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东北经济发展:回顾与思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中国经济变化 新中国70年东北经济发展:回顾与思考

新中国70年东北经济发展:回顾与思考

2024-07-14 20: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东北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的近代时期,东北地区经历了比较特殊的发展阶段。清军入关取得全国政权后,东北这一清朝起源之地被封禁而不得开发,因此,东北地区经济似乎也被封存而离开了人们的视线。鸦片战争后,关内移民不断冲破封禁,开启了移垦东北的历史,东北经济就此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东北地区的封禁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空白,但移民开垦助推东北经济走上快速增长的轨道。19世纪90年代以后,关内移民数量大增,大量官荒被垦,许多官地旗地向民地转化,私人地主势力膨胀起来。官地旗地向民地的大量转化,推动了东北地区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发展,并迅速达到与关内大抵一致的水平。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相对较晚,但起步后发展迅速。矿业是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代表性产业,此外,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也快速发展起来。

新中国之前的东北经济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殖民地经济成分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先有俄国,后有日本,殖民地经济在东北地区不断扩大。“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在东北的投资额约占日本对国外投资总额的60%,占各国对东北投资额的70%。日本在东北通过铁路、土地、林业、矿业、银行金融业、贸易等的占有和经营进行掠夺,形成了巨大的经济势力。⑴此外,俄、英、美、德等国也在东北建立了自己的经济势力,使东北地区遭受了严重的经济蹂鵰。随着东北的解放,东北地区经济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

新中国成立之前,东北率先解放,在军事上为解放战争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在经济上也为全国解放以及新中国经济恢复做出了巨大贡献。1948年11月23日,当时的东北局做出《关于东北解放后形势和任务的决议》,提出东北已经开始了新的时代,即在新的条件新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建设的时代。当时的东北主要任务是支援全国解放战争,这不仅是军队的任务,也是地方的任务。军队要打到关内去,地方要进行好经济建设,重点是发展工业。为此,东北局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策略,如组建一批重要经济领导机关;千方百计地找工业投资来源;加强经济计划工作等。期间恢复和建设了一批在后来的新中国建设初期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工业,如鞍山、本溪钢厂,抚顺、本溪、阜新煤矿,小丰满水坝,一系列火电厂,有色金属和机械工业等,形成我党最早掌握的、比较完备的重工业体系,为新中国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东北经济

东北地区借助较早解放以及经济基础较好的优势,在新中国经济发展初期占有突出的经济地位。1952年,东北地区经济规模占全国12.36%,工业占全国22.88%,农业占全国9.65%。①这些经济数字不仅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取得的经济成就,同时也反映了东北经济在为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进一步开展工业化过程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1953年,在取得国民经济恢复的重大胜利后,新中国开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把工业化作为首要任务。与此同时,向社会主义过渡所确立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一化三改”,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重要目标。然而,实现工业化对我国来说面临不少挑战,主要是发展工业所需条件严重匮乏,资金、技术的制约非常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借助外力成为新中国工业化必要的选择。新中国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断绝了外交关系,我们能借助的外力只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主要是苏联。应该说,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支持我国工业化建设方面,苏联以援建156个项目为中心提供了技术和资金支持。在这156个项目中,东北地区分布了58项,占全部项目的37%。这进一步加强了东北地区新中国重要工业基地的地位。

这样的良好开局,使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东北地区不仅工业快速发展,而且以资源开发形成了新的产业优势。北大荒的开发逐步使东北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基地;大庆油田开发又使东北成为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林业开发使东北成为国家重要的木材供应基地。这些产业优势都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国家控制这些资源和产业,为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提供了重要条件。东北地区也因此成为计划经济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之一,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实施最彻底的地区之一。在一个由国家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下,东北地区的特殊优势使其成为国家进行资源配置倾斜的重要基地。东北地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借助计划经济带来的诸多有利条件,成为全国经济的“领头羊”,并取得了经济增长的全国领先地位。到1978年,东北经济规模占全国13.21%,较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了进一步提升;工业占全国比重为17.8%,仍然是一个比较高的比例;农业占全国的比重为9.55%,与新中国成立初持平。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东北经济

