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副主编谢丽容:从内容生产到报道理念,深度报道背后的支撑是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闻报道的要素是什么内容 《财经》副主编谢丽容:从内容生产到报道理念,深度报道背后的支撑是什么?

《财经》副主编谢丽容:从内容生产到报道理念,深度报道背后的支撑是什么?

#《财经》副主编谢丽容:从内容生产到报道理念,深度报道背后的支撑是什么?|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些背后的支撑是什么?我认为是“人”。

今年是我来到《财经》的第八个年头,此期间面试、引进过很多新闻行业的人才加入《财经》。他们其中有的成为了优秀的新闻记者,有的成为了专业的传播人才。但我发现,几乎所有将自己简历投递到《财经》的人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热爱新闻。几乎所有人来时都会对我说:我希望做深度独家新闻,我希望能够在《财经》这个平台上充分释放我的潜能,我希望能够在《财经》平台上进一步接受专业训练。

这就好比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财经》从一开始就坚持独立、独家、独到的新闻操作理念,这个理念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吸引到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反过来,优秀的人才又将这个新闻操作理念进一步实践、强化,进而源源不断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我们。

因此,《财经》的价值观、新闻操作理念和实操准绳,是通过一代代人,从总编到主编、到部门领域大编、再到记者,靠着言传身教、理论理念输送加日常实战所进行传承。我们要保证队伍中的记者是理念相同,但个性、专业擅长各异的优秀选手,这是《财经》护住底盘、做大底盘的机制。

扫上图中右下角二维码查看《财经》封面报道:《拯救武汉:实录封城后最艰难的三周 》

0 2

做科技报道的最优方式:“爬到树上、飞到空中”

《财经》是一个综合性媒体,报道范围涉及宏观经济、公共政策、法制、国际、商业、科技、消费、能源、金融、汽车交通等多个领域,而我在其中所负责的是科技领域条线的报道。

科技领域的报道有其特点,从采写角度上来说,基于《财经》的调性科技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商业、是人、是经济规律。所以和其他的科技媒体相比,我们关注技术、关注应用,但 更加关注技术和应用背后的商业逻辑,以及它们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和变量。

我经常和记者们探讨:如果说我们正在观察的某个行业和公司是森林里的一颗树,那么我们站在哪看最合适?

站在树底下是绝对错误的,因为你在仰望它,所以既看不懂,也看不清。如此,你又如何让读者能看懂、看清你写出来的报道?

只有通过努力,你爬到了树上,看清了每一片周遭树叶的脉络,每一根枝丫和其他枝丫之间的关系,这时才能让你的读者通过你的眼睛看懂这个公司、行业的一部分真相。

可这种观察方式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即你只能影响到核心层读者,这部分读者可能很懂技术,而且身在你所报道的行业,又或者刚好对你文章所涉及的内容很感兴趣。

这时候你需要再往前走一步: 飞到森林上空观察这颗树,那么这棵树和周围其他树木、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将一览无余,你会很清晰地观察到它的大小、影响力、价值、生态位置等等。

所以《财经》记者做科技报道最优的方式是什么? 先爬到树上,然后飞到森林的上空,把这两种姿势结合,观察我们要写的这棵树。最后,这篇文章既能让核心圈层的读者叫好,又能让更外围圈层的读者了解它、发现它、注意到它。

从纸媒时代走到新媒体时代,《财经》经历了比较大的转变。以前,我们是一个“酿酒机构 ”,只负责“酿出好酒 ”。那时市场上的竞品也不多,所以“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手里有货就不愁传播。但新媒体时代,进入报道和内容传播领域的选手变多了,“酒香也怕巷子深”。

以前,《财经》的主传播出口是每双周一期的纸版杂志。如今,即便我们的官微、APP、大众媒体传播平台(如腾讯、微博等)、官方网站已经形成了不错的传播矩阵,但这些年来所面对的转型阵痛依旧非常明显。

