以盛京皇城宫殿为中心,分成了9块区域。该图在对城墙、建筑的描绘上非常细致,与以往夸张绘制宫殿比例的都城图相比,绘制较为准确,采用平立面结合的形象画法,反映了清初盛京城内的宫殿建筑布局,是现存最早的描绘盛京(沈阳)的城市图,为研究沈阳城的城市结构和建筑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显示原图|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10   盛京城阙图

Fig. 10   City gates map of Shengjing

19世纪后半叶,国内城市地图的绘制,在西方测绘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内容丰富、地方特色浓郁的城市地图。其中,包括早期实测城市地图,以及在传统城市地图上对内容和形式进行改良的近代改良型城市地图[20]。前者包括“陕西省城图”(图11(a))、“上海县城厢租界全图”(图11(b))、“浙江省垣坊巷全图”(图11(c))、“测绘金陵城内地名坐向清查荒基全图”(图11(d)),后者包括“重庆府治全图”(图11(e))、“湖北汉口镇街道图”(图11(f))、“山西省城街道暨附近坛庙村庄图”(图11(g))、“天津城厢保甲全图”(图11(h))、“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图11(i))、“宁郡地舆图”(图11(j))。这一时期的城市地图在精确度,绘制内容和符号的应用都有很大的进步。早期实测城市地图,在精确度上,与前期的布局示意图相比而言,采用了平面图的表现手法,布局合理,应用比例尺可观察出是在实测基础上绘制的。近代改良型城市地图依旧会采用平立面结合的形象画法,在表现手法上既采用了传统山水画法描绘景物,又注重使用了简单的地物符号及颜色,不仅体现了山水画的欣赏价值,且简洁明了将地物逐一详细表现。该类地图继承了传统的城市舆图的特点,依然注重对城门、城墙、房屋建筑等的详细刻画,并且在此基础上表现内容更加丰富,包括除了传统舆图表现的府衙、寺庙、军事机构等,还增加了经济、交通等要素的体现(如详细的街巷、桥梁信息等),体现了由传统城市地图向近代城市地图的过渡转换。近代改良型城市地图虽没有西方实测的城市平面图的精度优势,但其传统景观式的绘图,更加直观形象,相对位置准确以及内容要素详细程度得到改进,该类城市地图具有较强的实际导览功能和地方特色,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肯定与发展。

显示原图|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11   早期实测城市地图与近代改良型城市地图的典型事例

Fig. 11   Examples for early survey maps and modern-improved city maps

5 结语

本文以明、清、民国时期的近代城市地图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其对传统城市地图的继承和受西方文化及先进测绘制图技术影响的角度,探究近代城市地图的特点、发展方向和价值。近代城市地图一方面既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城市舆图在绘图手法和表现内容上的特点,继承了传统舆图的形象化特点,多采用平立面结合的手法,追求实用性而非准确性;另一方面,又因受到西方制图技术和文化的冲击与推动,国人开始学习并采用西方的实测技术进行城市地图的绘制,更加注重地图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且在表现手法上更加规范统一。综上可得,中国近代城市地图在整个城市地图发展的历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处于传统城市地图向现代城市地图的过渡时期,在继承与发展中逐渐向着多样化、专题化和近代化方向发展,并且能充分反映各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与地域特色,对研究城市自身的发展与演变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参考 价值。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 席会东. 中国古代地图文化史[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130-189.

[本文引用: 3]     

[ Xi H D.Cultural historyof Chinese ancient map[M]. Beijing: Sinomaps Press, 2013:130-189. ]

[本文引用: 3]     

[2] 张楠,张玉坤.

城市形态研究中的古代地图资料

[J].建筑师,2010(3):52-5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包含着丰富历史信息的古地图具 有直观、承载信息量大的特点,是古代城市形态研究中的重要资料,其作用非一般文字资料所能替代。但古地图由于难以保存而流传甚少,如何寻找和利用这些有限 而珍贵的图像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古地图在城市形态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回顾其发展与保存情况,简述其保存的地点与机构及目前国内外中文古地图的编 目、整理与研究进展,尝试为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历史城市地理学研究的资料查询与利用方面做一些基础性工作。

[ Zhang N, Zhang Y K.

Ancient maps in urban morphology studies

[J]. The Architect, 2010(3):52-57. ]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包含着丰富历史信息的古地图具 有直观、承载信息量大的特点,是古代城市形态研究中的重要资料,其作用非一般文字资料所能替代。但古地图由于难以保存而流传甚少,如何寻找和利用这些有限 而珍贵的图像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古地图在城市形态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回顾其发展与保存情况,简述其保存的地点与机构及目前国内外中文古地图的编 目、整理与研究进展,尝试为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历史城市地理学研究的资料查询与利用方面做一些基础性工作。 [3] 郑锡煌.

中国古代城市地图集

[J].地球信息科学,2001,3(2):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560-8999.2001.02.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是人类聚落的高级形式.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 Zheng X H.

The ancient Chinese city atlas

[J].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01,3(2):4-4. ]

https://doi.org/10.3969/j.issn.1560-8999.2001.02.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是人类聚落的高级形式.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4] 董卫.

中国古代图学理论及其现代意义(一)——从裴秀“制图六体”所想到的

[J].建筑师,2009(6):29-3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古代地图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代 城市的窗口。本文对古代"制图六体"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建立城市图学研究的必要性。所谓城市图学是一种研究图与空间之间对位关系的学问,就是通过对古代 地图的研读和转译,建立起一套历史城市空间分析和规划设计的方法。文章强调"制图六体"是古代图学研究的基础,而地图转译则是开展这一研究的不二法门。

[ Dong W.

Chinese ancient cartographic theory and its modern meaning - thoughts from "Six Graphic-Approach"

[J]. The Architect, 2009, 6:29-34. ]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古代地图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代 城市的窗口。本文对古代"制图六体"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建立城市图学研究的必要性。所谓城市图学是一种研究图与空间之间对位关系的学问,就是通过对古代 地图的研读和转译,建立起一套历史城市空间分析和规划设计的方法。文章强调"制图六体"是古代图学研究的基础,而地图转译则是开展这一研究的不二法门。 [5] 前卫.

地图背后的秘密——图治天下与洛邑图

[N].中国测绘报,2015-1-9(3).

[本文引用: 1]     

[ Qian W.

Secret behind the map -- map managing the world and LuoyiMap

[N]. China surveying and mapping news, 2015-1-9(3). ]

[本文引用: 1]     

[6] 金应春,丘富科.中国地图史话[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本文引用: 1]     

[ Jin Y C, Qiu F K.History of Chinese map[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84. ]

[本文引用: 1]     

[7] 朱竞梅.

清代北京城市地图研究的总结与思考

[J].北京社会科学,2001(3):77-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3054.2001.03.0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地图是中国地图中源远流长的一个类型,但是自古以来,中国地图分类中并没有专列"城市地图"这一类别,即便对地图的明确分类也形成于很晚时期,首见于乾隆年间编制的《萝图荟萃》.《萝图荟萃》分为正编和续编两部,正编为乾隆二十六年敕编,条析舆图类别,共计十三:天文、舆地、江海、河道、武功、巡幸、名胜、瑞应、效贡、盐务、寺庙、山陵、风水等.续编为乾隆六十年敕纂,门类同于正编.以后清宫所收各图,基本没有超出这些门类范围[1].这里的"图"有关系地理者,也有关系史事、武备、典制、工程者.在关系典制的"图"中,包含有都城宫苑图类,重点绘制和表现城廓、宫室、苑囿的结构布局,从内容要素上初步具备了城市地图的特点.

[ Zhu J M.

Summaries and thinking of Beijing city maps in Qing Dynasty

[J].Social Science of Beijing, 2001,3:77-85. ]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3054.2001.03.0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地图是中国地图中源远流长的一个类型,但是自古以来,中国地图分类中并没有专列"城市地图"这一类别,即便对地图的明确分类也形成于很晚时期,首见于乾隆年间编制的《萝图荟萃》.《萝图荟萃》分为正编和续编两部,正编为乾隆二十六年敕编,条析舆图类别,共计十三:天文、舆地、江海、河道、武功、巡幸、名胜、瑞应、效贡、盐务、寺庙、山陵、风水等.续编为乾隆六十年敕纂,门类同于正编.以后清宫所收各图,基本没有超出这些门类范围[1].这里的"图"有关系地理者,也有关系史事、武备、典制、工程者.在关系典制的"图"中,包含有都城宫苑图类,重点绘制和表现城廓、宫室、苑囿的结构布局,从内容要素上初步具备了城市地图的特点. [8] 杨宇振.