自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后,东北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经济地位相对变化的特征。改革开放后的东北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拐点,其经济优势随改革开放后的东南沿海地区快速发展而逐步丧失,经济增长速度也相对减缓。1978年以后,东北地区虽然取得了较改革开放前更快的经济增长,1978年至2017年,东北三省平均增长速度为9.1%,而同期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5%。到2017年,东北经济规模占全国的比重降到6.7%,这表明,东北地区在改革开放后变成了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并创造了一个增长的奇迹。连续40年经济增长速度平均值超过9%,这不仅在中国的经济增长史上从未有过,而且在世界经济增长史上也难找到类似的范例。在这样的高速增长趋势下,东北地区也实现同步增长,纵向地看其经济取得了良好的增长态势,但相对来看,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不仅比快速增长的东南沿海地区慢,而且比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也低。目前,东北地区成为全国经济格局中增长最慢的地区。2014年以后,东北三省的增长速度基本处在全国的后五位。

不过,从东北地区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发展来看,也可以发现一个增长的插曲。改革开放之后,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与东南沿海快速增长地区的差距逐渐显现。在这一趋势下,东北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中逐步进入后发地区的行列。随着地区差距的不断扩大,中央决定实施旨在缩小地区差距的区域发展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在2003年提出并加以实施。该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东北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从2003年到2013年的10年间,东北地区形成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最快增长期,1。年间增长速度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这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然而,自2011年之后,东北地区与全国一同进入经济增长的下降通道,2014年以后,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更是整体跌落到全国后进的行列。这表明,东北地区可以借助国家政策取得较快的增长,但其可持续性必须通过内生的积极因素来推动。为此,中央启动了新一轮东北振兴后,特别强调要培育内生增长动力,打造振兴的良好环境,重在转变作风、解放思想。

回顾过去70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了一个东北地区不同阶段发展态势迥异的过程。展望未来的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还要面对诸多挑战,在实现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道路上必须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全球化的新形势和科技革命的新变化,正在引领世界经济转型。这种转型带给各个国家的影响是巨大的,当然也会影响到一个国家内部各个地区的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各个地区的发展不仅要契合本国发展的大势,也要契合世界发展的大势。中国在新的世界经济转型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且依然是世界最活跃的经济体之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三分之一。这种日益走近世界经济舞台中央的态势,势必要求中国深度参与世界经济秩序的重构。这是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秩序中形成的一个发展大势,作为中国的一个地区,东北经济能否嵌入到这种发展大势中,将决定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未来。中国在新科技革命孕育和发展中也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在之前的历次科技革命中,中国都只是跟随者,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中国与其他国家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且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此形成的中国发展新趋势,定会对各个地区提出新的发展要求,能否达到这一要求将决定着各个地区在未来中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东北地区在这一轮新科技革命趋势中能否跟上全国的步伐,极大影响着东北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

二、新中国70年东北经济发展不同趋势的解读

对新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可以发现,从自身发展趋势看,东北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呈现出的是一个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改革开放前,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平均速度接近7%,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平均速度达到9.1%。因此,就东北地区自身的经济增长来看,新中国70年的东北地区经济走过的是一条持续向好的发展之路。然而,横向的比较发现,东北地区在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相对地位呈现出两种迥然不同的状态。改革开放前,东北地区相对全国其他地区处于经济增长的前列,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相对于经济增长较快地区呈逐步落后的趋势。目前,人们对东北地区经济的担忧,主要是从相对发展水平引发的。理解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这两种不同趋势,自然成为一种经济学理论诉求。如何理解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这两种趋势,特别是能否对这两种趋势做出统一的解释,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考验。

