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地图gis,北宋地图全图高清大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无锡地图全图高清版图 北宋地图gis,北宋地图全图高清大图

北宋地图gis,北宋地图全图高清大图

2023-03-16 09: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北宋地图gis,以及北宋地图全图高清大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目录一览: 1、宋朝地图:北宋疆域和南宋疆域哪个比较大 2、古代地图怎么绘制的? 3、宋朝版图有多大 4、古人是如何画出地图的? 5、宋朝江浙地图,看看你家在哪 宋朝地图:北宋疆域和南宋疆域哪个比较大

宋朝是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赵匡胤建立宋朝结束了五代的分裂局面。中国历史上的宋朝为两段,前朝北宋,定都京(今河南开封)。后经靖康之耻,为金国所灭,迁都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在历史上南宋的疆域比北宋的疆域大吗?

北宋疆域

北宋的疆土,初期北抵幽云十六洲,就是现在的北京周围.西边的疆土不稳定,初期 *** 到宁夏,陜西一带.后来臣服于宋朝的李元昊自立西夏王朝,定都银川,北宋市区陜西,宁夏的疆土.西南方向的吐蕃,也就是 *** 在当时就自立王朝.云南一带的段氏家族建立的大理王朝,不过还是臣服于北宋的.南方 *** 海南和现在的越南河内一带

南宋疆域

南宋初,金兵一度进到今湖南、江西和浙江三省的中部。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金天眷二年),宋金之一次和议成立,双方确定以当时的黄河为界。但次年金人毁约,出兵取河南、陜西。绍兴十一年(金皇统元年),宋金议定以淮河为界。第二年又将西部界线调整至大散关(今陜西宝鸡市西南)及今秦岭以南。以后虽有局部变动,基本稳定在这条界线。推荐:

夏朝地图

 商朝地图 周朝地图 秦朝地图 汉朝地图

三国地图

古代地图怎么绘制的?

问题一:古代的人怎样绘制地图?都使哪些工具?步骤如何? 古代地图的发展――古代地图的发展历史具有东、西方各不相同的特点。 据记载:中国的黄帝同蚩尤打仗使用过地图。夏禹时期,大禹铸造九鼎图。周代的《周礼》中曾有”天下地图”、”土地地图”等记载,可见当时已有了用于生产和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地图。自从黄河流域产生了农业,黄河的中下游平原便是古代东方的文化摇篮,可以说,中国地图的发展出于农业生活与战争的需要。春秋时代,出于农田水利和军事工程所需,出现了以数学计算的新 *** 。虽然当时的地图没有流传下来,但不难想象,地图已被广泛应用了。例如,孔子看到了从事土地测量和户口统计人员,就在车上向他们打招呼以表敬意;荆柯为谋刺秦王,假借呈献地图之名义求见。这说明当时的地图已是统治者手中的重要工具。据记载,中国古代已有土地图、行政图、军事交通图、天下大势图以及矿山、墓地分布图等。现在所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以实测为基础的古地图是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三幅图,它们于公元前168年入墓的,分别是地形图、驻军图和城邑图。图中包括的范围与湖南、广东、广西三省相仿,内容和表示法与现代地图大致相同。这些地图在地图发展史上享有极高声誉。 西方地图的发展,比较确定的是在古埃及尼罗河沿岸开始有农业时,春季的河水泛滥淹没了农田,冲毁了田块边界。为重新确定土地,便产生了具有数学意义的、用图形表示土地轮廊和数量的地图。古希腊、罗马时代,因手工业的发达使地图的发展从农业转向海上贸易和军事战争,他们学习了埃及的几何学与地理知识,编制出具有大、小比例尺寸,大范围、精确的航海图和世界地图。 在古代地图科学史上,有两位世界公认的地图学家。一位是希腊的托勒密(公元90―168年),他曾研究了怎样在平面上描绘地球球面的问题,提出了两种世界地图的画法,一种是把经纬线绘成简单扇形,一种是绘成球形,叫做地图投影学。这是很重要的基础,也是早期西方对地图学最主要的贡献之一。托勒密在他的著作《地理学指南》中论述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经纬度的测定 *** ,并选定经过大西洋中的费罗岛的子午线。这一 *** 一直沿用到1884年。他是之一个用普通圆锥投影绘制成世界地图的人,他的作品在古代西方地图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称之为地图科学的奠基人。另外一位是中国西晋的裴秀(公元224―271年),他编制了《禹贡地域莆》和《地形方丈图》,前者为历史地图,后者为简缩的晋国地图。他提出的”制图六体”: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即地图绘制上的比例尺、方位、距离等方面的原则,奠定了中国古代制图的理论基础。他采用的计里画 *** 长期影响着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格局,受到了后世著名的地理学家的尊重。 据上述,中国古代的地图绘制无论是实践和理论,并不逊色于西方,而且有独于西方的概念,应当发堀整理,而不应妄自菲薄,自辱于洋人.郑和是我国明代著名的航海家。他出生于1371年,原姓马,名和,小字三保。12岁时被抓入宫中给燕王朱棣当侍童。朱棣当皇帝后,被升为内宫监太监,并赐姓郑,又称“三保太监”。 朱棣为巩固他的统治地位,扩大其政治影响,恢复了元代中断的海上交通。郑和懂 *** 语,受到朱棣的重用,派他率船队七出西洋。那时所谓西洋,是泛指我国南海以西的广大地域,包括印度洋及沿海地区在内。郑和多次统率水手、军卒、医官、买办等约两万人,分乘宝船百余艘,浩浩荡荡,比起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三艘载重不到百吨的船,规模大得多。从1405年到1433年,七次航行前后用了28年时间,历经37个国家。郑和是我国之一个横渡印度洋到达非洲东岸的人,比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1471年葡萄牙人达迦马沿非洲南岸绕好望角到达印度洋,要早......

