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性”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疆鄯善县的邮政编码 《“土性”文化

《“土性”文化

2024-07-12 05: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生土建筑既是一种干旱区域最古老的建筑模式,也是当下我国西北地区民居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建筑,代表着新疆典型的“土性”文化,其构形承载着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统文脉。《“土性”文化--新疆鄯善县麻扎村生土建筑景观规划》的设计方案就是基于当地鄯善县麻扎阿勒迪村--“历史文化名村”的背景,以村史馆、艺术驿站及新农村生土民居示范区三项内容的生土建筑群为设计目的。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生土建筑特色等方面出发,结合空间、结构、材料、经济、环保等要素,深挖历史民俗资源及地域乡土民居建筑的基本模式,对新疆生土民居建筑展开多层面的研究、保护与开发。 

 

[关键词]: “土性”文化、生土建筑、人文内涵

 

生土建筑是一个现代术语,泛指世界各地由未经过焙烧,而仅仅经过简单加工的原状土质材料建造的建筑,包括土坯建筑、土窑洞建筑、夯土墙建筑等。从现代有机建筑的视角来看,生土建筑是地地道道的生态建筑。生土建筑的成本较低,它所使用的材料不仅有其独特的性能,而且可谓取之不尽。建筑作为适应气候的容器,以土坯为例,其结构和性能非常适宜作为沙漠边缘干燥地区的建筑材料, 材料经过性能改造后抗压强度可达良好, 可用于建造多层房屋;从热稳定性情况来看,生土材料具有较大的蓄热性,传热系数可保证房屋冬暖夏凉,此外,生土材料具有吸放湿的作用, 可调节室内湿度,增加居住者的舒适性。不仅施工技术灵活: 手工、机械均可;而且具有可再生性的特点: 拆除后回收可作为农田土使用。作为最原始便捷的建筑材料,它取于自然,融于自然,节约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并且冬暖夏凉居住舒适。因此,了解传统民居生土建筑的历史与现况,更好地发挥生土建筑的潜在优势,是一个值得认真关注的生态文化课题。

新疆生土民居建筑是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一种古老的工程技术,且早已成为当地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例如,吐鲁番地区的交河古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今保存在地面的建筑遗迹大多是公元3—6世纪所建,是举世罕见的保存较好的古城遗址,能保存至今,表明古人的工艺方法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当今在鄯善地区,土炕、晾房、锅灶、打馕坑、窑房、院墙、羊圈等也都无一不采用生土,生土和木料、石块等的组合,其自身的质地有独特的功能与装饰价值,它以潜在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图1)

一、《“土性”文化》设计作品的基本思路

基于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新疆生土民居建筑形态研究》(08XMZO26)课题的研究,我们对鄯善县吐峪沟麻扎阿勒迪村经过了历时数月的调研与考察。这里的生土建筑是村民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和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它是适应于当地自然和土地的,是为了生存和生活的,是独特的、多元的,并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麻扎阿勒迪村是一个颇具神秘色彩地方,是多种宗教文化的交汇地。他地处火焰山南麓,北邻苏贝希,柏孜克里克文化古迹,南邻洋海古墓、阿斯塔纳古墓和高昌古城遗址,东邻柳中城及去往楼兰故城的迪卡尔村。区位于吐鲁番盆地的鄯善县境内,隶属吐峪沟乡,距吐鲁番市30公里。他是伊斯兰教朝拜的圣地,同时也保留着佛教文化的遗迹及中原文化的痕迹。是新疆最古老的生土民居村落之一,堪称为“中国第一土村”。 整个村落占地面积约105000平方米,共居住69户人家。在改革开放之前,这里由于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房屋建筑大都有三五百年的历史,像是一部生动形象的“史书”和地域文化发展的“图形”读本,是新疆非常珍贵的文化资源。麻扎村已被列入国家文化历史名村保护范畴和新疆旅游开发的重要项目之一。因此,我们以吐峪沟麻扎阿勒迪村为背景,以村史馆、艺术驿站及新农村生土民居示范区三项内容的建设为设计目的,以此改进当地农民的居住品质,并通过文化展示来带动这里的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图2)

