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士】龙榆生,曾经是汪精卫家庭教师,主席曾坦陈学问不如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婚对联七字句 【國士】龙榆生,曾经是汪精卫家庭教师,主席曾坦陈学问不如他?

【國士】龙榆生,曾经是汪精卫家庭教师,主席曾坦陈学问不如他?

2023-04-01 21: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龙榆生是我国著名词学大师。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张云川向陈毅谈起好友龙榆生的近况,陈毅听后非常高兴。

这里交待一句:张云川其时是以中国农工民主党代表的身份参加政协会议的。之前,他曾于1943年3月,作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代表到达苏北解放区,考察中共抗日的情况,由此结识新四军陈毅军长,两人成为挚友。

11月初,陈毅返回上海后,就找龙榆生谈话,给他安排了工作,并谈起诗词和毛泽东当年在延安看《词学季刊》的事。龙榆生仰慕毛泽东的革命伟绩,就把自已所写的诗词请陈毅转呈毛泽东。

1956年1月30日,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召开前,中央有关部门通知尚不是全国政协委员的龙榆生参加会议。于是,龙榆生就匆匆忙忙地离开上海,直赴北京。

2月6日晚上七点半,毛泽东在怀仁堂接见了龙榆生,两人言谈甚欢。为了便于交谈,吃饭时龙榆生被特地安排与毛泽东同席,居毛泽东左边第二位。同席在座的有周恩来、董必武、邓小平、郭沫若、彭真、沈钧儒、陈叔通等。

席间,大家谈起拟办一个诗词刊物,并三起为毛泽东干杯。因龙榆生年龄比毛泽东小9岁,席间有些拘束,毛泽东发现了,就主动给他夹菜。在吃鲍鱼时,毛泽东谈起有关鲍鱼的话题,龙榆生将鲍鱼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通,毛泽东听罢,诙谐地对大家说:“龙先生学问渊博,我的学问不及他呢。”

龙榆生

相关背景资料如下。

龙榆生,曾经在汪精卫家做过家庭教师。1955年7月,在上海提篮桥监狱服刑的陈璧君(汪精卫的妻子)、曾在书写的思想汇报中,提到过龙榆生的名字:“我挚友龙榆生又送来许多进步书来给我学习,且每月寄一封勉励我努力改造的信来,我更加了解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了……”

关于《词学季刊》

一般认为词是具有固定格式的诗,而词学里的“词”,则是泛指由字句组成的诗、词、曲、对联及一切古韵文、骈文、赋文等,而词学、则是指与其相关的一切知识。

在二十世纪的前半叶,有一本著名的词学刊物,就是创刊于1933年4月、由龙榆生主编的《词学季刊》。其刊载的文章,作者多为当时的词学名家,而内容则多为当时的名家酬应唱和之作,被认为代表了当时词学界的最高水平。

延安时期,毛主席曾读过龙榆生主编的《词学季刊》,并对该刊在诗词研究、创作领域上的成果颇有好评。

关于鲍鱼话题。

主席和龙榆生交流的鲍鱼话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龙先生之女龙顺宜《“好教我留住芳华”——怀念我的父亲龙沐勋》一文中,找到相关的记载。龙顺宜的这篇文章收录于《忍寒庐学记:龙榆生的生平与学术》一书(张晖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03出版)。

相关内容是:(1956年2月6日)“七时半怀仁堂宴会,毛主席接见,握手甚欢。在座有周总理、董必武院长、郭沫若院长、邓小平副总理、彭真市长、沈陈二老。与彭谈甚契,云拟出一刊物谈诗词。入席后与毛主席同一席,居左第二位,与毛对座为周总理。三起为主席干杯。食鲍鱼时,主席问是否秦始皇之鲍鱼,对以此为鳆鱼。主席对众称我学问不及他呢。晚十时,毛主席离席,旋即散归。”

其中,“食鲍鱼时,主席问是否秦始皇之鲍鱼,对以此为鳆鱼”就是当时的主席和龙先生的交流内容。下面我们来聊聊这句话的内容。

龙榆生自题

秦始皇之鲍鱼

公元前210年,49岁的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先到今天的湖北、湖南一带,然后顺长江而下,到了今天的江浙,接下来从长江口沿海北上,到了今天的山东。由于一路劳顿,等他到了平原津(今山东平原附近)时就病倒了,后来死在沙丘行宫(今河北广宗)。

