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理论核心考点】打卡06: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传播理论核心考点】打卡06: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传播理论核心考点】打卡06: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2024-05-25 02: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施拉姆本人也意识到了上述循环模式存在的问题,于是在同一篇文章中又另外提出了一个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这个模式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

这个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

3.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该模式是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优点:

①它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

②与此同时,这个模式还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这一点加深了我们对噪音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③不仅如此,这个模式的适用范围也比较普遍,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社会传播过程,都可以通过这个模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说明。

不足:

严格来说,这个模式也没有超出从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该模式中唯一提到的一个外部影响因素是“噪音”,但是,影响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全部复杂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噪音”概念所能说明的。

📍新德益小提示:

“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共同存在的问题有:

①它认为传播过程是双向回路之后,就形成了循环、平衡的自我调节系统。而现实中的传播过程,尤其是大众传播过程多数是不平衡不对等的。

②它认为传播过程是一个独立的本体运动过程,即传播过程是独立于社会的自我运行的系统过程。没有发现传播过程的社会背景。

上述三种循环和互动模式均在《传播学教程》第四章中有详细的阐述,此外,“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也是一种循环互动模式,但这种比较少考察到,大家可以作为拓展大致了解一下,在本期推文的拓展延伸部分,也会对“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稍加阐释。

20社会系统模式

1.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1959年,赖利夫妇在《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一文中从社会学角度提出,大众传播是各种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系统,大众传播过程与社会系统之间是互动的关系,两者之间相互影响。他们最早提出了社会系统框架之下的传播系统模式,开启了大众传播研究的新面貌。

这个模式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①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做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

②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③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

④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 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赖利夫妇认为,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也不外是现代社会各种传播系统中的一种。从这个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微观的、中观的和宏观的系统,每个系统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每一种传播活动,每一个传播过程,除了受到其内部机制的制约之外,还受到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广泛影响。这种结构的多重性和联系的广泛性体现了社会传播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综合系统。

2.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该模式由德国学者马莱兹克于1963 年在《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在这个模式中,马莱兹克把大众传播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其中包括: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即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

📍新德益小提示:

关于社会传播的系统模式还有许多,这些模式虽然着眼点各有不同,但思路基本一致,我们应该知道,目前传播学中的系统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主要表现在理论模式较多,而应用模式的开发较少。即便是理论模式也还有各种各样的缺陷,比如,马莱兹克的模式虽然列举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但并没有对这些因素的作用强度或影响力的大小差异进行分析。

社会常识告诉我们,大众传播者和受传者个人对媒体内容都有影响,但两者影响的性质和大小是截然不同的。不对这些情况加以区别,我们在考察大众传播过程时就很难抓住主要矛盾。这说明,关于社会传播的系统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本期需要大家背诵记忆的部分就到此为止啦,一定要把传播的模式牢记在心哦,弄明白这个部分,就能把握住传播学中“怎么传播的”这个核心。下面我们将继续给大家补充几种其他的传播模式,大家作为拓展阅读了解即可。

#延伸 1.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1957年,美国传播学者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提出了一个适合于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式:

N:代表社会环境中的任何事件或事物,传播这些事件或事物的信息要借助大众媒介。

A:有意图的传播者,如政治家、广告客户、新闻来源等,是"鼓吹者"角色。

C:指媒介组织或其中的个人,也称把关人,他们从A处或N处选择信息,传播给B(受众)。

B:受众,即信息的接受者。

F:反馈。

该模式的特点是:

①信息选择具有多样性。

②传播系统具有自动调节性。

③信息反馈具有重要性。

该模式的不足之处:

①它认为三个参与者之间是平衡的、互利的,整个系统完全自我调节。事实上,传播过程中三个参与者之间很少是平衡的。

②它夸大了大众传播过程的一体化程度。现实中哪一方都可能会追求各自的不同目标。

③它过分强调了传播者对社会的独立性。

2.螺旋型模式

又称“丹斯螺旋型模式”。由美国传播学者丹斯提出。他认为传播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螺旋递进过程,包含了各种不断变化着的要素、关系和环境。此刻的传播内容将影响到以后的传播结构和内容,在传播过程中,参与双方的认知场会呈螺旋型扩大。

3.纽科姆模式

又称“纽科姆对称模式”“纽科姆A-B-X”模式。由美国心理学家纽科姆提出。该模式认为,当A、B两人对X的认知出现不平衡时,在对称的压力下,会通过传播活动,恢复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4.格布纳模式

该模式由传播学者格布纳提出。它包括文字模式和图解模式,其文字模式包括①某人②感知到某事③并做出反应④在某种场合下⑤借助某种工具⑥制作可用的材料⑦于某种形式中⑧和语境中⑨传递某种内容⑩获得某种效果。这10个要素或环节。该模式描述了传播的动态过程,以及影响传播效果及内容可靠性的各个因素。

5.刺激-反应模式

有关媒介-受众关系的一种机械而简单的模式。该模式假设媒介是把价值、思想与信息直接注射到每个被动的、原子式的受众个体身上,从而产生一种直接的、不经任何中介环节的效果。

互动思考题

请简述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的内容和意义、局限。

请把你的思考留言告诉我们,或到微博@蝶姐-新传考研进行评论,我们会抽取大家的答案来进行点评哦!

本期推文就正式把传播的模式给大家梳理完啦,再次强调,传播模式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消化吸收哦~从下期开始,我们将会为大家梳理真题中经常会考察到的一些传播学重要人物。必考!必背!那就下期再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