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比较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能源汽车电池政策对比 中美两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比较研究

中美两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比较研究

2024-07-13 14: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胡诚儒

摘 要: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能源短缺、注重环境发展保护的当下受到汽车制造大国的关注,已然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竞争的核心方向。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较美国起步较晚,两国最初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目标导向不同。本研究主要结合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大趋势,以新能源汽车两国最大产出国中国、美国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两国市场在销售规模、发展政策方面的差异,并为市场后续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本研究建议通过改变积分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政策扶持向市场驱动发展等政策来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向前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再生能源 汽车产业 政策

1 引言

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全球各国一直在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部署,这些汽车以电力、氢气或其他可再生能源为动力,在运行期间排放较少或没有污染物。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全球变暖的压力,也能促进各个国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获得GDP的增長。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场一直在快速增长。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22年的数据,2021年全球NEV的存量超过1000万辆,与前一年相比增长了43%。预计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到2030年将达到1.3亿辆[1]。就销售量和政府支持而言,中国和美国两国是新能源汽车的两个最大市场。然而,这两个国家市场在市场发展、政策环境等方面有所不同。例如,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早,每届政府皆重视车用新能源的发展,到如今已拥有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偏向豪华型的新能源车企。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晚,最初的发展目标在于通过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入,利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焦点实现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进而实现GDP的大幅增长,实现经济的发展[2]。中美两国是世界最重要的新能源市场,并自2012年以来始终占据全球市场规模的50%以上[3]。现有文献大多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补贴政策、竞争格局作出分析。基于此,本研究主要结合最新研究数据,对两国市场发展差异与问题进行了比较,并对后续两个市场发展走势进行了分析。

2 中美新能源市场发展比较分析

中国市场上,受诸多宏观经济因素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在2022年初经历了一波下行。但是伴随着各类刺激政策的出台,如新能源汽车下乡,新能源汽车购买免购置税等政策,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依旧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为688.7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93.4%,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5.6% [4]。

美国市场相较于中国市场整体销售规模还相对较小,2018-2020年其新能源汽车销量基本在35万量左右,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2%左右。到2021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达到68万辆左右,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至4.4%,2022年,美国全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又一次实现高增长的态势[5]。2022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9.2万辆,临近百万大关,同比增长近52%,全年新能源车渗透率为6.9%,较2021年提升2.7%[5]。

通过销量比较可以看出,当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中国仍处于绝对销量领先地位,无论是在规模、同比增长率还是新能源渗透率方面都有着绝对优势,美国虽然近两年销量上升较快,当整体仍处于爬坡期。

在销量、渗透率外,在中国、美国境内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主导企业、产品的不同也值得研究。根据美国市场调研公司Motor Intelligence对2022年美国本土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分析数据显示,特斯拉主导美国电动车市场,占据总销量的65% [5]。而其余市场份额大部分被福特汽车、韩国现代汽车以及日产等传统车企巨头占据。反观中国市场,2022年中国新能源市场销售数据显示,比亚迪一骑绝尘,以一百八十万辆的年销量远超埃安、哪吒、理想、小鹏、蔚来等本土车企。而美国车企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为44万辆,仍高于除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之外的车企。从销量数据的角度对于中国、美国的新能源市场进行深度分析,以比亚迪为例的中国车企虽然在中国的销量遥遥领先,但却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的市场占有率略显欠缺。而美国的新能源车企特斯拉通过在中国上海设立超级工厂等举措,拓展中国市场,在中美两国的市场中都较受欢迎。

基于比亚迪销量在中国市场的突出性以及特斯拉在中美两国市场的较高市场占有率,可将这两家车企在产品定位方面进行对比。两家车企都采取差异化经营策略。特斯拉最初采取错位竞争策略,由高入低。首先特斯拉从高端市场着手,起初瞄准高端人群,试图以高端人群的社会影响力打开知名度。第二步特斯拉以Model S以及Model X等车型为着手点瞄准中端客户市场,对标奔驰宝马等传统豪华定位车企,以鸥翼门设计、电池技术的提高促进自身的竞争力。第三步以Model 3这一相对价格低廉的车型为重点瞄准中等及低收入人群,不断开拓美国本土及海外市场[5]。在2022年特斯拉Model 3这款车型在中国销量达到255774辆,而作为国内新兴新能源车企小鹏汽车在2022年累计交付量仅为120757台,约为特斯拉的47% [5]。可见,通过价格相对低廉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战略以及品牌知名度的打开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取得了相对大的成功。另外,特斯拉近期在中国市场继续对Model 3这款车型降价,继续降低购买门槛,试图通过低价策略提高市场占有率,进而向下绞杀新能源汽车市场,压榨其他电动车企的生存空间。这种降低自身利润来提高市场占有率,“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生产经营行为值得深思,利润的下降对于公司的市值、投资者信任程度也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反观中国市场中的比亚迪,采取了由低入高的市场竞争策略,注重性价比。比亚迪凭借自身的运营管理模式,例如引入半人工半自动化的生产模式,专利创新,垂直整合产业链等方式压缩成本,以相对较低但品质优越的特点吸引市场份额。而特斯拉等定位较为高端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其进入公共交通领域存在成本壁垒,比亚迪通过找准自身定位,避开与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激烈竞争,促进比亚迪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

