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汉街万达广场关门,王健林欲哭无泪?实际上老王己成功翻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加坡商场关门时间 武汉汉街万达广场关门,王健林欲哭无泪?实际上老王己成功翻身

武汉汉街万达广场关门,王健林欲哭无泪?实际上老王己成功翻身

2023-05-05 20: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楚河汉街”之名,想来武汉人都耳熟能详。

甚至一些外地的游客也曾听闻其名,而汉街万达广场作为楚河汉街比较有标志性的商业体之一,自然而然成了不少武汉人及外地人购物的圣地。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全国闻名的商业综合体如今却传来了停业的消息,一时间让逛街族惊讶不已。

网红商业体,如今即将停业

2021年7月22日,武汉万达影城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汉街万达影城,”休眠“升舱之旅正式开启》的文章,文中明确表示:武汉万达影城汉街万达广场店将于2021年9月1日正式闭店。

虽说此次停业是为了升级改造,不久之后便会以新的姿态再度面世,但多少还是会让人觉得猝不及防。

回想起2013年的9月28日,这座号称真正实现“国际领先、国内一流、业内朝拜”的超一流购物中心落地汉街,新奇绚丽的建筑设计、奢华大气的内部装修、绚丽华贵的天幕灯光等一度让其成为了武汉民众的逛街天堂。

之后的一两年里,商场内几乎天天人满为患,汉街万达广场因此名声大噪,不少游客慕名前来也只为体验一次这种奢华之感。

当时的汉街万达广场有多火,我们一起看组数据便能了解一二。

之前,有人整理了2015年全国商场购物中心百货业绩销售额排名明细并发布在网络上,表中有4家武汉商业,分别是武汉国际广场、武汉广场、群光百货和汉街万达广场。

其中,汉街万达广场2015年营业额共计6.3亿元,这个业绩与当时的武汉国际广场、武汉广场、群光百货相比虽说有不少差距,但其同比的涨幅却力压这些老牌商业,高达24.1%。

要知道,自2013年以来网购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便逐年攀升,据艾媒数据中心统计,2015年全国的网购渗透率便达到了55.6%,这也意味着当时的实体经济已经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其营业额还能以如此高的幅度增长,且在之后的5年里,网购渗透率节节攀升,诸多老牌商业接连倒下的情况下,汉街万达广场还能立于风雨之间,坚挺不倒,其市场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奢华犹存,人气却大不如前

如今,汉街万达广场为了更加欣欣向荣的发展即将进入新一轮的升级当中。在即将停业之际,我决定再去看看其改造之前的模样。

进入商业,首先映入眼帘的当然是宽阔的中庭,奢华之气不减当年,但或许是因为工作日的原因,商场中的人流大不如前,只能看到一些零零星星的逛街族。

再往上走,一些熟悉的店铺便逐渐出现在视野里,周大福、良品铺子、金牌·麦香米...与之前的样子并未发现多大的改变。

乍一看,商场的人气

虽不如之前,但里面的商铺却都在正常的营业。难道说9月1日停业的消息是假的?当然不是!

如今,停业在即,还是有少数店铺开始着手准备。

有的商铺,虽在营业,但已早早把停止服务的公告立在店门口;有的商铺,店里已经空荡荡,能看工作人员在整理物品;有的商铺,因为疫情停业,现在也没有看到半点复业的样子...

SKP接手,商场能否重回人气巅峰?

离开是为了更好的相遇。

据悉,汉街万达广场此次改造升级是由SKP接手。

“SKP”想来大家并不陌生。早在去年年底,全球店王SKP要落户武汉的消息便传的沸沸扬扬。而对于SKP的来历,或许并不清楚,这里我就要跟大家说道说道。

SKP的全称叫“Shin Kong Place”,翻译成中文即是”新光天地“,是北京华联集团旗下的高端百货购物中心品牌。

其历史进程,只能用“传奇”两个字来形容。

2007年,“北京新光天地”开业

2011年,该商场销售额超过当时的“中国百货店王”杭州大厦

2015年,更名为“北京SKP”

2019年,总销售额创新高达到153亿元,单店销售产出排全球第二

2020年,全年销售收入达到177亿元,问鼎全球“店王”

