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陡路窄、指引不明、盲道被占,无障碍出行如何“有爱无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无障碍坡道设计 坡陡路窄、指引不明、盲道被占,无障碍出行如何“有爱无碍”

坡陡路窄、指引不明、盲道被占,无障碍出行如何“有爱无碍”

#坡陡路窄、指引不明、盲道被占,无障碍出行如何“有爱无碍”|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9月1日起,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明确新建、改建、扩建的居住建筑、居住区、公共建筑、公共场所、交通运输设施、城乡道路等,应当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这是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专门性法律。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2022年,深圳市残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言,深圳无障碍建设尤其是公共设施建设,目前还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局部,轻整体”“重单体,轻衔接”“重建设,轻管理”“重设施,轻信息”的问题。

近期,记者在实地调查后发现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老问题依然突出,新问题也浮现不少。比如,无障碍地图体验不佳,盲道被大量共享单车、电单车挤占等。

“无论从政策工具还是行动落实,我们残疾人感受到了深圳有爱无‘碍’的努力,但是大家对深圳有更高的期待。”残障人士小何表示。面对无障碍环境建设这个关涉社会文明进步的城市大课题,保障措施和监督管理应如何落到实处?

调研缘起

无障碍出行需求多样、主体多元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想用双眼遍览河山,却陷于一片黑暗;想用脚步丈量世界,却困于方寸之间。由于身体的残损,他们的生活面临种种不便,却又常常被忽视。根据数据统计,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也就是说平均16个人里就有一个残疾人。但却仍有很多人表示“日常出行基本没见过残障人士”“身边好像没有残疾人”……那么他们都去哪了呢?“出行障碍像一堵墙把我们困住了,让我们走不出室外,”残障人士小何说出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除了残障人士,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2.8亿,加上有无障碍需求的孕妇、儿童、伤病人员等,人群庞大。

面对无障碍环境建设需求多样、主体多元的现实,近年来,深圳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从制度创新、协商方式、技术进步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不久前,深圳市还发布了无障碍电子地图,其主要功能包括轮椅使用者和视障人士个性化规划无障碍路线、室内无障碍导航等。市民在微信中搜索“春芽无障碍地图”,即可使用。对于残疾人来说,新推出的小程序可谓一大福音。不过,刚刚呱呱坠地的小程序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引来一些吐槽,比如无障碍地图数据不齐全、更新不及时等之类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摸清深圳无障碍设施现存问题,了解无障碍地图应用和无障碍设施是否真的做到“有爱无碍”,记者走访了龙华、罗湖、宝安等区的地铁、公园、商场、银行,结果发现有不少“盲区”。

信息缺失

无障碍地图数据不齐全 地铁站电梯维修通知不及时

“因为不是每个进站口都有无障碍电梯,每次出门我还得提前打电话询问。”小何在3岁那年不幸遭遇车祸,出行只能靠轮椅或者假肢。她表示如果无人陪同,一个人不敢出行,所以待在家里是她最好的选择。记者向她介绍新出的无障碍电子地图后,她兴致勃勃地打开手机开始研究,“如果地图是绿色标记的,就说明这个地方可以通过;如果地图上出现黄色标记,就代表通过可能存在一定困难;一旦地图上出现红色标志,就说明此处难以通过,应该换一条路了。”小何惊喜地告诉记者,打开地图,她就可以轻松查询并且规划出行路线,查阅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厕所、游玩景点了。

那无障碍地图的实际应用情况究竟如何?是否还有改进空间?记者步行跟随小何,从龙华益田假日天地出发,前往清湖地铁站,进一步体验无障碍地图。才出发不久,小何就遇到了她当天行程的“第一只拦路虎”,由于靠近商城一侧的地铁口没有无障碍电梯,小何难以步行上楼,所以她只能多花费8分钟绕路到另外一个地铁口。行进过程中,导航路线规划都较为清晰,语音或文字通报也很到位。

记者和小何一行终于找到无障碍电梯,却发现电梯处于维修状态,“这就是我们出行的常态。”小何无奈道,而在小程序规划路线或导航途中却没有出现相应提示。“电梯正在维修,如果需要乘坐的话需等待两个小时,不然去另一个无障碍电梯口。”记者从现场工作人员处获悉。“这个电梯口都找了半天,这么热的天谁受得了,”小何嘟囔着。在体验中,记者除了发现信息更新不及时,还发现小程序里的数据内容不全面,地图中展示的无障碍设施可能不是最优选,比如该商场内部就设有无障碍卫生间,但在小程序中却没有显示,残障人士只能根据地图指引前往距离较远的卫生间。

盲道实测

800米盲道堵塞11处 通行不畅步步惊心

盲道犹如盲人的眼睛,是为了方便盲人出行而设置的。根据国家颁布的《无障碍设计规范》,盲道铺设应连续,应避开树木(穴)、电线杆、拉线等障碍物,其他设施不得占用盲道,纹路也应凸出路面4毫米高。可如今却有很多人在网络上指出“盲道是这个城市最无用的装饰品”。

记者与小何在前往清湖地铁电梯口的路上,发现盲道居然设置在非机动车道上。由于这里紧邻地铁站,因此来往自行车、电动车非常多,让人望而止步。周围的群众也纷纷表示“走在人行道上都害怕被电驴撞到”。为了躲避风驰电掣、擦肩而过的电动车,小何只能尽可能地靠边。看着一辆辆电动车从轮椅旁奔驰而过,记者着实为小何捏了一把汗。可她却笑着安慰:“没关系的,我都习惯了。”