比如在稿件制作流程上,以前我们是以生产者为中心:各组的大编辑和记者们通过自己对该领域的理解和观察提出选题,并进入操作流程形成文章,最后拿到市场上去传播。 但由于我们所擅长的深度内容操作周期较长,所以等到文章面世时往往已经失去最佳的传播节点。

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都感到很困惑。虽然我们根据外部新闻热点的事件调整了文章的出稿时间,也收到了一些成效,但显然这种转变的效果是有限的:在一些生命周期较长的新闻产品上,我们依然能够占住制高点, 但更多时候却是机会在眼皮底下溜走了,并且我们只能毫无感觉地看着它溜走。

从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开始,我们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流程重塑。“以生产者为中心”变成了“以读者为出发点”,我们根据读者关切的热点内容,以及不同内容所占领舆论核心的生命周期和节点,来 重新编排我们的出稿计划,其中包括了出稿时间、出稿深度和质量。

核心目标是:在最大范围内,读者最关心这件事情的最佳时刻,我们能够端出我们的“酒”,并保留《财经》独特的韵味。

具体到操作上,我们是这样做的:对于生命周期相对较短的选题“快打快落”,通过平时的行业积累第一时间拿出专业解读;而对于生命周期较长,值得深度解读的选题,我们依然坚持独立、独到的解读优势,拿出可以“立威”的深度报道。

在快慢之间,有基于数据的专业权衡和决策,但两者的共同立足点是专业解读,这点继续维持了《财经》的调性,但对整个编辑团队的考验也变得更大。

扫上图中右下角二维码查看《财经》封面报道:《苹果村不相信梦想》

0 3

中国科技报道处于中兴期:《财经》如何产出符合市场期待的好报道?

中国科技报道的中兴时期其实是过去的三个年头,机构媒体和自媒体相互竞争、相互启发。有人关注技术,有人关注人性,有人关注技术背后的市场商业逻辑,还有人关注江湖浮沉,多角度构建了一个快速迭代变化中的中国科技商业江湖。

其中好的地方在于,报道科技领域的媒体和记者越来越多了,具体体现在角度多、视角全面,总体报道基调超越了以往的码农视角,更有温度、更柔软、更灵活。

但同时,可以提升的地方也是具象的。比如由于记者和所在媒体机构对技术的不了解、不客观,造成将过于煽情的、概念化的东西混淆为实际情况。这些都稀释了科技行业报道总体质量和品质。

我对此的感受和判断是“术业有专攻”,在科技报道市场发展的早期,应该鼓励更多的媒体和机构参与到行业的解读和报道中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摸索以及市场的自然选择,找到定位和有价值的媒体会活下来,浑水摸鱼的则会被市场自然淘汰。

在一年前,我对一则科技报道的评价标准在于新闻专业和行业专业的结合度。 科技行业以技术为基石,需要以行业认知为基石,深入浅出地进行解释性报道,这是关于“准确”和“专业”的问题;其次,还需要有独特的切口,文风可以不同但文笔一定要流畅,这是关于读者亲和力的问题;最后,还得有体现媒体价值观的视角,这是关于价值观传承的问题。

但到了今天,我认为要在这三点上再加一个新的验证指标, 即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传播的广度有一个相对简单粗暴的指标——阅读量。阅读量虽然不是最科学的,但却是现有形势下最直接的量化指标, 在没有更科学的量化指标出现之前,我们会把阅读量作为评判传播广度的重要指标。

而对于传播深度来说,其量化的指标则是多元的。比如公众号文章通过朋友圈和好友转发的比例,一篇文章只有受到读者认可,才有可能被他(她)转发;比如深读率,读者是否愿意仔细研读和收藏,显然只有好的文章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再比如读者互动、读者留言,乃至更深层次的单线沟通,都能带来更多的线索和思考借鉴。

新媒体时代,一则科技报道是否成功, 取决于你的到达面是否足够广,不能“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它取决于是否引发了人们的思考,甚至是读者有没有对文章提出的问题给出反馈,继而引发读者思考和行为的改变。这既是所有报道都应该去争取的目标,也是科技领域报道的努力方向。