仅用了13年问鼎全球,其发展不可谓不凶猛。此次,这个全球知名的品牌落户武汉,对于武汉未来的发展也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其主要负责人也曾在签约会上表示,致力于将武汉SKP打造成一个全新的世界级项目。

这样的愿景能否如期而至,让我们拭目以待。

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但有时候,时势也会毁了英雄。但我觉得,真正的英雄是不会被打倒的,他们都会扬帆起航,卷土重来。

“识大势,知进退”,这六个字用来形容万达创始人王健林,或许再也合适不过了。

“宴宾客,起高楼”

从“跌落神坛”之后,王健林就变得低调了许多,不怎么在媒体上露面。但他掌舵下的万达这艘巨轮,却一刻也没有停下来,

近期,万达在东北的布局受到媒体关注。王健林先后在长春、大连、吉林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相关人士谈起了合作,参观了一汽生产车间,双方的合作内容包括汽车服务生态、体育、文旅等方面。

作为从大连起家的万达,这么多年来,所投资的项目几乎覆盖了整个东北,也是这块黑土地上,投资最早、投资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当然,王健林的雄心也不仅仅局限于东北。自2021年以来,根据相关信息总结,王健林先后会见了国内不少地方的一把手,这些城市中有长春、吉林这样的东北城市,也有天津这样的直辖市,还有珠海这样的南方城市,无一例外,这些都和万达在当地投资有关。

从媒体报道的照片上看,这位昔日的首富,低调了许多,也消瘦了许多,但唯一不变的,就是他的雄心壮志犹在。

跌下神坛

在大众的眼里,王健林可以算的上是一代“网红企业家”。他常常说出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语。“定个小目标,先赚他一个亿”“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这些话常常被网友拿出来调侃。

那几年,王健林带领下的万达如日中天,文旅、体育、地产、电影等等,做的是风生水起。当时的万达不仅在国内拥有巨额资产,而且还在国外大肆买买买,王健林手里彷佛有用不完的钱。

除了有钱,王健林平时的讲话也是直来直去,不管是对自家员工还是对于媒体,他始终保持着言辞犀利的风格。对于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的位置,他直言道:什么首富和第八富,我根本不在乎。

那一段时间,这位大佬的口头禅就是:“万达要将中国文化带向全世界”。他甚至在公开场合肆无忌惮地说道:“只要是万达进入的行业,无论国企央企还是私企,都只有当老二的份。

那是他曾经高光时刻的信心与骄傲。

当时的王健林确实有这份底气,手握1300多家全球影院、80多家五星酒店、10多个万达城、200多个万达广场、2家美国电影公司、地产开发遍布全国、名画古玩更是不计其数……

但天有不测风云,在云谲波诡的生意场上,最容易变化的就是风向。

正当王健林豪气冲天的进军海外之际,国内外风向突然变了。

2017年,全球形势开始变幻莫测,国内出现大规模外汇外流现象,政府不得不收紧资本管制,开始严格审批海外投资贷款等事宜。

这对于正在海外攻城略地的万达来说,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因为像万达这类的地产企业,由于扩张速度太快,一直都有着高负债率,这时候融资渠道收紧,等于要了他们的命。

再加上从2018年开始,国家开始大力整治房地产行业,一系列的举措都给正在海外投资的万达带来沉重打击。

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的万达内部也出现了不小的问题。除了银行几千亿的债务需要抓紧偿还之外,集团内部核心高管离职、业务骨干大量流失也让王健林头疼不已。就连和王健林一起打下江山的尹海和陈平这两位左膀右臂也相继离开了万达。

当初的“王首富”此时却变成了真正的“王首负”。

这位“一个亿只是小目标”的大佬,一夜之间,跌下了神坛。

断臂求生

在王健林负债累累之后,很多人觉得这位曾经的首富很难再爬起来了,人们不会想到他还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但在王健林的眼里,做企业要想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是你看待失败的态度。怕失败、怕输,就永远不能成功。

自此,他开始大刀阔斧的断臂求生。

一般到了负债率高的时候,卖掉一些资产是最好的选择。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既能快速补充现金流,又可以很快把负债降下来。

于是从2017年开始,王健林就开始了走上了“大甩卖之路”。

先是将旗下的十几个文旅项目全部打包卖给了融创,随后又将七十多家酒店卖给了富力,这两笔交易一下子让万达在短时间内就获得数百亿的流动资金。

到了2018年,王健林一次将万达商业14%的股份卖给了QQ音乐等四家企业组成的财团,再次获得资金300多亿元。同一年,阿里买入了万达影业部分股份,顺势成为了万达影业的第二大股东,这次,王健林再获得了78亿的资金。

