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阎魔敌·毒山炽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文殊大威德金刚祈祷文译文 文殊阎魔敌·毒山炽火

文殊阎魔敌·毒山炽火

#文殊阎魔敌·毒山炽火|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不久前,笔者有幸见到了一支形制极为罕见的金刚橛。这支橛上部共有三层,一层中间为牛头,獠牙阔口,形象凶恶。牛头两侧各有三面,二层、三层亦有一面,最上一面为寂静相,一共有九面,这是热系传承文殊大威德金刚的经典形象。橛的中部为宝瓶形状,下部为橛之利刃。通体敷以冷金,合金黄铜,皮壳红褐,入手沉重。从橛的铜质和造型风格来看,与清代宫廷的“烧古”造像非常接近。

佛教数据资源中心(BDRC)收录的《札宣令巴全集》中描绘的伏藏师札宣令巴形象。

法器必遵法而制,特殊形制的法器,必有特定的修法仪轨与之关联。上身为文殊阎魔敌,下身为橛之利刃,隐含了文殊阎魔敌与普巴金刚的合修法,这种形象的本尊可以溯源至宁玛派早期祖师努钦桑杰益西传承的《文殊阎魔敌·烊铜毒面》。后代大德,如南秋明珠多杰、娘拉白玛邓灯等都取出过此类伏藏。而其中最为广大甚深、与法器形制最为符合者,莫过于17-18世纪伏藏大师札宣令巴(Orgyen Tsasum Lingpa Chokyi Gyatso ,1694-1738) 取出的《文殊阎魔敌·毒山炽火》。

佛教数据资源中心(BDRC)收录的《札宣令巴全集》中有关《文殊阎魔敌·毒山炽火》的部分。

《文殊阎魔敌·毒山炽火》中文译本  周云翻译

根据《文殊阎魔敌·毒山炽火》仪轨记载,主尊上半身有九首,根本中面为极忿怒的水牛头,其余诸面皆具威猛神情。主尊身形魁伟,怒发上扬,气势汹汹,下身橛尾直刺诅咒怨敌,降伏一切魔祟。橛中间的宝瓶代表福禄寿元,这与文殊阎魔敌可以克制外、内、密三种死亡有关。橛刃之上有花朵,代表本法包含圆满次第的气、脉、明点修法。

橛为合金铜质,刃缘为火焰状图案,符合仪轨中主尊住于“烊铜铁堡”的记载,也与主尊的心间还含有“烊铜毒面阎魔敌”有关。“烊铜”指的是第十八层烊铜地狱,也称为无间地狱。大罪之人被打入此狱,日日被迫饮用沸腾的铜汁,极端痛苦。而只有依靠“烊铜毒面”、“毒山炽火”此类威力强大的法门,才可以救度超拔那些已经堕入最深层地狱的恶劣众生,克制一切毒魅邪魔。

由仪轨可见,《文殊阎魔敌·毒山炽火》的主尊形象特征与这只金刚橛的独特造型完全一致。从金刚橛的风格特征来看,虽然当时北京-蒙古地区佛像的造型有接近之处,但细细品味,这支橛敷以冷金,外表为红褐色,内里为合金黄铜,符合清代宫廷烧古铜器的制作工艺,其头面的形象特征也类近于清前中期宫廷的佛教造像,综合这些因素,这支金刚橛当出自于北京而非蒙古。

果亲王  爱新觉罗·允礼戎装像  图片来自网络

在清代的北京地区,宁玛派虽然名义上不占有统治地位,但其流传一直存在。康熙帝第十七子、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1697-1738)是宁玛派的虔诚信奉者。他曾积极组织将宁玛派的伏藏经典翻译成满文和蒙古文,为清代宁玛派在北方地区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札宣令巴(1694-1738)基本上和允礼生活于同一时代,他主要活动的区域在康巴汉藏交界地区,所以他的伏藏法与允礼为代表的皇亲国戚产生交汇是非常有可能的。教法流布之地必然有相关造像、唐卡、法具的制作。考虑到这种形制、风格、品级的金刚橛极为罕见,这很有可能是为允礼或之后的王公贵族们修习《文殊阎魔敌·毒山炽火》量身定制的法器。

  热系传承文殊大威德金刚

当代绘制的《文殊阎魔敌·毒山炽火》唐卡

值得一提的是,清代的这支橛跟当代绘画的《文殊阎魔敌·毒山炽火》主尊形象在头的排列位置上略有差异。由于仪轨法本中并没有明确记载大威德九首的具体位置,所以清代这支橛的九首排列方位明显承袭自热系传承的大威德金刚,而这支橛的制作地区,当时正是热系大威德法门盛行的区域。这支橛也可视为佛教文化交汇融合的标志,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时代和地域环境的重大影响作用。

          关注胜界洲公众号                       添加作者工作微信

密宗,金刚乘,金刚,金刚乘教法,佛教密宗,密宗瑜伽等密宗教理

标签: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文殊阎魔敌·毒山炽火发布于2021-07-14 10:16:58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