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研学丨暑期行走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寻迹丝路古道的人文景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旅行社行程排版 河西走廊研学丨暑期行走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寻迹丝路古道的人文景观

河西走廊研学丨暑期行走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寻迹丝路古道的人文景观

2024-06-17 00: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 鸣沙山月牙泉骑骆驼体验 图源袁老师

简要课程目录

河西走廊丝路人文素养研学

时间 河西走廊素养研学行程与课程 D01 集合:自行抵达 敦煌市指定酒店集合报到; 分享:敦煌丝路历史与艺术素养细节。 D02 行程: 玉门关、汉长城及河仓城研学; 敦煌魔鬼城国家地质公园 沙漠越野体验;堂课:阳关与玉门关的历史与地理;体验: 鸣沙山月牙泉体验, 赠送骑骆驼体验。 D3 行程:寿昌城遗址至阳关徒步体验;阳关关城与 烽燧遗址及其博物馆研学; 堂课:西出阳关,阳关与玉门关的文学意向;活动:敦煌“ 又见敦煌”主题观影。 D04 行程: 莫高窟研学,含常窟和陈列馆等; 堂课:敦煌莫高窟,丝路艺术博物馆。实践:敦煌 壁画古法制作体验。 D05 行程: 榆林窟研学,含常窟与特窟第3号窟; 锁阳城及其塔尔寺遗址研学; 堂课:榆林窟,莫高窟姊妹窟的独特艺术。堂课:玄奘西行故事与玄奘之路路线图。 D06 行程: 嘉峪关关城研学,含第一墩与悬壁长城; 堂课:抟土成墙,关城与长城的营建;探究:梦回汉唐,丝绸之路穿越之旅。 D07 行程:张掖七彩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体验;张掖西夏国寺 张掖大佛寺研学; 堂课: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的人文地理格局。 D08 行程: 山丹军马场祁连山草原风情体验; 赠送 草原骑马体验每人一份; 堂课:汉唐丝绸之路的战略价值。 D09 行程:武威 西夏博物馆研学; 武威文庙研学; 武威天梯山石窟研学; 堂课:神秘的西夏王国与丝绸之路;堂课:凉州词中的凉州与丝绸之路;堂课:河西走廊的丝路人文素养价值。 D10 行程: 甘肃省博物馆研学; 堂课:文物中的河西走廊与丝绸之路。结营午宴后兰州下午统一送站散团。 落地包车,不包含来回大交通费用包含本行程表列举全部项目内容D1日晚上18点前自行抵达 敦煌市指定酒店集合 D10日下午15点前送至 兰州高铁站或机场散团 研学导师和助教老师全程服务具体行程和老师安排可能略有不同

研学导师团队

河西走廊丝路人文素养研学

史文文老师,牧弘书院丝路研学课程研学导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敦煌石窟寺考古与艺术、丝绸之路历史文化。曾在国家地理展览中心做志愿讲解员,多年来在敦煌、河西段带队讲解研学课程,致力于以研学教育的形式传播敦煌与丝路文化。

陈凯源老师,牧弘书院丝路研学课程研学导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敦煌学。曾在《形象史学》《丝绸之路研究集刊》《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

邢耀龙老师,牧弘书院丝路研学课程研学导师,敦煌学学者,历史作家。现为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青年学者;敦煌研究院驻杭州师范大学访问学者(2019年);四川省乐山市美术馆顾问;《“釉见敦煌”中国瓷画展》策展人。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社科基金重大学术招标项目,在《石窟寺研究》、《西夏学》、《艺术史研究》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专著《敦煌大历史》、即将出版《敦煌艺术的第二巅峰-榆林窟》等。

袁李星老师,牧弘书院丝路研学课程研学导师,牧弘书院创始人,牧弘素养教育研学课程负责人,丝路文史与艺术爱好者,丝路主题研学课程带队与授课讲解老师,常年行走在河西走廊、敦煌、高昌与龟兹等丝路要道上。深耕于文化与教育事业,致力于以研学教育的形式推广丝路等传统文化。

