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旅游产业构成的四种观点是什么 专题聚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专题聚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2023-07-25 13: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三种观点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认识高质量发展,认为高质量发展包含供给要素的高质量、消费需求的高质量、资源配置的高效率、收入与分配的高质量。体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升产业、产品与服务的发展水平,以满足不断转型升级的消费需求,注重资本、能源、环境、劳动力等的投入产出效率的提升,并关注发展过程中收入与分配的公平性与协调性(林兆木,2018;安淑新,2018)。

2 //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以“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对中国知网的检索可以发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的大体概况(图1)。2018年至今以发表相关高质量发展的期刊论文790篇,其中“北大核心、CSSCI与CSCD”期刊论文110篇,核心期刊中,以《旅游学刊》发文量最多,达到了9篇。

图1 旅游高质量发展期刊文章数量

研究主题方面,现有研究围绕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文旅融合、大型节事、“一带一路”与旅游产业等方面展开了初步的探讨。

▶旅游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学者们从旅游需求、技术创新等方面分析了新时代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并从体制机制、资源配置、市场秩序和品牌质量等方面探讨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依据系统论与新制度主义理论,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增长动力、发展效率与市场机制等方面重构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要素;进而从理顺旅游治理主体,优化旅游供给结构,培育新型旅游市场主体,坚持文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旅游改革与开放,创新旅游治理工具与构建多元约束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治理逻辑与创新路径(何建民,2018;张洪昌,2019;宋子千,2020;戴斌,2020;宋瑞,2020)。

▶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红色旅游已成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增强爱国感情、培养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的典型方式。学者们认为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做到政治与市场的互通融合,并解决好发展动力、开放融合与主客共享等问题,提出在发掘红色文化内涵同时,促进旅游要素的优化组合、区域合作与融合发展,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体验”等技术的应用,提升红色旅游的体验深度,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宋昌耀,2021;林宝民,2021)。

▶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崔凤军(2020)认为文旅融合发展存在理念差异、运行不畅、人才短板、布局相异等问题,未来需要遵循融合的客观规律,统筹推进文旅的理念融合、机构融合、队伍融合、政策融合、项目融合与活动融合,优化文旅融合的空间布局,强化体制机制保障来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王松茂(2020)认为效率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并从旅游资源转换效率的角度探讨了“一带一路”沿线重点省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发现各省的旅游资源转换效率发展失衡且低下,旅游发展仍处于要素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亟待转换发展动力,提高发展效率。

▶大型节事与旅游高质量发展。大型节事可以带动目的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金准(2020)回顾了日本札幌(zhá huǎng)冬奥会所带来的成功经验,认为未来旅游目的地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产业融合的角度进行合理规划和区域设计;依托冬奥会的形象塑造力,做好目的地形象推广;从互融共通的角度推进改革和开放,以撬动目的地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组合与优化是实现目的地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抓手。刘英基(2020)基于行动资源与保障机制视角构建了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行动逻辑框架,从效率、结构和环境 3方面设计了旅游经济发展质量指标并实证检验。发现要素结构的变动、制度环境的变化分别在行动资源与保障机制两方面影响旅游经济的发展质量;制度环境对旅游经济发展起正向推动作用,而资本劳动投入比、景区禀赋对推进旅游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存在区域差异。左冰(2020)依据结构主义理论,分析了旅游产业网络拓扑结构演变对旅游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本质是产业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的主导产业的演进更替,但旅游业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需要政府和相关行业的辅助,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内部行业的均衡协调才能实现。

3 // 思考与总结

十九大以来,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新时代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目前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深度推进阶段,从相关研究来看,针对高质量发展的理解,以及如何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还存在较多思考的空间。

首先,学界对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理解不统一。可以发现,针对高质量发展的理解第一种是从词义与概念上,从“高”“质”“量”三方面来探讨;第二是泛化理解高质量的内涵和外延,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任何研究均可以归纳至高质量发展的范畴中。

其次,针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的“星星之火”已经点燃,但尚未形成“燎原”之势,针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定性研究较多,定量化的系统研究依然较为缺乏。

第三,针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与阈值划分标准尚不清晰。受制于高质量发展内涵理解的不一致性,导致不同学者在探究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的过程中,存在评价体系的代表性与普适性不足。同时,阈值划分标准的差别也直接影响对高质量发展结果的判断。

第四,针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维度较为单一。目前,已有研究较多从协调或效率的角度来评价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评价维度较为单一,但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来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度评价亟待完善。

参考文献:

[1]龚六堂. 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以什么“论英雄”[J].人民论坛,2017(36):62-63.

[2]金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18(4):5-18.

[3]任保平.新时代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理论阐释与实践取向[J]. 学术月刊,2018,50(3):66-74;86.

[4]任保平,赵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与政策取向[J].红旗文稿,2019(13):23-25.

[5]张军扩,侯永志,刘培林,等.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路径[J]. 管理世界,2019,35(7):1-7.

[6]刘志彪.理解高质量发展:基本特征、支撑要素与当前重点问题[J].学术月刊,2018,50(7):39-45;59.

[7]樊杰,王亚飞,王怡轩.基于地理单元的区域高质量发展研究—兼论黄河流域同长江流域发展的条件差异及重点[J].经济地理,2020,40(1):1-11.

[8]林兆木.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N].人民日报,2018-01-17.

[9]安淑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当代经济管理,2018,40(9):11-17.

[10]何建民. 新时代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系统与战略研究[J]. 旅游学刊,2018,33(10):9-11.

[11]张洪昌. 新时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治理逻辑与制度创新[J]. 当代经济管理,2019,41(09):60-66.

[12]宋子千. 科技引领“十四五”旅游业高质量发展[J]. 旅游学刊,2020,35(6):10-12.

[13]戴斌. 高质量发展是旅游业振兴的主基调[J]. 人民论坛,2020(22):66-69.

[14]宋瑞. “十四五”时期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环境与核心命题[J]. 旅游学刊,2020,35(6):1-3.

[15]于法稳,黄鑫,岳会.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关键问题及对策建议[J]. 中国农村经济,2020(8):27-39.

[16]肖黎明,王彦君,郭瑞雅. 乡愁视域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及演变——基于黄河流域的检验[J/OL]. 旅游学刊:1-20[2021-07-09].https://doi.org/10.19765/j.cnki.1002-5006.2021.00.004.

[17]宋昌耀,厉新建,张琪. 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J]. 旅游学刊,2021,36(6):3-5.

[18]林宝民,林德荣. “三新”引领下的红色旅游发展思路[J]. 旅游学刊,2021,36(6):5-7.

[19]崔凤军,徐鹏,陈旭峰. 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机构改革视角的分析[J]. 治理研究,2020,36(6):98-104.

[20]王松茂,褚玉静,郭安禧,郭英之. “一带一路”沿线重点省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旅游资源转换效率的测度[J]. 地理科学,2020,40(9):1505-1512.

[21]金准. 冬奥会带来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契机——以1972年札幌冬奥会为例[J]. 旅游学刊,2020,35(4):3-5.

[22]刘英基,韩元军. 要素结构变动、制度环境与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J]. 旅游学刊,2020,35(3):28-38.

[23]左冰,蔡书漫,杨艺,保继刚. 旅游产业网络拓扑结构演进与旅游经济增长:阳朔案例[J]. 旅游学刊,2020,35(6):25-39.

责任编辑 || 刘军胜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语音主播 || 边昕怡 西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硕士研究生

技术编辑/插图 || 孙佼佼 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复旦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

Tourism Tribune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科类)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权威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