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探究】霜?霜冻?初霜冻?无霜期?霜也是“从天而降 ”的吗?傻傻分不清楚的看过来!还有让你怀疑人生的奇葩地理题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无霜期是指每年初霜期与终霜期之间的无霜天数 【地理探究】霜?霜冻?初霜冻?无霜期?霜也是“从天而降 ”的吗?傻傻分不清楚的看过来!还有让你怀疑人生的奇葩地理题目

【地理探究】霜?霜冻?初霜冻?无霜期?霜也是“从天而降 ”的吗?傻傻分不清楚的看过来!还有让你怀疑人生的奇葩地理题目

2024-02-20 17: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只要白天晴朗,夜间无风

早晨便会有霜

那么,霜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霜的形成需要两大条件:

第一,霜是在地面或近地物体冷却到0℃以下时生成的。这里的温度一般可看作地表温度(通常称地面温度),而不是大气温度(即气温)。霜生成的天气条件是晴朗微风湿度大的夜间,而在这种天气条件下,地面温度和气温的差异往往是很大的。当地面温度在0~-5℃之间时,气温仍在0℃以上的情况是极为常见的。

第二,霜是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华”而成的。凝华是指水汽由气体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在气象上,把由水汽凝结成露,又由露冻结而成的冰珠也归在霜一类里。

综上所述,霜的正确定义,应该是:霜是指水汽凝华在地面及近地面物体上的白色松脆的冰晶或由露滴冻结而成的冰珠。霜一般由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在温度低于0℃的地面或近地面物体上凝华而成的。寒冷晴朗微风的夜晚,最有利于霜的形成。

有霜出现时常伴有霜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常常会给诗人带来伤感的情绪。但对于农民,霜冻才真正可怕!

霜冻和霜是一样的

有霜不一定出现霜冻,霜与霜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霜冻是指在春、秋换季时,夜晚近地面气温短时间降到0℃以下,致使作物受到损害的一种低温冷害现象。

霜冻对作物有什么危害?

据新华网报道,霜冻对作物的影响很大,甚至可能导致作物颗粒无收。霜冻时,温度在0℃以下的低温会造成作物细胞内部与细胞间的水分凝结成冰,这些冰晶会继续吸收细胞内的水分,体积逐渐膨胀,然后不断挤压细胞,造成细胞水分的流失。细胞损失过多水分后,细胞质的胶体物质就会发生凝固,导致细胞枯萎。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如何预防霜冻?

据中国气象局网站报道,预防霜冻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

01

喷水法:小面积的园林植物可以用喷水法,即利用霜冻来临前的1小时,对植物不断喷水。喷水可增加空气湿度及温度(使空气升温2℃左右),起到预防霜冻的效果。

02

遮盖法:利用稻草、麦秆等覆盖植物,可防止冷空气入侵,同时减少热量散失,提高1℃-2℃的气温。此外,针对矮秆苗木植物,可用土埋的方法,但此方法只适用于小面积的霜冻。

03

施肥法:在霜冻来临前3天-4天施用半腐熟的有机肥做基肥,提高土温。暖性肥料常用的有厩肥、堆肥和草木灰等。

霜和霜冻有何区别

霜是指水汽凝华在地面及近地面物体上的白色冰晶或由露滴冻结而成的冰珠,在寒冷晴朗微风的夜晚,它最容易形成。

霜冻和霜有着本质的区别。霜冻是白天气温高于0 ℃,夜间气温短时间内降至0 ℃以下导致的低温危害现象,是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有霜出现时常常伴有霜冻,但并不代表一定出现。

更通俗一点地说,霜和农作物是好朋友,可以愉快玩耍,而霜冻则一心想要“搞垮”农作物,努力将其“置于死地”。

霜冻,尤其是早霜冻(或初霜冻)和晚霜冻(或终霜冻)对农作物威胁较大。在我国,东北、内蒙古、新疆、华北、西北中东部等地会在秋季迎来初霜冻,而在四川盆地和南岭以南地区,初霜冻常常发生在冬季。

发生的时间?

在东北地区中北部、内蒙古中东部、新疆北部,由于纬度较高受冷空气影响较早,初霜冻出现的时间也最早,一般出现在9月中下旬,其中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新疆阿勒泰地区还要更早一些。随着冷空气的逐渐侵入,东北地区南部、华北北部和西部、西北地区东北部、新疆中部和东南部一般在10月上中旬出现初霜冻。而华北南部、黄淮大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出现初霜冻一般要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对水稻的影响?