对新中国70年东北经济发展趋势做出统一的解释,尚属一个关注度较低的问题。在相关文献的检索中,看到更多的是对某个阶段东北经济发展状况的解释,而且研究多集中于对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相对缓慢的分析。为什么东北地区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的速度相对缓慢?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解释是,改革开放后的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拉大,其原因归结为:两区域间资本存量差距是经济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着明显差距,无论是技术进步,还是技术效率都有体现,而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物质资本数量因素和体制机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尤其是体制机制因素,它不仅是造成两区域间技术效率差距的深刻原因,而且也是造成两区域间投资差距的深层原因。⑵2011年之后,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快速下滑,而且出现整体性垫底的局面。对于这样的状况,一种解释把它归结为:经济体制转型、自然资源经济与宏观经济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⑶还有一些具体的解释认为投资不足⑷、劳动力净流出⑶、资源诅咒⑹等因素是造成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相对落后的具体原因。当然也有人认为是营商环境差制约了经济要素发挥作用,不仅使东北地区的资源优势难以转换为经济优势,而且也影响到外部生产要素的流入。⑺除了这些显性的因素外,东北地区特殊的文化特质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影响,包括思想保守中庸、官本位意识盛行、商业意识不强、重义轻利等文化特征影响了东北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制约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⑻

这些观点从不同方面对东北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增长相对缓慢的原因做了解释,但要对改革开放前后东北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做出统一解释就显得不足了。因此,找到一种可以对改革开放前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不同趋势的合理解释是更有理论挑战性的。

一个地区的发展决定于资源或各种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不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主要决定于资源或各种生产要素集中的差距。更多的资源或生产要素向一个地区集中,该地区的发展就会快于其他地区。当然,进一步地分析,还会涉及到是什么因素导致资源或生产要素向一个地区更多集中的问题。回顾新中国成立后70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我们发现,东北地区在不同阶段发展的迥异表现也主要决定于资源或生产要素流动的状况。

资源或生产要素在各个地区间流动的最主要因素是人口流动,可以说,不管是哪个阶段,只要人口净流入一个地区,该地区一定会显示出较强的经济活力,而且人口流动的规模还决定了经济活力的程度或经济增长的速度,尤其是人才的流入更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支撑要素。9东北地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以及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其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背后最有力的助推因素便是人口的持续增长。近代以后的东北地区经济是由大量移民因清朝实行的封禁被逐步打破而启动的。清世祖率兵入关并建立清朝后,东北被定为封禁之地,不允许移民,也不允许开发。鸦片战争前后,随着清朝的逐步衰落,东北的封禁政策逐步被打破,大量的移民开始“闯关东”,东北地区经济因此进入了开发并快速发展的阶段。⑴以吉林省为例,1891年(清光绪17年)至1932年(大同元年)的41年间,是人口激增时期,共增加人口1108340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2%。近代之后的中国东北地区人口数量激增是其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基础。人口流动性增长既是发展机会较多引致的结果,也是进一步助推经济增长的动力。因此,近代之后东北地区快速经济增长的最具表征意义的因素便是由人口流动引起的人口快速增长。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依然是人口净流入地区。1949年,东北三省人口规模达3922.5万人。快速的人口增长与迅速扩大的投资规模相结合,成为东北地区在新中国之初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生产力发展最基本的逻辑讲,一个地区经济增长决定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量和质的变化。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有不同方式。在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一个自然过程,因为劳动者本身就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者或生产资料的结合是通过市场,劳动者或生产资料流向哪里,主要由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实现的。在实现了生产资料社会占有并采取国有制实现形式这样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是通过计划,由决策部门决定并配置的。由此看出,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生产力发展逻辑中,首先是有多少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流入到一个地区,或者如前面提到的资源或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是判断该地区发展潜力的重要依据。其次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效率,是判断一个地区发展程度的现实根据。以这样的角度去寻找理解新中国70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趋势的根据,是一种具有统一性的解释思路。

