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而降的外卖:无人机配送走到哪一步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无人机挣钱途径有哪些 从天而降的外卖:无人机配送走到哪一步了?

从天而降的外卖:无人机配送走到哪一步了?

2024-07-09 06: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当我们还在向外卖小哥解释自己站在公园哪棵树下时,无人机已经能载着我们的外卖“从天而降”了。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开展无人机送外卖业务的企业,美团将深圳作为主要试运行城市,把航线从景区、公园、社区写字楼拓展到居民区,逐步将无人机配送带入公众的生活。

然而,随着无人机外卖的推广运营,成本、技术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多元化的配送场景在便利群众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多挑战和困难。

无人机外卖,到底是“噱头”还是“潜力股”?

无人机将外卖配送至千家万户,是否有一天能够真正实现?

文字|项安忆 章小果 秦悦 彭欢

视频制作|徐子豪

内容编辑|李默

新媒体编辑|章小果

指导老师|陈显玲

轮值主编|秦悦

外卖要上天,

首先得落地

“叮咚~您有一份新的无人机外卖订单,请及时处理。”听到系统外卖订单的提示声,深圳南山区海岸城查理宜世的员工麻利地按照顾客要求准备奶茶。3分钟后,无人机订单专送骑手到店取餐。

与平常外卖骑手不同的是,在取餐后,这位无人机订单专送骑手并没有骑上电动车,也没有循着导航前往顾客的配送地点,而是直奔距离商家不过百米的无人机起飞台。他只需将餐品送至起飞台,工作便可告一段落。

起飞台的地勤工作人员徐浩将餐品用特制的可回收餐箱重新打包,再把箱子固定在无人机底部,一切准备就绪。

徐浩正在将外卖固定于无人机底部 记者摄

在自动化调度系统的指挥下,无人机旋转着机翼迅速升空,载着顾客的餐品沿规定路线自主飞往距离海岸城约1.3公里的人才公园无人机智能空投柜。从顾客下单到商品抵达,整个过程不超过15分钟。

徐浩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无人机的发餐和电池更换,“我们现在不用手动控制飞行,都是设置好了后无人机自动飞的。如果有异常天气或者异常情况的话,终端那边会有人监管控制,会有专门的应急流程。”

美团自2017年开始了无人机配送服务的探索,2021年同深圳·星河WORLD达成合作,开通了国内首条产业园内的无人机配送常态化运营航线,这意味着无人机外卖配送服务正式迈入大众视野。

截至2023年8月底,这一探索初步完成了自主飞行无人机、智能化调度系统及运营体系的研发建设,并在深圳、上海等城市7个商圈、17条航线实现了常态化运营,为14个社区写字楼、4个5A级景区的用户提供了配送服务,累计完成订单超18.4万单。

继常态化运营两年多后,今年9月19日,无人机智能制造中心在深圳市龙华区落地,并于当日正式投产。自此,美团无人机打通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运维服务的全链条环节。

无人机外卖配送模式图 受访者供图

无人机得以实现自主飞行,主要得益于高精度强适应性的导航定位、感知避障、三维视觉建图和规划控制四大能力。

据大数据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自主研发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将三维的深圳城市场景纳入其中,里面既包含了系统为无人机规划好的航线,也能实时展示所有航线上无人机的运行状况。

“我们研发了无人机的时空胶囊,它是一个虚拟的存在。但是因为它,无人机之间就没有了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后台的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它,实时准确地看到每一架无人机的状态,到底是巡航、在线起飞,还是异常。”

如果同一区域有多台无人机同时运行,只要胶囊不互相接触,就没有运行风险。

“当无人机在飞行的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一套系统可以在 100 毫秒之内及时应对。”

图红色部分为“时空胶囊” 记者摄

目前,用于外卖配送的无人机均为第三代无人机,载重最大2.3公斤,企业为无人机搭载了一套智能餐重识别算法,以防超载。

起飞台的地面和空投柜的柜顶都放置了二维码,为无人机提供起飞和降落的具体信息,以便让无人机知道自己在哪儿,以及它要去哪儿。

安全、便利、

“一刻”送达

一到周末,人才公园内的无人机空投柜便聚集了大量的人,他们正拿着手机,好奇地拍摄着从海岸城商圈飞来的无人机。

据空投柜的工作人员介绍,周末有很多游客来公园游玩,看到无人机外卖,都想来体验一下,这是平常工作日没有的景象。

群众在公园内围观无人机配送 记者摄

出于好奇,来自台湾的李女士和她的家人进行了第一次的无人机外卖体验。相比于普通的外卖配送,李女士更倾向于无人机配送。

“我平时走在大街上,最害怕的就是那些横冲直撞的电动车。虽然外卖骑手是为了生存,但这样还挺危险的。像无人机配送是设定好路线的,而且在无人的地方飞行,配送会更安全一点。”

