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研究之“折线统计图”教学实践与反思(7月29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型冠状病毒的折线统计图 一课研究之“折线统计图”教学实践与反思(7月29日)

一课研究之“折线统计图”教学实践与反思(7月29日)

2023-07-27 22: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知识逻辑分析

《折线统计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数据分析观念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更直观的表示一个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本节内容为以后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准备,通过正确地认读统计图,也为今后学习的统计图分析打下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定位如下:

教学目标: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结合具体情境,对统计图的有关数据进行合理的解释,并能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2)经历研究折线统计图特点与作用的过程,感受从具体到一般的教学思想方法。

(3)让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依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

教学关键: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教材提供了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情况,经过课前调查发现,小县城的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机器人大赛的经历,对此不太感兴趣。

如此看来,我觉得如果选择学生熟知的身边的例子,他们会更乐于接受。因此本节课舍去P104页的例1,把P105的做一做改为例题。

以陈东同学为主角,通过聊陈东的身高,课后锻炼,学习成绩,以及交流讨论1——6月份羽绒服的销售情况等孩子感兴趣的话题等来展开教学。

教学进程 :

1、课前谈话,导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图,“会说话的图”。你们能听懂它说的话吗?请看大屏幕,课件逐一展示陈东0——10岁的身高情况统计图。

生:陈东0岁的时候,身高是50厘米,1岁的时候是74厘米,2岁的时候是85厘米……

师:看来,它讲的话,我们能听懂。那么,同学们,根据这幅图的意思,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生:哪一年陈东长的最快?

生:0岁——1岁的时候,陈东长得最快。长高了24厘米。

师:你们能预测下,陈东11岁的时候,身高大概是多少厘米吗?

生多数回答在142——15厘米之间……

师:为什么不猜测是140厘米呢?又为什么不猜测180厘米呢?

生:猜测的时候要符合人体的生长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交流谈话引出“会说话的图”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引起孩子的求知欲。引导孩子从这个统计图中提取相关的认知信息,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合作,认识了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图回答和提出问题。在探索学习中知道

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线——表示变化的趋势。

2、完善作图,做出决策。

(1)师:陈东为了让自己的身高长的更高一点,选择了跳绳来锻炼身体。你们看,这是陈东、陈丽两姐妹课后跳绳情况统计表。并且,陈东的妈妈制作了一幅未完成的折线统计图,你们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来判断这幅统计图是统计谁的跳绳成绩吗?(出示统计图表如下)

生:我认为是陈丽的,因为统计图上的数据与陈丽统计表上的数据相一致。

师:既然陈丽的统计图制作好了,我们能把陈东的跳绳统计图完成吗?请同学们认真完成。

(2)学生尝试画图,完成陈东跳绳情况的折线统计图。

(3)师:正好老师要派一个人去参加跳绳比赛,同学们讨论下,老师会派谁去参加比赛呢?

生:通过比较两个人的统计情况,我们发现陈丽的成绩很稳定,呈上升的趋势;而陈东的成绩不稳定,我们觉得,应该派陈丽去参加比赛。

师:看来,通过分析统计图,还能为我们做出一定的决策。

师:这种图,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我们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判断,进而可以做出决策。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进一步把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观察折线统计图中线段上升——数量增加,下降——减少,倾斜角度——增减幅度。进而让孩子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图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又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让孩子明白统计中,我们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做出判断,做出一定决策,从而培养孩子理解的数据分析能力。

3、多种表达,深化知识。

师:我们聊了陈东的身高,体育锻炼, 既然是学生,学习是必须要聊的话题。接下来,我们看看陈东这个学期的考试情况。

师:你认为陈东这个学期的成绩怎么样,还满意吗?

生:如果我是陈东的话,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总体来说,是呈上升趋势的。

生: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学生成绩的统计图,你们看看,这个同学同陈东相比较,谁的成绩更好呢?

生:哇,这么牛呀。学习成绩直线上升,他要比陈东厉害。

师:这个同学会是谁呢?

生:陈丽,一定是陈丽。她跳绳厉害,学习也厉害……

师:到底是谁呢?请看大屏幕。

生:诶,怎么还是陈东呢?

师:奇怪,怎么还是陈东呢?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左边纵轴上的一格表示的数据是5,右边纵轴上的一格表示的数据是2,这样一来的话,当然是右边给我们的感觉更强烈,明显直线上升的趋势。其实,它们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

师:如果你是陈东,你会选择哪副统计图给你爸爸妈妈看呢?

生:右边的图……

设计意图:

本环节借助陈东八次数学考试成绩这个素材,让学生在比较同一内容的两幅折线统计图,让孩子明白统计有的时候可以艺术的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更好的体现了课标中描述的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这一要求。接着出示两幅不同的自来水价格统计图 ,让孩子明白这两幅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用途。

让孩子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增强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4、明白趋势,深思背后

师:看来,折线统计图我们都看的懂,也明白了,有的时候,可以通过统计图艺术的表达自己的需求。那么,这幅统计图你们看懂吗?想一想,它可能是一幅什么内容的统计图呢?

生:我发现总体是呈下降趋势的,我猜是运动后的心跳情况统计图。

生: 我猜是某学生的成绩统计图。

师:有可能吗?

生:都有可能,只要是呈下降趋势的都可以。

师:这里,有三名同学也猜测了他们的想法,你们觉得谁说的有道理呢?

生: C同学说的最有道理,A同学说的也有可能,B同学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我们金溪县1——6月份的天气是越来越热的,应该是呈上升的趋势……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利用课件展示了一幅趋势向下的折线统计图,让孩子们根据数据的趋势来合理的猜测统计图的内容。通过对三个孩子猜测的分析,确定本统计图主题是1——6月份羽绒服销量情况统计图。

提问最热的天气销量会是0吗?如果你是消费者,在最热的季节,会有人买羽绒服吗?为什么呢?让孩子猜测并理解数据背后的情形,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联系生活,体会应用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我们遇到过哪些折线统计图呢?

生:……

设计意图:

让学生指出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主要有股票图、心电图,气温变化图等),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6、连线成面,升华知识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不但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应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其实,我们以前还学过条形统计图,它能直观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以后,我们还要学到扇形统计图,它又有什么特征呢?

设计意图:

本环节,教师适当引导孩子回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以及展示六年级要学的扇形统计图,让孩子感悟各统计图的特点,完善孩子的整体性认知结构,连线成面,升华知识。

课后反思:

统计如果仅仅停留在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那是浅层次的,统计教学重在培养孩子的数据分析观念,既分析数据以及根据分析的结果做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才是最为重要的。每个统计图表后都有让孩子回答问题这一块,但回答问题的时候,多数还是存在于对数据的直接读取阶段,并没有进一步培养孩子的数据分析能力。对于“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一块,孩子确实也提不出多少有价值的问题。怎样让孩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教学内容是否要一定的匹配性呢?比如,下图,估计孩子就能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也会有兴趣去探究问题背后的原因。

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

点——数量的多少

线——变化的趋势

整理,分析,判断,决策

审核人:林在凑 张玲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