在营收与利润方面,根据特斯拉以及比亚迪披露的财报显示,2022年特斯拉营收约为815亿美元,比亚迪营收为4240亿人民币,然而特斯拉实现利润126亿美元,比亚迪实现利润仅为177.13亿人民币[4]。由上述数据可见,比亚迪与特斯拉在营收方面差距不大却仍在利润方面有着巨大的差距,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车企仍需做好降本增效,促进自身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促进自身车企健康发展。

在中国,受到国内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扶持,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较高,但个体主动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不够强劲,以政府、国有企业为主导的需求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销量的提高。而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民众对于空气、生活质量的要求以及新能源汽车“零排放”、绿色无污染等概念推动了美国民众主动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新能源汽车在美国呈现出主动、迫切的市场需求,并在各届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不断发展。两国基于各国基本国情拥有不同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程度,例如续航里程的增加,安全系数大提高,以及环境保护观念的盛行,能源费用的提高,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不断提高,这也从侧面促进了中美两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壮大。

3 中美新能源市场政策比较分析

从助力新能源市场发展的政策上看,中国和美国在政策助力市场发展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两国均在近3年基于本国国情出台了一系列助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政策内容。具体而言,美国汽车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且有着较长时间的发展历史经验,相应美国对于汽车产业的政策与管理法规上都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因此其总的来说提供的是一个让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既定框架秩序内发展的环境[3]。对于中国来说,当前中国将新能源产业作为一项关键产业进行发展,虽然缺乏一定的前期管理经验,但是经过近几年探索,也制定出了一条前期以补贴政策推进普及率和市场接受度,进而带动产业发展的路径,具体两国政策差异如表1所示。

4 政策建议

基于前述比较研究内容,分别对中国和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提出建议。对中国而言随着补贴政策的逐渐退场,中国应强化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配套设备的支持力度,从而增强中国百姓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热情,促进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普及以及市场的增大,从而改变中国前期新能源汽车市场较为封闭,大型订单来自于政府机构以及集团单位的现状,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从政策驱动型转变为市场驱动型。一方面,扩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车主的便利性和可及性,鼓励汽车制造商、电池生产商和充电基础设施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以加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能力 [6]。另一方面,对传统化石燃料汽车制定更严格的排放标准,以促进向新能源汽车的过渡,新排放标准的提出,例如国六排放体系能够限制大排量燃油汽车的上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问题,也促进了人们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中国作为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和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国际化发展。中国作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起步较晚的国家,在发展初期抓牢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于经济增长的需求,然而,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日益完善的当下,中国应利用自身的优势,例如拥有赣锋锂业、华友钴业、寒锐钴业等拥有原材料垄断性质的原供应商,拥有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动力电池制造商,加强科技研发投入,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体系,提高关键零部件的自我研发能力。中国处于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相关政策更加合理的制定出台对于新能源汽車产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对美国而言,因为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相对成熟,民众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积极性与接受程度相对较高,且美国车企例如特斯拉拥有大量新能源汽车的先进专利技术,产业基础比较好。继续增加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和开发的资金,以提高美国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另外也应继续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提供税收优惠,鼓励消费者采用新能源汽车。另外,增加对国内电池生产的支持,以减少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避免因贸易摩擦因素导致的关税上升对于本土汽车行业生产成本提高带来的不利影响。

5 结论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中国与美国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最大市场同时见证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提高、渗透率的增加。中国与美国都拥有其具有主导地位以及代表特征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本文对于中国与美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发展导向、受众群体、个体企业竞争战略等进行对比分析,深入分析了中美两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及政策的差异,并分别对于中美两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提出了发展建议。对于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相关政策,美国较中国相对成熟,配套产业设施储备相对完善。因此针对不同的国家特性,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有关部门可加强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降低新能源行业的生产成本,并结合相关政策规划促进新能源发展,促进民众对于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将政策驱动型新能源汽车市场转变为市场驱动型,使新能源汽车产业良性发展;而对于美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增加技术研发投入,降本增效,并且加强对本土电池生产的支持,以减少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避免类似中美贸易战下关税提高对于新能源汽车成本、销量的影响。本研究对于中美两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从市场层面、政策层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为中美两个国家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逐渐发展,相关政策处于不断变化中,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可能只有时效适用性。因此未来新政策对于中美两国新能源市场的导向性作用以及有关影响值得深入未来探究。

参考文献:

[1] 白玫.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格局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01): 25-31.

[2] 张政, 张政, 赵飞,等. 基于目标导向差异的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以中国武汉和美国加州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C]// 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2013.

[3] 庄永民. 中美两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9.

[4] 张振丽.“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机遇与挑战[J].专用汽车,2023, (03):10-12.

[5] 赵达. 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比较与启示[J]. 知与行, 2021.

[6] 姚雅静. 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D]. 山西财经大学,2013.

[7] 吴文劲, 朱珞珈, 雷洪钧. 中美新能源汽车战略比较及后补贴时代完善机制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 2018,(6): 100-104.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