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自黑出来的“事实”,方孝孺被诛十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方孝孺案牵连的八个姓 明朝自黑出来的“事实”,方孝孺被诛十族

明朝自黑出来的“事实”,方孝孺被诛十族

2024-01-22 10: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最后,朱棣靖难高喊的“清君侧”,要清的“奸臣”就包含方孝孺。所以朱棣不会把草拟即位诏书这个功劳送给方孝孺,自然也就不会有后续的“成王之辩”和怒而灭十族的故事了。

因此更有可能的事实是,朱棣杀方孝孺后一并株连了方的亲朋,但只是选择性地杀了其中的一部分。

那么“诛十族”一说是怎么来的呢?细究其历史,会发现这是个明朝“自黑”的过程。

永乐时期,方孝孺在官方文献里的形象很差。在太宗实录里,朱棣大义凛然的指着宫中的大火,怒斥方孝孺“此皆汝辈所为,汝罪何逃”。此时的方孝孺可没什么“成王之辩”和“灭我十族又何妨”,而是“叩头祈哀”。

仁宗登基后为缓解洪武、永乐时期的高压政策,赦免了建文旧臣及亲眷后人,并称他们为“忠臣”。方孝孺的官方形象也就此开始逆转。

文庙即命草诏,乃举哀大哭曰:“将何为辞?”敕左右禁其哭,授以笔,既投之地,曰:“有死而已,诏不可草。”文庙大怒,以凌迟之刑刑之,遂夷其族。 《天顺日录》 李贤

天顺朝初期,因刚经历“夺门之变”并以不忠欲篡逆为由处死了于谦、王文等人,所以朝廷迫切需要重申“忠孝”。新入内阁的大学士李贤,将方孝孺视为了典型,于是方孝孺因“拒拟即位诏书”,而被灭族的说法第一次出现。

至于为何是方孝孺,而不是其他什么建文旧臣。笔者个人观点是,方孝孺在建文朝任职翰林侍讲和翰林学士,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起草各种诏令(讨伐朱棣的诏书和檄文基本都是他写的)。李贤认为成祖觉得方孝孺拟诏可以为靖难正名(实际上成祖登基后根本就不承认建文朝的合法性)。

此后随着皇朝内部政治结构的日趋稳定,历代文人墨客的传颂,方孝孺的形象也变得愈发悲壮、崇高。正德朝江南才子祝枝山的《枝山野记》里,第一次出现了“方孝孺被灭十族”的说法。

令视草,大号詈,不从。强使搦管,掷去,语益厉,曰:“不过夷我九族耳!”上怒曰:“吾夷尔十族!”左右问何一族,上曰:“朋友亦族也。”于是尽其九族之命,而大搜天下为方友者杀之。

这个说法的真实性、可靠性如何,祝枝山自己都没有底。他在此书的开篇就指明资料来源为道听途说,“允明幼存内外二祖之怀膝,长侍妇翁之杖几,师门友席,崇论烁闻,洋洋乎盈耳矣”。

到了嘉靖朝,这个故事又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姚广孝劝说朱棣不要杀了“读书人种子”的桥段,就首次出现在《姜氏秘史》这本书里。方孝孺和朱棣那段著名的“成王之辩”,也由这本书首次刊载的。

至此相关故事情节均已齐备。姚广孝事先以保护“读书人种子”,劝朱棣务必要放过方孝孺。朱棣命方孝孺为其拟即位诏书,以示招抚和恩宠。方孝孺不仅拒不拟诏,还因“成王之辩”、怒骂篡逆,激怒了朱棣。最终羞恼的成祖,灭方孝孺十族以泄愤。

无论可信度有多高,我们现今所熟知的“灭十族”的故事最终成型了。此后随着万历朝小说、评书行业的迅猛发展,“灭十族”这种难得一见的情节,自然被各种编撰、传讲,也慢慢变得家喻户晓。

“忠孝和英雄”是数千年来我们这个民族不灭的信仰,二者兼得的方孝孺自然也更为大众所崇尚,进而人们也愿意相信方孝孺承受了“灭十族”的悲壮。而来自民间的膜拜又倒逼文人、朝廷将其认可为事实。

谈迁在《国榷》里将这个故事定为史实,卢演在《方正学先生年谱》里也对个故事有着细致的描述,除此之外最为“权威”的认可来自明熹宗。

己亥,诏恤先臣方孝孺遗胤 … 当靖难师入,以草诏不从,致夷十族。其幼子德宗,幸宁海谪尉魏泽匿之。密托诸生余学夔负入松江岛屿,以织网自给。华亭俞允妻以养女,因冒余姓,遂延一线。至是,其十世孙方忠奕以贡来京,伏阙上书。得旨方孝孺忠节持著,既有遗胤,准与练子宁一体恤录。 《明熹宗实录·卷二十二》

对于熹宗下这份诏书的原因,比较主流的看法一是当时朝堂官员的起哄,很多人要求给方孝孺立祠,熹宗不愿意在这个事上纠缠。二是辽东女真已反叛,各地流民也有聚众之势。皇朝也需要强调忠孝,安稳民心。

因为熹宗以诏书的形式给予认可,无论真假它都是“事实”了。不过诏书本身也有“纰漏”,被灭十族的方孝孺,居然还有直系后人。

虽然熹宗以一个类似“赵氏孤儿”的故事来解释,但还是有没说明白的漏洞。因为明初的记载,方孝孺只有两个儿子,方中愈和方中宪。即便是漏记了,这个幸运儿为何不叫“中宗”而叫“德宗”呢?

至此我们也不难理解,张廷玉修定《明史》时为何未采信“灭十族”的说法。剔除掉皇帝背书,真的是难以找到可信的佐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