新中国成立之初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东北地区经济之所以保持优势并取得相对较快的增长速度,其主要根据是由国家主导的投资倾斜使东北地区的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一五”计划时期,国家为推动工业化接受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有58项落户东北,如此表明,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轮大规模投资中,东北地区是最受重视的地区之一。这些重点工程建设奠定了东北地区工业化的基础,也奠定了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国家为支持这些重点工程的建设,选配大量内地人才支援东北。与此同时,东北地区还成为人口流动的聚集区。1978年,东北地区人口规模达8672.9万人,较1949年增加了1.21倍;同期,全国人口增加了0.78倍。这意味着,东北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启动改革开放之间,成为全国人口和生产资料的聚集区,进而在二者结合中推动东北地区取得经济地位领先全国的成绩。不过,东北地区在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发展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国家计划的倾斜。在这种模式下,其他的影响经济发展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很小,因此,国家主导的投资和人口聚集成为东北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启动期间处于经济领先地位的重要根据。

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轨道。市场化取向改革和对外开放使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实行的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市场化取向改革首先在计划经济的主体地位下进行增量的市场化改革。这意味着计划经济体制虽然仍处于主体地位,但其作为存量在渐进式改革中活力不够,并没有发挥其作为主体的经济增长作用。从另个方面来看,仍受计划的国有经济或国有企业承担了稳定经济秩序的社会成本。对外开放首先是向国外资本的开放,“三来一补”、外商投资逐步扩大,成为冲击计划经济体制和推动市场化取向改革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市场化取向改革,还是对外开放,都在消减着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市场化取向改革使东北地区因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完备,难以腾出增长空间而限制了增量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受区位限制使东北地区处于对外开放的边缘区,获得的开放红利相对较少。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引起东北地区已有的优势逐步丧失,不仅新的资源难以聚集,而且存量资源开始流失,经济发展的趋势开始逆转,进入了一个相对停滞甚至退步的轨道。由计划配置资源到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决定资源流动的因素开始多样化。再加上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和国家政策新的顷斜取向,东部沿海地区取得了发展的先机和优势,经济增长明显地快于其他地区,成为代替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领先地区。这便是东北地区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相对滞后的真实状况,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换而形成了的新的投资和人口流动趋势,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新的资源集聚地,无论是投资,还是人口都向该地区集中,从而积累了越来越具优势经济增长条件,也拉大了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就人口变化来看,2017年,东北三省人口总规模达10875万人,较1978年增加了25.4%,而全国同期人口规模增加了44.4%。这种人口变化趋势与东北地区经济地位变化趋势正相吻合。

因此,在新中国70年的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历程中所看到的趋势,其背后最直接的根据是资源流动取向的变化,从改革开放前资源或生产要素更多更大规模地向东北地区集中,到改革开放后资源或生产要素更多更大规模地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这最直接地影响了东北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差距和经济地位的变化。如果进一步探寻这种资源流动的原因,那么深一层次的根据是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使东北地区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先发优势到市场经济体制变成了某种负担,如此引起的增长趋势改变就成为一个自然的事实了。分析这种趋势改变的逻辑,不仅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也可以找到一些扭转目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趋势的策略。

三、新中国70年东北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

对新中国70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以及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不同趋势的统一解释,目的是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此,从东北地区在新中国7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中找到一些重要启示,并找出一些有效策略,是进一步研究的意义所在。