除了安全性提高以外,相对于传统的配送方式,无人机配送还极大地缩短了配送时长,提高了配送效率。

人才公园的保安告诉记者,平日公园内不允许电动车进入,如果有游客点外卖,外卖骑手只能步行进入公园。

作为一名外卖骑手,林豪对公园配送的“痛”再熟悉不过了。有一次,他接了一个人才公园的订单,结果走到了定位点却找不到人。他着急地打电话给用户,却得知用户在湖的对面。无奈之下,他只好提着外卖匆匆绕湖赶往用户的位置。

正在公园内寻找用户的外卖骑手 记者摄

数据显示,人才公园内湖体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公园绕湖而建,总占地面积达77万平方米。如果像林豪一样遇到游客定位不准的情况,对于骑手的配送来说,无疑是难上加难。

无人机配送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的公园配送难的问题,而且能够达到平均15分钟的配送时效。

据工作人员介绍,为了保证配送时效,平台需要衡量起飞点和供给商家的距离,尽可能节省时间。不仅如此,无人机外卖与商家合作的前提是商家优先出餐,出餐、取餐、打包、装机、起飞的整套流程不超过8分钟。

除了公园,景区也是无人机外卖配送的另一常见应用场景。如今,无人机外卖所开通的景区航线,打破了传统“外卖进不了景区”的限制,让景区内的游客也能够买到性价比更高的食品。

无论是在公园还是景区,游客只需要动动手指,基本在15分钟内就能尝到美味的食品、喝到喜欢的奶茶,让外卖的体验感直接“拉满”。

“麻烦制造者”?

“一、二、三......十一、十二。比昨天多呢,昨天只有九个,前天八个......”傍晚结束运营前,空投柜的驻点员总会在居民大爷们的围观下,清算回收一天的无人机外卖箱。

只要数一数当天堆叠在回收处的外卖箱个数,就能知道空投柜一天的订单量。

位于深圳市龙华区的万科广场v寓无人机空投柜,是深圳十多条线路中极少数设点在居民区的。它坐落在公寓三楼社区的架空平台,专供公寓居民使用。

聚集在石凳边拉家常的居民大爷们,在与无人机空投柜相处数月后,仍然对此感到新奇。“我没点过,也听说生意不大好,就是周末年轻人点点奶茶。”

常在楼下散步的杨大伯表示,虽说感觉这种形式很先进,但是点的人寥寥无几,这样下去肯定“亏本”。

“我会更倾向点普通外卖,因为没点过无人机,对它不太熟悉。”住户林女士称。

架空平台上的无人机空投柜 记者摄

在小红书平台,有家住深圳无人机配送航线附近的住户吐槽:“有时候每隔五分钟不到,就有无人机从窗边飞过,像蚊子苍蝇在耳边呜呜飞。真的好烦躁,实在忍无可忍了!”类似的担忧在评论区同样存在:“是呀,感觉隐私问题也无法保证。”

为了探究无人机产生的实际音量,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在空投柜下用分贝测量仪对无人机配送的声音进行了测量。

分贝仪显示,在没有其他明显声源的干扰下,无人机在空投柜附近产生的音量平均在67分贝,最高到达81分贝,而空投柜距离最近的住户仅十几米。

实地检测无人机音量分贝 记者图

据大数据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投入运营使用的外卖无人机是第三代无人机,产生的噪音在15米范围内最高在90分贝左右;而今年七月研发的第四代无人机与上一代相比,噪声能够降低50% 左右,在相同条件下不会超过60分贝。

“第三代无人机的使用寿命大概有2000个小时,目前仍在使用中。等到第三代无人机‘退役’后,第四代无人机才会真正投入使用。”工作人员解释道。

低空的“嗡嗡”声,是否会愈演愈烈,成为城市居民驱之不散的阴影?

在密集居民区穿梭的外卖无人机,是否有在保证居民权益的前提下于城市高楼中穿行的底气?

随着无人机配送逐渐推广,这些疑问将会随着用户的增加浮出水面,成为运营方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说是无人机配送,还不是要小哥取餐,起飞降落之后还得人工送货上门?同样要人工,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类似的质疑声表达了很多人对无人机配送的疑虑,在取餐一端为了保持效率需要专人专送,到达后另一端也同样需要人工取餐送上门,不免显得繁琐;取货时如果选择自取,对骑手小哥可以送货上门的用户来说又多添了不必要的取餐距离。

如何优化配送系统,减少过程中的“麻烦”,也是无人机配送需要破解的难点。

在无人机技术上,尽管识别环境与紧急情况调节等方面都有所完善,但据公寓的驻点员小游说,正式运营中曾出现过无人机降不下来的情况,需要转移降落地点,进入备降路线。此类故障的出现也为无人机的效率与稳定性打上了问号。外卖骑手可能送错地点,无人机同样也有几率无法准时准点送达。