问题二:古代时候的地图怎么画出来的? 我国古代就有地图的绘制,以下是三国时期到元代的几个代表性演进史。由叙述中可以得知古人测量绘制地图的 *** 。

我国在宋代也有航海图绘制的能力,当然,元代之后的科学更是发展迅速(比如说,混天地动仪,可测量天文)。而在同时期的外国科学发展也是很神妙的…(比如说,荷兰人驾船绕行台湾绘制的台湾全图)。

之一部测算专著――《海岛算经》

《海岛算经》是三国时期(西元三世纪)的数学家刘徽所著。他在为《九章算术》作注时,写了《重差》一卷,附於该书之后。

唐代数学家李淳风将《重差》单列出来,取名《海岛算经》,并列为我国古代的数学经典《算经十书》之一。该书全部9个算例均涉及测高望远及其计算问题。9个算例分别是:测量海岛的高度(望海岛),测量山上的松树的高度(望松),测量城市的大小(望邑),测量涧谷的深度(望谷),居高测量地面上塔楼的高度(望楼),测量河流的宽度(望波口),测量清水潭的深度(望清渊),从山上测量湖塘的宽度(望津),从山上测量一座城市的大小(临邑)。

为解决这些问题,刘徽提出了重表法、连索法和累距法等具体的测量和计算 *** 。这些 *** 归结到一点,就是重差测量术。重差测量术是借助矩、表、绳的简单测量工具,依据相似直角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内在关系,进行测高、望远、量深的理论和 *** 。在刘徽之前,赵爽在为《周髀算经》作注时曾作日高图,首先提出了重差测量理论。而刘徽在《海岛算经》中活用重差理论,巧妙地提出了多种具体的测量和计算 *** ,把重差测量理论推广开来。

《海岛算经》是一部影响久远的测算专著。它所详细揭示的重差测量理论和 *** ,成为古代测量的基本依据,为实现直接测量(步量或丈量)向间接测量的飞跃架起了桥梁。直到今天,重差测量理论和 *** 在某些场合仍有借鉴意义。

什N是「制图六体」

制图六体,是晋代制图学家裴秀提出的绘制地图的六条原则。

裴秀(西元224~271年)字秀彦,河东闻喜(今属山西省)人,晋武帝时官司空,后任宰相。他根据「六军所经,地域远近,山川险易,征路迂直」,校验了魏国留下的旧图。

由於旧图绘制粗略,加之地名改变,他在门客京相[的帮助下,编制了我国最早的地图集――《禹贡地域图》、《地形方文图》。他总结了前人制图经验,提出了地图制图的六条原则,即「制图六体」:一为「分率」,用以反映面积、长宽之比例,即今之比例尺;二为「准望」,用以确定地貌、地物彼此间的相互方位关系;三为「道Y」,用以确定两地之间道路的距离;四为「高下」,即相对高程;五为「方邪」,即地面坡度的起伏;六为「迂直」,即实地高低起伏与图上距离的换算。