图像内外:中国古代城市地图初探

[J].城市规划学刊,2008(2):83-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08.02.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首先,对中国古代城市地图作概 要梳理,对于各历史时期城市地图的主要类别、特点等进行述说:结合当前地图史研究状况,提出其中存在问题,认为中国古代地图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 次,从城市与建筑史角度提出志书地图、大比例城市地图以及区域地图在城市意象、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区域城市体系三个方面的相应作用:最后,强调文字文献与图 像研究的结合,通过基于"历史城市数据库"的定量分析以及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研究工具,推进历史城市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 Yang Y Z.

Beyond and within images: A preliminary exploitation to Chinese historical city maps

[J]. Urban Planning Forum, 2008, 2:83-92. ]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08.02.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首先,对中国古代城市地图作概 要梳理,对于各历史时期城市地图的主要类别、特点等进行述说:结合当前地图史研究状况,提出其中存在问题,认为中国古代地图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 次,从城市与建筑史角度提出志书地图、大比例城市地图以及区域地图在城市意象、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区域城市体系三个方面的相应作用:最后,强调文字文献与图 像研究的结合,通过基于"历史城市数据库"的定量分析以及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研究工具,推进历史城市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9] 汪前进.

《平江图》的地图学研究

[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8(4):378-386.

URL      [本文引用: 1]     

[ Wang Q J.

Cartographical research on Ping Jiang Tu

[J].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1989,8(4):378-386. ]

URL      [本文引用: 1]     

[10] 张益桂.

南宋《静江府城池图》简述

[J].广西地方志,2001(1):43-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434X.2001.01.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宋代共在桂林五次筑城,《静江府城池图》记载的是其中南宋末年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筑城情况及用工用料用款数量.当时元军已从云南打到桂南,筑城目的是防 御元军.《城池图》内容以军事设施为主,可据以分析宋军的部署;图上也绘有街道,反映桂林市区到宋代已比唐代扩大了一倍.

[ Zhang Y G.

An introduction to Jing Jiang Fu Cheng Chi Tu

[J]. Guangxi Difangzhi, 2001,1:43-47. ]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434X.2001.01.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宋代共在桂林五次筑城,《静江府城池图》记载的是其中南宋末年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筑城情况及用工用料用款数量.当时元军已从云南打到桂南,筑城目的是防 御元军.《城池图》内容以军事设施为主,可据以分析宋军的部署;图上也绘有街道,反映桂林市区到宋代已比唐代扩大了一倍. [11] 卢良志. 中国地图学史[M].北京:测绘出版社,1984.

[本文引用: 1]     

[ Lu L Z.

History of Chinese cartography

[M]. Beij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ess, 1984. ]

[本文引用: 1]     

[12] 刘永禄.

形形色色的地图

[J].地图,1994(3):5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形形色色的地图现存最早世界地图如今残存于世的最古老的世界地图是公元前600年前后、美索不达米亚人画在粘土板上的地图.它描绘了一个以巴比伦市为中心、周围被大海所包围的圆盘状的世界。我国考古所见最早地图1986年夏甘肃出土的天水“放马滩地图”,绘制于公元...

[ Liu Y L.

A variety of maps

[J]. CARTOGRAPHY, 1994,3:59. ]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形形色色的地图现存最早世界地图如今残存于世的最古老的世界地图是公元前600年前后、美索不达米亚人画在粘土板上的地图.它描绘了一个以巴比伦市为中心、周围被大海所包围的圆盘状的世界。我国考古所见最早地图1986年夏甘肃出土的天水“放马滩地图”,绘制于公元... [13] 詹启仁.

关于我国城市地图发展的研究

[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2):54-59.

URL      [本文引用: 1]     

[ Zhan Q R.

Research of the city map's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J].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1991, 2:54-59. ]

URL      [本文引用: 1]     

[14] 钟翀.

《天津城厢形势全图》与近代早期的天津地图

[J].历史地理,2013:152-16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自古以来,中华书籍流播东瀛,客观上也使吾国大量珍贵图籍俾以传存。甲午、日俄战争间,东北亚的紧张时局推动日人致力搜集大陆地图,而战后日本的安定局面也使许多珍贵的近代早期中国城市地图仍留存于斯地。

[ Zhong C.

On the map of Tientsin Cheng-xiangxing-shiquan-tu and early modern city map of Tientsin

[J]. Historical Geography, 2013:152-167. ]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自古以来,中华书籍流播东瀛,客观上也使吾国大量珍贵图籍俾以传存。甲午、日俄战争间,东北亚的紧张时局推动日人致力搜集大陆地图,而战后日本的安定局面也使许多珍贵的近代早期中国城市地图仍留存于斯地。 [15] 钟翀.

《浙江省城全图》的前世与今生

[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8-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2338.2014.01.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浙江省城全图》是杭州古旧地图中颇具近代特色的一类城市地图,它内容丰富、印制华美,是研究杭州近代城市史的重要图像资料,且固其存世稀少而为时人所珍重。笔者在广泛收集现存海内外各种版本《浙江省城全图》的基础上,通过年代考订与系谱整理.立足于历史地图学.考察了该类地图的形成背景、变化脉络及消失原因.为研究我国地图近代化过程中“过渡型城市地图”的表现形态与产生原因,以及城市史研究对此类地图的解读与利用提供实证案例。

[ Zhong C.

A study on the map of Provincial Capital of Zhejiang: past and present

[J]. Journal of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4,1:58-66. ]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2338.2014.01.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浙江省城全图》是杭州古旧地图中颇具近代特色的一类城市地图,它内容丰富、印制华美,是研究杭州近代城市史的重要图像资料,且固其存世稀少而为时人所珍重。笔者在广泛收集现存海内外各种版本《浙江省城全图》的基础上,通过年代考订与系谱整理.立足于历史地图学.考察了该类地图的形成背景、变化脉络及消失原因.为研究我国地图近代化过程中“过渡型城市地图”的表现形态与产生原因,以及城市史研究对此类地图的解读与利用提供实证案例。 [16] 张晓虹.

近代城市地图与开埠早期上海英租界区域城市空间研究

[J].历史地理,2013(2):248-26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对近代上海城市空间的分析, 目前有多种研究路径。这主要得益于开埠以来有关上海城市的大量资料的出现。除了中国传统的地方志中所保留的文字资料与舆图资料外,这一时期上海还有一些过 去未曾有过的能详细记录城市空间信息的资料,如以土地永租性质的过割为主要内容的道契、以记录和传播城市生活文化为主旨的报刊资料以及建立

[ Zhang X H.

A study on modern city map and city space of British settlementin Shanghai in early port-opening

[J]. Historical Geography, 2013,2:248-261. ]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对近代上海城市空间的分析, 目前有多种研究路径。这主要得益于开埠以来有关上海城市的大量资料的出现。除了中国传统的地方志中所保留的文字资料与舆图资料外,这一时期上海还有一些过 去未曾有过的能详细记录城市空间信息的资料,如以土地永租性质的过割为主要内容的道契、以记录和传播城市生活文化为主旨的报刊资料以及建立 [17] 朱炳贵.

南京古代地图的整理研究与图集编制

[C].江苏: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4:102-104.

[本文引用: 1]     

[ Zhu B G.

Organizing research and atlas compilation of Nanjing ancient maps

[C]. Academic essays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ociety of Jiangsu province in 2014, 2014:102-104. ]

[本文引用: 1]     

[18] 张祖群.

从历史地图到城市文化地图的跨越——北京文化地图的对比分析

[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30(1):59-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8141.2014.01.0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北京、西安、上海三个典型城市的历史地图绘制情况,从多个角度解析了城市文化地图绘制的基本思路和学术原理.城市文化地图将城市历史的时空脉络铭刻出来,呈现城市内在生命发展历史和空间立体展现历程,从历史地图到文化地图显示了地理和地理结合的跨越式进步.北京文化地图绘制不仅以欧美历史地理为学理基础,更融合了中国历史地理学学术成果;不仅剖析了城市横断面人地关系,更分析了纵剖面的历程与时空交错.总结认为,北京文化地图的绘制是以多学科理论作支撑,有望出产标志性的北京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是整合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机构实施大兵团作战,合力进行学术攻关;是实现北京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力举措,北京文化地图将承载更多的科普、教育、研究、企业、咨询等功能.

[ Zhang Z Q.

