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人旧人歌词表达了什么含义 怪?

怪?

2024-07-11 18: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最近有首歌很抓我,就是“30年前,50年后”的那首《精卫》。这首歌抓我不完全是因为歌词,但这次且聚焦于歌词。

《精卫》的歌词很乱。先是一个不知所谓的“每个身体,情不自禁”,然后是一段呐喊;接一个莫名其妙的“愿生命绽放再盛开”,之后好像开始叙事了,但没说几句就又喊起来了;喊了之后又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春华是秋实模特......”;最后可算是给整首歌的情绪定了调,原来是“想要份爱”,清醒了一会儿,又东一句半白半文西一句“中国话”,剩下就是啦啦啦了。

在这首歌的歌词里,叙事和抒情完全是打乱的,而且叙事与抒情使用了很奇怪的意象或张扬、反差大的表现方式。按照歌词的顺序,是抓不到拆分整体的线头的。能get到,就会有共鸣和感触,而且因为歌曲的表达方式,会有人被狠狠地抓住。get不到,这首歌的词就变成了一坨屎,最起码驴唇不对马嘴。因此喜欢这首歌很正常,不喜欢这首歌也很正常。

在我个人的理解里,《精卫》这首歌的基底,是对“精卫填海”的一种理解。精卫被淹死在海里,死后化鸟誓要将海填平。有人能看到精卫的坚持不懈、敢于抗争,也有人能看到精卫不自量力、愚不可及,而《精卫》这首歌里提取出的是精卫的一股怨气和疯狂。一只小鸟,叼比自己还小得多的石头和树枝,去填把自己淹死的海,怎样的精神才能让它(她)做出这样的举措?向着消极的方向去想好像也想得通。

想得通,那就好说了。《精卫》里碎片一样的叙事讲了一个人逐渐爱上另一个人却被抛弃后的场景。“先谈养心殿,后暴瀑淋身”,从静到动;“闲暇闻几页”,几页几页,就“臭读几篇书”。可是这一切“终归向大海”,化为虚无,为什么呢?因为“周围有伴侣生长”。“我”如何应对?“无法放弃”,不想主动退出,“无法兑奖”,也不敢再向前一步展露情感。为什么不敢表达那份爱?回看前文,“终归向大海”后接的是“我的哀”,我本就是阴郁,内敛,忧伤的人。内敛如“我”,情绪为什么爆炸了?因为她对象给了我一巴掌。至此,“我”疯了,我说我还没被劝退,我说这些是梦里的假象。但是“我”的身体不这么认为,它已经在轻声说着“愿生命绽放再盛开”了,那么“我”情不自禁去做的,可能是伤害自己的事情了。

还是很乱?那我一句话概括,“我被甩了,操!!!”

其他的歌词,就是展示“我”愤怒,怨恨,惆怅的情绪。“为什么不及得?”“我只想要份爱”“用中国话来说是我不对”......恰好,这些也是歌曲的高潮,让人嗨起来或emo的片段。

当然,只想聊这首歌,就没必要写个专栏了。我想说的是另一回事:为什么有些歌的歌词好像很怪?以前没这情况?

确实,以前的歌词确实很明了直白。《路灯下的小姑娘》、《外婆的澎湖湾》,幼儿园孩子都知道歌曲内容。稍微抒点情,《恰似你的温柔》,还是很直白。往后,《一场游戏一场梦》,《大约在冬季》。再往后,《吻别》,《海阔天空》。看一遍台词,都不用唱出来,就知道什么样的情绪。

到了00年代,相对碎片化的开始多了。周杰伦的《青花瓷》,两个人最终是什么结局?没说透。发生了什么故事?除了一见钟情,其他的东西也没讲明白,留白相当之多。主流歌曲尚且有这种迹象,更别说相对小众的歌曲了。

如同绘画从写实到印象再到抽象,歌曲好像也一定程度上进入了“说不清,道不明”的阶段,歌曲不再让所有人都听得进去,而是放出属于自己的电波,能跟上的就跟上,跟不上拉倒。“紧急换电缆,循环追捕令”,“一直往南方开,一直往南方开”,你能懂就懂,不懂也不勉强。

可见,时代确实变了,部分人的需求,或人们的部分需求跟上来了。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