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25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文物古迹图片大全 永州市25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州市25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州市25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3、柳子庙:坐落在永州潇水之西的柳子街上,始建于北宋仁宗至和三年(1056),南宋始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清朝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重建。是永州人民为纪念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而筑建。进入大门可见庙为三进三开,首先一座双檐八柱戏台。后行至二进中殿,再后为三进,是正殿、殿中有柳宗元塑像供人祭祀。历代碑碣甚多,其中《荔子碑》、《捕蛇歌》、《寻愚溪谒柳子庙》等堪称文物珍品。正殿后墙的石碑,亦是三绝碑,碑文为韩愈所撰,由苏轼书写,内容却是颂扬柳宗元的事迹,此碑首句为“荔枝丹兮焦黄”,故又名荔枝碑。

4、上甘棠村古建筑群:位于江永县夏层铺镇,唐大和元年(827年),周氏族人定居上甘棠,村庄名称位置和居住家族始终未变,为湖南省绝无仅有。“甘棠”一词出自《诗经·南风》。取甘棠为村名含有对先祖荣光的怀念。因该村处于谢沐河的上游,故称上甘棠。千年古村多文物古迹,有寿宣亭、忠厚祠、月陂亭摩崖石刻和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的古民居。

5、阳华岩摩崖:位于永州江华县城东地6公里竹园寨回山之下,这是一个敞开式的奇特岩洞,岩石上有40多方石刻,最早的石刻是唐代永泰二年(公元766年)的一幅题铭:唐代道州刺史、著名文学家元结巡视属县至此,在县令、著名书法家矍令问陪同下游回山遇此岩,而题《阳华岩铭有序》。石刻长290厘米、宽73厘米,是阳华岩最大的碑刻。元结的题刻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是永州现存最早的摩崖石刻,开创了湘桂两地自唐后摩崖石刻盛行的风气。

6、树德山庄:是一代名将唐生智的故居,位于芦洪市镇赵家井村,该建筑宏伟壮观,中西结构,风格独特。整个门庭按“四进三井”设计建造,取《老子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意,寄望子子孙孙繁衍不息,永世荣昌。最为奇特而又令人费解的要数大门的设计了:大门一边凹进,一边凸出,唤作阴阳门,从建房起,一直没固定过,一年四季,要改动四次,直至现在的大门据说是唐生智先生最后一次离家时改的。

7、回龙塔:位于永州市零陵区潇水东岸。该塔建于明代中叶,为一砖石结构八角七级宝塔,分为五层,高近30米。塔内有旋梯至塔顶,每层东南西北四方均开有券门,由此可以走出塔门,外绕塔身环行,远眺四周景色。每层平座和腰檐之间的高度不等,使塔身立面具有变化丰富的韵律感。平座和腰檐下设有五镇作斗拱,斗为砖制,拱为石作,形制上保留了宋代建筑的遗风。

8、云龙坊和王氏虚堂:位于距宁远县城20公里的湾井路亭村,云龙坊始建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为彰表路亭村王姓(王性宏治二年乙酉科(1489年)举人、明弘治七年(1494年)进士)所建。坊为全木结构,四柱三楼木质牌枋,平面为八字形,面阔14.3米,进深3米,高14米。主楼为歇山顶,上覆小青瓦,檐下饰七层如意斗栱,有精美木雕花卉、人物、龙狮装饰,以牵枋与王氏虚堂大门相连接形成整体,现云龙坊的门上仍悬挂有6块路亭村各时期名人的牌匾;王氏虚堂,原为王氏宗祠,系明、清两朝祭祀舜帝陵官员用膳之地。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观察史邓云宵奉旨祭陵时,见厅堂广阔,题为“王氏虚堂”。堂由四进院落、三座厅堂组成,穿斗式木构建筑。

9、龙溪李家大院:位于祁阳县潘市镇龙溪村,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历经80余年陆续营建至万历十年(1583)才全部建成,是目前祁阳乃至永州年代久远、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古民居。