From the history of city map to urban cultural map -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Beijing cultural map

[J].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2013,30(1):59-62. ]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8141.2014.01.0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北京、西安、上海三个典型城市的历史地图绘制情况,从多个角度解析了城市文化地图绘制的基本思路和学术原理.城市文化地图将城市历史的时空脉络铭刻出来,呈现城市内在生命发展历史和空间立体展现历程,从历史地图到文化地图显示了地理和地理结合的跨越式进步.北京文化地图绘制不仅以欧美历史地理为学理基础,更融合了中国历史地理学学术成果;不仅剖析了城市横断面人地关系,更分析了纵剖面的历程与时空交错.总结认为,北京文化地图的绘制是以多学科理论作支撑,有望出产标志性的北京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是整合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机构实施大兵团作战,合力进行学术攻关;是实现北京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力举措,北京文化地图将承载更多的科普、教育、研究、企业、咨询等功能. [19] 钟翀.

中国近代城市地图的新旧交替与进化系谱

[J].人文杂志,2013(5):90-1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0447-662X.2013.05.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19世纪中叶以来,东亚都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近代化发展,在此背 景之下,受西方近代地理学的影响与制图技术的刺激,我国传统的城市绘图逐渐向近代的实测城市地图过渡,并在20世纪初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在这半个多世纪 之中,各地的城市地图创作十分活跃,并在测量、绘制、印刷、发行上呈现出新旧交汇、中西混容的多彩面貌,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本文以该时期绘制 的城市地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此类地图的图上表现与绘印技术、当时的传播情况与民众的地图观念变化等多角度考察,尝试还原我国近代城市地图新旧替代的全 貌,藉以揭示其演变系谱与进化历程,阐明近代地图文化的独特魅力.

[ Zhong C.

Alternation of the new and old and evolution genealogy of Chinese modern city map

[J].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2013,5:90-104. ]

https://doi.org/10.3969/j.issn.0447-662X.2013.05.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19世纪中叶以来,东亚都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近代化发展,在此背 景之下,受西方近代地理学的影响与制图技术的刺激,我国传统的城市绘图逐渐向近代的实测城市地图过渡,并在20世纪初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在这半个多世纪 之中,各地的城市地图创作十分活跃,并在测量、绘制、印刷、发行上呈现出新旧交汇、中西混容的多彩面貌,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本文以该时期绘制 的城市地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此类地图的图上表现与绘印技术、当时的传播情况与民众的地图观念变化等多角度考察,尝试还原我国近代城市地图新旧替代的全 貌,藉以揭示其演变系谱与进化历程,阐明近代地图文化的独特魅力. [20] 扶小兰.

重庆开埠与城市近代化

[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61-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5101.2013.02.015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开埠是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强加给重庆的病态的开放,是重庆沦为半殖民地化城市的开始,却在客观上成为重庆城市近代化的契机.开埠促进了重庆城市功能的转变、城市地域的拓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促使城市社会结构、城市文化环境和城市社会生活等都发生了变化.

[ Fu X L.

Opening of chongqing port and urban modernization

[J]. Journal of Beihua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2013,14(2):61-66. ]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5101.2013.02.015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开埠是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强加给重庆的病态的开放,是重庆沦为半殖民地化城市的开始,却在客观上成为重庆城市近代化的契机.开埠促进了重庆城市功能的转变、城市地域的拓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促使城市社会结构、城市文化环境和城市社会生活等都发生了变化. [21] 任金城.

国外珍藏的一些中国明代地图

[J].文献,1987(3):129-13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地图的搜集一向非常注意,早在十六世纪七十年代,西班牙驻菲律宾的第二任总督,基多·拉维查理士(Guido de Lavezaris)就把一幅从中国得到的《古今形胜之

[ Ren J C.

Chinese maps of ming dynasty preserved in foreign countries

[J].The Documentat,1987, 3:129-131. ]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地图的搜集一向非常注意,早在十六世纪七十年代,西班牙驻菲律宾的第二任总督,基多·拉维查理士(Guido de Lavezaris)就把一幅从中国得到的《古今形胜之 [22] 周涛. 中华舆图志[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1.

[本文引用: 1]     

[ Zhou T.Zhong Hua Yu TuZhi[M]. Beijing:Sinomaps Press, 2011. ]

[本文引用: 1]     

[23] 曹光辉. 重庆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

[本文引用: 1]     

[ Cao G H.Chongqing history atlas[M]. Beijing:Sinomaps Press, 2013. ]

[本文引用: 1]     

3 2013 ... 城市地图是描绘城市选址特征、形态布局和结构功能的地图[1].从古至今城市地图能够相对准确地反映出各时期城市的空间形态,对于研究城市历史平面布局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们不仅可反映客观的古代城市的形态,还可反映出当时绘图者的主观思想观念和关注重点[2].陈述彭院士在《中国古代地图集·城市地图》的序中指出,“查阅城市古地图很可能获得珍贵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管理也将有所裨益”.中国科学院自然研究所的郑锡煌认为,“利用千百年前绘制的古地图研究城市发展史应该被重视和倡导”[3].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董卫指出,读古图是一种与过去的沟通,将自身置于一个有古人所绘制的历史空间中,可“深入理解存在现代城市空间中的一些历史文脉及其价值,以及城市未来的何去何从”[4]. ...

... 古代城市地图按照描绘对象,可分为都城图和地方城市图[1].古代中国实行以最高统治者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统治,都城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及其统治机构的所在地,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古代都城图均以描绘皇宫宫殿和衙署为主要内容,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宫殿和衙署的布局,充分体现着历代王朝的政治制度和运转机制[7]. ...

... 到了宋元时期各地城市开始繁荣,地方城市图的发展也达到了繁荣时期.该时期的地方城市图内容丰富,包括城墙、衙署、街道、仓库、桥梁、水渠等与地方治理关系密切的建筑,多由地方官员主持编绘,用于城池规划建设,彰显地方官员功绩、辅助地方管理等[1].同古代都城图相似,地方城市图也采用“内折外容”的手法,用平立面结合的形象画法重点表现地方府衙等管理机构.该时期的城市图多存在于石刻图碑或者志书插图中,如南宋碑刻的“平江图”(图1(c)),该图内容详实,既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的城市特色,也突出了城市图为官吏治理地方所用的特点,在中国古代城市图的发展与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9].同时期的“静江府城池图”(图1(d)),详细描绘和记载了当时修筑城池的过程及资料,并娴熟运用了平面象形符号来表现地物地貌拥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该图对地物、地貌的表达接近现代地图符号的应用水平,对后期城市地图中符号的应用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与“平江图”共称为“宋代城市图中的双壁”[10]. ... 3 2013 ... 城市地图是描绘城市选址特征、形态布局和结构功能的地图[1].从古至今城市地图能够相对准确地反映出各时期城市的空间形态,对于研究城市历史平面布局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们不仅可反映客观的古代城市的形态,还可反映出当时绘图者的主观思想观念和关注重点[2].陈述彭院士在《中国古代地图集·城市地图》的序中指出,“查阅城市古地图很可能获得珍贵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管理也将有所裨益”.中国科学院自然研究所的郑锡煌认为,“利用千百年前绘制的古地图研究城市发展史应该被重视和倡导”[3].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董卫指出,读古图是一种与过去的沟通,将自身置于一个有古人所绘制的历史空间中,可“深入理解存在现代城市空间中的一些历史文脉及其价值,以及城市未来的何去何从”[4]. ...

... 古代城市地图按照描绘对象,可分为都城图和地方城市图[1].古代中国实行以最高统治者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统治,都城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及其统治机构的所在地,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古代都城图均以描绘皇宫宫殿和衙署为主要内容,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宫殿和衙署的布局,充分体现着历代王朝的政治制度和运转机制[7]. ...