授课老师团队

河西走廊丝路人文素养研学

王惠民老师,牧弘书院丝路研学课程特邀授课老师。敦煌研究院研究员,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1984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历史学系并到敦煌研究院工作至今,2000 年获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佛教图像学、佛教文化、敦煌文献学等。

唐国增老师,牧弘书院丝路研学课程特邀授课老师。甘肃甘州人,甘州与丝路文化研究者,主编或编著《图说张掖未解之谜》《图说西夏国寺未解之谜》《图说西游记与张掖》《甘州宝卷》《甘州风情》等书籍。

高秀军老师,牧弘书院丝路研学课程特邀授课老师,宁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敦煌学、石窟寺考古、西夏佛教艺术。

杜永卫老师,牧弘书院丝路研学课程特邀授课老师。非遗敦煌彩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获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陇原工匠、甘肃省五一劳动奖、敦煌文化贡献奖、敦煌飞天工匠、酒泉市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高级环艺设计师,教授。莫高里工匠村——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创始人。

丝路课程模块

河西走廊丝路人文素养研学

丝路人文素养教学课程体系

深度研发丝路人文素养研学课程,原创研发人文素养提升分级课程体系, 研学导师全程带队授课,课程老师部分参与授课,各地专业老师辅助授课,以丝绸之路人文素养提升为主要教研与授课目标。

丝路艺术素养实践课程体系

艺术素养课程,注重审美素养的培养,倡导能够 建立自己的审美理解能力体系,不同分级着重不同,其中青少年艺术素养重在审美感观的培养。

丝路历史素养课重返历史现场

历史素养课程,立足历史真实环境出发,以大历史的人文视角,倡导 从博物的角度理解历史,以历史发展脉络为经纬,以历史人物与故事为基础,重返真实的历史现场。

徒步丝路古道丈量汉唐大历史

基于历史素养课研发定位,丝路人文素养研学课程,通过 古城徒步、沙漠骆驼、草原骑马、戈壁越野等方式,进入丝路山水的人文地理场域,从走丝路古道。

诗行丝路提升丝路文学素养

文学是艺术化的表达方式,牧弘教育文学素养课程,将文学文本还原到实际的历史场景中,并挖掘文学背后的音乐与舞蹈等艺术表达方式。

丝路博物课中看见真实场景

最好的理解历史人文的方式,莫过于真实保留下来的历史文物,丝路博物课是丝路人文素养研学课程的基础,以博物馆馆藏历史文物为主要研学对象。

研学策划介绍

河西走廊丝路人文素养研学

历史与艺术

解读丝路文明的两把钥匙

对于河西走廊,国学家季羡林曾评价说:“ 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河西走廊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了。”

河西走廊,这条中国西北狭长的地理空间,位于西域的十字路口,衔接起中原、西域、草原和高原,打通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 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承载了文化交流与文化重塑的使命,不自觉地承担了文化传承的重任。也有学者认为,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原王朝国运的兴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塑造和当今中国版图的构成。

▲往期壁画制作活动现场及其作品 图源袁老师

历史是过去的文明,我们今天的人只能从浩如烟海的文献里和残存的遗迹中去寻觅。 而艺术穿越古今,我们今天仍能从传唱的《凉州词》中听出河西走廊对中原人的文化意义;从杂糅了佛教、道教、印度教、祆教、景教、摩尼教的壁画里,看到世界宗教文明的汇聚;从不同面貌的造像中,寻找多种族交融的中华民族的祖先。

►报名通道:

报名咨询:

(本游学由厦门扬邦国际旅行社联合出品)

阻隔与沟通

站在河西的路口解读丝路文明

河西走廊,是黄河以西的一条狭长的平原,夹在祁连山和合黎山之间,以形似走廊而得名。海拔达到五六千米,东西绵延800公里的祁连山横亘于甘肃和青海之间,这阻隔就形成了。南边印度洋的水汽上不了青藏高原,东边太平洋的气流也越不过太行山,祁连山脚的冲积平原,只能依靠山顶常年不化的雪水来养育。 于是,在河西走廊,有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地方,它是干旱与非干旱的分界。