裴秀认为,制图六体是相互联系的,在地图 *** 中极为重要。地图如果只有图形而没有分率,就无法进行实地和图上距离的比较和量测;如果按比例尺绘图,不考虑准望,那N在这一处的地图精度还可以,在其他地方就会有偏差;有了方位而无道Y,就不知图上各居民地之间的远近,就如山海阻隔不能相通;有了距离,而不测高下,不知山的坡度大小,则径路之数必与远近之实相违,地图同样精度不高,不能应用。

这六条原则的综合运用正确地解决了地图比例尺、方位、距离及其改化问题。所以制图六体成为我国明代以前地图制图学理论的基础,在我国和世界地图制图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计Y画方

「计Y画方」,是按比例尺绘制地图的一种 *** 。绘图时,先在图上布满方格,方格中边长代表实地Y数,相当於现代地形图上的方Y网格;然后按方格绘制地图内容,以保证一定的准确性。据文字记载,此法始于我国晋代裴秀提出的 「制图六体」原则,他曾以一寸折百里的比例编制了《地形方丈图》。

唐代......

问题三:古代人用什么 *** 确定疆域的边界并绘制成地图的 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据《史记》记载,他“左准绳,右规矩”,手执测绘工具,“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据传说,黄河之神河伯曾送给大禹一块刻着黄河流域地图的石板。这些都是当时地图测绘的反映。平治洪水后,大禹巡行天下,划华夏大地为九州,并调查各地的物产与土地,以此确定贡赋,由此形成了先秦地理名著《禹贡》。从此之后,“九州”成为中华大地的代称,“禹贡”则成为地理著作的专称。

要画出地图,首先要进行测量,古人的测量 *** 由简到繁,发展出诸多办法。

据《春秋纬》说,五帝之一的炎帝,为了度量大地而远涉几十万里。大禹也曾派遣太章从东到西、竖亥自北至南步量国土,可见当时步量(踏勘)是大地测量的基本 *** 之一,以至于几千年之后,还有人把地图命名为《禹迹图》,意即大禹的足迹。

依据西汉刘歆《西京杂记》记载,当时有一种记道车,可以计算行路里程,东汉张衡将其改进后称为记里鼓车。这种车利用差速齿轮原理,行车十里则敲鼓一次,敲鼓满十则敲钟一次,大大提高了里程测量速度。

立杆测影是利用测量日影的长度推测距离、位置的 *** 。具体 *** 是:在同一天的中午,在南北方向两地分别竖起同高的表杆(通常高8尺,相当于1.88米),然后测量表杆的影子,并根据“寸影千里法则”(日影差一寸,实地相距千里)推算南北两地距离,并把夏至日的影长为1.5尺的地方视为方形大地的中心。据《周礼》记载,这个地点在阳城(今河南登封),这也反映了古人“天圆地方”的观念。

“寸影千里”是相当粗略的经验值,后来被南朝天文学家何承天、隋代天文学家刘焯和唐代天文学者僧一行、南宫说等的理论和实测所否定。

早在西汉的《淮南子》中,就记载了测量太阳高度的基本 *** ,到三国时,吴国人赵爽在为《周髀算经》作注时,绘制了日高图。日高图是利用双杆测量日影推算太阳高度的示意图,利用相似三角形边长成比例的原理测得太阳高度和两地的较远距离,为间接测量提供了 *** 。数学家刘徽说:“凡望极高,测绝深,而兼知其远者,必用重差。”他流传至今的《重差》有9个算例,包括测算海岛、山松、楼房的高度,测算城池的大小,测算涧谷的深度,测算河口、湖塘的宽度等。

汉代以后,先后发明了浑天仪、覆矩、牵星板等测量工具,天文测地活动更加活跃, *** 更为精密,先秦常用的步量、丈量、立杆测影 *** 也仍然具有生命力。到了明代万历十年(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带来了西方的天文测地 *** 。为了编修历法,在礼部侍郎徐光启的主持下,崇祯二年(1629年),成立了由西方来华人员参加、采用西方测算 *** 的西局,并与采用中国传统天文测量 *** 的中局一起,共同进行天文观测。经过5年的准备,制造了象限大仪、纪限大仪、平悬浑仪、列宿经纬天球、万国经纬地球、候时钟、望远镜等10种新式仪器,并开始实施以测时刻、定方位、测子午、测北极高度为内容的实际观测,西法取代中法的趋势已经显露出来。清代前期与后期两次全国性地图测绘,都采用了近代西方天文测绘 *** 。