... 到了宋元时期各地城市开始繁荣,地方城市图的发展也达到了繁荣时期.该时期的地方城市图内容丰富,包括城墙、衙署、街道、仓库、桥梁、水渠等与地方治理关系密切的建筑,多由地方官员主持编绘,用于城池规划建设,彰显地方官员功绩、辅助地方管理等[1].同古代都城图相似,地方城市图也采用“内折外容”的手法,用平立面结合的形象画法重点表现地方府衙等管理机构.该时期的城市图多存在于石刻图碑或者志书插图中,如南宋碑刻的“平江图”(图1(c)),该图内容详实,既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的城市特色,也突出了城市图为官吏治理地方所用的特点,在中国古代城市图的发展与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9].同时期的“静江府城池图”(图1(d)),详细描绘和记载了当时修筑城池的过程及资料,并娴熟运用了平面象形符号来表现地物地貌拥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该图对地物、地貌的表达接近现代地图符号的应用水平,对后期城市地图中符号的应用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与“平江图”共称为“宋代城市图中的双壁”[10]. ... 城市形态研究中的古代地图资料 1 ... 城市地图是描绘城市选址特征、形态布局和结构功能的地图[1].从古至今城市地图能够相对准确地反映出各时期城市的空间形态,对于研究城市历史平面布局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们不仅可反映客观的古代城市的形态,还可反映出当时绘图者的主观思想观念和关注重点[2].陈述彭院士在《中国古代地图集·城市地图》的序中指出,“查阅城市古地图很可能获得珍贵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管理也将有所裨益”.中国科学院自然研究所的郑锡煌认为,“利用千百年前绘制的古地图研究城市发展史应该被重视和倡导”[3].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董卫指出,读古图是一种与过去的沟通,将自身置于一个有古人所绘制的历史空间中,可“深入理解存在现代城市空间中的一些历史文脉及其价值,以及城市未来的何去何从”[4]. ... 城市形态研究中的古代地图资料 1 ... 城市地图是描绘城市选址特征、形态布局和结构功能的地图[1].从古至今城市地图能够相对准确地反映出各时期城市的空间形态,对于研究城市历史平面布局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们不仅可反映客观的古代城市的形态,还可反映出当时绘图者的主观思想观念和关注重点[2].陈述彭院士在《中国古代地图集·城市地图》的序中指出,“查阅城市古地图很可能获得珍贵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管理也将有所裨益”.中国科学院自然研究所的郑锡煌认为,“利用千百年前绘制的古地图研究城市发展史应该被重视和倡导”[3].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董卫指出,读古图是一种与过去的沟通,将自身置于一个有古人所绘制的历史空间中,可“深入理解存在现代城市空间中的一些历史文脉及其价值,以及城市未来的何去何从”[4]. ... 中国古代城市地图集 1 2001 ... 城市地图是描绘城市选址特征、形态布局和结构功能的地图[1].从古至今城市地图能够相对准确地反映出各时期城市的空间形态,对于研究城市历史平面布局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们不仅可反映客观的古代城市的形态,还可反映出当时绘图者的主观思想观念和关注重点[2].陈述彭院士在《中国古代地图集·城市地图》的序中指出,“查阅城市古地图很可能获得珍贵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管理也将有所裨益”.中国科学院自然研究所的郑锡煌认为,“利用千百年前绘制的古地图研究城市发展史应该被重视和倡导”[3].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董卫指出,读古图是一种与过去的沟通,将自身置于一个有古人所绘制的历史空间中,可“深入理解存在现代城市空间中的一些历史文脉及其价值,以及城市未来的何去何从”[4]. ... 中国古代城市地图集 1 2001 ... 城市地图是描绘城市选址特征、形态布局和结构功能的地图[1].从古至今城市地图能够相对准确地反映出各时期城市的空间形态,对于研究城市历史平面布局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们不仅可反映客观的古代城市的形态,还可反映出当时绘图者的主观思想观念和关注重点[2].陈述彭院士在《中国古代地图集·城市地图》的序中指出,“查阅城市古地图很可能获得珍贵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管理也将有所裨益”.中国科学院自然研究所的郑锡煌认为,“利用千百年前绘制的古地图研究城市发展史应该被重视和倡导”[3].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董卫指出,读古图是一种与过去的沟通,将自身置于一个有古人所绘制的历史空间中,可“深入理解存在现代城市空间中的一些历史文脉及其价值,以及城市未来的何去何从”[4]. ... 中国古代图学理论及其现代意义(一)——从裴秀“制图六体”所想到的 1 2009 ... 城市地图是描绘城市选址特征、形态布局和结构功能的地图[1].从古至今城市地图能够相对准确地反映出各时期城市的空间形态,对于研究城市历史平面布局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们不仅可反映客观的古代城市的形态,还可反映出当时绘图者的主观思想观念和关注重点[2].陈述彭院士在《中国古代地图集·城市地图》的序中指出,“查阅城市古地图很可能获得珍贵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管理也将有所裨益”.中国科学院自然研究所的郑锡煌认为,“利用千百年前绘制的古地图研究城市发展史应该被重视和倡导”[3].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董卫指出,读古图是一种与过去的沟通,将自身置于一个有古人所绘制的历史空间中,可“深入理解存在现代城市空间中的一些历史文脉及其价值,以及城市未来的何去何从”[4]. ... 中国古代图学理论及其现代意义(一)——从裴秀“制图六体”所想到的 1 2009 ... 城市地图是描绘城市选址特征、形态布局和结构功能的地图[1].从古至今城市地图能够相对准确地反映出各时期城市的空间形态,对于研究城市历史平面布局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们不仅可反映客观的古代城市的形态,还可反映出当时绘图者的主观思想观念和关注重点[2].陈述彭院士在《中国古代地图集·城市地图》的序中指出,“查阅城市古地图很可能获得珍贵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管理也将有所裨益”.中国科学院自然研究所的郑锡煌认为,“利用千百年前绘制的古地图研究城市发展史应该被重视和倡导”[3].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董卫指出,读古图是一种与过去的沟通,将自身置于一个有古人所绘制的历史空间中,可“深入理解存在现代城市空间中的一些历史文脉及其价值,以及城市未来的何去何从”[4]. ... 地图背后的秘密——图治天下与洛邑图 1 2015 ... 最早的城市地图《洛邑图》是为了满足统治者修建都城的需要而绘制的,是历史上第一个有实用意义的城市地图,也是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建设规划图[5].发展到唐宋时期,古代城市地图已不仅局限于修建都城的单一用途,也逐渐应用于研究城市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管理发展城市等[6].随着城市的发展,古代城市地图(本文指明代之前的城市地图)的内容也顺应使用者的需求而不断丰富. ... 地图背后的秘密——图治天下与洛邑图 1 2015 ... 最早的城市地图《洛邑图》是为了满足统治者修建都城的需要而绘制的,是历史上第一个有实用意义的城市地图,也是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建设规划图[5].发展到唐宋时期,古代城市地图已不仅局限于修建都城的单一用途,也逐渐应用于研究城市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管理发展城市等[6].随着城市的发展,古代城市地图(本文指明代之前的城市地图)的内容也顺应使用者的需求而不断丰富. ... 1 1984 ... 最早的城市地图《洛邑图》是为了满足统治者修建都城的需要而绘制的,是历史上第一个有实用意义的城市地图,也是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建设规划图[5].发展到唐宋时期,古代城市地图已不仅局限于修建都城的单一用途,也逐渐应用于研究城市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管理发展城市等[6].随着城市的发展,古代城市地图(本文指明代之前的城市地图)的内容也顺应使用者的需求而不断丰富. ... 1 1984 ... 最早的城市地图《洛邑图》是为了满足统治者修建都城的需要而绘制的,是历史上第一个有实用意义的城市地图,也是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建设规划图[5].发展到唐宋时期,古代城市地图已不仅局限于修建都城的单一用途,也逐渐应用于研究城市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管理发展城市等[6].随着城市的发展,古代城市地图(本文指明代之前的城市地图)的内容也顺应使用者的需求而不断丰富. ... 清代北京城市地图研究的总结与思考 1 2001 ... 古代城市地图按照描绘对象,可分为都城图和地方城市图[1].古代中国实行以最高统治者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统治,都城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及其统治机构的所在地,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古代都城图均以描绘皇宫宫殿和衙署为主要内容,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宫殿和衙署的布局,充分体现着历代王朝的政治制度和运转机制[7]. ... 清代北京城市地图研究的总结与思考 1 2001 ... 古代城市地图按照描绘对象,可分为都城图和地方城市图[1].古代中国实行以最高统治者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统治,都城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及其统治机构的所在地,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古代都城图均以描绘皇宫宫殿和衙署为主要内容,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宫殿和衙署的布局,充分体现着历代王朝的政治制度和运转机制[7]. ... 图像内外:中国古代城市地图初探 1 2008 ... 早期的都城图或以图碑的形式流传,如北宋吕大防绘制的隋唐都城图“长安图碑”[8];或以插图的形式存在于志书中,作为资料记载,如《事林广记》中的“东京旧城之图”(图1(a)).在绘图手法上,古都城图多采用“内折外容”的手法描绘都城及附近山水景物的布局.都城部分整体呈方形或者长方形,采用平立面结合的形象画法,城内局部事物(如宫殿、衙署)比例夸大,详细描绘,主次分明,主要描绘的内容包括城墙、城门、宫殿、建筑庭院等布局结构.图中建筑多采用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象形符号直观表现,除了图形部分之外,会有文字标记注明各宫殿城门等建筑的名称,部分图会写有题记,用来记载绘图的缘由目的及宫殿等建筑的规模形制等.在绘图控制方面,少数都城图标明绘制比例,如北宋的“三宫图碑”(图1(b))标有“每六寸折地一里”,约为1:3000比例尺,部分都城图标明方位. ... 图像内外:中国古代城市地图初探 1 2008 ... 早期的都城图或以图碑的形式流传,如北宋吕大防绘制的隋唐都城图“长安图碑”[8];或以插图的形式存在于志书中,作为资料记载,如《事林广记》中的“东京旧城之图”(图1(a)).在绘图手法上,古都城图多采用“内折外容”的手法描绘都城及附近山水景物的布局.都城部分整体呈方形或者长方形,采用平立面结合的形象画法,城内局部事物(如宫殿、衙署)比例夸大,详细描绘,主次分明,主要描绘的内容包括城墙、城门、宫殿、建筑庭院等布局结构.