▲河仓城遗址和阳关烽燧 图源袁老师

高山带来了水汽的阻隔,也造成了东西生产方式的巨大差异。当东方的先民打渔狩猎,种植粟米,西方两河流域的人们在培植小麦,饲养马匹。自给自足的自由生活,造就了东西各自的远古文明,可如果不是来自中欧大陆的吐火罗人东来,与当时的月氏人在新疆与甘肃一带相遇,也不会使现在西北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进入河西走廊。这一次的沟通,可以说带来了河西走廊的“农业革命”。

如果说这第一次的阻隔和沟通先民为了生存自发的行为,那由汉武帝创造的阻隔和沟通,则带着大国崛起的梦想。

▲锁阳城与塔尔寺遗址 图源袁老师

与河西走廊毗邻的是北方的大漠和草原,游牧民族是这里的霸主。吐火罗人、月氏人、匈奴人,你方唱罢我登场。汉初的中原经历多年的战乱,贫困不堪,面对强势的匈奴人,只得以和亲的方式维护短暂的和平。

为了阻隔匈奴,汉武帝派出了使节张骞,西去联络月氏、乌孙、大宛。 张骞的成功,最终助力汉武帝完成“断匈奴右臂”的战略构想。完全拿下河西走廊,在河西设置四郡,则在实现阻隔匈奴、古羌人等强势民族的目的下,形成了与西域各国的沟通与贸易往来。

战争与和平

河西版图的沿革看中国大历史演进

“ 欲保秦陇,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这样一片富饶而又位置特殊的地方,自然成为古代各民族争夺的焦点。 从汉到唐,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关洛地区,河西的稳定关系着朝廷的安危。这条狭长的走道经历过无数的战火,也在不同朝代的版图里历经岁月的洗礼。

▲张掖七彩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地貌 图源顾老师

公元前121年,大汉的少年将军霍去病率军出击河西,与浑邪王、休屠王部大战。年少的战神仅率一万骠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六天内急行军一千多里,歼敌近九千万,俘获了匈奴的祭天金人。同年,他又将剑锋直指祁连山,俘虏匈奴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那首“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便是匈奴人唱给自己的悲歌。

和平的日子没有过多久,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国又将战火烧到了这里。 西秦、后梁、北凉、南凉、西凉,先后在敦煌、酒泉建都。鲜卑、氐人、卢水胡、汉人,相继厮杀,直到北魏统一北方后,才又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

▲嘉峪关关城景区照片 图源袁老师

唐朝的包容与开放,让这片土地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在强大的唐王朝的治理下,河西商旅云集,丝路的繁荣达到了鼎盛。那时,最会做生意的粟特人几乎垄断了丝路的贸易。可同样有着胡人血统的唐朝统治者万万想不到,精通多国语言,在丝路上畅通无阻的 粟特人,不仅追求经济上的利益,也开始有政治上的野心。那个出生西域的粟特人安禄山和同样出身西域的突厥人史思明发动的战乱,几乎颠覆了大唐。河 西在经历了短暂的吐蕃政权后,由将领张议潮出兵收复。今天,我们还能在敦煌莫高窟的第156窟的《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中看到往日的故事。

宋人却从来没有真正掌握河西线的丝绸之路,12世纪的河西走廊属于一个叫西夏的少数民族政权。 西夏人励精图治,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我们今天依然能从始建于西夏贞观三年的张掖大佛寺的宏伟建筑里,在武威的西夏博物馆里,看到由党项人创造的灿烂文明。

▲西夏博物馆馆藏文物 图源袁老师

因为多民族的交融,少数民族政权也非常重视经营河西。元朝的 凉州会盟,使西藏开始进入中央政府的统治,又因为藏传佛教这个精神纽带,藏族、蒙古族、满族形成了牢固的联盟。河西走廊,最终成为实现国家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和平的中转站。

▲张掖大佛寺西游记主题壁画 图源唐老师

▲张掖大佛寺建筑 图源袁老师

富有与贫穷

从壁画和文物看河西丝路经济

作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流的前沿,曾经最大的东西方贸易中心,河西走廊从来就是富有的。甘 肃省博物馆里,陈列着出土于甘肃马家窑的精美彩陶,我们可从那绚丽而典雅的图案中,窥见河西先民细腻巧妙的艺术构思和古朴浑厚的艺术风格。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富足的物质生活给了河西的先民丰富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甘肃博物馆馆藏文物 图源袁老师