设计思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a、社会性:以加深社会各界对新疆整体地貌、民族风俗、建筑文化的了解为希冀;以关注新疆农村低收入农民群体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为初衷;以提升当地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居住环境,形成充满活力的生土民居村落为目标。

b、文化性:在建立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载体上,吸收传统建筑形态的宝贵元素,把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文化传承融入整个设计之中,创造新旧交融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新疆生土民居村落。

c、艺术性:注重现代设计理念。以原生态、低成本、环保为设计思路,用砌、垒、拱、搭的建构方式及民居图样、空间等元素,突出地域性传统建筑的“土性”特征。

d、实用性:生土民居是新疆乡村古老的建筑模式,它具备环保、低成本、冬暖夏凉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抗震差、开间小、采光弱的缺点。通过我们的改造性设计,力求在原有建筑形态保护的基础上,引入当代民居设计理念,形成形态特色与居住质量兼顾的建构模式。

二、《“土性”文化》的设计内容

村史馆、艺术驿站和新农村生土民居示范区是这项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我们力求通过相同的建造构形来展现新疆生土建筑的景观文化。

1、“村史馆”设计;

麻扎阿勒迪村具有很深的历史文化内涵,村落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延续与叠加,形成了现代社会中最具原生态的生土村落。“村史馆”的建立是麻扎阿勒迪村历史文化的聚结点,这将成为了解这里古老民族文化的窗口,并加深社会各界对新疆整体地貌、民族风俗、建筑文化的了解。(图3-1. 3-2. 3-3)

村史馆景观广场位于麻扎村村口台地,总占地面积约8500平方米。其中村史馆建筑面积约2400平方米,入口景观广场占地面积约4200平方米,民俗生活小广场面积约1250平方米。

功能:入口广场景观、村史馆、民俗生活小广场

色调:以黄粘土为基本的建筑本色,

造型:利用坡地、景观与建筑相结合、以麻扎村现有民居建筑为元素,即方形空间、下沉空间、分化斜形墙体、三角形花墙

 2、“艺术驿站”设计;

设计错落有致的民居式驿站,为学者、游客、艺术家等方面人士体察当地民风、民俗提供研究与交流的平台;同时创造一定的就业条件,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带动当地旅游经济事业的发展。(图. 4-1.4-2.4-3)

艺术驿站位于麻扎村路边,总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其中小宾馆、画廊、餐厅等建筑区面积约2800平方米,停车场场占地面积约3200平方米, 

功能:小宾馆、画廊、餐厅、停车场

色调:以黄粘土为基本的建筑本色

造型:以麻扎村现有民居建筑为元素,即晾房式通风空间、下沉空间、高棚架、花墙

3、“生土民居示范区”设计;

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新型生态居住模式,彰显着黄粘土平顶房屋、高棚、晾房和土坯墙院落的建筑特色。兴建具有民族和地域特点的新式住屋,延续原有的生活习俗,提升当地村民的生活品质与居住环境,形成独具特色的生土民居村落。(图5-1.5-2.5-3.5-4)

以相同面积的宅基地设计不同规格的三种住屋,其单体占地面积为410平方米。地面二至三层,地下一层。

功能:户型A(三层)、  户型B(两层)、户型C(一层)。

色调:以黄粘土为基本的建筑本色。

造型:以麻扎村现有民居建筑为元素,即平顶屋、土坯拱形、下沉空间、高棚架、晾房、花墙。

三、《“土性”文化》的设计之源

创意来源于生活。《“土性”文化--新疆鄯善县麻扎村生土建筑景观规划》的设计之源是取之于对吐峪沟麻扎阿勒迪村的考察,了解了这里的地理环境、生活模式,建筑形制等要素,发现生土民居建筑的人文内涵,正如吴良镛教授指出:“人居环境的灵魂在于它能够调动人们的心灵,在客观物质世界里创造更加深邃的精神世界”⑴。因此,“体、结、和”是本次创作的主要之源

体:

追求立体空间,择高而居是这里农民的传统习俗。由于一方面要躲避夏季地面的高温酷暑,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吸纳高处的风凉,于是,只要还有余力,便不得不向上下两个方向延伸。因此,造成 “地床”加“高床”和“天床”的立体空间格局。麻扎阿勒迪村的老居民区背倚吐峪沟沟口的一块高地,各家房屋看起来是从高到低、错落有致地排列;有些房屋的一层就是地穴或半地穴式的,并有土质台阶通往地面的房间,从而自然形成多层式的建筑。其实,不同的场景都可以理解为人们扮演各种角色的舞台,自觉的建筑意识是向着展示自我的方向演进的。如图,吐峪沟麻扎阿勒迪村吾普尔家的老房子,地基较高,住屋约高于地面1.6米,整幢建筑从外观上看起来颇有气势。(图6)