图中建筑多采用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象形符号直观表现,除了图形部分之外,会有文字标记注明各宫殿城门等建筑的名称,部分图会写有题记,用来记载绘图的缘由目的及宫殿等建筑的规模形制等.在绘图控制方面,少数都城图标明绘制比例,如北宋的“三宫图碑”(图1(b))标有“每六寸折地一里”,约为1:3000比例尺,部分都城图标明方位. ... 《平江图》的地图学研究 1 1989 ... 到了宋元时期各地城市开始繁荣,地方城市图的发展也达到了繁荣时期.该时期的地方城市图内容丰富,包括城墙、衙署、街道、仓库、桥梁、水渠等与地方治理关系密切的建筑,多由地方官员主持编绘,用于城池规划建设,彰显地方官员功绩、辅助地方管理等[1].同古代都城图相似,地方城市图也采用“内折外容”的手法,用平立面结合的形象画法重点表现地方府衙等管理机构.该时期的城市图多存在于石刻图碑或者志书插图中,如南宋碑刻的“平江图”(图1(c)),该图内容详实,既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的城市特色,也突出了城市图为官吏治理地方所用的特点,在中国古代城市图的发展与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9].同时期的“静江府城池图”(图1(d)),详细描绘和记载了当时修筑城池的过程及资料,并娴熟运用了平面象形符号来表现地物地貌拥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该图对地物、地貌的表达接近现代地图符号的应用水平,对后期城市地图中符号的应用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与“平江图”共称为“宋代城市图中的双壁”[10]. ... 《平江图》的地图学研究 1 1989 ... 到了宋元时期各地城市开始繁荣,地方城市图的发展也达到了繁荣时期.该时期的地方城市图内容丰富,包括城墙、衙署、街道、仓库、桥梁、水渠等与地方治理关系密切的建筑,多由地方官员主持编绘,用于城池规划建设,彰显地方官员功绩、辅助地方管理等[1].同古代都城图相似,地方城市图也采用“内折外容”的手法,用平立面结合的形象画法重点表现地方府衙等管理机构.该时期的城市图多存在于石刻图碑或者志书插图中,如南宋碑刻的“平江图”(图1(c)),该图内容详实,既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的城市特色,也突出了城市图为官吏治理地方所用的特点,在中国古代城市图的发展与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9].同时期的“静江府城池图”(图1(d)),详细描绘和记载了当时修筑城池的过程及资料,并娴熟运用了平面象形符号来表现地物地貌拥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该图对地物、地貌的表达接近现代地图符号的应用水平,对后期城市地图中符号的应用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与“平江图”共称为“宋代城市图中的双壁”[10]. ... 南宋《静江府城池图》简述 1 2001 ... 到了宋元时期各地城市开始繁荣,地方城市图的发展也达到了繁荣时期.该时期的地方城市图内容丰富,包括城墙、衙署、街道、仓库、桥梁、水渠等与地方治理关系密切的建筑,多由地方官员主持编绘,用于城池规划建设,彰显地方官员功绩、辅助地方管理等[1].同古代都城图相似,地方城市图也采用“内折外容”的手法,用平立面结合的形象画法重点表现地方府衙等管理机构.该时期的城市图多存在于石刻图碑或者志书插图中,如南宋碑刻的“平江图”(图1(c)),该图内容详实,既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的城市特色,也突出了城市图为官吏治理地方所用的特点,在中国古代城市图的发展与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9].同时期的“静江府城池图”(图1(d)),详细描绘和记载了当时修筑城池的过程及资料,并娴熟运用了平面象形符号来表现地物地貌拥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该图对地物、地貌的表达接近现代地图符号的应用水平,对后期城市地图中符号的应用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与“平江图”共称为“宋代城市图中的双壁”[10]. ... 南宋《静江府城池图》简述 1 2001 ... 到了宋元时期各地城市开始繁荣,地方城市图的发展也达到了繁荣时期.该时期的地方城市图内容丰富,包括城墙、衙署、街道、仓库、桥梁、水渠等与地方治理关系密切的建筑,多由地方官员主持编绘,用于城池规划建设,彰显地方官员功绩、辅助地方管理等[1].同古代都城图相似,地方城市图也采用“内折外容”的手法,用平立面结合的形象画法重点表现地方府衙等管理机构.该时期的城市图多存在于石刻图碑或者志书插图中,如南宋碑刻的“平江图”(图1(c)),该图内容详实,既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的城市特色,也突出了城市图为官吏治理地方所用的特点,在中国古代城市图的发展与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9].同时期的“静江府城池图”(图1(d)),详细描绘和记载了当时修筑城池的过程及资料,并娴熟运用了平面象形符号来表现地物地貌拥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该图对地物、地貌的表达接近现代地图符号的应用水平,对后期城市地图中符号的应用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与“平江图”共称为“宋代城市图中的双壁”[10]. ... History of Chinese cartography 1 1984 ... 在绘制技术上,自裴秀的“制图六体”提出后,古代绘图者在传统城市地图的制作上,便十分注意地图的比例尺与地图方位的表示,以提高地图的准确度[11].在西方测绘技术引入之前,绘图者多采用计里画方的方法进行绘图.直到16世纪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将“经纬度制图法”引入中国后,清朝康熙皇帝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经纬度测量,测出630个点的经纬度,并实测且编绘了比例尺为1:650的“京城全图”(图3)[12].清末民初,西方测绘技术在城市地图中被应用,基于经纬网的用比例尺控制的标明具体方位的实测地图,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示意布局图,内容丰富,详细准确,城市地图开始向近代化方向发展.民国时期全国范围开始测绘刊印各城市的详细城市地图,城市地图从内容到精度都逐渐向规范化发展. ... History of Chinese cartography 1 1984 ... 在绘制技术上,自裴秀的“制图六体”提出后,古代绘图者在传统城市地图的制作上,便十分注意地图的比例尺与地图方位的表示,以提高地图的准确度[11].在西方测绘技术引入之前,绘图者多采用计里画方的方法进行绘图.直到16世纪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将“经纬度制图法”引入中国后,清朝康熙皇帝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经纬度测量,测出630个点的经纬度,并实测且编绘了比例尺为1:650的“京城全图”(图3)[12].清末民初,西方测绘技术在城市地图中被应用,基于经纬网的用比例尺控制的标明具体方位的实测地图,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示意布局图,内容丰富,详细准确,城市地图开始向近代化方向发展.民国时期全国范围开始测绘刊印各城市的详细城市地图,城市地图从内容到精度都逐渐向规范化发展. ... 形形色色的地图 1 1994 ... 在绘制技术上,自裴秀的“制图六体”提出后,古代绘图者在传统城市地图的制作上,便十分注意地图的比例尺与地图方位的表示,以提高地图的准确度[11].在西方测绘技术引入之前,绘图者多采用计里画方的方法进行绘图.直到16世纪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将“经纬度制图法”引入中国后,清朝康熙皇帝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经纬度测量,测出630个点的经纬度,并实测且编绘了比例尺为1:650的“京城全图”(图3)[12].清末民初,西方测绘技术在城市地图中被应用,基于经纬网的用比例尺控制的标明具体方位的实测地图,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示意布局图,内容丰富,详细准确,城市地图开始向近代化方向发展.民国时期全国范围开始测绘刊印各城市的详细城市地图,城市地图从内容到精度都逐渐向规范化发展. ... 形形色色的地图 1 1994 ... 在绘制技术上,自裴秀的“制图六体”提出后,古代绘图者在传统城市地图的制作上,便十分注意地图的比例尺与地图方位的表示,以提高地图的准确度[11].在西方测绘技术引入之前,绘图者多采用计里画方的方法进行绘图.直到16世纪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将“经纬度制图法”引入中国后,清朝康熙皇帝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经纬度测量,测出630个点的经纬度,并实测且编绘了比例尺为1:650的“京城全图”(图3)[12].清末民初,西方测绘技术在城市地图中被应用,基于经纬网的用比例尺控制的标明具体方位的实测地图,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示意布局图,内容丰富,详细准确,城市地图开始向近代化方向发展.民国时期全国范围开始测绘刊印各城市的详细城市地图,城市地图从内容到精度都逐渐向规范化发展. ... 关于我国城市地图发展的研究 1 1991 ... 总之,从古代城市地图到近代城市地图的发展可被概括为从简要示意到细致刻画,从写景写意到使用图例符号,从无比例尺到标明比例尺,从表示相对位置到上北下南,从没有任何控制到方格网再到经纬度测量及投影的使用,近代城市地图的绘制得以不断进步与完善[13]. ... 关于我国城市地图发展的研究 1 1991 ... 总之,从古代城市地图到近代城市地图的发展可被概括为从简要示意到细致刻画,从写景写意到使用图例符号,从无比例尺到标明比例尺,从表示相对位置到上北下南,从没有任何控制到方格网再到经纬度测量及投影的使用,近代城市地图的绘制得以不断进步与完善[13]. ... 《天津城厢形势全图》与近代早期的天津地图 1 2013 ... 近代城市地图内容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2方面新元素的注入.一方面,体现在城市地图上新元素的注入.早期的城市地图只单纯注重表现城内衙署等建筑布局,城市地图元素单一.后来一些水系街巷等新元素的加入,使得早期的近代城市地图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因此,从单一表现的城市管理要素到加入水系街巷等城市交通功能要素的转换是我国古代城市地图向早期近代城市地图过渡的一个重要标志[14].另一方面,新元素的注入还体现在近代城市发展演变中许多新城市元素的出现.清朝后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西方文化的逐渐渗入,新的城市元素如各国的租界、使馆区,西式医院、西式学堂、教堂等西式建筑出现[15].到了民国时期,城市的要素与结构进一步改变(如城墙变迁,工厂的兴建,铁路与火车站兴起,水泥马路的建设等),这些新的城市元素都被详细表现在城市地图中,充分体现了近代城市地图内容多样化的特点.图6列举出了几种近代城市地图中常见的新兴城市元素,如火车、教堂、铁路、租界等. ... 《天津城厢形势全图》与近代早期的天津地图 1 2013 ... 近代城市地图内容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2方面新元素的注入.一方面,体现在城市地图上新元素的注入.早期的城市地图只单纯注重表现城内衙署等建筑布局,城市地图元素单一.后来一些水系街巷等新元素的加入,使得早期的近代城市地图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因此,从单一表现的城市管理要素到加入水系街巷等城市交通功能要素的转换是我国古代城市地图向早期近代城市地图过渡的一个重要标志[14].另一方面,新元素的注入还体现在近代城市发展演变中许多新城市元素的出现.清朝后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西方文化的逐渐渗入,新的城市元素如各国的租界、使馆区,西式医院、西式学堂、教堂等西式建筑出现[15].到了民国时期,城市的要素与结构进一步改变(如城墙变迁,工厂的兴建,铁路与火车站兴起,水泥马路的建设等),这些新的城市元素都被详细表现在城市地图中,充分体现了近代城市地图内容多样化的特点.