《固原州舆图》

方向、图例、比例尺:古人怎样画地图

明末彩绘本《固原州舆图》非常奇怪,整个地图呈放射状,绘图者立在中央,地图呈现的是其面向四方看到的情景;而且与现在常用的上北下南方向不同,此图是上东下西左北右南。据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苏品红介绍,依古代的科技水平,很容易确定方向,但古人绘制地图经常根据现实需要来确定方向,有时会标注,有时不标。

明代罗洪先编的《广舆图》被一张方格网均匀分割开来,像是现代的经纬线。据介绍,这是古代按比例尺绘制地图的辅助线,称为“计里画......

问题四:古人使用什么技术画地图? 太长自己看sinomaps/baike/20031021

地图,在现代人们日常生活中已十分普及了,甚至到了出门必带地图的地步。那么,中国何时开始有了地图呢?

地图的起源,有人推测比文字的起源还要早。因为原始地图跟图画一样,把山川、道路、树木如实地画进地图里,是外出狩猎和出门劳作或旅行的指南。

千百年来,在我国民间就广泛流传着《河伯献图》的神话故事。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感动了河伯。河伯是黄河的水神,禹为治水踏遍山川、沼泽,忽一天看见河伯从黄河中走来,献出一块大青石,禹仔细一看,原来是治水用的地图。禹借助地图,因势利导,治水取得了成功。“传说”虽然不能证实地图起源的具体时代,但从侧面说明,约在四千年以前,我国先民已经使用地图了。

据史籍记载,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以前,我国就诞生了地图。《汉书.郊毅志》中有:“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像九州”的记载。《左传》中有:“惜夏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像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意思是说,在夏朝极盛时期,远方的人把地貌、地物以及禽兽画成图,而九州的长官把图和一些金属当作礼品献给夏禹,禹收下“九牧之金”铸成鼎,并把远方人画的画铸在鼎上,以便百姓从这些图画中辨别各种事物。文中的“百物而为之备”,很明显说明是供牧人、旅行者使用的图。可惜,原物流传至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因战乱被毁而失传。

据宋代思想家朱熹推断,后来的《山海经图》是从夏代九鼎图像演变而来的,也是一种原始地图。在《山海经图》的“五藏三经图”上,画着山、水、动物、植物、矿物等,而且注记着道里的方位,是较规范的地图形式。由此可以说,中国在夏代已经有了原始的地图。

问题五:古时候的地图是怎么绘制出来的? 据记载:中国的黄帝同蚩尤打仗使用过地图。

夏禹时期,大禹铸造九鼎图。

周代的《周礼》中曾有”天下地图”、”土地地图”等记载,可见当时已有了用于生产和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地图。自从黄河流域产生了农业,黄河的中下游平原便是古代东方的文化摇篮,可以说,中国地图的发展出于农业生活与战争的需要。

春秋时代,出于农田水利和军事工程所需,出现了以数学计算的新 *** 。虽然当时的地图没有流传下来,但不难想象,地图已被广泛应用了。例如,孔子看到了从事土地测量和户口统计人员,就在车上向他们打招呼以表敬意;荆柯为谋刺秦王,假借呈献地图之名义求见。这说明当时的地图已是统治者手中的重要工具。据记载,中国古代已有土地图、行政图、军事交通图、天下大势图以及矿山、墓地分布图等。现在所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以实测为基础的古地图是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三幅图,它们于公元前168年入墓的,分别是地形图、驻军图和城邑图。图中包括的范围与湖南、广东、广西三省相仿,内容和表示法与现代地图大致相同。这些地图在地图发展史上享有极高声誉。

在古代地图科学史上,有两位世界公认的地图学家。一位是希腊的托勒密(公元90―168年),他曾研究了怎样在平面上描绘地球球面的问题,提出了两种世界地图的画法,一种是把经纬线绘成简单扇形,一种是绘成球形,叫做地图投影学。这是很重要的基础,也是早期西方对地图学最主要的贡献之一。托勒密在他的著作《地理学指南》中论述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经纬度的测定 *** ,并选定经过大西洋中的费罗岛的子午线。这一 *** 一直沿用到1884年。他是之一个用普通圆锥投影绘制成世界地图的人,他的作品在古代西方地图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称之为地图科学的奠基人。另外一位是中国西晋的裴秀(公元224―271年),他编制了《禹贡地域莆》和《地形方丈图》,前者为历史地图,后者为简缩的晋国地图。他提出的”制图六体”: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即地图绘制上的比例尺、方位、距离等方面的原则,奠定了中国古代制图的理论基础。他采用的计里画 *** 长期影响着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格局,受到了后世著名的地理学家的尊重。