作为游客密集的公园景区,人才公园和世界之窗的订单量则比小区大得多,折叠后的箱子将回收柜塞得爆满。路过的游客会因为好奇、定位难、景区内竞品贵等原因选择使用无人机外卖,并围在空投柜边等待,拍照。

然而,人才公园空投柜只有四家商铺入驻,可供选择的商品十分有限;由于无人机限重和电池电量有限,常有一单只能送一杯奶茶的情况。因此用户要想点多杯,需要分开订单点餐、取餐。试运营期过后,用户在此情况下将要支付更多的配送费。

外卖箱内单独一杯的一单奶茶 记者摄

深圳大学计算机视觉所的文嘉俊博士指出:无人机续航能力、运载能力和智能视觉分析与应变能力是外卖无人机面临的主要挑战。

现有无人机在满电和适量负重情况下,一般能持续飞行半小时左右;若载重过多,必然造成耗电加剧,引起飞行时间缩减。

而据记者实地观察,为了保证无人机可以持续工作,目前地勤人员需要经常为无人机充电、换电池。这会导致地勤人员不断重复弯腰作业一系列机械动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作的繁琐度。

推广外卖无人机的宗旨归根到底是为民众服务。然而在外卖无人机表面精密的系统下,还隐藏着许多未知的挑战。

如何提升外卖无人机的整体性能和智能性,进一步排除民众的忧虑,是这一业务开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未来,“外卖飞上天”

会成为常态吗?

无人机送外卖的大规模普及,是不是指日可待了呢?

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路线图V1.0(征求意见稿)》中,中国民航局提出了明确的目标:“2025年,城市短距离低速轻小型物流配送无人驾驶航空器逐步成熟”,并计划于2030年实现逐步应用。

深圳市无人机协会秘书长庞伟告诉记者,无人机送外卖业务在城市的推行需要取得特定类无人机试运行资质,完成人口密集区物流配送的特定类风险评估,这也是开展这一业务较为明确的技术门槛。

然而,要想规模化发展,仅有技术是不够的。虽然杭州讯蚁网络科技公司早在19年就完成了针对人口密集区的特定运行风险评估,但其并未选择开展无人机送外卖业务。讯蚁无人机物流创始人、董事长章磊表示,这主要是出于成本投入-产出比的考量。

而对美团来说,未来是否能够凭借这一业务实现营利,现在还尚未可知。工作人员称,目前为止开展无人机送外卖配送费和普通外卖完全一致,还没有考虑成本。

“我们希望坚持长期投入的原则,提早于市场5-10年进行科技对运力的补充作用。”

随着无人机送外卖的推广,成本会逐渐降低。但是这一成本是否能摊薄到人力以下,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低空飞行的优势在于特定场景下能够产生差异,因此是否要用无人机是需要考量的。”章磊称。

记者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在不同的空投柜,无人机送外卖的订单量参差不齐。公园景区在周末的配送量可以达到上百单,而在部分早已实现普通外卖覆盖的居民区,即使无人机配送可点外卖种类比公园景区多出不少,每天也只有十单左右的配送量。

无人机送外卖要着重在何种场景下推广,这或许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公园内驻点员正在压平回收的纸箱 记者摄

目前在无人机送外卖的起端、末端配有驻点员从商家拿货到机场和送货上门,每个起飞台都需要有地勤每天弯腰一百次以上来装载包裹和更换电池,仍然需要大量劳动力进行“流水线式”的工作。

这也是这一业务被嘲“鸡肋”的原因之一。虽然美团无人机业务负责人毛一年曾在采访中表示公司有在这些环节实现自动化的计划,但是否能在未来实现还是未知数。

“讯蚁也有开展无人机送外卖业务的打算。”章磊表示,“而如果要大规模推广无人机送外卖业务,风险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管理和法律法规两个方面。”

从企业内部来说,问题在于如何保证外卖无人机持续的安全性管理。当外卖无人机的航班数量增加后,运行量会极快超过传统民航的运行体量,这时候对于机队的管理和每架飞机的安全保证都是较大的挑战。

在法律法规方面,由于目前对无人机飞行空域管控还不够完善,外卖无人机还要面临和民营无人机空域冲突的问题。

此外,记者走访发现,无人机送外卖在具体实行中还存在着用户对隐私性和噪音方面的质疑,这也会对无人机送外卖未来的的商业化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今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领域的首部专门行政法规,《条例》完善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监管规则,或将有效促进无人驾驶航空器新业态的有效发展。

在章磊看来,《条例》生效后,无人机送外卖业务会迎来被人熟知的良好契机。然而,他表示,这一业务要真正达到繁荣和成熟,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无人机送外卖的开展要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只有在空间距离、场景、消费水平、成本等因素满足的情况下,它才能实现比较好的推广。”

(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融媒体中心主任 | 许跃

初审 | 陈显玲 二审 | 彭华新 终审 | 周小茜

原标题:《从天而降的外卖:无人机配送走到哪一步了?》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