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教材研究方向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2023-11-22 00: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当前,中小学生的阅读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读书面窄、不求甚解、认识肤浅。而深度阅读实践与指导正是解决学生不愿读书、不会读书、读不懂书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深度阅读,是相对于以简单轻松甚至娱乐性为目的的浅阅读而言。旨在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知识覆盖面,让学生能够整合多方面的知识信息,扩展知识的纵深;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语义关联、智能和特点,构建学生平面化、立体式的阅读思维空间。

语文教师历来重视阅读教学,但要引领学生真正进入深度阅读的佳境,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学校根据新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整体规划,有序推进。蔡润圃、张建梅在《当代教育科学》撰文提出三点策略:一要坚持优质图书资源的补充,让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并行,让素质整体提升与学生个性需求共生。二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浮燥,让学生沉静下来,建立不被打扰的、安静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读得深入又透彻。三要调动所有的教师参与学生深度阅读的积极性,与学生一起进行深度阅读,两相促进,共同提高。四是组建一支以心理健康教师、语文教师和人生指导教师为核心的指导团队,让学生的阅读与其身心发展、人生规划相协调统一,坚定学生发展自信力,促进终身发展。

深度阅读,不同于“浅阅读”,它能够让儿童的视界获得澄明,内心获得敞亮。深度阅读打通了儿童读与写的通道,使儿童的语言素养得到提升。如何指导儿童进行深度阅读?周小艳在《深度阅读:抵达文本的灵魂深处》一文中提出三点建议:深度阅读首先是儿童的深度。所谓儿童的深度,就是深化儿童对文本的“思维深度”“想象深度”和“习得深度”。 深度阅读,其次也是文本深度。所谓文本深度,不是对文本进行盲目深挖和无限延伸,而应是基于文本整体“篇感”“文感”基础上的深入浅出。深度阅读,还是一种教学深度。在儿童深度阅读中,教师要处理好“主学”与“助学”的关系,要主动“让学”。学生“学”的深度体现着教师“教”的深度。

“深度阅读”既要关注阅读内容的深度,实现“言意兼得”,也要观注阅读历程的深度,掌握“关键能力”。林春曹在《语文教学通讯(C刊)》撰文,提出深度阅读的四种策略:运用思维可视化的圈画批注,语言模块化的诵读积累,知识结构化的迁移运用,留白格式化的反刍重构,引导学生亲近文本语言与自我认知重构,习得文本语言与提升运用能力,真正让阅读教学走向深度学习。

(六)对统编语文教材选文的修改是否侵权?专家学者、教材编审和一线教师有话要说

近年来,语文教材编写事业进入了新的时代,参与者甚众,带来了很多新思想、新理念,也生发了不少争议和质疑。前一个时候,社会上对语文教材的进出引发了争议,近期对语文教材的修改提出了质疑。

2018年,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打碗碟花》中“外婆”被改为“姥姥”一事化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021年,一位文学与传媒学院的教授发文称,“语文教材的编者对萧红作品(进行)拙劣的改动”,2019年,小学《语文》课本三年级下册《火烧云》一课,宣称选自《呼兰河传》,节选部分不足八百字的原文,被删去了二百多字,剩下的四分之三篇幅也被改动多达百余处。文章作者认为,此类的改动不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亦不利于文化传承,也是一种侵权行为。

大家热议的话题是:语文教材的选文是否可以修改?是否应该修改?修改的原则是什么?引起社会对语文教材选文修改基本问题的辨析。

出版界编辑说,小学生要学习比较规范的语言,文学作品再好,进入教材,都不会完全合适,进行改动是非常正常的,都是为了更适合儿童,更便于教学。

语文老师说,教材的修改一定是立足于学情和行业规范的,有其合理性。很多被选编进教材的名著都带有作家强烈的个人风格,专家们通过自己几十年的人生阅历挑选后,进行改编,按照小学生的标准改得简洁流畅,也是为了更好的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编辑何致文说,教材并非单纯的文学作品汇编,而是紧密配合教学实践,具有鲜明的目标性、应用性、阶段性和专业性的教学辅助工具。他认为,选文修改是语文教材编写特殊属性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发挥语文教材功能的必然要求,是遵循学生语文能力培养既有规律的合理选择。

选文修改是优秀文学作品成为合格教材选文的关键环节。关于教材选文的修改原则,语文教育家黄光硕先生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说明:选文的文字加工,必须十分慎重,须特别注意“必要”二字,秉持既对学生负责也对作者负责的态度。修改是为了使文章更具有典范性,必须保留原文的精华和风格;要尊重原作者,可改可不改的,不改;非改不可的,要向原作者说明。

选文修改,应当慎之又慎,务求每一处的改动都有充分的理由,明确何者当改、何者不当改。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编辑撰文提出,选文中出现了明显的排印错误无疑是应该改正,选文中出现了明显的知识性错误,也应当改正,如果选文的语言文字、标点、数字等不合乎今天的规范均应当依据最新的规范进行修改。如“的”“地”“得”混用。“像”“象”混用、“做”“作”混用、使用已淘汰的繁体字异体字之类,以及用词语法上的明显错误,均在当改之列。如许地山写的《落花生》原文中有一句话:“那么,人要做有用之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了。”表达虽然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规范。“伟大、体面”都是褒义词,做一个品格崇高、才识卓越和外表光彩的人是正当合理的追求。因此,编写者结合上下文语境将这句话改为“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使之表达的意思更加妥帖。教材编写需要基于的教学目标导向与实践应用导向进行主动创造,而不能只是简单、被动地奉行“拿来主义”。