图6列举出了几种近代城市地图中常见的新兴城市元素,如火车、教堂、铁路、租界等. ... 《浙江省城全图》的前世与今生 1 2014 ... 近代城市地图内容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2方面新元素的注入.一方面,体现在城市地图上新元素的注入.早期的城市地图只单纯注重表现城内衙署等建筑布局,城市地图元素单一.后来一些水系街巷等新元素的加入,使得早期的近代城市地图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因此,从单一表现的城市管理要素到加入水系街巷等城市交通功能要素的转换是我国古代城市地图向早期近代城市地图过渡的一个重要标志[14].另一方面,新元素的注入还体现在近代城市发展演变中许多新城市元素的出现.清朝后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西方文化的逐渐渗入,新的城市元素如各国的租界、使馆区,西式医院、西式学堂、教堂等西式建筑出现[15].到了民国时期,城市的要素与结构进一步改变(如城墙变迁,工厂的兴建,铁路与火车站兴起,水泥马路的建设等),这些新的城市元素都被详细表现在城市地图中,充分体现了近代城市地图内容多样化的特点.图6列举出了几种近代城市地图中常见的新兴城市元素,如火车、教堂、铁路、租界等. ... 《浙江省城全图》的前世与今生 1 2014 ... 近代城市地图内容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2方面新元素的注入.一方面,体现在城市地图上新元素的注入.早期的城市地图只单纯注重表现城内衙署等建筑布局,城市地图元素单一.后来一些水系街巷等新元素的加入,使得早期的近代城市地图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因此,从单一表现的城市管理要素到加入水系街巷等城市交通功能要素的转换是我国古代城市地图向早期近代城市地图过渡的一个重要标志[14].另一方面,新元素的注入还体现在近代城市发展演变中许多新城市元素的出现.清朝后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西方文化的逐渐渗入,新的城市元素如各国的租界、使馆区,西式医院、西式学堂、教堂等西式建筑出现[15].到了民国时期,城市的要素与结构进一步改变(如城墙变迁,工厂的兴建,铁路与火车站兴起,水泥马路的建设等),这些新的城市元素都被详细表现在城市地图中,充分体现了近代城市地图内容多样化的特点.图6列举出了几种近代城市地图中常见的新兴城市元素,如火车、教堂、铁路、租界等. ... 近代城市地图与开埠早期上海英租界区域城市空间研究 1 2013 ... 为了适应近代城市形态结构与功能不断发展的需求,一些专门反映城市某方面特点的专题城市地图在这一时期诞生.这部分地图富于创新变化,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与地方色彩,成为了近代城市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表现水系发达的南方城市中水道交通分布的水道图、表现边疆防御城市的军事布局图、表现重要城市的土地利用图或城市规划图等[16].例如,“苏州府城内水道图”,是以明代苏州城内的水道布局为主题的专题城市地图,该图既反映了苏州城内的上百条横纵交织的大小水道及桥梁的主题,同时标注出衙署、粮仓、城门等重要城市要素作为辅助信息.“客什葛尔新建城图”则以道光年间边陲军城客什葛尔城内的军事驻防布局为主题,图中城墙之内所表示的事物除了衙署以外,均为兵营.“测绘金陵城内地名坐向清查荒基全图”,是以宣统时期南京城内的土地利用状况为主题,反映了当时南京城内的土地利用情况,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土地提供了依据[17]. ... 近代城市地图与开埠早期上海英租界区域城市空间研究 1 2013 ... 为了适应近代城市形态结构与功能不断发展的需求,一些专门反映城市某方面特点的专题城市地图在这一时期诞生.这部分地图富于创新变化,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与地方色彩,成为了近代城市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表现水系发达的南方城市中水道交通分布的水道图、表现边疆防御城市的军事布局图、表现重要城市的土地利用图或城市规划图等[16].例如,“苏州府城内水道图”,是以明代苏州城内的水道布局为主题的专题城市地图,该图既反映了苏州城内的上百条横纵交织的大小水道及桥梁的主题,同时标注出衙署、粮仓、城门等重要城市要素作为辅助信息.“客什葛尔新建城图”则以道光年间边陲军城客什葛尔城内的军事驻防布局为主题,图中城墙之内所表示的事物除了衙署以外,均为兵营.“测绘金陵城内地名坐向清查荒基全图”,是以宣统时期南京城内的土地利用状况为主题,反映了当时南京城内的土地利用情况,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土地提供了依据[17]. ... 南京古代地图的整理研究与图集编制 1 2014 ... 为了适应近代城市形态结构与功能不断发展的需求,一些专门反映城市某方面特点的专题城市地图在这一时期诞生.这部分地图富于创新变化,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与地方色彩,成为了近代城市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表现水系发达的南方城市中水道交通分布的水道图、表现边疆防御城市的军事布局图、表现重要城市的土地利用图或城市规划图等[16].例如,“苏州府城内水道图”,是以明代苏州城内的水道布局为主题的专题城市地图,该图既反映了苏州城内的上百条横纵交织的大小水道及桥梁的主题,同时标注出衙署、粮仓、城门等重要城市要素作为辅助信息.“客什葛尔新建城图”则以道光年间边陲军城客什葛尔城内的军事驻防布局为主题,图中城墙之内所表示的事物除了衙署以外,均为兵营.“测绘金陵城内地名坐向清查荒基全图”,是以宣统时期南京城内的土地利用状况为主题,反映了当时南京城内的土地利用情况,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土地提供了依据[17]. ... 南京古代地图的整理研究与图集编制 1 2014 ... 为了适应近代城市形态结构与功能不断发展的需求,一些专门反映城市某方面特点的专题城市地图在这一时期诞生.这部分地图富于创新变化,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与地方色彩,成为了近代城市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表现水系发达的南方城市中水道交通分布的水道图、表现边疆防御城市的军事布局图、表现重要城市的土地利用图或城市规划图等[16].例如,“苏州府城内水道图”,是以明代苏州城内的水道布局为主题的专题城市地图,该图既反映了苏州城内的上百条横纵交织的大小水道及桥梁的主题,同时标注出衙署、粮仓、城门等重要城市要素作为辅助信息.“客什葛尔新建城图”则以道光年间边陲军城客什葛尔城内的军事驻防布局为主题,图中城墙之内所表示的事物除了衙署以外,均为兵营.“测绘金陵城内地名坐向清查荒基全图”,是以宣统时期南京城内的土地利用状况为主题,反映了当时南京城内的土地利用情况,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土地提供了依据[17]. ... 从历史地图到城市文化地图的跨越——北京文化地图的对比分析 1 2013 ... 自16世纪利玛窦传教士将西方地图文化带入中国后,西方的测绘技术便流入中国,由于只受到少数学者的关注,并没有对当时城市地图以传统景观式绘图的主流特点产生影响.直至康熙乾隆年间,西方实测技术才得以应用到城市地图的绘制上.康熙时期的“皇城宫殿衙役图”和乾隆时期的“京城全图”都以西方测绘技术为基础,详尽准确地反映出该时期北京城的宫殿布局及周围事物,代表了该时期城市地图绘制的最高成就,但都因深藏于宫中而没有对后期城市地图的发展产生深远影 响[18].光绪年间(1886年)《大清会典舆图》的修编进一步促进了国内实测城市地图的发展,在此之前的实测城市图多为西方国家所绘.由于光绪会典多存在经纬网与计里画方方法的混用,以及传统地图符号和近代地图符号共存的问题,不属于真正规范的近代实测地图,但其详细程度与准确性均已接近西方实测城市地图,使该时期城市地图实现了有传统绘图到实测城市平面图的转变.1900年后,由于时局动荡,城市地图的测绘受到了国内外军方的关注,军校、测绘学校兴办,新式的、更为规范的实测地图应运而生,彻底实现了城市地图绘图技术的近代化[19]. ... 从历史地图到城市文化地图的跨越——北京文化地图的对比分析 1 2013 ... 自16世纪利玛窦传教士将西方地图文化带入中国后,西方的测绘技术便流入中国,由于只受到少数学者的关注,并没有对当时城市地图以传统景观式绘图的主流特点产生影响.直至康熙乾隆年间,西方实测技术才得以应用到城市地图的绘制上.康熙时期的“皇城宫殿衙役图”和乾隆时期的“京城全图”都以西方测绘技术为基础,详尽准确地反映出该时期北京城的宫殿布局及周围事物,代表了该时期城市地图绘制的最高成就,但都因深藏于宫中而没有对后期城市地图的发展产生深远影 响[18].光绪年间(1886年)《大清会典舆图》的修编进一步促进了国内实测城市地图的发展,在此之前的实测城市图多为西方国家所绘.由于光绪会典多存在经纬网与计里画方方法的混用,以及传统地图符号和近代地图符号共存的问题,不属于真正规范的近代实测地图,但其详细程度与准确性均已接近西方实测城市地图,使该时期城市地图实现了有传统绘图到实测城市平面图的转变.1900年后,由于时局动荡,城市地图的测绘受到了国内外军方的关注,军校、测绘学校兴办,新式的、更为规范的实测地图应运而生,彻底实现了城市地图绘图技术的近代化[19]. ... 中国近代城市地图的新旧交替与进化系谱 1 2013 ... 自16世纪利玛窦传教士将西方地图文化带入中国后,西方的测绘技术便流入中国,由于只受到少数学者的关注,并没有对当时城市地图以传统景观式绘图的主流特点产生影响.直至康熙乾隆年间,西方实测技术才得以应用到城市地图的绘制上.康熙时期的“皇城宫殿衙役图”和乾隆时期的“京城全图”都以西方测绘技术为基础,详尽准确地反映出该时期北京城的宫殿布局及周围事物,代表了该时期城市地图绘制的最高成就,但都因深藏于宫中而没有对后期城市地图的发展产生深远影 响[18].光绪年间(1886年)《大清会典舆图》的修编进一步促进了国内实测城市地图的发展,在此之前的实测城市图多为西方国家所绘.由于光绪会典多存在经纬网与计里画方方法的混用,以及传统地图符号和近代地图符号共存的问题,不属于真正规范的近代实测地图,但其详细程度与准确性均已接近西方实测城市地图,使该时期城市地图实现了有传统绘图到实测城市平面图的转变.1900年后,由于时局动荡,城市地图的测绘受到了国内外军方的关注,军校、测绘学校兴办,新式的、更为规范的实测地图应运而生,彻底实现了城市地图绘图技术的近代化[19]. ... 中国近代城市地图的新旧交替与进化系谱 1 2013 ... 自16世纪利玛窦传教士将西方地图文化带入中国后,西方的测绘技术便流入中国,由于只受到少数学者的关注,并没有对当时城市地图以传统景观式绘图的主流特点产生影响.直至康熙乾隆年间,西方实测技术才得以应用到城市地图的绘制上.康熙时期的“皇城宫殿衙役图”和乾隆时期的“京城全图”都以西方测绘技术为基础,详尽准确地反映出该时期北京城的宫殿布局及周围事物,代表了该时期城市地图绘制的最高成就,但都因深藏于宫中而没有对后期城市地图的发展产生深远影 响[18].光绪年间(1886年)《大清会典舆图》的修编进一步促进了国内实测城市地图的发展,在此之前的实测城市图多为西方国家所绘.由于光绪会典多存在经纬网与计里画方方法的混用,以及传统地图符号和近代地图符号共存的问题,不属于真正规范的近代实测地图,但其详细程度与准确性均已接近西方实测城市地图,使该时期城市地图实现了有传统绘图到实测城市平面图的转变.1900年后,由于时局动荡,城市地图的测绘受到了国内外军方的关注,军校、测绘学校兴办,新式的、更为规范的实测地图应运而生,彻底实现了城市地图绘图技术的近代化[19]. ... 重庆开埠与城市近代化 2 2013 ... 传统的中国城市结构功能单一,多以军事防御功能和行政管理功能为主,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渗入,中国城市逐渐向着以经济贸易为主要功能的近代化方向发展[20].在近代城市的功能结构要素中,经济要素逐渐取代政治军事功能要素的主导地位,成为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开埠后的中国近代城市,在资本主义列强的影响下,逐渐由军事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换.各种商铺、钱庄和银行纷纷出现,在商业和金融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各城市开始纷纷修建铁路、公路.因此,开埠后的城市吸引了大批的外来国前来发展投资,修建领事馆、洋行、工厂、医院、学校、教堂等富有西方特色的机构,从而改变了中国近代城市的结构形态,促进了城市的近代化建设.开埠后的城市地图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城市近代化发展的特点. ...