在过去的岁月中,《财经》每年都产出了不少优秀报道,他们掷地有声、引领舆论、设置大众议程。如果深度观察、分析不同年份优秀报道的“体质”,我们会发现故事性报道的比例是增加的。我们更倾向于分析一个事件背后的逻辑和影响,彼时行业里好的深度报道不多,读者冷静且知识水平较高,这样的报道有其市场。

但到了今天,在资讯碎片化、极大丰富的背景下,这样的内容不能“包打天下”了,往往会陷入“俯视读者”、“端着”、“学究气”的陷阱。所以, 用细节、情节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以独特的故事为切口,成为柔化文章、增加读者亲和力的一种必要手段。

同时,我们要避免“为了故事而故事”的创新陷阱。在我们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记者会陷入“伪故事”、“伪情节”的情结中。 “伪故事”最低级和通用的一个错误是,用一个平淡无奇的案例来作为开头,后面换汤不换药,立刻进入艰深的逻辑探讨中;而“伪情节”的一个常见错误是“为了情节而情节”,比如“他站在落地窗前,看着远方”这种和文章发展逻辑完全无关,也无法帮助刻画文章主角当时复杂心态和事件节点的画面。

真正有利于帮助文章的故事和情节,应该是能够“拨动心弦”的。例如,在《鸿蒙虚实,华为进退》一文中的开头,我们引用了这样一个故事和细节:

“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监视居住已经超过六个月,其间有人问任正非,这件事情有没有让他崩溃或抑郁。他说,现在没有。

任正非曾得过严重的抑郁症,这件事他说过很多次,但外界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对外形象是“乐观”、“全能”和“坚韧”。

事件后不久的一天,任正非和太太去电影院看了一场《星际穿越》,男主冰冻90年以后出来找不到一个人,打开休眠仓拉出另一个人来陪伴他。散场后下电梯的那几分钟里,他感到久违的孤独和抑郁。

“我觉得未来这个世界控制不住,”他对太太说,“我可能有点忧郁。”

几分钟后,他回到了正常状态。”

扫上图中右下角二维码查看《财经》封面报道:《鸿蒙虚实 华为进退》

当时,行业里讨论鸿蒙和华为的稿件如雪片一般,每天都有大量相同题材的文章输出。《财经》的这篇封面报道基于对任正非的独家访谈,在访谈中他谈到了这个故事,直接区别于他对外展现出的乐观、全能和坚韧的一面。

这是一位女儿命运仍然未知的老人,这是一个安静的时候也会觉得孤独忧郁的强者。我们从任正非的个人状态入手,探讨华为在凶险的外部形势中具体的战略取舍和进退,则显得更加有意义,有温度。

所以,想要从大面上平衡一则报道的故事性和新闻性,你得在选题提出的一开始就要进行判断,这是一个适合故事性写作的题材,还是一个适合说理性写作的题材。

适合说理的文章不要强行“凹造型”变成一个故事题材的文章,而适合用讲故事的方式去呈现的文章则需要通过广泛的采访,用故事服务文章的逻辑,使得文章看起来更轻、更适合碎片化阅读习惯。

0 4

从选题讲起,《财经》内容生产链条复盘

谈选题:做什么、不做什么?选题哪里来?