10、涧岩头周家大院古建筑群:位于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东南18公里何仙观涧岩头村。始建于明世宗嘉靖年间(1550年),完成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因聚族而居于大院里的世代子孙均为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的后裔,故名“周家大院”。是一处古民居群落,由六座庞大的民居宅院组成,包括老院子,红门楼,黑门楼,新院子,子岩府四大家院。

11、濂溪故里古建筑群:是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的故乡,位于道县清塘镇楼田村,主要有周敦颐诞生故居、濂溪祠、道山、道岩、圣脉泉、圣脉矿水厂、濂溪风光、濂溪河、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寇用火薰死数百人)、太极厅、观音洞、安心寨、石臼、圣人相会、一洞天、古寨门、莲花池、小月岩。道岩中有:掣天柱、龙宫洞、石象戏珠、莲花等二十四个景点。

12、龙家大院:位于新田县枧头镇黑砠岭村,是永州市现存最有特色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现存建筑48栋,具有典型的湘南文化特色,均为青砖砌就的清水墙、小青瓦,硬山顶搭配风火墙,亭台楼阁,木雕精美,彩绘绚丽,影壁凝重质朴。

13、岁圆楼古建筑群:位于永州市双牌县理家坪乡坦田村,是一处保存了上千年的古民居群落。村落为湘南农村古式建筑,并带有徽式民居风格。该村清代以前的连片古建群落面积达300多亩,古建筑达200多座,至今仍较完好地保存了大量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古建筑、古遗址。岁圆楼即为其中清代建筑的代表。

14、零陵文武双庙:零陵文庙位于永州城南的东山上,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后屡经修葺。现仅存大成殿,坐北朝南,建于高1.7米的台基上,台基及月台用青石筑砌。零陵武庙在东山山腰上,现存正殿,殿前有宽三米的檐廊,廊前有六柱,直径约0.6米。其中青石龙凤柱四根,浮雕雌雄蟠龙。

15、广利桥:位于永州市东安县紫溪镇(塘夫乡)花桥村的印水河之上,是一座历经200多年风雨的清代古桥,以其独特的“金脚、腰” 风雨桥造型,充分发挥了实用和审美多重功能,展示了中国传统筑桥技术的高超和神奇,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16、久安背翰林祠:位于宁远湾井镇久安背村内,宋代建下座三厅,明代建祠前牌坊,后经清代同治三年修葺,清光绪乙酉年(1885)修上座二厅,始成现存的一坊、一门楼、一戏楼、五厅堂、五天井、两厢房的格局。该村村人李世南于宋真宗祥符元年(1017)乙卯科登蔡齐进士榜,授大理寺评事兼太常博士,宝元元年受诏升理寺丞正。后世为纪念李世南而命名为“翰林祠”。

17、朝阳岩石刻:位于永州市零陵城区大西门河对岸的朝阳岩岩洞内外及周围,自唐、宋、元、明、清及民国以来历代名人石刻星罗棋布。朝阳岩东邻湘江上游潇水,奇石遍布,岩洞深幽。唐代文学家、政治家,时任道州刺史的元结乘舟路过此地,将其命名为“朝阳岩”,并写下“朝阳岩下湘水深,朝阳洞口寒泉清。零陵城郭夹湘岸,岩洞幽奇当郡城”等诗句。之后,历代文人、书法家柳宗元、黄庭坚、何绍基等在这里留下大量墨宝。

18、淡岩石刻:位于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富家桥村淡山脚下淡岩内,淡岩摩崖石刻众多,其年代最早可追溯至秦代,现发现有年代可考究的最早石刻是宋熙宁七年(1074年)的《柳应辰记》。宋崇宁三年(1104年)黄庭坚游淡岩写下了《淡山岩诗》二首,并发出“永州淡岩天下稀”之感叹。自此,历代文人名士摩肩接踵,纷至沓来,淡岩石刻也日渐增多。宋有柳应辰、黄庭坚、周敦颐、张子谅、邹昌龄、李建中、宋迪、范祖禹、杨万里、卫樵,明有徐霞客、张勉学、王泮、顾璘,清有杨翰、萧昌炽、周崇傅,民国有韦荣昌等约400余人游淡岩并撰文题刻。

