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到手里的 “ 车马费 ”,你收还是不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闻媒体发稿基本流程是什么样的 塞到手里的 “ 车马费 ”,你收还是不收?

塞到手里的 “ 车马费 ”,你收还是不收?

2024-07-11 04: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作者:刘竟阳

要说把“车马费”搬到台面上,成为一件供大家谈论的事情,还得“感谢”姜涞——一位跳槽到企业的前记者。

在华丽转身成为甲方后,姜涞开始在朋友圈晒出写有某报社名字的信封,并嘲讽记者同行们为“要饭的”。

姜涞在捅破这张略带灰暗的窗纸之后,聚集在这张纸上污点作鸟兽散。

姜涞称记者同行们“要饭的”,从字面上来说,其实没有错。

给记者的车马费,指的是因公外出补贴的交通费,用来弥补自己在跑新闻路上的吃、行的费用。一般来说,给记者车马费的往往是一些企业不想花钱做硬广,而希望通过利用媒体的价值为企业写软文,说白了就是企业并不想花大价钱投广告,只想投机取巧利用媒体做宣传。

在这样并没有多少真正新闻价值的硬新闻面前,记者们往往不愿意蹚这样的浑水。如果不报销来回的车费,没有记者愿意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相反,如果是真正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不论代价多大,记者们也愿意自我牺牲,即使是物质、精神,甚至是身体。

但在前记者姜涞看来,“要饭的”传达的并不是字面这样简单的意义。

他站在甲方,以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鄙视曾为同行的记者,大有翻身忘本、过河拆桥的意味。记者并不是一个牟取经济利益的活儿,有不少靠着薪水讨生计而累死累活跑新闻的主,就像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在祥子看来,用力拉车去挣口饭吃,是天下最有骨气的事。怎么到了姜这里就成了要饭的呢?

我们知道,参加企业的活动,往往是改一改通稿,然后发个巴掌大的稿子,并没有多少价值。因此记者们都不愿意干这种事儿,更何况还得自己掏腰包跑来跑去。

企业:一两百块能解决的事绝不花一两万

给记者报销车马费,听起来是一件非常人性化的事情,但事实却远非如此。我们知道,记者,特别是传统媒体中的记者,在公众中享有较高的信服力,借助记者的妙笔,企业可以用最低的经济成本达到品牌形象的建设与维护的目的。

现如今,企业的形象很大程度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长远眼光的企业都会在公共关系上投入巨大的资本。对于以盈利为首要目的的企业而言,如何降低公关成本,又能做到较好的维护企业形象呢?

当然是找媒体啦!它们不仅廉价,而且传播力强,可信度高,是减少预算之必备,资源整合之佳品。

找一位手头无稿可写的记者,接待对方吃顿饭,报销一下来回的车马费,就能让对方乖乖为自己效劳,这可是笔省钱的大买卖,值!

记者:没有价值的新闻是没有灵魂的

美通社发布了《2016中国记者职业生存状态与工作习惯》,关于记者选择离开目前岗位的主要原因这一项的回答中,有26.7%的受访者认为无法实现个人新闻理想,这说明在现实生活与自己对新闻业的憧憬存在巨大落差且无能为力,既然无法实现理想,那倒不如离开这个行业。为企业写写软广,发布一个豆腐块大小的版面的广告,能与新闻理想挂钩吗?显然不能。

66.5%的记者每天收到6篇以上来自于企业的新闻稿件,每周不低于30篇。

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企业的新闻稿件对读者、对媒体来说重要吗?有意义吗?负责任的说,没有任何意义,没有读者为企业的软文买单,只会让读者们一看而过,雁过无痕。

对于文字工作者来说,写一些没有人看的东西,只能被分类为“干垃圾”。

记者们喜欢什么样的内容?

在超八成的记者们看来,新闻稿中提供具有足够价值的新闻事件是最能打动其的最首要因素,此外,资深的行业观点、有趣的故事角度也是各路记者们所喜闻乐观的。

换句话说,做真正的新闻才能体现“记者”二字的重量,参加一个企业的发布会或者年会活动,在通稿的基础上改一改时间地点和活动内容,这样的活儿干不来!