霜冻能使水稻受害,主要是由于0℃以下的低温使水稻细胞间隙的水形成了冰晶,并且冰晶不断地吸收细胞的自由水使冰晶逐渐增大,这就使细胞内水分减少而导致细胞质脱水,使细胞质胶体物质发生凝固和细胞枯萎。在冰晶形成和增大的过程中,对细胞也产生机械压力而导致机械损伤。如果霜冻较轻,水稻还没有死亡,霜冻过后温度逐渐上升,细胞慢慢解冻,还可以恢复生命活动。

因此要科学排水。水稻黄熟初期开始排水,洼地适当早排,漏水地适当晚排,促进水稻安全成熟。

积温和无霜期

积温——我们知道,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由于大多数农作物只有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 ℃以上时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我们把日均温达到10 ℃以上的持续时期视为作物的活跃生长期。把作物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积温的多少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期的长短,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能直接影响作物长势和生长季节。根据≥10 ℃积温的多少,我国自北向南可以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积温越来越多,农作物的生长期也是越来越长。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无霜期——是指一地春天最后一次霜至秋季最早一次霜之间的天数。无霜期直接影响育苗移栽的时间,决定了播种的时节。在实际生产中,真正有危害的是霜冻,因此应该叫无霜冻期,即春季最后一次霜冻(终霜冻)至秋季第一次霜冻(初霜冻)之间的天数。

农业防霜冻措施及原因

1、早春灌水

果树萌动前。用大水灌园,可显著降低白天地温,延迟发芽开花,从而避免早春的倒春寒对幼苗组织的冻害

2、霜前灌水

低温来临前3-5天灌水,防效最好。霜前灌水,晚上水温比土温高,水可使土壤增加大量的热量。灌水的作用一是可以增加土壤的热容量,使土壤降温慢,土壤温度不会下降很快,二是可增加近地面层空气湿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保护地面热量

3、烟熏

果树萌动后注意天气预报,寒潮来临前夜,用烟雾较大、略潮湿一点的柴草麦秸、残枝落叶、锯末等为原料,或用防霜烟雾剂进行烟熏。这些烟雾能够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阻挡地面热量的散失,而烟雾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

4、喷水法

其方法是在霜冻来临前一小时,利用喷灌设备对植物不断喷水。喷水可以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减小温差。

5、遮盖法

就是利用稻草,麦秸,杂草等覆盖植物,既可以防止外围冷空气的袭击,又能减少地面热量向外散失,一般能提高气温1-2℃

6、扰动法

在夜间局部地区出现辐射冷却,地面温度低,而距离地面10-20米高度高气温高时的气象条件叫做逆温,这时也常常出现霜冻,人们常常开动大的风扇吹风扰动使上暖下冷的空气混合,提高地面温度进行防霜冻

7、施肥法

在寒潮来临前早施有机肥,特别是用半腐熟的有机肥做基肥,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其吸热保暖的性能。也可利用半腐熟的有机肥在继续腐熟的过程中散发出热量,提高土温。入冬后可用暖性肥料壅培林木植物,有明显的防冻效果。暖性肥料常用的有厩肥、堆肥和草木灰等。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要掌握好本地的气候规律,应在霜冻来临前3-4天施用。入冬后,可用石灰水将树木、果树的树干刷白,以减少散热

让你怀疑人生的奇葩地理题目

@子君

2017文综全国一卷一道选择题,两个绿化带,种的植物不同,我考虑了光照考虑了人流量考虑了成本......

答案居然是两片绿化带的分管领导不同。

@立刻你

碧螺春采摘的季节?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看似平常的一道选择题,然而我们地理老师讲解析的时候震惊了我们全班。

答案A地理老师的解析:因为它叫碧螺春,不叫碧螺夏or碧螺秋or碧螺冬 so选A

@北北

一道地理题咻得一下出现在我脑中!!!题目是这样的

(前面没有任何铺垫)问:

为什么长寿村大多在半山腰?

嗯?

在考场上的我 懵逼了一会儿

开始从纬大地海洋(纬度 大气 地形 海陆位置洋流)开始一个个想

但是!不对啊 完全不沾边啊!这咋答啊!!

于是万般斟酌后我最终写了:

远离城市污染 空气清新然而 答案十分接地气

但却让我无法反驳。。。

天天走山路

锻炼身体

@马狗菠萝

高三时模拟考遇到的地理和历史题。

1.以下四个国家哪个城市化率最高?

法国、日本、荷兰、沙特阿拉伯。

2.七七事变入侵北平的日本军队最早是哪一年驻扎在北平城外的?

1896、1901、1931、1936

我当时虽然都做错了,但是当时还是很激动的。忽然觉得文科还是很有趣的,学习也不是完全那么死板枯燥。

如今高考已成往事,承载着所有青春梦想的考题最终都定格成学弟学妹的五三上的一道道枯燥例题,而我也再回不到少年学子六月追风去的诗意年华。

偶尔夜深人静、冷月如水,我都会想起那条树影婆娑的小道、那间初夏阳光盛开的教室和放学时推着电瓶车涌向校门口的少年同学。

我也想我的老师,那一张张笑脸如此亲切温柔,学生时代所有的困惑似乎都有处求解。

可如今,我已经离开了高中离开了大学,彷徨在人生的路口,独自站在春寒料峭的江南晚风里,我有好多人生的难题。

我该去问谁?