... 19世纪后半叶,国内城市地图的绘制,在西方测绘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内容丰富、地方特色浓郁的城市地图.其中,包括早期实测城市地图,以及在传统城市地图上对内容和形式进行改良的近代改良型城市地图[20].前者包括“陕西省城图”(图11(a))、“上海县城厢租界全图”(图11(b))、“浙江省垣坊巷全图”(图11(c))、“测绘金陵城内地名坐向清查荒基全图”(图11(d)),后者包括“重庆府治全图”(图11(e))、“湖北汉口镇街道图”(图11(f))、“山西省城街道暨附近坛庙村庄图”(图11(g))、“天津城厢保甲全图”(图11(h))、“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图11(i))、“宁郡地舆图”(图11(j)).这一时期的城市地图在精确度,绘制内容和符号的应用都有很大的进步.早期实测城市地图,在精确度上,与前期的布局示意图相比而言,采用了平面图的表现手法,布局合理,应用比例尺可观察出是在实测基础上绘制的.近代改良型城市地图依旧会采用平立面结合的形象画法,在表现手法上既采用了传统山水画法描绘景物,又注重使用了简单的地物符号及颜色,不仅体现了山水画的欣赏价值,且简洁明了将地物逐一详细表现.该类地图继承了传统的城市舆图的特点,依然注重对城门、城墙、房屋建筑等的详细刻画,并且在此基础上表现内容更加丰富,包括除了传统舆图表现的府衙、寺庙、军事机构等,还增加了经济、交通等要素的体现(如详细的街巷、桥梁信息等),体现了由传统城市地图向近代城市地图的过渡转换.近代改良型城市地图虽没有西方实测的城市平面图的精度优势,但其传统景观式的绘图,更加直观形象,相对位置准确以及内容要素详细程度得到改进,该类城市地图具有较强的实际导览功能和地方特色,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肯定与发展. ... 重庆开埠与城市近代化 2 2013 ... 传统的中国城市结构功能单一,多以军事防御功能和行政管理功能为主,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渗入,中国城市逐渐向着以经济贸易为主要功能的近代化方向发展[20].在近代城市的功能结构要素中,经济要素逐渐取代政治军事功能要素的主导地位,成为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开埠后的中国近代城市,在资本主义列强的影响下,逐渐由军事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换.各种商铺、钱庄和银行纷纷出现,在商业和金融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各城市开始纷纷修建铁路、公路.因此,开埠后的城市吸引了大批的外来国前来发展投资,修建领事馆、洋行、工厂、医院、学校、教堂等富有西方特色的机构,从而改变了中国近代城市的结构形态,促进了城市的近代化建设.开埠后的城市地图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城市近代化发展的特点. ...