便宜都让企业占了,记者背的这个锅太过沉重。

随着去中心化的网络世界结构的形成,每个人都能成为传声筒,许多信息不加证实就可以在网络中肆意传播,特别是听起来特别有噱头、特别能激起网友情绪的谣言,有了快速繁殖的环境。网友们仇富、仇官的扭曲心态更是在网络这面哈哈镜中扭曲、变形,只要出现“警察打人”、“城管打人”、“记者受贿”之类的字眼,不论事情的前因后果如何,这些人总是中枪者,被骂得最狠。

但其实,记者的辛酸有谁懂?

我帮你企业写没有任何价值的稿子,企业倒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到头来还高高在上在我头上拉屎;我把索然无味的稿子发表在报纸上,同行笑话我新闻价值在哪?感叹为五斗米而折腰;读者咒骂我不务正业,不为百姓说话,反为资本家唱赞歌……

这样说来,记者做这一行,颇有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的悲凉之感。我不鼓吹车马费,但请多给记者一些尊重。

任何事情扯上钱,难免会变味。

“车马费”一词也在外行不明真相的附和下被强加上了一层特殊的含义,行外人看来是企业给记者塞红包的代名词,更有甚者,认为这是充满铜臭味的肮脏交易。因此,行外人每每看到记者跑这样的新闻都嗤之以鼻。

其实,记者并不是缺了企业的这一两百块车马费就生活不下去,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职业出路的疑惑的补偿:我花了时间、金钱,却写着没有人看的所谓的“新闻”,我的个人价值在哪?工作价值又在哪?总觉得自己“赔了夫人又折兵”。

可记者收受车马费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毕竟跑企业的新闻活动、发布会等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如果在经济上算得太细,身为记者的职业幸福感就会大大降低,不仅是记者这个行业,在任何行业都是如此。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对记者的期待,也是对记者的鞭策。他们穿透假、恶、丑的皮囊,织就真、善、美的华裳;他们冒着枪林弹雨般的危险,传播真情与感动;他们奔波于第一现场,偶尔也出现在企业活动之中,如果你在这里撞见他们,请给予他们最基本的尊重。 

关于车马费的争议

南方传媒书院 陈安庆

作为媒体业潜规则的“车马费”,新闻学术界认为,这实际上是记者对自己所掌控的资源和话语权的分配,这种资源分配,是媒体大盘子里的资源二次分配,并非私人资源,资源交换所获取的利益,但是事实上,却很可能会陷入一种私人利益交换。

车马费这个问题是怎么来的?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公关业在众多国际IT品牌的带领下,纷纷兴起。最早这些国外IT厂商和公关公司组织召开产品发布会时,发现中国记者总是出席者寥寥。

后来经了解发现,相较于国外记者,中国记者的薪资水平较低,出席企业的商品发布会,来回车费都得自己承担,还耽误写稿挣稿费,所以大多不愿出席。

为提高发布会的出席率和现场效果,公关公司建议企业给媒体一点交通补贴和餐费补贴,以鼓励媒体出席厂商的新闻发布会,这份补贴后来就统一被称为“车马费”。

车马费,北京一般叫“信封”,杭州叫“萝卜”,重庆叫“签到”、还有的地方叫得含蓄领个润笔费,报销个打车钱……

从企业公关的角度,企业品牌部门给媒体记者的车马费标准一般在200元-500元之间,有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有50-100元的车马费,在物价飞涨时代,只是表达礼节的额度。

商业诉求和经济利益追求,是企业公关和品宣最原始的传播动力,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推荐自己的产品,做大品牌,某种程度上也是想利用媒体。

从经济成本上来说,企业品宣和广告部门如果直接放硬广代价不菲,纸媒鼎盛时代,一个版面好几万块钱,很多企业宣传经费有限,又想在主流媒体释放自己的声音,于是就把硬广释放改为软文推广。

以小博大,减少开支,做到花最小的钱,获得最大效益。

因为很多企业的发布会和公众没有很多关系,宣传不起找不到新闻点,不是新闻只是企业一厢情愿的自我宣传,新闻价值可有可无,媒体机构人力资源有限,并不想把有限的采访资源浪费在无意义的小众化的企业宣传上去,媒体的定位是大众媒体。