依照英国建筑学家布莱恩﹒劳森的意见,尺度并不是无生命的抽象概念,而是与人性和社会性紧密相关。鉴于生土建筑材料及其技术的制约,它的空间尺度十分有限,但是这种有限的空间尺度感正是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最佳选择。例如,在大多数情况下,房高都为三米五,大门在3米宽左右,墙壁一般在50 – 80厘米,壁龛通常宽约2米、深度在30-35厘米。这些数据显然为我们提供了生土建筑的静态体验,并作为内部功能表达了其自然需要的尺度,也是构成建筑体量和一定社会秩序的极限。

结构外形给予了人们对建筑的综合感觉,而生土建筑的外型凸显苍黄静穆的性格特征。麻扎阿勒迪村以多层面立体的空间去结合当地的地形风貌,强调有效的利用地貌等自然和条件,从三维立体多层面的视角解决了当地乡土民居的各种生活问题,同时也体现了一种集合体的公共空间,丘状及分散无序的民居显得鳞次栉比,既是内部也是外部,不是闭合而是一种有效的围合,表达了日常农工、观赏、娱乐等多样化的功能。利用地下凉气降温。一般住居的一层地坪都低于室外地坪30厘米左右。因为常年几乎无雨,不怕雨水浸进室内,侧窗少而小,为保室内凉爽,开天窗通气、采光为常见。但由于生土民居建筑结构的制约,空间层次的丰富化选择更多借助于内部木质隔断来加以补充。(图7)

建筑的空间想象力与三种形式有关,具象、意象和抽象。就建筑语言的表达方式而言,具象的思维形式产生表现,意象的思维形式产生象征,而抽象的思维形式则产生立体变形。在建筑师的眼里,即使是凭据经验行事的建造者,空间也弥漫着矢量,由于不同材料构成不同的质感,在生土建筑构成过程中,其质朴的外观和独特的功能决定了外观形象,其空间的构想是非常具象的。

鄯善地区一个显而易见而又被忽视的现象是,几乎所有的生土建筑都没有被精确测量的证据,随意性、偶然性主宰了每一个角落;而随之发生的情形是,在数字被冷落和遗忘的地方,意象却格外发达,它提供了生土民宅可识别性的重要依据。假若连接“麻扎阿勒迪村生土群体”建筑的轮廓线,就可以发现其不规则的鲜明特征性格。从外部来看,几乎所有的聚落都首先考虑农业生产,而将大量的空地让位于粮田,房屋居所则选择适宜的地势,或依山而建,或临水而居,借助火焰山巍峨雄伟的山峰衬托,因而特别显现出独自的不同形态。麻扎阿勒迪村的过街楼(图8)就地取材,土坯墙以小巧的尺度保持了民居简单朴素的外形特征,构成一种稳定安详的生活氛围。主人也十分在意住宅的外观为路人留下亲切的印象,面朝主干道的墙面所设的窗户都刻意采用格栅花窗,且大门都配有花饰门簪,构成生土建筑的原始相态。

和:

生土民居的衍化分布主要与血缘关系紧密相关。刘沛林在他的《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中,将古代村落分为原始定居型、地区开发型、民族迁徙型、避世迁居型和历时嵌入型五种类型。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迁徙的地方,也是多民族共同聚集的地方。在鄯善地区从历史上就有不少的外迁住户,但当地居民并没有族源偏见,多年来相互关系十分和谐融洽。因而在居住环境中并没有也无须有设置围城的必要。这种开放的态度来自土生土长的宽容精神,宽容的规则取代了信奉和服从的规则,经过宽容的溶解,移民与土著、单一民族和多个民族、不同的宗教文化习俗融为一体。不难看出,生土民居是不设防的邻居建筑,贫瘠和简陋到处都是一样的,家家都没有也不要用锁,通过土梯、房顶几乎步履任何一户人家;人们之间的关系也亲密到了部族联盟的地步。不过,即使亲密无间的关系,门的式样也传达出某种界限的信息。比如,院门开放程度有特别的讲究:当大门紧闭,说明主人不在家,请不要打扰;半扇门开表示只有女人在家;当大门半开,说明男主人在家,外人可以来访;而如果大门洞开,那就是有贵客临门。这种生土民居独特的构造形式形成了特殊的社会交往功能。(图9)(图10)

