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汉族民间社火探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疆少数民族居住特点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汉族民间社火探微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汉族民间社火探微

2024-07-11 02: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林茵

  摘要:昌吉市社火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汉族民俗的文化形态,在其形成和发展中具有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文章通过对昌吉市社火歌舞表演的生态考察与分析,从歌舞样态、政府行为、多元文化、汉族移民四个方面,探究昌吉市社火形成的深层原因,并对社火活动进行相关文化阐释。

  关键词:歌舞表演;多元混成;政府行为;移民文化

  一、昌吉市社火历史之发展变迁

  (一)何为“社火”

  “社火”是民间舞蹈、杂戏、杂耍等的泛称。宋代人们把元宵节和迎神会中表演的歌舞、鼓乐和杂耍等称为社火。至今在中国华北、西北等地仍将秧歌、狮子、竹马、旱船、高跷、抬阁等民间舞蹈统称社火凹。它以歌舞为主,与武术、杂技、杂戏、焰火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群众性很强的广场表演艺术。社火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其中包括舞蹈、跑旱船、跑竹马、高跷、秧歌、狮子舞、龙舞等[2]。“社火” 作为西北地区汉族普遍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千百年来深深植根于广大民众的春节喜庆活动中,成为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民俗活动。追根溯源,社火的起源与古代的祭祀礼仪有直接关系。起初作为一种国家行为由统治者主持各项祭祀礼仪,如:冬季傩祭礼仪、迎春礼仪、祭太一神、蜡祭等活动、这些活动在东汉后期成为成熟的整套的程式化礼仪图。这种高度程式化礼仪后来传入民间逐步形成社火的表演模式,成为老百姓每年祈福贺岁、吉祥如意的重要形式。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文化在此呈现多元发展的格局,新疆地区社火活动与内地汉民族社火比较而言有较大不同,有着自身的风格形态。在昌吉市社火中,社火表演的内容、歌舞音乐已不全部是汉民族音乐文化,体现了少数民族地区汉族音乐文化的多元混成的特点。

  (二)昌吉市地理位置及由来

  昌吉市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东邻乌鲁木齐市,西毗呼图壁县,南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相接,北与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阿勒泰地区福海县接壤。南北长260公里,东西宽30公里,全市总面积8215平方公里。

  公元1762年,乾隆皇帝钦命名昌吉市为“宁边”,即宁边州同,公元1773年升宁边州同为昌吉县”。到1949年9月新疆解放后,成立昌吉县人民政府,1983年12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昌吉县改为昌吉市,属昌吉回族自治州管辖。

  昌吉市目前居住着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

  (三)昌吉市社火的历史变迁

  昌吉市耍社火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那时居住在乌鲁木齐的纪昀(纪晓岚),在其著作《乌鲁木齐杂记》中,曾记述昌吉人耍社火景象:“孤木地屯(今米泉)与昌吉头屯(今昌吉头屯街一带),以舞狮相赛,互不相下,而昌吉人舞酣之时,忽喷红绸五尺,金书:‘太平天下’,随风飞舞。众目喧观,遂为擅胜。”

  清政府在平定准噶尔部蒙古叛乱统一南北疆之后,关内大批汉族进疆屯田,随着关内不同省区汉族屯民的大量涌入,不仅带来了各省的先进生产技术,还带来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1934年在昌吉市各省先后建立了同乡会馆。随着会馆的建立, 社火成为当时远离关内的汉民族宣泄情感、祈福贺岁,增进情感的重要方式。据说每年的正月十五各会馆组织的社火队都要进行竞技表演,有山西会馆的锣鼓、大头和尚、汾阳大套、旱船、太平车;陕西会馆的高抬芯子、陕北秧歌;两湖、四川会馆的龙灯、河南会馆的狮子、直隶会馆的高跷等,可谓各会馆争奇斗艳,各领风骚。特别是新疆解放后,为响应国家号召支援新疆的生产建设,全国各地的汉族大批进入新疆。这不仅促使了各省之间的文化交流,更一步促使了当地汉文化的发展壮大。

  从1990年正月十五首次由昌吉市举办社火活动起,一直持续到今天,从最初的300人发展成今天5000多人的规模,正月十五社火表演活动成为昌吉市人民的文化大餐。

  二、昌吉市社火之歌舞样态分析

  昌吉市社火展演,可谓是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歌舞表演、官方形式的混合载体。在这一综合面貌中,歌舞承担着红火气氛、衔接表演的重要作用。