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历程中得到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启示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大势密切相关,凡能够与国家发展大势相契合,就可以获得发展的先机和优势;相反,就可能进入发展滞后的轨道。在改革开放前后的东北地区发展轨迹中可以明显看到的正是这样的一种趋势。国家发展大势决定资源流动的取向,符合国家发展大势的地区,会成为资源流动的集中地。因此,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才能使一个地区契合国家发展的大势?这要决定于客观和主观两个因素。从客观因素看,主要是一个地区的优势是否可以很好地满足国家发展大势的需求;从主观因素看,主要是一个地区能否将自身优势与国家发展大势结合起来,同时能否创造性地实现自身优势的动态化调整。在客观因素上具有优势的地区,通常会得到相对好的发展机会,只要该优势能够与国家的发展大势保持较长时间的契合,那么该地区经济一定会保持快速增长。当一个地区的客观因素优势消减时,对于这样的地区来说,考验是巨大的,需要做出更大更多的努力才可能得到发展或扭转发展的颓势。东北地区在新中国70年的发展经历中从契合国家发展大势到滞后国家发展大势,不仅使我们认识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症结,而且也为我们寻求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提出了方向。在如何契合与国家发展大势的问题上,要更多地激发主观因素,特别是创造性地实现自身优势的动态化调整。任何一个地区都会有自己的优势资源,但这种优势并不在于其量上的充裕程度,而在于质上与宏观发展趋势契合的程度。如东北属于我国资源富集的地区之一,但有些资源虽然具有量的优势,但缺乏经济效益。关键是不能把这些优势资源与国家发展大势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粮食是东北的优势,产量全国领先,但经济效益并不高。问题在于,没有实现粮食供给从吃得饱到吃得好转变,在实现绿色有机方面没有实现深度挖潜。因此,探索使资源优势与国家发展大势相结合是实现东北振兴重要的切入点。

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历程中得到第二个启示是:一个地区在与国家发展大势契合时获得的发展机会会演化为路径依赖并形成经济发展的滞后因素,还会阻碍该地区适应国家发展新趋势的顺利转型。不同的经济发展趋势是基于不同的条件和动力形成的,当发展趋势发生转变时,推动新发展趋势的条件或动力很难在旧的发展趋势下快速形成,甚至因为旧的条件或动力依然在发挥作用而被阻滞。从理论上来说,这是先发地区的劣势,也是先发地区在转型期需要破解的难题。东北地区在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中比较明显地存在着这种转型的问题。人们目前讨论的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有利于东北地区发展的因素,包括国有经济比重大、重工业比例高、资源富集等,都是东北地区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显示优势的重要根据。然而,这些因素在市场化取向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都变成不利因素。因此,东北地区在新中国70年的发展经历中呈现出来的相对地位改变主要是这种发展条件带来的结果。这应该是探索东北地区振兴的重要出发点。以此出发去寻找振兴之路,不能急于求成,而要在必须保住底线的基础上,积极寻求新发展机会。在转型阶段,像东北这样的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发展较快地区很容易落入一种停滞的陷阱。为了不引起这样的结果,在转型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破”和“立”的关系。“破”是要突破旧体制、旧结构;“立”是要建立新体制、新结构。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既不能不破不立,也不能只破不立。改革开放后的较长时间里,东北地区在改革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是不破不立,即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国有经济改革和调整,也没有花大力气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因此体现出一种“吃老本”的发展局面。这种局面长期维持,一旦达到某个节点,会出现国有经济快速下降的趋势。然而,在新的形势下,东北地区扭转其发展态势,还要守住国有经济的底线。这好像是一个悖论,因为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之一便是国有经济比重过大,而现在国有经济比重下降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对此,一定要辩证地看,保持一定比重的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而且随着改革深化,国有经济的比重下降逐步形成了与非公有制经济间的结构平衡局面。国有经济所发挥的功能将得到新的显现,保持一定比例的国有经济是东北地区保住发展底线的一个重要保基础。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特殊地位是该体制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种常态。契合这一态势,应该是东北地区扭转其经济发展困局的一个新的机会,简单地讲,就是在处理好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时,寻求一种新的平衡,以走出一条东北地区特有的发展和振兴之路。