人与自然的和谐还体现在人与牲畜的关系。例如,羊圈为半开放式,前部分围墙为建筑空间墙体,面向山体开放,羊从山上进出羊圈而非独立空间。通常人、畜各有不同的通道。在大多数情况下,牲畜棚圈忌讳与主人的房间太近,一般从后院的大门进入畜舍,当然也不缺少羊舍偶有设在室内的特例。此外,鸽巢的设置也很别致。民间中对鸽子的叫声有预报气象的特别反应,养鸽子的老人可以从它们的声音里判断风沙的动向,因此,当地人对鸽子有一种特别的敬意。养鸽子的习俗起于何时,已很难考证,不过依照当地的惯例,假若上一代人已有鸽巢,下一代人也必须延续其做法。前院院墙的顶部设有鸽窝和供鸽子出入的通道,方形木质隔窗时常设有挡板,必要时可以关闭。在这里自然、房屋、人畜、社会浑然一体, 就像从地里“长”出来,从属于自然环境, 并息息相通,形成一个基本的和谐的要素。

结: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类的天性中本来就有群聚的欲望和需要,所谓“凑热闹”的心理十分普遍,因而有人群的地方总会有聚会,聚会总要在自然和历史的交叉点上产生场所。在以自然生态衍化为主的群落里,建筑及其道路的生成,建筑单体和院落之间联系的扭结也就成为独特的风景线。麻扎阿勒迪村民居作为原始自然生态保存完好的聚落的典型范式,我们可以非常轻易地找到聚会的场所,这种场所以或隐蔽或公开的形式表现为文化之“结”。

很可能古老的生土建筑本身就有集结或聚合人们情趣的功能,人们大多愿意麇集在村内享有盛誉的“名人”住宅周围,不仅平息人们的精神的苦闷,而且为简单的交易做准备,很可能就是未来宗教寺院或商业街的雏形。“结”因此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宗教集会、政治宣传、颁布法令通告、休闲娱乐等。不过,从吐屿沟麻扎阿勒迪村的情形看来,人们辐辏的主要倾向还在于休闲。 老人们喜欢在清晨的土凳上打盹,孩子们喜欢在巷道里戏耍,妇女们则喜欢在树荫下攀谈,这样的需要被扩大后就形成不同的“结”。这样的“结”可以是道路交叉口、方向的变换处、广场或一个区域的中心。

正如凯文林奇所说,“结”作为空间结构的扭结,人类借助它们进行定向活动。这些建筑至结的存在,使整体的环境被自然地塑造为有感情的场所,任何建筑师在对城市做出统一规划时,也不应忽略它们的存在。例如,吐屿沟麻扎阿勒迪村西口延坡以下,向北有一条进入村里的主干道,在这里有一块较为品谈的坡地与主干道形成了一个结。这是在住宅之外的舞场,只要有节日降临,在一起载歌载舞肯定必不可少。它弥补了家中因为场地有限而不能举办舞会的种种缺憾。每当夏季,人们也在这里摆摊设点,把自家生产的葡萄、葡萄干、桑葚等出售给游人。而在麻扎村西面的土石坡上,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朝拜者来这里聚会。如果将生土建筑群落看作一株苍老的桑树,(图11)那么,它的“结”总是大多出现在枝杈的分岔口上。真实的“结”大体显现为三种类型:路口结、权威结、植物结。路口结主要集中在大路的通道口,人们在这里与亲友告别,踏上出走的里程;权威结主要集中在社会中比较有影响力的长者、或宗教领袖的居住地。而每一个“结”都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是聚会的地点,也是心灵向往的地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土性”文化--新疆鄯善县麻扎村生土建筑景观规划》创作的设计过程中,是我们考查农村低收入群体居住环境中得到一些粗浅的启示。当前,随着信息时代带动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由于交通闭塞,信息的慢速通达,这里的生土民居和许多的农村居住环境还没有得到合理的归置,他(她)的发展需要我们和更多设计师们的关注。本作品在十一届全国美展获得“铜奖”是国家对我们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所给予的肯定,正如吕品田教授在《美术观察》09年12期关于十一届全国美展论坛《贴近民众生活融入产业实践—中国当代问题谈》中所肯定的即:“显示了中国化地解决中国问题,或地域化地解决地域问题的设计思路和相应的践行----”。② 以此我们将会继续努力,进一步关注农村低收入群体的人居环境,使设计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众。

[注 释]

①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的人文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3,(5):4-7.

②吕品田.  贴近民众生活融入产业实践—中国当代问题谈.《美术观察》,(2009年第12期)

 

[参考文献]

[1]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M].北京:三联书店,1983.

[2]赵万民.“族群”文化内因与城市整体设计[J].建筑学报,1996,(8).

[3]李肖, 交河故城的形制布局,文物出版社,2003年

[4]苏北海,西域历史地理(第二卷),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