除了国内资产被甩卖之外,对于备受吐槽的海外项目,王健林下起手来也是丝毫不手软,包括悉尼项目、美国芝加哥物业项目在内的海外资产也都被卖掉。

此时的王健林认为,这些重资产都是拖垮集团的拦路虎,必须全部清理掉,企业才能活下去。

通过这一系列的出售,王健林最后算是彻底告别了房地产大佬的身份。

也是靠着一路大甩卖,万达每次获得几十亿到数百亿元的资金回流,王健林算是顺利度过了这次危机。

值得一提的是,在王健林甩卖资产的同时,万达集团也逐渐完成了从重资产到轻资产的转型升级,摆脱了地产的掣肘。

正是这种转型升级,让万达彻底跳出了“高收入+高风险”的商业模式,在这转型背后,也正好印证了国家经济重心开始从房地产到高端制造业的过渡和转变。

时间来到2020年疫情期间。根据相关研究机构统计,在118家公布的企业名单中,万达集团以“减免租金总额超过40亿元”的总额,位列贡献榜第一,而王健林更是被网友称为中国“最慷慨”的房东。

在新冠疫情初期,为了助力旗下万达广场商户能够顺利渡过难关,王健林带领万达率先行动,直接宣布对全国各地300余个万达广场的商户租金及物业费实行全免政策,共计减免金额高达四十多亿元。

此外,在宣布减免租金的同时,万达还分两次在全国300多座万达广场发放4亿元消费券,结果效果出奇的好,在疫情期间各大商场都陷入亏损状态时,万达广场的客流及销售却得到了大幅回升,业绩实现了逆势增长。这在外界看来,堪称是一大商业奇迹。

对于“万达模式”,新华社也给予了很高的赞扬与溢美,原话是这么说的:“放眼中国乃至全球商业史,能够做到输出品牌管理价值的优秀企业可谓凤毛麟角,且通常需要历时百年之久。而万达用了30年,就让“万达广场”跻身其中,拥有比肩可口可乐、迪斯尼、耐克等全球品牌的价值,殊为难得。

这一赞扬,不可谓不高。

除了减免租金,王健林在慈善扶贫领域也是颇有建树。记得曾经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位军人出身的企业家说了这样一番话让人印象深刻:“企业家如果不能去一线亲自参与救援,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捐款捐物!万达每次都带头捐,养成习惯了,这没什么好说的!

在今年2月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现场,电视镜头一扫而过的一刹那,有眼尖的观众看到了王健林的身影。

这次会上,王健林的万达集团因帮扶丹寨脱贫摘帽,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2018年,万达在贵州大山中的扶贫之举,打造出了中国乡村文旅样板级项目“丹寨万达小镇”。

2018半年度的中国特色小镇影响力排名中,丹寨异军突起,排名第二,仅次于有着“纯旅游血统”的乌镇。时至今日,开业3年来,丹寨旅游小镇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900万人次,带动全县旅游收入120亿元,丹寨县比计划提前两年实现脱贫摘帽。

对于王健林和他的万达来说,“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这一荣誉称号不仅是一张证书那么简单,更像是一种官方对企业的认可。

可以说,王健林成功地逆风翻盘了。

拥有巨额资产的商业大亨,也难以摆脱债务以及信用的危机,但是由于涉及金额巨大,无论发生任何一种危机对于公司的正常运营损失也是难以估计的。万达的王健林和恒大的许家印即使身价千亿,但是在面临危机时,也会通过变卖资产的方法来来拯救公司。

身价千亿的资本产业,任何一个决定都可以牵动着巨大的效应,每一个选择也都需要经过反复的推敲以及实验。万达面对困境时,王健林能够准确的抓住时机,没有赚取房地产业的最后一个铜板,变卖资产之后,稳稳的保住了万达。那为什么恒大不能呢?他们两者存在什么不同?

王健林卖房保万达

万达涉足房地产28年,目前涉及商业、电影、娱乐等行业。大家都知道万达在2017年的生活很艰难,出售了许多酒店和文化旅游项目。就在去年万达集团正式宣布告别房地产,向轻资产之路迈进了一大步。拥有庞大的房地产商业帝国的万达,是遭遇了什么危机呢?