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历程中得到的第三个启示是:人口流动是反映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变化的显性因素,因此,要特别关注人口变动趋势,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留人增人的目标或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挖潜。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上升期,人口向东北地区流动和大规模集中;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期,人口增长放缓甚至出现人口净流出和负增长的现象。这种吻合不仅表明了一种相关性特征,而且也包含了一个理解东北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根据。人的因素是经济发展的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任何国家、地区、组织的发展都首先要借助于人的因素。人是社会生产力的最活跃的因素,对生产力进步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从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人对发展生产力的意义,首先需要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其次要使劳动者的潜力得到有效发挥。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并谋求发展阶段,人的作用要受到生产资料的限制,还受到经济机制活力的限制。从生产产品实现的角度看,人对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又增加了扩大需求的作用,从而对人口的规模提出了要求。对于目前出现的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和负增长,虽反映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但需要在认识其本质的基础上寻求扭转这种趋势的策略。当前中国的人口流动属于经济结构重新整合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带有趋势性的现象。任何一个地区都设法使人口向自己集中,由此导致的一定是一种不平衡的结局。处于人口流动不利地位的地区,一方面要认清这种趋势的客观性;另一方面要知晓自己的可为之处。人口流动从来都是某种地区差距引起的一种现象。目前的人口流动也是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引起的一种结果,收入差距、发展机会差距等都在引发人口的顺向流动。对此,作为人口净流出的东北地区可以从两个方面缓和这种趋势有进一步恶化:一个方面是创造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让人们都有追求事业和发展自己的机会;另一个方面是更加注重保障民生,使人们有一个对未来生活的稳定预期,这可以不是绝对的高收入,但必须是有保障的安定生活。对于后一个目标,不仅要有地方政府的努力,而且也需要中央政府协调。

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历程中得到的第四个也是特别要关注的一个启示是:解放思想对于东北地区有着特殊的意义,也是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深层次原因,要扭转东北地区发展的趋势,必须在解放思想上实现根本性突破。解放思想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具有先导性和开辟性作用的因素。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在解放思想的大讨论中明确了发展道路。解放思想是针对人们在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思维惯性而开展的。这虽然属于全国统一部署,但从各个地区落实的情况看是有很大差别的。东北地区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是最受益的地区之一,由此引起的计划经济体制固化问题比较严重,在思想解放进程中,有理论上的深刻感受,但缺乏行动的紧迫感,致使在落实中央政策时总是慢一拍,因而获得的改革开放红利相对不足。对此,东北地区自上而下,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百姓,都认识到自己的思想解放不够,但总是不能在实践中加以改变。这应该是当前东北地区探索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之路的最重要抓手。然而,就目前东北地区解放思想来看,虽有不少难题,但解放思想的紧迫感从来没有现在强烈,对解放思想认识统一性也从来没有达到现在的高度。解放思想要取得效果,必须形成上下协力的关系,既要做好顶层设计,又要把解放思想变成每一个人的自觉追求。

回顾和总结新中国70年来的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历程,探寻其背后的原因,找到一些有益的启示,这对于东北振兴来说是很必要的。东北地区经济有过辉煌,但也由此引起较重的负担而相对滞后,未来的东北地区一定还有发展的机会,这需要提振信心,也需要积极应对。

注释:

①文中未特别标注出处的新中国成立前的数据均来自《东北经济史论文集》(上)1984年版,新中国成立后的数据均由各年度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参考文献:

[1] 孔经纬.论东北经济史在中国经济史中的地位[J].长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4):43-49.

[2] 宋冬林,赵震宇.改革期间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比较分析[J].长春:社会科学战线,2007(1):284-287.

[3] 胡之光,陈甬军.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中国物价,2019(1):40-43.

[4] 董龙训等.东北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乌鲁木齐:金融发展评论,2012(8):131-138.

[5] 王晓峰等.人口因素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6(5):51-59.

[6] 黄悦等.资源、区位与经济增长——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资源诅咒效应研究[J].成都: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12):1475-1479.

[7] 武靖州.振兴东北应从优化营商环境做起[J].长春:经济纵横,2017(1):31-36.

[8] 殷晓峰,李诚固,王颖.东北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长春: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41-44.

[9] 王崇杰,娄季春.以养为基:精英回流创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嘉联模式探索[J].新乡:管理学刊,2018(6):52-61.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