  昌吉市社火歌舞表演大致分两类,一类,以锣鼓伴奏的传统秧歌表演;表演内容包括:舞龙、舞狮、锣鼓、秧歌、彩车、旱船、杂技等。在现场锣鼓表演及伴奏下,对整个社火队的秧歌表演起到统领及伴奏的作用;另一类,以歌曲作为伴奏的歌舞表演。这类表演是用当下的传统民歌、民族歌曲、流行歌曲、少数民族音乐、剪辑自编音乐的CD伴奏下进行的舞蹈表演。

  山西威风锣鼓以其雄健的鼓风、丰富而又多变的鼓点,成为中国鼓乐的一朵奇葩。随着20世纪90年代山西威风锣鼓在北京亚运会上的精彩表演迅速红遍全国。在这种影响下,昌吉市社火的锣鼓乐表演吸收并借鉴了山西威风锣鼓,见表1。

  从表1的对比中,昌吉市社火的锣鼓乐与山西威风锣鼓乐两者在风格形态及节奏型上具有相似性,多采用十六分音型和八分音型的节奏,两者采用的打击乐器也基本相同。从而显示出昌吉市社火中的锣鼓击奏是借鉴并学习了山西的威风锣鼓的表演样式。而腰鼓表演则具有陕西安塞腰鼓的节奏风格。从这些音乐节奏中可以看出,昌吉市社火在形成自身风格的过程中,吸收并融合了许多种音乐样式来丰富社火的表演内容,并有意识形成属于自身的新的风格样式。

  新疆自古就有能善歌舞的传统,这一传统深深影响着新疆地区汉族社火的表演风格,加入现代的歌舞表演成为昌吉市社火表演的一大特点。昌吉市社火表演与内地汉族秧歌表演相比较更加突出歌舞的表演内容。歌舞样式总体呈现多样性的风格。不仅有内地不同省份的秧歌舞,还加入了各少数民族的歌舞表演,包括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歌舞,以及不同风格的歌舞连缀共同作为社火的表演内容。但是,在内地汉族秧歌表演中颇受欢迎的地方秧歌小戏,采高跷、竹马、唢呐乐器的鼓吹乐表演等形式却是昌吉市社火表演中的空白,昌吉社火从清末各省会馆争奇斗艳的社火秧歌表演到如今较为简化的歌舞场面,不得不说昌吉社火在它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趋简去繁的发展过程,从而体现汉族社火在多元文化环境的影响下所形成的独特面貌。在昌吉市社火不同风格的歌舞表演中,汉族歌舞依然在社火表演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以此彰显社火活动中汉族文化的传统主流。

  三、昌吉市社火之文化阐释

  (一)民间艺术与政府行为

  新中国的建立,促使了国家权力向民间文化的渗透。在强大的政治力量的介入下,原本根植于乡村社会的民俗文化,演变成为政府的“公共文艺事业”。国家在场成为当下人类学社会学家普遍关注的问题。昌吉市社火作为国家在场的方式,是由政府直接介入,并组织的一场文化活动。“政府需要民间文艺表演装点统辖区域的节目色彩,民间文艺确实具有了喜气洋洋的气氛。”

  昌吉市社火的国家在场行为主要体现在:第一、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闹社火是在政府的统一要求下,各级乡政府及社区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排练;第二、在社火表演的形式中出现官方间拜年的礼仪。以此体现官民同乐的氛围,这成为昌吉市社火活动中一项特别的仪式而固定下来。从这一仪式中我们看到政府各职能部门间的这种非正式交流,在社火的拜年礼仪中得到了恰当的体现;

  第三、由于政府的介入,社火主题更多体现国家的宣传意志。在昌吉市社火中,体现民族大团结的精神贯穿始终。政府借用民间社火的艺术形式,填充进符合国家利益的内容,从而起到对其民众进行宣传、教化,加强自身影响力的作用。除此之外,乡镇中的企业也不失时机地加入到社火表演中来,以期扩大自身的影响。如:在榆树沟镇的表演队伍中就出现了榆泉酒业向全市人民拜年的标志和以及企业员工的礼仪队伍等。如今在市场经济下提倡“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种借助民俗活动来扩大自身影响力的方式,成为政府和百姓普遍接受并认同的事情。

  社火作为春节期间在西北汉民族中普遍流行的一种娱乐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保留其基本俗愿、保留其传统功能的基础上,在政府的介入下而呈现出另外一些景象, 政府的认可决定了民间对此项事物的态度,政府的引领会促使该项事物的蓬勃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看到政府行为在民俗活动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但也无可否认,当民间行为被国家行为所逐渐取代,社火中传统的人文内涵在注人了国家的政治愿望之后,其固有的功能形式必然在这一过程中发生变异并赋予新的内涵,国家、政府的愿望将成为社火内容表达的主流。

