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天探访凌晨的北京新发地,我可能看到了最辛苦也最坚韧的一群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发地首页 连续三天探访凌晨的北京新发地,我可能看到了最辛苦也最坚韧的一群人

连续三天探访凌晨的北京新发地,我可能看到了最辛苦也最坚韧的一群人

2024-07-13 21: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月23日到26日,连续三个夜晚,我在北京市丰台区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以下简称新发地市场)度过。

新发地市场是我《新春走基层》摄影报道的地点。之所以选择这里,一是贴近百姓的生活;二是冬季首都农产品保供意义重大;三是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出京不便。

然而,在我开拍前一天,丰台区突然拉响疫情警报。1月19日至22日连续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出现,北京也连日下起了雪,采访安排突然充满变数。

22日下午,抱着最坏的打算——大不了就在宾馆过年——我启程去了新发地市场。

为什么选择凌晨至天刚刚亮的这段时间拍摄?

下面这些图片或能回答。

▲1月25日凌晨3时,在新发地市场猪肉大厅里,商户们早早就开始忙碌,将新到的白条猪肉拆分装袋,方便采购。按照新发地市场的规定,所有入场人员全部要正确佩戴口罩作业。

猪肉大厅在新发地市场神龙门附近。凌晨两点后,白条猪肉会陆续进场,目前每天的进场猪肉约4000个白条(也就是2000头猪)。

夜幕下,高挑的路灯泛着清冷的白光,路边阴暗处还有一些残留的积雪。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嘈杂的人声、疾驰而过的车轮声,还有不时响起的“倒车、请注意、倒车、请注意……”。

在大部分人身处梦乡时,这里的忙碌已经持续了一整夜。

▲1月26日7时,东方破晓。在新发地市场时令菜批发区的一个货车车厢里,两名商户坐着休息。这个时段,很多商户已经卖完了菜,开始“下班”休息。

▲1月26日7时,在新发地市场时令菜批发区域,两名商户在车厢内等待采购商。这些商户大部分是个体户,长年奔波,吃饭、睡觉都没有固定时间。

▲1月26日6时,在新发地市场时令菜批发区,来自河南的几名商户抱着装满热水的塑料瓶取暖。

▲1月26日6时,在新发地市场时令菜批发区,来自河南的商户梁显坐在自己的货车车厢前等待采购商。天气寒冷,他用水壶和塑料瓶接了市场内免费供应的热水,给手脚取暖。

梁显的老家是河南周口,他租的房子在天津武清区,但平时在北京新发地的时间最长。最近因为天津、河南、北京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他的过年计划彻底打乱。

他的爱人张萌告诉记者,因为怕麻烦到家里那边,今年过年要么就在新发地过,要么就在车上过了。在新发地做核酸检测方便,看到自己的核酸没问题心里还踏实一些。

在张萌和梁显身边还有几个河南老乡,情况都差不多。自疫情暴发,过年回家变得越来越难。

“本来大年初一应该算是我们一年中仅有的固定假期。”来自河南安阳的张林说,他在菌类特色菜区做批发已经七八年了,这是他第二次不能在除夕回家。每天中午,他会和两个儿子视频连线,“中午他们要回家吃饭,不会在外面玩。”

▲1月26日凌晨5时,新发地市场,黄大侠(左一)将自家种的韭菜从货车车厢里取出来,卖给身后排队等候的采购商。

▲1月24日6时,在新发地市场精品水果区,经销商李大姐用拉货的绳子跳绳御寒。

▲1月26日6时,新发地市场时令菜批发区域内,一名货车司机在驾驶舱内打盹儿。

▲1月24日6时,在新发地市场精品水果区,几名搬运工人吃早饭。

▲1月24日7时,天还未亮,在新发地市场西红柿批发区域,一名商户在检查账本。自2020年6月新发地暴发疫情之后,很多原来跑北京的外省采购商现在去河北拉货了。

▲1月26日7时,在新发地市场蔬菜一区,几名搬运工正在卸货。

“如果要说辛苦,还是菜农更辛苦。”一位前来批发韭菜的北京采购商告诉记者。

为了节约成本,有些商户的菜是自家承包土地雇人种的,同时还自己负责运输、售卖。

来自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的黄大侠就是如此。他在老家承包了40多亩的韭菜,还有100多亩的土豆,雇村民种植。他平均每三天跑两趟北京新发地市场,一般是下午出发,晚上进京,到第二天上午卖完了再把车开回去,准备下一趟。

黄大侠今年57岁,种了30多年的菜。在他们村像他这样的种植大户还有七八家,都是每天来回跑。“困了累了,就在车上睡会儿。”黄大侠说。

市场内,忙碌的不仅有商户、搬运工、采购商,还有市场的管理人员。

由于近期的丰台区疫情,并且中高风险地区离新发地市场只有四五公里的距离,大家都显得格外谨慎。市场内的几处核酸检测站每天天刚亮就排起了长队,戴口罩、勤洗手的标语到处都是,工作人员更是三班倒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提醒所有入场人员戴好口罩、及时做核酸检测。

▲1月23日22时,新发地市场蔬菜一区,工作人员(图中)检查一商户的健康码,并提醒及时做核酸检测。

▲1月24日早晨,新发地市场神龙门外,工作人员检查每一位进场人员的行程码,并且要求进场人员用小程序扫码登记。

▲1月24日,天蒙蒙亮,新发地市场内的核酸检测站已排起了长队。按照市场要求,所有场内的商户、职工都要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1月24日7时,新发地市场内一名环卫工人将空出来的泡沫箱子拉走。

▲1月25日,新发地市场直播基地内的一个直播间里,商家线上售卖精品水果。这里的直播一般从下午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

▲1月24日6时,新发地市场灯火通明。

采访过程中,很多商户希望记者能帮他们“带带货”。疫情影响下,外省采购商的部分流失,导致他们的货物主要是供应北京。不少商户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市场相对饱和。

新发地市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无论是国内食材还是进口的,市民都可以放心采购。国内食材很可靠,进口的也都带着核酸证明,市场内也还会每天对人和物都做各项检查,防患于未然。

《工人日报》1月29日4版

摄影、文字 吴 凡

原标题:《Plog | 连续三天探访凌晨的北京新发地,我可能看到了北京最辛苦也最坚韧的一群人》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