问题六:古代人是怎么画出精确的地图的? 古代应该是没有精确地图的,至少是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精确地图。精度,维度,比例尺,等高线啥都没有,怎么可能很精确呢

问题七:中国历史地图 古代地图怎么绘制的 刘徽《海岛算经》。

《海岛算经》是三国时代魏国数学家刘徽所著的测量学著作,原为《刘徽九章算术注》第九卷勾股章内容的延续和发展,全书共9题,全是利用测量来计算高深广远的问题,首题测算海岛的高、远,故得名。《海岛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测量数学事着 ,亦为地图学提供了数学基础

裴秀(224―271)字季彦,魏晋期间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西晋大臣、学者。历官三国魏散骑常侍、尚书仆射,晋光禄大夫、司空,封钜鹿郡公,作《禹贡地域图》,开创我国古代地图绘制学。

裴秀在地图学方面做出的更大贡献是他在《禹贡地域图》序中提出的“制图六体”,即绘制地图的六项原则。

制图六体:

一为分率,用以反映面积、长宽之比例,即今之比例尺;

二为准望,用以确定地貌、地物彼此间的相互方位关系;

三为道里,用以确定两地之间道路的距离;

四为高下,即相对高程;

五为方邪,即地面坡度的起伏;

六为迂直,即实地高低起伏与图上距离的换算。

注:“六体”中的高下、方邪、迂直三条,后人解释不一。一般认为,按原文并考虑到测制地图的基本法则,应理解为:将两地间的道路长度(包含道路起伏、弯曲而引起的误差)改化为水平面上的直线长度的 3个因素和 *** 。

在此基础上,裴秀主编完成《禹贡地域图》18篇,它是中国目前有文献可考的最早的历史地图集,“制图六体”即出自本书的序言,可惜此书早已散佚。

裴秀提出的这“制图六体”,是当时世界上最科学,最完善的制图理论。除经纬线和地球投影外,现代地图学上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他几乎全提了出来。

贾耽(730~805)师承裴秀六体,绘制了世界上著名的《海内华夷图》。贾耽是唐代地理学家、地图制图学家,他采用裴秀制图法,在55岁时组织画工,花了17年的时间,绘制成了《海内华夷图》巨幅唐代中国全图。《海内华夷图》幅面约10平方丈,比裴秀的《地形方丈图》大10倍,可见唐代制图事业之规模。

《海内华夷图》是继裴秀之后中国又一著名地图作品,在中国和世界地图制图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最主要的特点是注重历史地理的考证,古今地名分别用不同颜色绘注,从而开创了中国沿革地图的先例。

宋朝是我国地图历史上辉煌的年代。北宋统一不久就根据全国各地所贡的400余幅地图编制 成全国总图《淳化天下图》。在当今的西安碑林中,有一块南宋绍兴七年的刻石,两面分刻 《华夷图》和《禹迹图》。右图是《禹迹图》的一部分,计里画方,从长江、黄河的图形 可看出,该图具有相当高的精确度。宋朝的沈括(公元1031~1095年),做过大规模水准测量 ,发现了磁偏角的存在,使用24方位改装了指南针。他编绘的《守令图》是一部包括20幅地 图的天下州县地图集。他还著有科学著作《梦溪笔谈》。

问题八:古代没有GPS,地图是怎么画出来的 测量地图一般由古代人游离划定,延续上朝代的继续侵占或减少而测量

问题九:古人怎样画比例大的地图? 古代划分地界边疆,国与国之间主要是军事实力和军事价值,内部主要是风俗习惯划分,或者说开发程度,古时地图没有等高线,比例尺这一类的东西,地图主要就是这地方有什么明显的地标山川河流之类的,在什么方位,距离是多少,距离不是多少里而是步行或骑马几天,毕竟地图除了军队没别人用它,古时候的地图现在来看更像是战略大地图,只是说明这带有什么城池地理大概是什么情况,

宋朝版图有多大

北宋面积约280万平方公里(1111年),

南宋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1141年),

南宋地图

北宋地图

希望可以帮到你!