除了盲道缺乏合理规划,盲道被占用的情况也屡屡发生。记者走在罗湖太宁路上,发现盲道成了外卖员聚集地,“在这里等单比较方便,一接到订单就可以进商场拿。”在与张先生的交谈中,他仍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准备抢单,“没有注意是在盲道上,我看到大家都把电动车停在这里,所以也停在这里。”家住喜荟城附近的李小姐表示不注意看,都发现不了电动车的车轱辘下还藏着一条盲道,并直言,为了方便自己,车主们把这份不方便推给了盲人。

8月17日上午,记者徒步走访宝安区桥头学校附近宝安大道路段,蒙上眼睛体验了一下这条路上的盲道。尽管旁边有朋友“导航”,但还是举步维艰、连连碰壁。

“小心!”朋友的一声提醒,记者吓得立刻停止了脚步,睁开眼睛一看,一堆杂物堆在路中间,将盲道截断,看清楚路况,记者再次蒙上眼睛,绕过杂物,继续向前走。“砰”的一声,记者膝盖忽然一阵刺痛,快到桥头地铁站的时候,朋友一时疏忽,忘记提醒路况,记者撞上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睁眼一看,原来是共享单车……记者继续向前走,结果不是遇上机动车,就是遇上了占道经营的“地摊族”,一段大概800米的路程,堵塞11处,可谓障碍重重。一个盲道,正常人走着都得小心谨慎,让盲人又如何安心行走?

不仅如此,还有市民反映在一些人流量大的路口,由于建成时间较久远,无人翻新,盲道处磨损严重。记者步行于侨香路的盲道上,发现踩在盲道上的触感较弱,部分砖块甚至丝毫感觉不到凹凸感,不符合现行规范,严重影响盲道正常使用。沿路观察,还发现路面盲道颜色与其他灰色地砖无异,路人、非机动车难以区分盲道与正常路面,导致无法及时避让残障人士,若隐若现的盲道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设计缺陷

地铁出口轮椅坡道过陡 公园无障碍卫生间设施简陋

无障碍建设作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更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些无障碍设施犹如摆设,并未考虑到建筑本身和使用人群的实际状况。其中轮椅坡道和无障碍卫生间是“重灾区”。

“轮椅出行主要是在路上会遇到很多障碍,很多地方轮椅根本过不去。”小何苦笑道,“而且有的无障碍通道让出行更难了。”记者跟随小何一起乘坐地铁来到市民中心,发现C出口无障碍通道坡度过大,健全的人走上去都十分费劲。“这坡道太陡,我一个人还真不敢走。”小何表示。更有市民指出“这样的无障碍设计估计是给极限运动准备的”。但按《无障碍设计规范》规定,直线式坡道的坡面宽不小于1200厘米,坡度不大于1:12,此处显然不符合规范。

“我不愿意出门,还有个原因就是找不到无障碍卫生间,所以我每次出门都不喝水和进食,但是很多残疾人朋友都面临着大小便失禁的窘境,那种尴尬和羞耻没有办法讲,所以无障碍卫生间对残疾人真的很重要。”小何说着,难掩愁色。

随着深圳无障碍建设工作的推进,无障碍卫生间和智能公厕数量逐渐增多,缓解了残障人士出门如厕难的问题。记者在福田区卓悦汇发现商场的每一层都有无障碍卫生间。“没想到现在深圳商场都配备了残疾人卫生间和家庭卫生间”,从香港来深圳过周末的刘女士惊讶地表示,然而,无障碍厕所的普及却还有很长一条路要走,记者发现像罗湖区的东湖公园这样年代比较久远的公园,不仅洗手间位置较为隐蔽,无障碍卫生间内部也比较简陋,未配置紧急呼叫装置、低位洗手池等。

设施不全

公共场所“盲”区多 红绿灯口危机四伏

无障碍设施的完善,为残障人士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生活幸福感保驾护航。但在目前日常生活场景中,由于无障碍设施不全面,他们经常陷入尴尬无助的境地。

在与小何的聊天中,她提到去银行办事时就常遇到“入门难”,部分银行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不到位。“有的银行门前设有高楼梯,但是又没有轮椅坡道。”她只能让朋友把轮椅搬上去,自己则慢慢一层一层挪上去。随后,记者实地探访了几家银行,发现银行在无障碍建设方面确实存在设计不一的情况。交通银行深圳八卦岭支行、光大银行深圳八卦岭支行都配备了无障碍通道,可供残疾车或轮椅进入大厅,其中交通银行更为残障人士提供了爱心服务电话。但有的银行门口停满了车,并且设有高高的台阶,却没有无障碍坡道,如中国农业银行红岭北路支行。

除了银行的无障碍设施不完善以外,过街读秒提示装置的缺失也阻碍了残障人士日常出行。深圳很多红绿灯路口并没有安装声音提示装置,视障人士无法区分红绿灯状态,过街只能凭听觉,根据车流声音判断红绿灯。有时可能出现误判,有时即便判断正确,也可能有非机动车突然窜出。对他们而言,过马路往往是危机四伏的。记者在经过龙华和平路与清泉路的交叉路口时,也发现这里没有安装红绿灯提醒装置。一位盲人市民更是直言,他们每次上路都胆战心惊、险象环生,生怕踏错一步路,给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南都记者在手机软件商店中搜索发现,在“软件”层面,随着5G、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各显神通,人们通过一个App,就能清楚公交的实时位置,但有关无障碍的服务却还不够智能。如公共场所和交通系统中,无障碍的视觉、听觉、触觉和语音系统仍较为缺乏。

无障碍设施要想建得好,则应更多地考虑残疾人的使用细节。“希望可以继续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从出门到目的地,行云流水,不用询问,就能找到无障碍通道;不需要求助,就可以安心独行”,小何道出了每位残障人士的心声。

总第048期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潘莹瑜 实习生 沈彦均 夏若怡

南都深圳区街治理新闻部出品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