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斋食单】禅与馋的糅合:文思豆腐杂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文思豆腐难做吗 【忘斋食单】禅与馋的糅合:文思豆腐杂谈

【忘斋食单】禅与馋的糅合:文思豆腐杂谈

2024-07-16 17: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声明:本文首发bigfun)

之前那篇《清白传家豆腐味》写了豆腐的种种掌故与菜式。之后有读者要我谈谈文思和尚豆腐,那今天就说说这道佛门料理。

文思和尚豆腐,一般都叫文思豆腐,是地地道道的淮扬菜。清代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记载了此菜的出处:

文思字熙甫。工诗。善识人。有鉴虚、惠明之风。一时乡贤寓公皆与之友。又善为豆腐羹甜浆粥。至今效其法者谓之文思豆腐。

这里又提起了文思豆腐的名字,乃是后人对菜肴创作者的追思。而菜的本名是“豆腐羹甜浆粥”,清人俞樾的《茶香室丛钞》也可以佐证这一说法:

文思善为豆腐羹,至今犹有效法者,谓之文思豆腐。

文思豆腐是一道很“古”的菜肴。古在哪里呢?一是源自古人,乾隆年间的扬州僧人,法号是叫做文思的一位师傅。清代距离现在蛮近的,不过多多少少也沾点儿“古“的意思;二来文思豆腐的菜肴类型很“古”,是一味“羹”。

c1213e343107e1a10a0f4c24e74d7399cd0e28d9.jpg

与现代不同,古人最常吃的是一种介乎固体与汤水之间的菜肴——羹。

羹在古人的饮食中很常见,就像西餐里的XX浓汤一样,虽然有汤的性质却能当成一道菜吃。

3c70dd099e0f6598812969d2c25188a945fdfc77.jpg

古时候的羹大多是肉类(多为羊肉)炖出来的浓汁,就像《左传·隐公元年》说的:

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其中的“羹”,就是指郑庄公赏赐颍考叔的肉羹,他要带回家给母亲享用。

古诗也说“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新嫁娘词),却不说“洗手炒肉丝”,又有“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十五从军行),足以见得羹是古人的心头好,顿顿离不了,就像现在的炒菜一样。

羹在古代存在的时间相当长,哪怕是饮食有着极大飞跃的宋代,宴会和平时的酒楼里也有许多花样的羹类。比如《武林旧事·卷九·高宗幸张府节此略》,讲了宋高宗去清河郡王张浚家中的仪仗排场,而御宴自然也少不了众多的羹类:鹌子羹,三脆羹,肚子羹,鲜虾蹄子羹,蛤蜊羹,薛方瓠羹,大碗百味羹,羊舌托胎羹。

顺带一提宋代的菜单里有很多听起来莫名草生的名字,比如同时出现在《高宗幸张府节次略》的“荔枝好郎君”。

文思豆腐是豆腐做的羹汤。

豆腐做汤本是很平常的事,《清白传家豆腐味》已经说了很多豆腐汤,像是我们的豆腐炖鱼,日本的豆腐味增汤和汤豆腐,朝鲜酱汤里也有几块豆腐漂着,但文思豆腐又和一般的豆腐汤不太一样,是要切丝的。

想必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的读者应该都见识过大师傅切豆腐那神乎其神的刀工,本来绵软的豆腐却能被切成发丝般粗细的样子,泡在水中如同一幅恬然悠远的山水画。而做成菜的文思豆腐更是好看,时蔬配菜也细细切丝与豆腐同煮,如同一幅印象派。《调鼎集》称其为“什锦豆腐羹”,不是虚语。

d8e81a8baf7b847e709214d0175bedb5abdaff4c.jpg

相比于如画的外表,文思豆腐吃起来没什么特殊的感觉,无非是食材入口即化,味道上全靠汤头提鲜。

文思豆腐的味道精髓来自汤底。一般是黄豆芽汤加几个去蒂香菇,香菇很香,香菇汤很鲜。现在的文思豆腐大多素菜荤做,加鸡脯肉,加火腿,做得跟煮干丝似的。也有洋做法,用松露菌松露油,用黄油,这样做的文思豆腐就像一个高鼻梁蓝眼睛的光头和尚,总觉得有点想笑。

但最离谱的还是汪曾祺老先生:

我无端地觉得是煎了油的,而且无端地觉得是用黄豆芽吊汤,加了上好的口蘑或香覃、竹笋,用极好秋油,文火熬成。什么时候材料凑手,我将根据想象,试做一次文思和尚豆腐。我的文思和尚豆腐是素菜荤做,放猪油,放虾子。(汪曾祺《豆腐》)其实按着老先生的做法,更像是用鉴真素鸭煮汤。

9fcdcb18bb064862e78c24e75f072b00ae53011c.jpg

文思豆腐是口味相当清淡的。

文思豆腐是素斋,朴素的食材和烹调手段,无处不体现一种清淡质朴的味道,说得更玄一点,文思豆腐体现的也是中国佛教追求的一种禅机。

山水之间,清修悟道,看世事之千变,处江湖之一隅,自在恬然。

如文思豆腐一样,清清淡淡,却又有人间至味。

但对菜肴的细致追求成这样,想来多多少少也是一种“欲”的体现。就像头发丝粗细的豆腐,还有鲜美的高汤,新鲜的菜蔬,尽管做出来还是清清淡淡的素斋,可对清心寡欲的出家人来说,也很难说不是一种对口腹之欲的满足。不,甚至说追求无欲无求的境界,换个角度来看也是一种“欲”了。

人之所欲,甚也。

其实反过来想想,出家人都说修道参禅,什么是道,什么是禅?我说不好,也没谁能真看透这些。人活一世,总得沾点尘土,染些红尘。在这尘世稀里糊涂活着,偶尔抬头看看夜空,眼中才有了些许的灵光,然后继续沾着泥土前行。

那么谁又能否定美食美人美景也是一种领悟的契机呢?

偶尔沾点世俗气,沾点生活,也是体会大千三千世界的方式。况且禅机,馋饥,其实差不多,这么想想也没什么问题。

且住吧,再说下去也许就会被宗教人士攻击我“不敬”了。

话说回来,让诸君感受到“禅意”的菜肴又是什么呢?如果可以的话请告诉我吧,我很好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