《财经》编辑部每天上午9点开选题会,选题的提出基于两个衡量指标:其一,基于当天热点出现的选题,假如有价值且通过《财经》的资源可快速触达,我们就会做,这一维度主要是保证本领域内的重要话题和内容不缺位;其二,正在跟踪的重点选题,这类选题一般是《财经》希望能够设置大众议程、引领报道热点的选题。

我们什么样的选题不做?生命周期短、短时间内资源跟不上的选题,可做可不做;只有单方面说辞,且有可能误伤行业、公司或个人的选题,不调查清楚不发;在短时间内看不清形势,无法分辨真相的选题,暂时不做。

我们的新闻作品在提出选题的那一刻起,就要进行综合评估:这是一个值得并经得起长周期操作的选题?还是一个易碎的、不值得深度挖掘,但值得快速成稿的选题?前者深度,后者快速操作。

对于热点事件,我们的态度是重大热点事件不缺位。事实上,非重大热点事件不可能做到事事不缺位,但“为了热点而热点”,长此以往对团队的价值导向会产生误导效应。所以,对于热点事件,我们的核心思想是让该领域最专业的记者第一时间找到突破口,找出增量价值,争取做到“又快又好”。

我们的记者采用的是跑口制,即每位记者都有自己尤其擅长的领域。热点事件的追逐并非《财经》记者的终极目标,更多能让记者持续研究和跟踪的是行业内的大事、大趋势、大变化和大动向,这些往往是长期跟踪的结果。

通常,记者们的手上都有几个同时并行操作的选题,一旦时机成熟就会适时放出。而有一些选题,记者和编辑敏锐虽然发现了动态,但往往需要长达数月才会找到合适的时机释放出来。所以, 令我们更加焦虑的往往是:自己正在观察跟踪的选题什么时候能够找到采访的突破口,能够找到合适的发布时机。

谈采访:核心采访能突破的诀窍是什么?

无采访则不成报道。 一篇报道之所以能够成功,其往往取决于核心采访是否能突破。

如果说完成一篇文章的精力耗费是100%,那么采访环节应该投入的精力甚至可能高达80%。采访得到的信息足够丰富和重磅,能够让报道的骨架足够强大和有力,最后的成文则是丰富轮廓、锦上添花的过程。

那么,财经杂志是如何做采访挖掘的?

首先,针对一个事件(尤其是重大事件),我们会做详细的研讨和评估,梳理出应该采访的关键人。其次,我们的记者和编辑会在平时就注重与采访对象的沟通和信息更新,因此上一个采访的结束往往会为下一个事件的采访提供蛛丝马迹。 既有沉淀,又有方法论,记者面对选题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

其次,你需要和你的采访对象或潜在采访对象在一个频道上对话。也就是说,你需要“平视”你的采访对象,不能是“俯视”,更不能是“仰视”。

能做到“平视”需要具备一个基本要求,即你要成为这个行业里的“准专家”,这样你才能对受访人所在的行业和领域有基本的了解,甚至有独到的见解。在互动过程中有来有往、有进有出,才能让采访对象产生继续和你对话的本能热情和耐心,给你更多的信息和线索。

能够做出好报道的一般都是专业记者,也可以称之为专家型记者。他们往往对某一个领域非常了解,且具备一定水平的专业素养,能够跟系统内的顶级专家或核心从业人员对话、互动,常常能提出触动采访对象的问题。

扫上图中左下角二维码查看《财经》报道:《专访格林斯潘:美国经济出了什么问题?》

谈编辑:编辑与记者间为何是“相爱相杀”的关系?

如今,我在报道中更多以编辑身份出现。在我看来,编辑和记者的关系可以用“相爱相杀”来形容。

《财经》杂志的编辑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版面编辑,或是新媒体时代人们口中的“小编”。在《财经》内部,我们亲切地称他们为“大编”,他们是细分领域报道团队的负责人,而记者需要在他们的指导下形成“行业专业”。

很多记者在来到《财经》时,“新闻专业”是达标的,但“行业专业”方面常常是一张白纸,需要通过一篇篇文章的采访和思考积累形成“行业专业”,这是编辑和记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记者在“行业专业”方面成长了,“新闻专业”也日益如鱼得水,编辑和记者相得益彰,实现共赢。