19、李达故居:李达,字鹤鸣(1890-1966),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其故居位于永州市冷水滩区南15公里岚角山镇油榨头村灌塘李家。故居为砖木结构,悬山顶、盖小青瓦。原为清代豪绅黎某人的庄房,光绪三十四(公元1908年)由李达的父亲李辅仁先生置买,并于宣统三年(1912年)增建了前面一排围屋和南北两栋陪房,1938年,李达被解聘后,回家隐居时,效西方的建筑风格对正屋的左寝室进行过局部的改造。

20、允山玉井古窑址:位于永州市江永县允山镇玉井村,是一处宋代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宋代大型窑址,发现于2000年。窑址面积2平方公里,文化层堆积厚达1—3米,有大中小型陶窑几十座,出土有上千种青瓷器,其器形与彩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21、玉蟾岩遗址:位于道县寿雁镇玉蟾岩,俗称“蛤蟆洞”,又被誉为“天下谷源、人间陶本”。该遗址是于1988年发现的,1993年、1995年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先后两次对这个遗址进行过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棒器、动物骨头残骸、种子,栽培水稻的谷壳标本和陶器。玉蟾岩遗址在世界稻作农业文明起源及人类制陶工业起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22、舜帝庙遗址:位于宁远县城南30公里九疑山瑶族乡舜源峰北麓。又名舜祠、舜殿。原有仪门、拜亭、正殿、寝殿等,今仅存仪门、拜亭、寝殿部分建筑。“帝舜有虞氏之陵”碑两侧碑林犹存部分碑刻。经考古专家证实,这是目前已知时代最早的舜帝陵庙,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发现。从发掘出来的遗址来看,宋代舜帝陵庙规模十分宏大,在宋代舜帝陵庙的建筑基址之下,还发现了唐代舜帝陵庙建筑遗址、建筑构件和大量的唐代文物,印证了历史文献关于唐代舜帝陵庙的记载。

23、鬼崽岭遗址:位于道县祥霖铺镇田广洞村南一公里处的鬼崽岭。这里满山都是形态各异的石刻人像。制作工艺及造型独特,十分罕见。除裸露在地表的更多是深埋地下,有的深度在2米以上。其堆积特点是按时代先后依次堆积,顺序清晰明朗,越往地下年代越久远。因山上拥有众多石雕的“小人”,而当地人亲昵地称小人(孩)为“鬼崽崽”,也就叫此山为“鬼崽岭”。鬼崽岭及石像最初应只是一座大型的祭祀“坛场”(祭坛)。它是迄今为止考古调查发现的时代最久远的人像石雕群体。

24、春陵侯城遗址:位于宁远县柏家坪镇柏家坪村东南,居舂水东北岸,侯城为汉代土城遗迹,呈方形,东西向,城门对开。东墙长193米,西墙长182米,南北等长为160米,四角高隆做楼堡状,北墙中腰有向外凸出的建筑遗迹;城外四周有护城河,城墙高4米, 城基发现瓦砾层,计有绳纹板瓦、筒瓦等。城址内外有秦汉时期的编织纹、席纹、米字纹、叶脉纹和各种方格印纹硬陶罐残片,舂陵侯城为西汉时期的古城邑。

25、泠道故城遗址:位于宁远县冷水镇,是秦汉至宋初今宁远的历史、政治、经济中心。城址南北长170米,东西宽87米,总面积14790平方米,夯土城墙残高4米,厚16米。护城河宽17米,深2米。城墙、护城河遗迹及地下遗存保护较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