在中国新闻界,“车马费”看起来有买新闻的嫌疑,“车马费”现在已经是媒体活动的“标配”,每个企业活动邀请媒体都会给,按照记者级别和影响力,车马费标准也不一样。

“车马费”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主要是交通补助和误餐费用。

从媒体记者的角度,出席企业的新闻发布会,有给企业站台撑门面的想法,但是如果去了,又得不到真正有价值新闻,如果只是软文的话,去了意义不大。

企业给的那点红包,企业也只是打车的贴补和中午的盒饭钱,有的企业会有新闻意识,能找到新闻点来做发布;但是很多企业的品宣业务宣传生硬,只站在自我营销推广的角度,找媒体宣传,本身的宣传没有亮点,硬做稿子很为难也很勉强。

很多内心有道德洁癖和职业理想的,宁可不去,不想趟那条浑水,也不想放下身段,高高昂着头。

一句话,他们不想受制于人,接受企业品宣的摆布。企业们总是想把软文做大,把宣传做得生硬,很难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思考问题,也不会按照新闻规律办事。

很多记者内心是傲娇的,并不想因为哪一点车马费令直接折腰,接受企业品宣的摆布,这个要求,那个要求,要是真满足他们,恐怕他们恨不得把企业联系方式也刊登到媒体上,好招徕客户,有时候媒体记者面对这样的商业宣发,既可笑又可气,从内心是回避和不太待见的。

中国媒体骨子里还是有一股傲娇之气的,从传统媒体鼎盛之时,媒体一直是官宣体制的一部分,事业单位,虽然体制中并不是强势部门,但毕竟是体制的一部分。

企业不停地在广告和新闻二者之间寻找中间地带,希望花小钱、办大事,把媒体和记者拉下水,媒体机构搞不定,记者还是可以搞定的。

从车马费的发放方即企业和公关公司来说,车马费的目的是一种希望购买媒体话语资源的方式,认为我给你报销了打车钱给了你误餐费,你就该给我家企业干活、卖力了,我想要你咋弄你就咋弄。

另一端是记者,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公共利益代言人,要媒体记者放下身段,给企业看家护院,做服务,大部分媒体记者内心并不认同,也不情愿。

但是媒体待遇确实太低了,拿着低廉的薪水,过着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有时还性命难保的生活,有时为了补贴家用和生活开支,在呵护新闻专业主义的同时,对车马费其实采取一种默认状态,有点格调的媒体底线是不主动索取。

某种程度上,媒体业界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则:除了突发事件、舆论监督报道的红包不能收以外,其他活动的车马费收与不收,其实无伤大雅。

从业界角度来说,大多数记者并不认同直车马费就是出卖话语资源,车马费的收取在业界视为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企业的宣传本身可有可无,站台出场子可以,但是路费和误餐费,你企业不可能让我记者个人掏腰包,否则没人搭理你。

如果是真新闻、硬新闻,有价值的新闻,你就是不给我一分钱,我们自己垫着钱狂奔着去。

而学界出身的,没有从事过新闻行业的研究者却并不这样看,他们认为这不好,这是有偿新闻的嫌疑,车马费问题背后呼吁新闻专业主义,期待媒体伦理重建。

业界媒体记者认为,这些学者无限上纲上线,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归根到底他们没做过新闻,是岸上站着的人,如果一个企业让你自费掏腰包,去跑毫无新闻价值的软文时,你会不会去?如果你只拿着那点白菜钱,平时风里雨里,养家糊口,也许你就会理解他们。

很多问题,学界和业界难以达成共识,就好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很多媒体从业者这样看,屁股决定脑袋,站位不同,思考问题和得出来的结论,肯定也会不同。学界搞研究和业界实践的,在很多问题上,有分歧也是正常。毕竟饱汉子不知饿汉饥饿,冠冕堂皇的话,谁都会说,但是真实的生活,永远不是喊几句空口号那样轻松简单。

教科书式的宣教,或许容易演化为狂热的群氓,激进的轨迹或许不适合从现实中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