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出口了中原的丝绸和瓷器,也进口了西域的马匹、瓜果和乐器,自古就有“ 金张掖,银武威,玉酒泉”的美称。

从汉到唐,在丝绸之路发挥重要作用的年代,河西走廊一直保持着商贸的往来,维持着经济的繁荣。我们今天仍能从敦煌的壁画里看到河西的士族、农人、商人的生活图景和各族供养人的画面。

养马、建寺、造屋、捕鱼,推磨、播种、制陶、烹饪,宴饮、博弈、投壶、围棋,从北周到五代,河西人在这片土地上,热火朝天地生活着。鲜卑人、回鹘人、吐蕃人、党项人、蒙古人、汉人,在这片西部佛国,构筑自己的生活和精神上的家园。

▲逾百年前的敦煌莫高窟 图源网络

繁荣的图景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而消逝。明朝嘉靖三年,朝廷下令关闭嘉峪关,废弃瓜州和沙州。从此,敦煌人烟稀少,土地渐渐荒漠化。

直到五百年后的1944年,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

这样的落后的局面在一代代敦煌人的努力建设下得到了改观。 今天的敦煌,既保持着千年前的艺术和人文地理风貌,也有着现代化的建设,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在进行经济的开发,今天的河西走廊,正在翻开新的历史篇章。

▲ 今日莫高窟及其壁画 图源袁老师

崇文与尚武

多元交融的河西文明解读中国文化

“崇文”与“尚武”,本是两个相对立的词,在这里却是和谐统一。 作为农耕与游牧对抗的前沿地带,战争频发的地区,武力是人们自我保护和守卫家园的必备要素。而作为东西的交通要道,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通道,文化也越来越受到河西人的重视。

▲榆林窟壁画中的玄奘出行图 图源网络

▲榆林窟旁眺望祁连山雪山 图源袁老师

丝绸之路开辟后,随着贸易的繁荣,河西的世家大族,开始进行诗书的传承。西晋末年,中原大乱,北方的士人一部分选择南渡,一部分开始向偏远的河西走廊迁徙。 远道而来的中原世家,不仅带来了大量的人口,还带来了儒家文化。在中原学脉一蹶不振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儒家道统却在河西走廊这个胡人的聚集地得到传承和发扬。

伴随着儒学西进的,是佛学的东渐。前秦的大将军吕光在武威建立后凉政权的时候,也为他劫掠的高僧鸠摩罗什建立了一座寺院。在武威的十七年间,鸠摩罗什学会了汉语,为他在长安翻译佛经奠定了基础。

▲天梯山石窟所在的黄羊河水库 图源顾老师

佛教的汉化,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必须经历的过程。 佛学与儒学,在河西走廊这片土地上实现了最初的融合。北凉虽保留了游牧民族骁勇善战的特性,但在河西儒学的熏陶下,极度尊重儒家知识分子。北魏灭了北凉之后,吸收了河西儒学的精神。在长期的汉文化熏陶下,孝文帝终实施了汉化改革,并将这种文化一直延续到了隋唐。

西来的僧人在带来佛教思想的同时,也带来了佛教的造像和壁画艺术。河西走廊及甘肃其他地区的现存石窟数量达170余处,河西走廊是名副其实的“丝路石窟走廊”。

北凉时期,聚集在武威的僧侣开始在 天梯山开凿佛窟,这个“ 中国石窟的鼻祖”到了北魏时有了空前的发展。同时,一个叫郭瑀的敦煌人,在马蹄寺开凿石窟,设馆讲学,著书立说,他的弟子扩大了石窟,增加了佛像后,形成了著名的马蹄寺石窟群。

▲祁连山山丹军马场风光 图源顾老师

融合与创新

河西的多重信仰看丝路人文精神

我们今天在研读这些造像和壁画艺术时,会明显地感受到西域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吸收,和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佛教造像在北魏前期,还主要是印度犍陀罗风格,方脸、高鼻、深目、厚唇,一副西方人的模样,到了北魏后期,就变成了宽衣博带、圆脸、细眉的中原人样子。同样出现在敦煌的,还有祆教神祗的画像。祆教从阿拉伯而来,一度盛行于唐朝,并与景教、摩尼教合称“唐代三夷教”。而敦煌的祆教神祗除了使用的法器与佛教不同以外,都有着相似的中原人的面庞、唐朝人丰满的身躯和飘逸的冠带。