答案:

1.沙特,热带沙漠气候基本没有农业和农村。

2.1901,《辛丑条约》内有一款。

@青筝小黄鱼

不算鬼畜,错误率比较高的一道题:

大概是问陕西那边带头巾的作用是什么,

好多人选了防晒保暖什么的,

答案是。。。。。。。减少洗头次数。

那几天洗头这个梗在整个文科都很火,

仿佛变成了一种神秘的暗号。

还有一个,也是陕西。

问地坑院(挖个大坑在坑里建窑洞)中央种一棵很高的树的作用。。。

很多人在遮阴遮雨遮风沙中犹豫不决。

答案是。。。。。。防止外人跌入。这两道题我第一道答对,第二道错了。

因为我们那里过年扫房子的时候会在头上包毛巾,就是为了防止灰尘掉落弄脏头发嘛。。所以这样一联想就对了。

第二道真心无力,我看到“防止外人跌入”的时候真的笑了好久,最后打脸。。我错选了乘凉,还幻想了一下平凡的世界里面一大家子坐在树下乘凉的温馨场面。。。

评论区同学的各种同感印证了“虽然我没去过你的城市,但我做过你那儿的题!”哈哈。

经评论区同学提醒,第二题航拍中国中提到过,考完老师专门放了,为了让我们被扣分扣得心服口服。地坑院好像还有一个考点,关于坑内如何排水,视频里也介绍了,但是具体我忘了。。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搜看!

发现这个问题里似乎吐槽地理的居多,我们有位老师说过,其实现在我们考的根本不是地理,那为什么还叫地理呢?因为它既不是政治也不是历史,所以就只能叫地理啦。

@烈酒烫喉不解愁

文科题目的鬼畜就鬼畜在它会与时俱进

同一个答案是会变化的

比如我国的主要矛盾

你可能会脱口而出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但是不好意思。在十九大后答案已经变了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躺在南极吃雪糕

当年做全国卷的时候,有道历史题,一位美女犯了罪,按律应判死刑,她的辩护人为她辩护,同胞们,你们忍心让这么一位美丽的女子,让阿芙洛狄忒(美神)的信徒香消玉殒吗,陪审员纷纷表示有道理,最后美女被判无罪释放,这说明了什么,答案是说明罗马法律制度相当完善,原因是既有辩护人又有陪审员。好吧,颜控的力量是伟大的,欧美法律那么坑也是有道理的。

还有一题,希腊罗马对自杀的人给予严重的处罚,这说明了什么,答案说明希腊罗马限制公民权利自由,我……竟无言以对。

@牛正蓝

最鬼畜的当然是暴漫里面王尼玛出的那道地理题啊!

在北京时间春分日下午六点整,干警小李抬头38度角仰望夜空的北极星,然后带队冲进了一个犯罪窝点,问:被抓的人最可能说什么?

A:饿滴个肾啊 B:丢雷老某

C:侬想组啥 D:席八

解答应有的知识储备:

1、简单了解各地方言:饿滴个肾啊(陕西)丢雷老某(广东方言)侬想组啥(上海方言) 席八(朝鲜族方言)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2、北极星仰角的地理意义

3、地方时东加西减的简单规律或春分日昏线的特点

解析:罪犯被抓必然很惊慌,一般人在惊慌都会说方言。

小李仰望38°看到北极星,北极星的仰角便是当地纬度(就算这个没记住画图一画就出来了)

答案中B 广东(北纬20°左右) C上海(北纬31°左右)可直接排除

答案A陕西和D朝鲜纬度基本相同,都在北纬38°附近,这时需要根据经度确定方位

题中明确给出时间是春分日的北京时间18点,而春分日北京时间18时正是北京所在东八区中央经线即120°E此时和昏线重合

也就是说,在120°E以东的范围应该是黑夜,且地方时数值更大,北京以西的范围仍然是在白天。

小李能看到北极星,而且是在扫黄么,说明小李所在地是黑夜。

故答案是北京以东的朝鲜族区域——D席八!

等下,为什么是干警小李,不是小刘、小王、小周、小张、小孙?李姓是朝鲜民族第二大姓,这是不是也是设计好的?

.

虽然题目感觉比较逗比,在正式考试中一般不会以原题出现,但是题目能把 知识和情境结合,还是挺有新意的!

高考题目中算是中等难度,除了方言部分有点超纲,需要略作改动(可在选项中进行提示),其他方面结合高一地理知识完全可答,摇身一变,即可变为考试真题。

当年高考的你,没有解不开的函数,没有最鬼畜的题和背不了的单词。

那时,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内可赏古文,外可说英语;背得出元素周期表,熟知各种公式定理……

【地理视野】关于霜冻线的地理科普

【专题复习】什么是霜冻?怎么形成的?有哪些危害?预防措施有哪些?

文综地理| 露结为霜的霜降包含了多少文化考点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