病重时,秦始皇命赵高写好遗诏、让派人送给大太子扶苏。遗诏内容是,让扶苏将兵权交给蒙恬,赶快回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帝位。

不过,遗诏封好、没来得及送,始皇帝就挂掉了。接下来,十八太子胡亥违背父命,与赵高、李斯三人合谋,毁掉遗书、另造两份诏书,一份内容是立胡亥为太子,另一份送给扶苏、蒙恬二人,罗织罪名、令他们自杀。

然后,胡亥等人就载着秦始皇的灵枢,日夜兼程地赶往咸阳。当时正当暑季,天气炎热,秦始皇的尸体开始发臭。为了不让始皇帝去世的消息外泄、以防引发意外,胡亥按赵高的主意,命令随从买来了许多鲍鱼,每辆车上各装一担,弄得各辆车都是臭气熏天,遮住了尸体的臭气。这就是所谓“秦始皇之鲍鱼”。

等到他们好不容易赶回咸阳后,李斯即命人召集文武百官,宣布秦始皇病死途中,遗诏里让胡亥继承皇位。接下来,胡亥就成为秦朝的二世皇帝,史称“秦二世”。

我们再回主题,主席和龙先生对于鲍鱼的理解不同,其实是源于“鲍鱼”一词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发生过的字义改变。简单说来,就是古时的鲍鱼和现在的鲍鱼不是一样的鱼。

东汉《说文解字》里说:“鲍,饐(yì)鱼也。”而“饐”的意思是食物经久而变味、腐臭。

龙榆生各时期照片

据此看来,“鲍”其实不是一种鱼的名称,而是处理鱼的一种方式,再说具体一些就是腌渍,“鲍鱼就是“盐渍的咸鱼”。《孔子家语·六木》里有“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说法,意思就是:和坏人在一起,时间长了、就不觉得他们坏了,这就像长期生活在腌制咸鱼的地方,就闻不到咸鱼散发出来的恶臭气味一样。

现在,人们说的“鲍鱼”是一种海洋腹足软体动物,早已和腌制鱼没有什么关系。鲍鱼和海螺同属一类,像海螺一样、鲍鱼也有一个墨绿色低扁而宽的贝壳,壳的边缘有七个或九个呼吸小孔(“七孔螺”或“九孔螺”)。最早发现鲍鱼时,是以腹部在海底爬行的,所以把它叫做“鳆鱼”。

《说文解字》里有写道:“鳆,海鱼名”。那么,为什么原本的“鳆鱼”,后来成了“鲍鱼”呢?其中的原因,其实就是明代音韵学家陈第说的那句话“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

明代人谢肇淛(zhè)在《五杂俎》里谈到:鳆(鱼),今人读作鲍(鱼)。清代金埴在《巾箱说》里说:(当时的北方人)呼鳆鱼为庖鱼。

相关的史料有很多:乾隆五十五年(1790)的进士桂馥在《札朴》中说,“登州(今属山东)以鲍鱼为珍品,实即鳆鱼也。”

稍晚一些的嘉庆年间(1796-1820)的进士,官至户部主事的郝懿行在《晒书堂笔录》里也指出,“鳆鱼也通作鲍鱼,文字假借,古人弗禁也。”

再说那场宴会。宴会结束后,龙榆生回到宿舍,心情非常激动,即兴赋词一首《绛都春.一九五六年二月六日怀仁堂宴席上呈毛主席》,曰:

“春回律琯。喜得傍太阳,身心全暖。海汇众流,宾集群贤同欢宴。欢呼竞捧深杯劝。看圆镜、灯光撩乱。蔼然瞻视,熙然濡煦,彩霞迎面。

长羡。乡风未改,美肴馔、双箸殷勤为拣。爱敞绣筵,乐近辛盘芳韶展,融融恰称平生愿。伫姹紫嫣红开满。冻梅徐吐幽芬,颂声自远。”

1965年11月,龙榆生在东北工作的大儿子龙厦材因公到上海出差,顺便看望年老体迈的父母。在龙厦材即将返回东北的时候,龙榆生将三册合订本的《词学季刊》交给了儿子,叮嘱他路过北京时,将这三册杂志送陈毅副总理,并请陈毅代呈毛泽东。

毛泽东临终前的一两年,很喜欢读龙榆生选编的《唐宋名家词选》一书。

年轻时的龙榆生

文后说明:文中相关史实来自于《毛泽东与上海民主人士》(中央文献出版社 尚同编著 2004年11月版)等,致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