实际上,王健林之所以四处的卖掉资产,原因只有两个:一是无奈放弃并出售资产以筹集资金偿还债务;二是万达遭受着银行的巨额债务,挽回万达的声誉。

万达资产虽然雄厚,但是近年来我们也发现,万达集团发展已经远不及之前,万达的资产也在下降。这是因为万达集团想要全方位发展,所以开始向各个新型领域不断投资,最终却让万达徒增了债务。万达即使背负着巨额债务,王健林也还有一条路可走。那么王健林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的方法是出售资产。王健林将万达在一二线城市多家市中心的房地产产业出售,此外,文化旅游项目91个百分点的股权也被万达集团以高额的价格出售,最终获得438.44亿元的收益。这两个项目出售后,他们获得了637.5亿元的收入。在2018年时,万达集团仍在不断的变卖着资产,同年的1月,万达集团对外拍卖了44百分比的股份,最后一共收回了341亿元。今年2月,阿里巴巴再次豪掷78亿元来投资万达电影,而这种投资相当于投资于股票。

许家印卖资产拯救不了恒大

近日,恒大的股票再次吸引了人们的注意。相比于之前的数据,香港恒生的指数上升了1.05个百分点,但是纵观恒大的股票却都在面临着大幅度的下跌。恒大集团产业下的汽车产业、房地产产业都下跌了将近10个百分点。据相关数据统计,恒大的市值损失了将近400多亿的港元。恒大集团面临着这个巨大的亏损,想要通过变卖地产来摆脱债务,计划将恒大在香港的总部大楼出售给越秀地产。针对这个消息,恒大集团并没有做出正面的公开回应,越秀地产也表示未接受到消息。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提上日程一定会公开给媒体,民众将会获悉。

此前,恒大集团正在将所持恒大汽车股份出售给小米集团。在社交媒体称,恒大集团和小米共同实行的战略政策,但没有进一步讨论。恒大地产的整体下跌蒸发了100多亿美元。恒大的债务持续增加,而且没有办法快速解决困难。

当恒大也面临危机时,无法规劝许家印通过借鉴王健林的方法,因为即使相同的方式变卖资产,也难以摆脱最终失败的结局。因为和万达不同的是,恒大目前除了债务危机,还有信贷危机。

为什么会出现信贷危机?因为大量的供应商被骗,恒大已经不能及时的兑现自己的合同要求了,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恒大不仅在外部受到经济危机的威胁,在内部也受到信贷危机的威胁。因此,如果一个人想在一个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其实除了实力之外,时机和好的项目在每一个领域都是非常重要的。

王健林和许家印在面对危机的时候,即使都想要通过变卖资产来摆脱公司的困境,但是王健林的手段要有高明之处就是选准了时机,才能在短时间内就有惊无险的拯救了万达的债务危机。最主要问题是正确的时机,就如同李嘉诚所说过的不要赚最后一个铜板,李嘉诚和王健林抛售时是房产稳定期,现在是房产退潮期,稍微风吹草动,就容易酿成踩踏事故,许家印在此时想抛来挽救恒大,并不能起到任何有利的效果,也不能让恒大摆脱债务和信用的双重危机。王健林的房地产产业都是价值不菲的,许家印在这个方面没有办法达到,而且近年来,房地产产业的不稳定,低迷时期想要通过变卖房产,自然起不到好的效果。

在商业帝国里,分钟就是上千亿资金的流动,面对任何的决策都是非常具有挑战的,因为时间把握不好,错过了机会损失都是非常惨重的,而且无法弥补。

今天回过头来看,王健林的人生就像是坐了一把过山车。

从一名普通军人到中国首富,又从首富的位置摔了下来,如今的王健林,再一次走出来了。

相较于苏宁、泰禾等地产企业近来面临的债务困境,万达曾经的“大甩卖”反而成为了一个成功的案例。如果不是王健林的果断,一下甩掉重资产包袱,换取资金流,那么今天的万达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王健林常常说的一句话是:“做企业一定要讲求顺势而为。”

无论是曾经的买买买还是之后的卖卖卖,这位大佬一直都是踩着大势走的。

能屈能伸,能接受成功,也能直面失败!

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中国企业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