  (二)多元化与地域化

  昌吉市是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自古这里就是多民族汇聚之地,这使昌吉市的文化面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质。社火作为汉民族庆祝传统佳节的重要形式,在昌吉市的社火中却可以看到许多少数民族的身影,昌吉市多年举办社火活动不仅汉族喜闻乐见,也影响到当地的少数民族。作为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在社火的表演队伍中回族参加的人数是最多的一个民族。几乎每个代表队都有回族群众参加到社火表演中来。其中最具代表的二六工镇,回族群众占全镇的87.5% ,镇政府直接组织了一支回族花儿队参加“虎跃庭州”大型社火表演,在众多的社火表演队伍中独树一帜。又如:大西渠镇是少数民族混居的一个典型地区,他们展示的社火包括汉族秧歌、回族花儿、哈萨克族歌舞、维吾尔族歌舞,充分体现了歌舞之乡社火表演的别样风情。更有趣的是昌吉市环卫局的社火表演中还出现了阿凡提骑着毛驴闹社火的逗趣场景。其大型的民族表演场面和丰富的各少数民族表演内容把社火表演推向了高潮。新疆是歌舞之乡,各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在他们的影响下新疆人民用歌舞表达情感更是情有独钟。在昌吉市社火表演队伍中就有7支队伍采用了歌舞表演。其中表演民族歌舞有2支队伍, 5支为汉族歌舞队表演。这些鲜明的民族特色是生活在内地汉民族社火中绝无仅有的场景,从而成为新疆地区社火表演内容的独特亮点。社会的和谐来自于对多元文化的认同,昌吉市社火所呈现的多元形态,恰好折射出当地人们多元的文化生态。

  (三)城镇化与移民文化

  昌吉地区的社火是随着内地汉民族的移民进疆而逐渐发展起来。此前,在关内举行的社火活动不仅体现各地丰富、深邃的历史文化,还有着驱疫祈福的各种民间仪式。庙宇和麦场往往成为社火演出的主要场地,人们用载歌载舞的形式表达对神的敬畏,用高度的象征性、仪式化祈求来年的五谷丰登。由于地域的差异性和历史文化的积淀不同,形成了各地社火、秧歌鲜明的地域风格。但是由于大批的汉民族进人疆内后失去了原有的文化依托。各省区杂交混居的现象,使得文化在不断碰撞中形成一种趋利避害的认同心理,以满足来自不同省份和地区的人们共同的心愿和文化表达。因此,在关内社火中依托于地方文化和地方方言的秧歌小戏,在新疆各地州的社火表演中已不多见,这种地方文化鲜明的歌舞活动逐渐被人们模糊的审美口味所取代,人们保留了社火中汉民族的愿望和信仰,用社火中热闹火热的场面取代了各地鲜明的文化内容。可以说昌吉市社火表演更多的是以舞蹈、杂耍、锣鼓为主的武社火场面,而以说唱、表演、情节为长的文社火却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民众。

  此外,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城镇化的进程。使原有根植于民间的社火,开始由乡村的麦场、庙会走进城市的广场,而成为城市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在这一变迁中,民间社火原有的走街串巷、挨家拜年的习俗,在进入城市之后,人们更愿意选择简单的形式来表达喜庆的愿望。并且因为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和现代性,而使社火内容有了新潮的因素。在昌吉社火表演的调查中,使用锣鼓作为社火伴奏音乐的占56% ,播放歌舞音乐作为伴奏的占43%。在与锣鼓作为伴奏的传统社火相比,昌吉市社火的音乐伴奏却更具有多样性的选择。虽然昌吉市社火表演的内容主要以传统的龙舞、獅舞、秧歌、旱船、锣鼓及杂耍等项目为主。但是社火表演采用锣鼓和音乐伴奏却有自身独特之处。在昌吉市社火中,以流行音乐、民族歌曲作为伴奏音乐已是社火中常见的形式,这些音乐往往是为社火中的舞蹈进行伴奏,因此,在音乐的选择和社火的风格上更多地呈现出城市审美口味的倾向。近几年来,社火表演中新潮的元素有所增加,如:在杂耍中出现了自行车特技表演,老年太极拳表演等一些非传统项目,这无疑是民间社火在遭遇城市文化之后不可避免的具有了城市面貌的特征。

  昌吉市社火的面貌和风格的形成是汉族移民文化在长期的少数民族地区融合、碰推的结果。国家、政府在这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当地政府的扶持促使并保证了汉族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存和发展。同时,政府借助民间社火的形式提升并实现自身的政治影响,两者可谓互惠互利。昌吉市社火在形态完善、文化积淀上也许不能与内地其他省市高度发达的社火文化相比,但是,它所表现的多元文化的混成性,却折射出区域文化特性与当地民俗活动的勃勃生机,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的追求。昌吉市社火已成为新疆多元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刊于2012年5月《新疆大学学报》第40卷第3期 引用时有删减)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