古人是如何画出地图的?

分类: 教育/科学 科学技术

解析:

地图简史

在史前时代,古人就知道用符号来记载或说明自己生活的环境、走过的路线等。现在

人们能找到的最早的地图实物是刻在陶片上的古巴比伦地图(如图01-01) 据考这是4500多年前的古巴比伦城及其周围环境的地图,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发源于北方山地,流向南方的沼泽,古巴比伦城位于两条山脉之间。

留存至今的古地图还有公元前1500年绘制的《尼普尔城邑图》,它存于由美国宾州大学于1 9世纪末在尼普尔遗址(今伊拉克的尼法尔)发掘出土的泥片中(如图01-02)。图的中心是用苏 美尔文标注的尼普尔城的名称,西南部有幼发拉底河,西北为嫩比尔杜渠,城中渠将尼普尔 分成东西两半,三面都有城墙,东面由于泥板缺损不可知。城墙上都绘有城门并有名称注记 ,城墙外北面和南面均有护城壕沟并有名称标注,西面有幼发拉底河作为屏障。城中绘有神 庙、公园,但对居住区没有表示。该图比例尺大约为1∶12万。

留存有实物的还有古埃及人于公元前1330~前1317年在芦苇上绘制的金矿山图。

 我国关于地图的记载和传说可以追溯到4 000年前,《左传》上就记载有夏代的《九鼎图 》 。古经《周易》有“河图”的记载,还有“洛书图”,表明我国图书之起源。传世文献《周 礼》中有17处关于图的记载,图又与周官中14种官职相关联,如“天官冢宰·司书”“掌邦 中之版,土地之图”;“地官司徒·大司徒”“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 安 抚邦国。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 物 ,而辨其邦国都鄙之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设其社稷之而树之田主”;“地官司徒 ·小 司徒”“凡民讼,以地比正之,地讼,以图正之”;“地官司徒·土训”“掌通地图,以 诏地事”;“春官宗伯·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夏官司马·司险 ” “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夏官司马·职方氏”“掌天下 之 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八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 谷六畜之数要”。1954年6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江苏丹徒县烟墩山出土的西周初青铜器“ 宜侯矢”底内刻铸的120字铭文有两处谈到地图,即“武王、成王伐商图”和“东国图 ”。该 文记载周康王根据这两幅地图到了宜地,举行纳土封侯的册命仪式。曰:“唯四月辰在丁未 ,王者武王遂省、成王伐商图,遂省东或(国)图。王立(位)于宜,内(纳)土,南乡(向)。王 令虞侯曰:‘繇,侯于宜。’”据考证,该图成于公元前1027年或稍晚。这些记载足以说明 ,我国西周时期已有土地图、军事图、政区图等多种地图,并在战争、行管、交通、税 赋 、工程等多方面得到应用。这些地图显然已经脱离了原始地图的阶段,具有了确切的科学概 念。只可惜我国至今还没有见到过这些地图实物,有待地下考古的发现。

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地图

我国存留的地图中,年代最早的当属20世纪80年代在天水放马滩墓中发现的战国秦(公元 前2 39年)绘制于木板上的《圭县地图》。该图上绘有河流、山脉、沟谷、森林及树种名称,有80多处注记,有方位,比例尺约为1∶30万,应当是代表了当时地图的更高水平。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三幅地图,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汉代地图的珍贵史料 。三幅图均绘于帛上,为公元前168年以前的作品。图01-03是其中的地形图。