那么相杀是什么?写文章不是一个生产标准件的行当,文章好坏并没有一个明确、客观的衡量标准。

对于记者来说,操作一篇深度报道时,即便完成了前面最难的那80%采访环节,剩下那20%文章形成环节通常也是很痛苦的过程。我们团队一位优秀的调查记者经常将写一篇重磅报道称之为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分娩的过程是痛苦的,即便编辑从旁相助,也无法完全代笔,此时,催稿、改稿、争论就不可避免。

曾经有人问著名编剧查理布洛克,他为什么会写出这么好的剧本?他回复说,“ 不要谈什么天分、运气,你需要的是一个截稿日,以及一个不交稿就会打爆你狗头的人,然后你就会被自己的才华吓到。”这句话应该非常深刻诙谐地诠释了编辑和记者之间相爱相杀的全部内涵。

而作为一名编辑,我的职责是将我亲手精挑细选入《财经》的每一个记者带上路,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在这个行当里可以发挥的潜能,让他们“被自己的才华吓到”。当他们志得意满的时候,泼一点冷水;当他们处于低潮时,打一点鸡血。他们中的一些人,会接过我手中的接力棒,继续走上编辑的道路,继续为这个平台带出优秀的记者。

谈标准:记者打怪升级必经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就如同《财经》对选题的核心标准“重要、热点、冲突”一样,我们评价一则稿件是否合格也有三个基本标准:事实、判断、文本。编辑流程不是发生在稿件采写完毕那天,而是从记者报上选题的那一刻起,编辑流程就已经开始。

事实是一篇文章的核心要素。报道的准确性,是财经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财经很多重要敏感报道,最终发出后没有引发争端,就是因为关键事实的准确性。我本人不太喜欢花哨的文体,事实是否确凿正确,能否完整无误把“what”表述清楚,是一篇文章是否成立的核心。

如果事实缺位或不准确,接下来的“判断”和“文本”将是无源之木,文本写得再美,充其量也只是一个不错的“文学作品”,而很难称之为“新闻作品”。判断和文本则是彰显记者“行业专业”功力和“新闻专业”天分的两大标准,这方面就见仁见智了。

记者这个行当,更多是打怪升级的过程。对于一个快速成长的记者来说,“新闻专业”和“行业专业”是相得益彰的。

第一阶段,你处于熟悉和学习的过程。此时,优秀同行和同事的作品,可能是给你补充营养的最好的方式;

第二阶段,你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行文风格,在行业里也有一席之地。此时,你需要勇敢突破细分行业的认知和理解,基于自己擅长的细分行业,一点点往外走,了解更多相关延伸的行业,为自己的行业补充更高的视野和格局;

第三阶段,你了解和熟悉的行业圈子已经越来越大了。此时,你应该补足跟本行业相关的,更专业的资本、管理、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些知识的补充,将极大反馈到你的文章深度和厚度之中。

对于处于不同阶段的记者,我的要求各有不同,确保在“事实”层面信息的准确和充分,是我对所有文章的基本保底要求,这既是底线,也是《财经》的生命线。

而“判断”和“文本,”尤其是“文本”,其涉及到了标题、开头与结尾、文章结构、细节等等,这些都需要在实战过程中不断“小步快跑,快速迭代”,通过一遍一遍的指导、修改和润色,我们的记者通常会越写越好。

有部分记者(尤其是处于第一阶段的记者)通常会犯一些常见的基本错误。例如,在有限的采访资源到达能力的前提下,通过资料整合和零星的采访,写出了一篇角度宏观、内容庞杂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即便文笔再好,我也会无情地“枪毙”。原因是什么? 新闻作品基于事实、基于采访,如若缺少了关键零部件,那么文章所有的判断和立论一旦发出轻则贻笑大方,重则造成事故。

扫上图中左下角二维码查看《财经》报道:《万达安全了吗?》

谈受众:同质化内容时代,如何满足多样化的读者需求?