叶圣陶先生对于课文的文字加工,极为严肃,极为精细,他审阅初选课文,都逐字逐句推敲,详尽地提出修改意见,每改一处,都会详细地说明为何要这样改,如此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方法,应该为新一代的教材编者所继承。

(七)“后疫情时代”语文课堂如何变革,语文教师角色如何重构和确认?研究者提出了方向性思考

1.“后疫情时代”,语文课堂如何变革?

后疫情时代是不确定风险频发与技术迅猛更迭的时代。技术与教育相融合的新形态也在这一不确定的时代中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测。董小玉、李林原在《语文建设》撰文提出 后疫情时代,为应对难以预测的多重变化,语文课堂既应树立“改革——适应”的整体思维,以育人、成人、为人作为价值指向,积极应对时代、文化与技术的挑战,从语文课堂教学层面推进语文学科育人走向意义世界;同时必须立稳时代精神坐标,深挖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守住家底和初心,重塑课堂教学内容,以内容为轴心,助推学科的本体建设,推进个人成长,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统整,实现语文学科发展的自我丰盈与理性自觉。文章分析认为,后疫情时代语文课堂变革,具体包括“三重”转向,即融通转向:语文课堂从要素间割裂走向有机融合;空间转向:从单一立体空间的依附走向多空间的立体交互;过程转向:从静态固化的知识传递走向动态生成的过程发展。

2.“后疫情时代”,语文教师角色如何重构和确认?

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将不再是“非常时期的非常办法”,而是“主力部队”和“常驻代表”,它将会线上线下教学相融合,形成一种“双线交融”的教学新常态。如何适应新常态,引起语文教师深度关注。

徐燕来在《语文教学与研究》撰文提出两点思考:第一,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角色重构。线上教育打破了传统教学固有的时空界线,使“知识”从组织的面对面传播变为“异时空”传播,从而改变了教师的角色。这次疫情催发的线上教学实践,将使教师角色重构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者,从知识传播者变成信息传播者,从领导者到辅导者,从主导者到合作者。第二,培养“语文素养”,以“教书育人”为核心的角色再确认。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语文教师在育人方面承载着更多任务,无论以什么标准重构教师角色,“教书育人”始终是确认教师角色的内核,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教语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后疫情时代,语文教师将被重构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者,被确认为以“教书育人”为内核的育人者。

(八)今年中考和高考命题思路与考查重点透露了哪些语文教育的新趋势?多位权威教育专家进行了深度解读

观察今年作文命题的变化与考查重点,可以看出语文教育的重要趋势。

时代与家国的关切。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彬福认为,今年高考恰逢“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如何认识国家走过的道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坚定的信念,承载担当与责任,是考生认真思考和深刻认识的问题。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表示,“可为与有为”与“论生逢其时”的题目,明确提出青年在关键历史节点的责任担当,个人发展和国家前途命运相关联,引导青年人在宏大历史背景下思考人生规划。

思维与视野的延展。多位专家提出,高考作文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更为强调基本的逻辑与说理、论述能力,要求考生看待事物有联系发展的眼光。专家分析认为,“体育之效,强弱之变”,注重考察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得与失:终点-起点-过程”,以多维视角引导考生在多重、多种关系中确立观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经典与文化的浸润。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发挥了重要作用。作文命题取材古代文化典籍,旨在让考生体味、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受文化经典的独特魅力,如“‘弓矢的’的智慧启示”等,命题取材古代文化典籍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作文命题越来越多考量经典与文化,这要求学生多读书、勤思考、了解历史,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也体现了以文化人、育人的要求。

写作文体与写作导向的突破。对实用文体掌握能力的考查,也是今年作文命题的新特点,以往中考作文命題以写散文、记叙文居多,而今年要求写辩论词、演讲稿,更多考察学生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水平。在写作导向上,今年的作文题由关注“小情感”转向“大社会”。如南京市中考作文就很接地气,演讲稿要求学生围绕钟南山、郎平、袁隆平、邓稼先四位楷模人物进行写作,形成一篇自己观点和逻辑的演讲稿。这道题目也提醒老师要引导学生关心社会、思考社会,体现语文教学与时代紧密相连。近年来,作文命题是更加直面现实关切,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火热的时代和国家的最新发展,包括“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共和国,我为你,拍照”,都体现出一以贯之的教育追求目标。

资深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我国正在推进作文命题改革,要求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专家普遍认为,作文命题透露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考查重点,更长远地看来,语文能力的提升有赖于人文素养的积累,孕育于对阅读与思考的热爱,需要长期的浸润。

(注: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22年1-2期)

特别关注 | 戴正兴:2021年语文教学研究新特点和新热点(上)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