该图为98cm长的正方形,描述的是西汉初年的长沙国南部,今湘江上游之一大支流潇水流域、南岭、九 嶷山及其附近地区,内容包括山脉、河流、聚落、道路等,用闭合曲线表示山体轮廓,以高 低不等的9根柱状符号表示九嶷山的9座不同高度的山峰。有80多个居民点,20多条道路,30 多条河流。另外两幅是表示在地理基础上的9支驻军的布防位置及其名称的《驻军图》和表 示城垣、城门、城楼、城区街道、宫殿建筑等内容的《城邑图》。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这三 幅 地图制图时间之早、内容之丰富、精确度之高、制图水平和使用价值之高令人惊叹,堪称极 品。 魏晋时期的裴秀(公元223~271年),任过司空、地官,管理国家的户籍、土地、税收, 后任 宰相,曾绘制过《禹贡地域图》,并将当时流传的《天下大图》缩制为《方丈图》。他总 结 了制图经验,创立了世界最早的完整制图理论——“制图六体”,即分率、准望、道里、高 下、 方邪、迂直。分率即比例尺,准望即方位,道里即距离,高下即相对高度,方邪即地面坡度 起伏,迂直即实地起伏距离同平面上相应距离的换算。裴秀的制图理论对以后的几个朝代有 明显的影响。 唐代贾耽(公元730~805年)通过对流传地图的对比分析和访问、勘察,编制了《关中陇右及 山南九州图》、《海内华夷图》,后者是在学习裴秀制图理论的基础上,以“一寸折百里” 制成的,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宋朝是我国地图历史上辉煌的年代。北宋统一不久就根据全国各地所贡的400余幅地图编制 成全国总图《淳化天下图》。在当今的西安碑林中,有一块南宋绍兴七年的刻石,两面分刻 《华夷图》和《禹迹图》。右图是《禹迹图》的一部分,计里画方,从长江、黄河的图形 可看出,该图具有相当高的精确度。宋朝的沈括(公元1031~1095年),做过大规模水准测量 ,发现了磁偏角的存在,使用24方位改装了指南针。他编绘的《守令图》是一部包括20幅地 图的天下州县地图集。他还著有地理学著作《梦溪笔谈》。

元代的朱思本(公元1273~1333年),在地理考察和研究历史沿革的基础上编制成《舆地图 》两卷。

明代罗洪先(公元1504~1564年)在朱思本地图的基础上,分析历代地图的优劣,以计里画方 网格分幅编制成《广舆图》数十幅。他创立了24种地图符号,对地图内容表达起到重要作用 。明末的陈祖绶曾编制《皇明职方图》三卷。郑和(公元1371~1435年)七下西洋,他的同 行者留下四部重要的地理著作,制成了《郑和航海地图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将《山海 舆地全图》介绍到中国,在1584~1608年间,他曾先后12次编制世界地图,把经纬度、 南北极、赤道、太平洋以及航海所发现的南非、南北美洲等区域概念介绍到中国。

 清代康熙年间,清 *** 聘请了大量的外籍人士,采用天文和大地测量 *** 在全国测算630个 点的经纬度并测绘大面积的地图,制成《皇舆全览图》,实为按省分幅的32幅地图。李约瑟 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介绍该图“不仅是亚洲当时所有地图中更好的,而且比当时的 所有欧洲地图都好、更精确”。乾隆年间,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新疆、 *** 新的测绘资料, 编制成《乾隆内府地图》。清代完成了我国地图从计里画方到经纬度制图 *** 的转变,是地 图 *** 历史上一次大的进步。清末魏源(公元1794~1859年)采用经纬度制图 *** 编制了一本 地图集《海国图志》。该图集有74幅地图,选用了多种地图投影,是制图 *** 转变的标志。 杨守敬(公元1839~1915年)编制的《历年舆地沿革险要图》共70幅,是我国历史沿革地图史 上的旷世之作,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图集中历史地图集的基本资料。

辛亥革命后,南京 *** 于1912年设陆地测量总局,实施地形图测图和制图业务。到1928年, 全国新测1∶25万比例尺地形图400多幅,1∶5万比例尺地形图3 595幅,在清代全国舆地 图 的基础上调查补充,完成1∶10万和1∶20万比例尺地形图3 883幅,并于1923~1924年编绘 完成全国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96幅。除了军事部门以外,水利、铁道、地政等部门的测 绘 业务也有所发展,测制了一些地图。到1948年止,全国共测制1∶5万比例尺地形图8 000幅 ,又于1930~1938年、1943~1948年先后两次重编了1∶100万比例尺地图。在地图集编制方 面,1934年由上海申报馆出版的《中华民国地图集》,采用等高线加分层设色表示地貌、 铜 凹版印刷,在我国地图集的历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解放战争过程中,革命军队也十分重视 地图保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总部就设有地图科,随军搜集地图资料并作一 些简易测图和标图。长征前夕,地图科为主力红军 *** 了江西南部1∶10万比例尺地形图; 过雪山、草地时绘制了“1∶1万宿营路线图”。解放战争时期,地图使用已十分广泛,各野 战军都设有制图科,随军做了大量的地图保障工作。〖JP3〗如1948年平津战役前夕,编制 了 北平西部航摄像片图和天津、保定驻军城防工事图,为解放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 新中国成立后,地图制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50年组建军委测绘局(后改为总参测绘局), 1956年组建国家测绘局,领导全国的地图测绘和编绘工作。