▲榆林窟25窟弥勒经变之翅头末城中的飞天细节

▲榆林3窟文殊变相局部 图源网络

但在敦煌的文献中,我们可以知道,佛教、道教、祆教、景教、摩尼教以及各种自然崇拜曾经同时存在。今天我们仍然能够在 武威文庙旁看到少数民族政权的碑刻,在 西夏博物馆里看到汉文和西夏文写成的“凉州碑”。

▲莫高窟220窟药师经变 图源网络

▲莫高窟172窟空中楼阁 图源数字敦煌

这种文化的融合造就了地区政治的稳定,文化的独立又彰显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和人们的格局。阻隔与沟通、战争与和平、富有与贫穷、崇文与尚武、融合与独立,这些看似相互矛盾的词语,在形容河西走廊的时候,却又是在情理之中。正是这种交融与共生,成就了河西走廊丝路文明。

▲往期丝路研学课程与活动照片 图源袁老师

研学报名须知

河西走廊丝路人文素养研学

►研学时间:暑期班共有 4期可选,默认第1天晚上18点前自行抵达敦煌市指定酒店自助报到,第10天15点前统一送至兰州市高铁站和机场散团。

1.河西人文暑期1班: 07/07-07/16;

2.河西人文暑期2班: 07/21-07/30;

3.河西人文暑期3班: 08/04-08/13;

4.河西人文暑期4班: 08/18-08/27。

►课程分级:本期研学课程以丝路人文艺术素养通识内容为主,默认 适宜年龄10岁以上至16岁以下青少年参与者,适当放宽条件。 鼓励满10岁青少年单独参与,若有家长陪同参与的,大小同价。默认满10人开班,单班最高仅限20人。要求身体健康并有自理能力。另有 轻松游学和 深度研学课程, 壁画和彩塑专题深度研修课程供您选择。

►报名通道:

报名咨询:

(本游学由厦门扬邦国际旅行社联合出品)

►报名说明:请仔细阅读参照以下说明。

1. 费用默认包含全程行程内的吃住行、门票、保险、导师与助教授课服务、课程材料包等基本费用;包含主题观影费用、越野车使用费用、骑骆驼与骑马等体验活动费用,徒步体验活动等 行程列举项目费用全含。

2.费用不含个人消费;不包含来回大交通费用;门票只包含进景区的门票和部分讲解费用,不包含内部个人娱乐活动等消费。 默认拼房入住四星酒店双人含双早标间,不包含单房差费用2000元每人,最后一名报名者若不能拼房的须补齐单房差。

4.行程安排因景区临时不开放等具体原因会有所调整,请依据最终的行程清单或者相关合同中列举的行程为准。 所有研学活动均由具有出入境资质的大型旅行社承接,并为所有参与者购买出行意外险。

5.研学课程与活动行程过程中,请参与者遵守当地风俗习惯和相关场所的规章制度,非允许拍摄的区域请勿拍摄,否则组织方有权拒绝参与。

推荐拓展阅读书目仅供参考。

1.中国石窟.敦煌.等系列.文物出版社;

2.大唐西域记译注.玄奘.中华书局;

3.中国石窟寺研究.宿白.三联书店;

4.敦煌佛教与石窟营建.王慧民.甘肃教育出版社;

5.敦煌石窟艺术简史.赵声良.中国青年出版社;

6.常书鸿传.叶文玲.浙江人民出版社;

7.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译林出版社;

8.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丛书.江苏美术出版社。

课程研发丨牧弘素养教育研究

联合出品丨厦门扬邦国际旅行社

行程地接丨甘肃本地某签约旅行社

编辑排版丨牧弘君

发布申明丨本平台发布的非原创图文版权属于原作者或者原平台所有。部分非原创图文发布时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与原作者或原平台联系到,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文末写留言与我们联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