读者爱看的报道通常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回应重大关切(读者关心的问题);二是有血有肉有内涵(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三是看起来轻松,读起来共情(深入是为了浅出,写作的采访要在这个方面充分发挥,但要基于“有血有肉有内涵”)。

编辑一个稿件,我通常以这三大要素作为参考要义,缺啥补啥。实在补不了的,返回重新采访、重新写作。如果你的文章让你自己、你的同行或你的读者出现了审美疲劳,那么说明你的写作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期。此时,你需要经历前文所述三个相对痛苦和漫长的突破瓶颈的阶段。

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述方式只是“形”,真正的内核是你的观察和思考维度,及这些带来的采访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如果可以一步一步勇敢突破自己的瓶颈,那么文章内核就一直在不断升级,所谓“审美疲劳的怪圈”也将不复存在。

在读者需求与“新闻专业主义”之间,《财经》需要平衡的更多是阅读量和专业度之间的矛盾。由于我们是一个相对to B的报道,所以吸引的通常是相关领域的从业者,而“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千年来都是对立矛盾的。我们今天能做的就是 尽量用to C的语言,去诠释、报道to B的事件,既所谓的“B话C说”。

谈运营:内容为主,数据为辅

想在当下这个时间点做公众号,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没有捷径可以走—— 优质的内容是获取粉丝和阅读量最有效的手段。

在这一轮疫情当中,《财经》的官微得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窗口期,这不是新媒体运营手段的翻新,而是我们的优质内容推动的结果。

疫情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向武汉前线派出了三位专业记者和大编,后方整个编辑部几乎所有的编辑和记者都打破了平时的报道领域界线,通过不同的采访角度和资源,共同完成了数百篇优质的疫情新闻。

我们还打造了一个“数说疫情”栏目,坚持用跟踪、分析、预测的方式,每天解读当天国内外的疫情发展动态。近三个月下来,这个栏目成为不少粉丝追更的一个拳头栏目。种种努力之下,我们的粉丝增量和阅读量达到了创号以来最令人瞩目的一个阶段。

而作为新媒体团队的负责人,这三个多月来我每天都会追踪并分析数据,剖析选题得失—— “做正确的事”远比“正确地做事”要更加重要。

《财经》团队是一个很能打硬战的团队,在疫情冲击下,我们的新闻责任感、使命感上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此时,我们运营团队能做也必须做的,就是通过数据分析复盘得到的选题分析,每天第一时间向编辑、记者团队传达当天的重点及要点,避免无效选题和重复劳动。

另外,精编细编每一篇稿件,力争每一篇稿件、每一个版位都能最大化达到传播效果,将我们的作品送达到更多人的面前。

但数据会不会成为《财经》的内容的指挥棒?我认为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数据的确是我们关注的重要指标,文章数据好我们会为之雀跃,文章数据不好我们也会沮丧。

但同时我也发现 记者们常常视自己的口碑为第一考量,他们以写出“叫座又叫好”的文章为荣。相反,仅“叫座”但不太“叫好”的文章,不仅不会带来太大的成就感,也不可能出现在《财经》的平台上。这是机制和文化的力量,记者的每一篇文章都有重重“守门员”的把关。

在外部渠道的运营方面,我们也与腾讯新闻合作定制独家的深度内容。我认为腾讯新闻带给《财经》最大的帮助在选题视角方面,帮助我们采编团队的思维从 “以内容制作者为中心”向“以受众读者为中心”转变。

0 5

以作品为导向的考核制度,促使记者自我驱动,做出有竞争力的作品

《财经》科技条线目前总共有五个记者,一则典型的《财经》深度稿件从生产到发布一般会经历以下环节:

首先是选题策划环节。记者报题、选题会讨论,大家发表各自对该选题的看法,比如是否感兴趣,如果要操作的话希望看到什么内容,通过什么角度切入等等。

然后进入采访环节。先从外围采访做起,并同时开始着手约核心采访对象。我们的采访需要覆盖三个板块: 核心当事人(及次核心当事人)、竞争对手(及竞争对手次核心人士)、行业分析人士或第三方行业从业者。期间随时与编辑沟通,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稿件成型后进行第一次编辑,如果稿件不成熟则提出修改建议,稿件成熟后则进入后期编辑流程。

需要强调的是,独立、独家、独到的深度稿的确是彰显《财经》风范和调性的核心产品。但快稿是否对于《财经》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答案是否定的。

对于记者来说,在自己关注的领域进行持续、有节奏的快稿输出,既是在重大事件发生时代表平台卡位、发声的固定动作,也是记者持续积累的一个有效手段。如果一个记者连快稿产出的能力都没有,又何谈做有质量、深度和调性的大稿呢?