 在完成覆盖全国的1∶5万和1∶10万地形图的基础上,1∶5万地形图已更新三次,1∶10万地 形图也已更新两次。完成了全国1∶20万、1∶25万、1∶50万和1∶100万地形图的编绘工作 ,并已建成了1∶25万、1∶50万和1∶100万数字地图数据库。

 1953年总参测绘局组织编制了1∶150万的全国挂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由32个对开拼 成。1956年出版了1∶400万《东南亚形势图》。20世纪50年代后期,先后三次编制出版了1 ∶2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以后又多次修改、重编出版,成为我国全国挂图中稳定 的品种。该图内容丰富,色彩协调,层次清晰,较好地反映了中国的三级地势和中国大陆 架的面貌。20世纪70年代,各省(市、自治区)测绘部门分别完成了省(市、自治区)挂图和大 量的 县市地图的编制工作。

 在地图集的编制方面,首推国家大地图集的编制。1958年7月,由国家测绘局和中国科学院 发起,吸收30多个单位的专家,组成国家大地图集编委会,确定国家大地图集由普通地图集 、自然地图集、经济地图集、历史地图集四卷组成,后来又将农业地图集和能源地图集列 入选题。现在已经先后出版了《自然地图集》、《经济地图集》、《农业地图集》、《普通 地 图集》、《历史地图集》。这些地图集在规模、制图水平及印刷和装帧等多方面都达到了国 际先进水平。在国家大地图集的带动下,各省、市相关部门都编制出版了各种类型的地图 集 ,其中不乏高质量的地图。由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土地科学学院编制的《深圳市地图集》于 1999年之一次为我国的制图作品拿到了国际地图学协会评出的地图集类“杰出作品奖”。自 动晕渲的大型挂图《深圳市地图》于2001年在国际地图展览会上再次获得更高奖。

国外的地图历史

公元前2世纪,埃拉托斯芬(公元前276~前195年)算出了地球的子午线弧长为39 700km,以此推算出了地球大小,并之一个编制了把地球作为球体的地图。托勒密(公元90~168年 )所 写的《地理学指南》对当时已知的地球作了详细的描述,并附有27幅地图,其中有一幅是世 界地图。他提出许多编制地图的 *** ,创立了球面投影和圆锥投影。他用圆锥投影编制的世 界地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直使用到16世纪。

 15世纪以后,欧洲社会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历史进入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和地理大发现的时 期,航海探险使人们对地球上的大陆和海洋有了新的认识,为地图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地 图 学家墨卡托(公元1512~1594年)创立了等角圆柱投影,并用它于1568年编制了世界地图。由 于该图上等角航线成直线,为航海提供了极大的帮助。18世纪实测地形图的出现,使地图内 容更加丰富和精确。地图符号系统不断完善,透视写景符号逐步被平面符号代替,地貌表 示也由晕法发展到等高线法,同时出现了地图的平版印刷,将地图推进到现代的阶段。  19世纪资本主义各国出于对外寻找市场和掠夺的需要,产生了编制全球统一规格的详细地图 的要求。1891年在瑞士伯尔尼举行的第五次国际地理学大会上,讨论并通过了编制国际百万 分一地图的决议,随后于1909年在伦敦召开的国际地图会议上,制定了编制百万分一地图的 基本章程,1913年又在巴黎召开了第二次讨论百万分一地图编制 *** 和基本规格的专门会议 ,这对国际百万分一地图的编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出现了大量的专题地图,比 较有代表性的有德国的《自然地图集》、《气候地图集》等。 20世纪由于摄影测量的产生和发展,对地图 *** 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出现了大批具有世界影 响 的地图作品。其中较有影响的有由前苏联为首的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编制的《1∶250万世 界地图》,英国的《泰晤士地图集》,意大利的《旅行家俱乐部地图集》,前德意志民主共 和国的《哈克世界大地图集》,美国的《国际世界地图集》,《加拿大地图集》。特别值得 提出的是前苏联的《世界大地图集》和《海图集》,这些图集都是旷世之作。

我大体看了一下里面有关于地图的发展历史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类如何绘图希望会有帮助 好运

宋朝江浙地图,看看你家在哪

那时候江南十分富饶,和北宋首都一样,杭州,苏州,扬州都是十分发达的大城市。

关于北宋地图gis和北宋地图全图高清大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