... 19世纪后半叶,国内城市地图的绘制,在西方测绘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内容丰富、地方特色浓郁的城市地图.其中,包括早期实测城市地图,以及在传统城市地图上对内容和形式进行改良的近代改良型城市地图[20].前者包括“陕西省城图”(图11(a))、“上海县城厢租界全图”(图11(b))、“浙江省垣坊巷全图”(图11(c))、“测绘金陵城内地名坐向清查荒基全图”(图11(d)),后者包括“重庆府治全图”(图11(e))、“湖北汉口镇街道图”(图11(f))、“山西省城街道暨附近坛庙村庄图”(图11(g))、“天津城厢保甲全图”(图11(h))、“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图11(i))、“宁郡地舆图”(图11(j)).这一时期的城市地图在精确度,绘制内容和符号的应用都有很大的进步.早期实测城市地图,在精确度上,与前期的布局示意图相比而言,采用了平面图的表现手法,布局合理,应用比例尺可观察出是在实测基础上绘制的.近代改良型城市地图依旧会采用平立面结合的形象画法,在表现手法上既采用了传统山水画法描绘景物,又注重使用了简单的地物符号及颜色,不仅体现了山水画的欣赏价值,且简洁明了将地物逐一详细表现.该类地图继承了传统的城市舆图的特点,依然注重对城门、城墙、房屋建筑等的详细刻画,并且在此基础上表现内容更加丰富,包括除了传统舆图表现的府衙、寺庙、军事机构等,还增加了经济、交通等要素的体现(如详细的街巷、桥梁信息等),体现了由传统城市地图向近代城市地图的过渡转换.近代改良型城市地图虽没有西方实测的城市平面图的精度优势,但其传统景观式的绘图,更加直观形象,相对位置准确以及内容要素详细程度得到改进,该类城市地图具有较强的实际导览功能和地方特色,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肯定与发展. ... 国外珍藏的一些中国明代地图 1 1987 ... 以北京为例,分别选取了明代的“北京宫殿之图”、清代的“北京全图”和民国初年的“北京地图”作为研究对象,从同一城市的不同时期看城市图的发展,探究北京城市地图的发展.“北京城宫殿之图”(图8(a))是明嘉靖十年至四十一(1531-1562年)绘制的,图名下的几列文字说明记录了明朝自洪武至万历年间历代皇帝的年号和在位时间[21].该图的绘制范围是今北京城的内城,图中采用平立面结合的缩绘的形象画法,描绘了宫殿、衙署、坛庙、城墙、桥梁、城门等建筑和主要街道.对于图中宫殿的绘制,绘图者采用了夸张的比例,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图中心画有一幅皇帝批阅奏章的写意画,纸上写有“天下太平”4个字.该画法加入了绘制者的主观意图,表现出绘制者渴望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图中没有明确标明比例尺及方位,但在中下部分有标明一些有关长度距离的文字以辅助说明. ... 国外珍藏的一些中国明代地图 1 1987 ... 以北京为例,分别选取了明代的“北京宫殿之图”、清代的“北京全图”和民国初年的“北京地图”作为研究对象,从同一城市的不同时期看城市图的发展,探究北京城市地图的发展.“北京城宫殿之图”(图8(a))是明嘉靖十年至四十一(1531-1562年)绘制的,图名下的几列文字说明记录了明朝自洪武至万历年间历代皇帝的年号和在位时间[21].该图的绘制范围是今北京城的内城,图中采用平立面结合的缩绘的形象画法,描绘了宫殿、衙署、坛庙、城墙、桥梁、城门等建筑和主要街道.对于图中宫殿的绘制,绘图者采用了夸张的比例,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图中心画有一幅皇帝批阅奏章的写意画,纸上写有“天下太平”4个字.该画法加入了绘制者的主观意图,表现出绘制者渴望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图中没有明确标明比例尺及方位,但在中下部分有标明一些有关长度距离的文字以辅助说明. ... 1 2011 ... 《盛京城阙图》[22]描绘了清朝入关前盛京城(今沈阳)城内的建筑宫殿布局(图10).该图绘于康熙四年至八年(1665-1669年),绢本彩绘,采用半立体式的写意手法,未标明比例尺,方位为上北下南[23].图中盛京城整体呈方形,以盛京皇城宫殿为中心,分成了9块区域.该图在对城墙、建筑的描绘上非常细致,与以往夸张绘制宫殿比例的都城图相比,绘制较为准确,采用平立面结合的形象画法,反映了清初盛京城内的宫殿建筑布局,是现存最早的描绘盛京(沈阳)的城市图,为研究沈阳城的城市结构和建筑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 1 2011 ... 《盛京城阙图》[22]描绘了清朝入关前盛京城(今沈阳)城内的建筑宫殿布局(图10).该图绘于康熙四年至八年(1665-1669年),绢本彩绘,采用半立体式的写意手法,未标明比例尺,方位为上北下南[23].图中盛京城整体呈方形,以盛京皇城宫殿为中心,分成了9块区域.该图在对城墙、建筑的描绘上非常细致,与以往夸张绘制宫殿比例的都城图相比,绘制较为准确,采用平立面结合的形象画法,反映了清初盛京城内的宫殿建筑布局,是现存最早的描绘盛京(沈阳)的城市图,为研究沈阳城的城市结构和建筑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 1 2013 ... 《盛京城阙图》[22]描绘了清朝入关前盛京城(今沈阳)城内的建筑宫殿布局(图10).该图绘于康熙四年至八年(1665-1669年),绢本彩绘,采用半立体式的写意手法,未标明比例尺,方位为上北下南[23].图中盛京城整体呈方形,以盛京皇城宫殿为中心,分成了9块区域.该图在对城墙、建筑的描绘上非常细致,与以往夸张绘制宫殿比例的都城图相比,绘制较为准确,采用平立面结合的形象画法,反映了清初盛京城内的宫殿建筑布局,是现存最早的描绘盛京(沈阳)的城市图,为研究沈阳城的城市结构和建筑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 1 2013 ... 《盛京城阙图》[22]描绘了清朝入关前盛京城(今沈阳)城内的建筑宫殿布局(图10).该图绘于康熙四年至八年(1665-1669年),绢本彩绘,采用半立体式的写意手法,未标明比例尺,方位为上北下南[23].图中盛京城整体呈方形,以盛京皇城宫殿为中心,分成了9块区域.该图在对城墙、建筑的描绘上非常细致,与以往夸张绘制宫殿比例的都城图相比,绘制较为准确,采用平立面结合的形象画法,反映了清初盛京城内的宫殿建筑布局,是现存最早的描绘盛京(沈阳)的城市图,为研究沈阳城的城市结构和建筑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