我还记得八年前我刚来到《财经》的时候,马克老师(现任《财经》执行主编)对我说:“如果你能按时发来优秀的稿件,就算你在火星上我也不会管你。”这可能是概括我们团队文化最精髓的一句话。

《财经》的记者都是前期精挑细选,后期经历残酷竞争留下来的精英。他们的特点是,高素质、高目标,具备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 管理这样的一支团队,靠的不是物理意义上时间、空间的管理,而是以自我管理为主,最终作品说话。

《财经》通过以作品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内部竞争压力,促使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自我驱动、自我约束,认真做出有竞争力的作品,并用作品在团队的竞争中立足、胜出。

同时,记者的悟性也很重要。我们经常说需要有才华的人,但即便是《财经》产业组的leader们,对“才华”的定义也不尽然相同。

比如跟踪科技口的记者会编程,也能研读精深专业的学术论文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才华;有的记者非常擅长文笔,文笔或大气磅礴,或细腻优美,这也是一种才华;有的记者多领域贯通,知识面广阔,这也是一种才华;还有的记者起点低,但学习能力惊人,并且勤奋、上进,这依然是一种才华。

“才华”既是能力的体现,也是悟性的展现方式。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板,组织培养的最大的目的和作用就是极大放大你的长板,并尽可能弥补你的短板。 随着长板、短板越做越长,不同的记者将根据自身的长、短板“伸长”的情况,不断被放在更加合适的位置上。

扫上图中左下角二维码查看《财经》报道:《独家专访达利欧:病毒消失后经济将满目疮痍,央行印钞行不通了 》

0 6

未来科技报道将如何发展?

结合大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科技报道的形势和呈现方式将越来越多元化。除了文字、音视频以外,基于社交的其他新形态也将成为科技报道的多元方向。

内容上,科技报道会越来越往“B话C说”的方向发展。随着科技成为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驱动力和组成部分,科技报道将不再仅仅是一小部分人的“小圈子专业读本”,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行业将有更多了解科技行业的兴趣和需要,因此科技报道就更需要平易近人,深入浅出。

至于《财经》还是那个《财经》,但我们内容制作和展现方式将越来越多元化,《财经》的新媒体渠道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

新媒体渠道的专业化耕耘固然重要,但我认为《财经》在新媒体方面的探索始终有一个“压舱石”,那就是我们立足的根本——专业的内容。我们需要勇于尝试和探索,但不能蛮干;我们需要坚持我们的调性和专业度,但不能固守旧思维。所以,我们会谨慎创新,小步快跑。

从我个人的角度看,这个时代变化太多、太快,需要克服的有两点:一是诱惑,二是焦虑。

诱惑在于,很多捷径就在眼前并已经被很多人验证,只要照着去做就能事半功倍,但长此以往你将变得不是你,遇到这种情况需要随时提醒自己: 初心是什么?底线是什么?

焦虑在于,个体面对变化无时无刻不在焦虑,焦虑经常带来动力和灵感,也会带来无谓的试错成本,这时候需要稳住情绪、适当放松。

从记者到编辑再到管理者,我的职业生涯几乎横跨了一个媒体机构的核心领域,未来对我更重要的是多消化,多思考,融合多角度的视野,让多重身份之间带来的分裂少一些,我希望能够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创造出一些新模式和新机会。

请回答2020

你找实习的时候会看重公司的企业文化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招聘发布】

请加微信号:newsinternss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